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1656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卡连接器,于绝缘座体上罩覆有屏蔽壳体,且于绝缘座体二侧分别同向延伸有支臂,并于其中一支臂内侧设置有滑移装置,此滑移装置设有可供导杆滑移或定位的循环导槽,且循环导槽一侧为镂空状,而屏蔽壳体则具有一盖板,并于盖板一侧设有抵压于导杆上的压制弹片,且压制弹片一端形成有向下对外倾斜的压制面,于是可通过压制面来限制导杆朝相邻支臂方向移动,进而防止导杆掉入滑移装置与相邻支臂内侧连接的间隙中。(*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卡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卡连接器,尤指于绝缘座体上罩覆有具压制弹片的屏蔽壳体,并于绝缘座体一侧的支臂内侧设置有滑移装置,于是可通过压制弹片来限制滑移装置的导杆朝外侧支臂方向移动,进而防止导杆掉入滑移装置与支臂内侧连接的间隙中。
技术介绍
现今计算机科技快速发展,桌上型计算机及笔记本电脑已普遍存在于社会各个角落,而其所衍生出相关外围的电子产品也以广泛为大众所使用,如:扩充内存、网络卡、调制解调器、SCSI设备(如高容量硬盘、扫描仪)等,此类产品的附加功能也愈渐强大,所需的资料量也相对增加,进而有发展出可储存资料的电子卡,并广泛地运用于各类电子产品上,而相对所使用的卡连接器也随的需求增加;再者,目前科技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成长,其相关电子产品的设计趋势亦朝轻、薄、短、小的外型发展,并兼具运算功能强及速度快的特点,故,卡连接器的体积尺寸于设计上也必须锱铢必较,因此要如何再节省卡连接器内的占用空间,以达缩小连接器体积,乃是目前设计上相当重要的问题;然而,本设计人于2002年10月21日提出「电子卡连接器的抵压装置」,并已公告于TW第五七三七九三号,请参阅图7、8所示,为现有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及局部侧视剖面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该连接器的基座A二侧分别同相延伸有侧臂A1,并于其中一侧臂A1内侧设有锁定装置A2,且锁定装置A2表面设有可供导杆A21在内部滑移及定位的循环导槽A22,而基座A上方则罩覆有屏蔽壳体B,并于屏蔽壳体B上设有抵压片B1,而当预设的电子卡插入或退出基座A的过程中,可通过抵压片B1抵压于锁定装置A2的导杆A21上,使导杆A21在移动时不致产生歪斜、偏移或脱离循环导槽A22外,-->进而可通过电子卡二次按压呈一循环滑动的目的。上述现有的电子卡连接器的抵压装置于使用时仍具有诸多缺失,例如:目前卡连接器的外型体积皆趋于轻、薄、短、小的方向设计,而上述的锁定装置A2为使导杆A21能于循环导槽A22内来回滑动,故须增加其本身宽度,再于其内部设置有循环导槽A22,然而,此锁定装置A2已趋于微小型,于注塑成形时较为困难,且循环导槽A22二侧壁亦较为薄小,极容易于组装后产生变形;再者,若再加上侧臂A1本身的宽度,势必于卡连接器内占有一定的空间,如此于设计上,则须再增加其卡连接器的体积宽度以收容所锁定装置A2,进而使整体卡连接器的设计无法再小型化,相对的也使卡连接器本身的制造成本增加。所以,上述现有的卡连接器于整体设计上仍存在有诸多缺失,且尚有待进一步改良的必要,故要如何解决上述的问题与缺失,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于绝缘座体上罩覆有具压制弹片的屏蔽壳体,且压制弹片抵压于滑移装置的导杆上,并通过对外倾斜的压制面来限制导杆朝相邻支臂方向移动,进而可防止导杆掉入于滑移装置与支臂