一种确定药物治疗后的肿瘤靶区轮廓集的系统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91684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确定药物治疗后的肿瘤靶区轮廓集的系统及存储介质,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药物治疗前的肿瘤靶区轮廓集以及与所述肿瘤所在器官有关的第一轮廓集;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药物治疗后的与所述肿瘤所在器官有关的第二轮廓集;形变场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轮廓集和所述第二轮廓集,确定能够将所述第一轮廓集转换为所述第二轮廓集的形变场;靶区轮廓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形变场和所述药物治疗前的肿瘤靶区轮廓集,确定药物治疗后的肿瘤靶区轮廓集。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准确确定并勾画药物治疗后的肿瘤靶区。疗后的肿瘤靶区。疗后的肿瘤靶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确定药物治疗后的肿瘤靶区轮廓集的系统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确定药物治疗后的肿瘤靶区轮廓集的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图1是相关技术对药物治疗后患者进行肿瘤治疗流程图,如图1所示,步骤包括:
[0003]步骤S101:获取药物治疗前的医学影像集。
[0004]步骤S102:获取药物治疗后的医学影像集。
[0005]步骤S103:根据临床目的,例如常规放射治疗、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简称粒子植入治疗)等近距离放疗、消融治疗,或诊断性穿刺活检(以下简称穿刺)等,确定肿瘤靶区轮廓集。
[0006]例如,临床目的为常规放射治疗,或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则需要定位影像,此时在药物治疗后的医学影像集的定位影像上确定肿瘤靶区轮廓集。又例如,临床目的为消融治疗或穿刺活检,则需要引导影像,此时在药物治疗后的医学影像集的引导影像上确定肿瘤靶区轮廓集。
[0007]其中,该肿瘤靶区指实施临床操作的范围,例如可以指用于常规放疗照射的范围,也可以指凭经验判断的需要近距离放疗、或消融治疗的范围或可能存在癌细胞并施行穿刺(以活检明确病理诊断)的范围。
[0008]步骤S104:基于肿瘤靶区轮廓集,实施后续的临床操作,例如实施常规放射治疗,近距离放疗、消融治疗,或穿刺等。
[0009]其中,所述肿瘤靶区可以通过机器以勾画的形式自动确定,也可以由医生凭经验确定。如果患者在治疗(包括常规放射治疗、粒子植入等近距离放疗治疗或者消融治疗等)或穿刺前已经接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药物治疗,那么药物治疗后肿瘤靶区在磁共振图像等医学影像上呈弥散状,肿瘤靶区的轮廓界限很难被清晰准确地识别出来。为克服因药物治疗后的肿瘤靶区图像呈弥散状而无法精确识别出肿瘤靶区轮廓的问题,临床上往往采用以下方式:
[0010]方式1:根据药物治疗前的影像中的肿瘤的轮廓和位置,通过人工的方式及个人经验在治疗后的图像上确定出治疗后的肿瘤轮廓范围,该方式将导致肿瘤靶区照射范围或者穿刺部位不准确;
[0011]方式2:在治疗(包括常规放射治疗、粒子植入等近距离放疗治疗或者消融治疗)实施时,将肿瘤靶区拟照射范围扩大至包含该肿瘤靶区的整个解剖部位(即肿瘤所在器官),以防止漏照。比如前列腺癌药物治疗后,一般会以整个前列癌轮廓作为肿瘤靶区拟照射范围,而实际上该照射范围的体积往往要远大于肿瘤靶区体积,并且该照射范围与相关危及器官的距离更近甚至发生重叠。这样会导致两个问题:其一,在设计处方剂量和分次剂量时,考虑到相关危及器官的剂量限值,临床上往往不敢增大该照射范围的处方剂量和分次剂量,导致无法有效地达到根治性放疗的目的;其二,在治疗计划设计时,由于该照射范围
较大,因此很难有效地降低相关危及器官的照射剂量,导致在治疗实施过程中危及器官毒副反应发生概率增加。在穿刺活检实施时,将穿刺范围扩大至整个器官做多点穿刺,这种方式将导致患者出血、感染的风险增多等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药物治疗后的肿瘤靶区轮廓集的系统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已有技术中肿瘤靶区经药物治疗后难以被准确识别并勾画的问题。
[00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药物治疗后的肿瘤靶区轮廓集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药物治疗前的肿瘤靶区轮廓集以及与所述肿瘤所在器官有关的第一轮廓集;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药物治疗后的与所述肿瘤所在器官有关的第二轮廓集;形变场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轮廓集和所述第二轮廓集,确定能够将所述第一轮廓集转换为所述第二轮廓集的形变场;靶区轮廓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形变场和所述药物治疗前的肿瘤靶区轮廓集,确定药物治疗后的肿瘤靶区轮廓集。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获取的药物治疗前的与所述肿瘤所在器官有关的第一轮廓集包括药物治疗前的所述器官的亚区的轮廓信息、药物治疗前的所述器官的相邻亚区的组合的轮廓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获取模块获取的药物治疗后的与所述肿瘤所在器官有关的第二轮廓集包括药物治疗后的所述器官的亚区的轮廓信息、药物治疗后的所述器官的相邻亚区的组合的轮廓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0015]优选地,所述形变场确定模块,具体用于从所述第一轮廓集中至少选取药物治疗前的所述肿瘤所在亚区的轮廓信息;相应地,从所述第二轮廓集中至少选取药物治疗后的所述肿瘤所在亚区的轮廓信息;利用形变配准模型,对已选取的轮廓信息进行形变配准,得到所述形变场。
[0016]优选地,所述靶区轮廓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利用所述形变场,对所述药物治疗前的肿瘤靶区轮廓集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肿瘤靶区轮廓集作为药物治疗后的肿瘤靶区轮廓集。
[0017]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药物治疗后的肿瘤靶区轮廓集,以便基于输出的药物治疗后的肿瘤靶区轮廓集实施相应的临床操作。
[001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药物治疗后的肿瘤治疗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前述的确定药物治疗后的肿瘤靶区轮廓集的系统。
[00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获取药物治疗前的肿瘤靶区轮廓集以及与所述肿瘤所在器官有关的第一轮廓集;获取药物治疗后的与所述肿瘤所在器官有关的第二轮廓集;根据所述第一轮廓集和所述第二轮廓集,确定能够将所述第一轮廓集转换为所述第二轮廓集的形变场;根据所述形变场和所述药物治疗前的肿瘤靶区轮廓集,确定药物治疗后的肿瘤靶区轮廓集。
[0020]优选地,所述药物治疗前的与所述肿瘤所在器官有关的第一轮廓集包括药物治疗前的所述器官的亚区的轮廓信息、药物治疗前的所述器官的相邻亚区的组合的轮廓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药物治疗后的与所述肿瘤所在器官有关的第二轮廓集包括药物治疗后的所述器官的亚区的轮廓信息、药物治疗后的所述器官的相邻亚区的组合的轮廓信息中的至
少一个。
[0021]优选地,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的根据所述第一轮廓集和所述第二轮廓集,确定能够将所述第一轮廓集转换为所述第二轮廓集的形变场的步骤包括:从所述第一轮廓集中至少选取药物治疗前的所述肿瘤所在亚区的轮廓信息;相应地,从所述第二轮廓集中至少选取药物治疗后的所述肿瘤所在亚区的轮廓信息;利用形变配准模型,对已选取的轮廓信息进行形变配准,得到所述形变场。
[0022]优选地,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的根据所述形变场和所述药物治疗前的肿瘤靶区轮廓集,确定药物治疗后的肿瘤靶区轮廓集的步骤包括:利用所述形变场,对所述药物治疗前的肿瘤靶区轮廓集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肿瘤靶区轮廓集作为药物治疗后的肿瘤靶区轮廓集。
[0023]优选地,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输出所述药物治疗后的肿瘤靶区轮廓集,以便基于输出的药物治疗后的肿瘤靶区轮廓集实施相应的临床操作。
[002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药物治疗后的肿瘤靶区轮廓集的系统及存储介质,其根据药物治疗前的与所述肿瘤所在器官有关的第一轮廓集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确定药物治疗后的肿瘤靶区轮廓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药物治疗前的肿瘤靶区轮廓集以及与所述肿瘤所在器官有关的第一轮廓集;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药物治疗后的与所述肿瘤所在器官有关的第二轮廓集;形变场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轮廓集和所述第二轮廓集,确定能够将所述第一轮廓集转换为所述第二轮廓集的形变场;靶区轮廓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形变场和所述药物治疗前的肿瘤靶区轮廓集,确定药物治疗后的肿瘤靶区轮廓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获取的药物治疗前的与所述肿瘤所在器官有关的第一轮廓集包括药物治疗前的所述器官的亚区的轮廓信息、药物治疗前的所述器官的相邻亚区的组合的轮廓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获取模块获取的药物治疗后的与所述肿瘤所在器官有关的第二轮廓集包括药物治疗后的所述器官的亚区的轮廓信息、药物治疗后的所述器官的相邻亚区的组合的轮廓信息中的至少一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场确定模块,具体用于从所述第一轮廓集中至少选取药物治疗前的所述肿瘤所在亚区的轮廓信息;相应地,从所述第二轮廓集中至少选取药物治疗后的所述肿瘤所在亚区的轮廓信息;利用形变配准模型,对已选取的轮廓信息进行形变配准,得到所述形变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靶区轮廓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利用所述形变场,对所述药物治疗前的肿瘤靶区轮廓集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肿瘤靶区轮廓集作为药物治疗后的肿瘤靶区轮廓集。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药物治疗后的肿瘤靶区轮廓集,以便基于输出的药物治疗后的肿瘤靶区轮廓集实施相应的临床操作。6.一种药物治疗后的肿瘤治疗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

5任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献书马茗微赵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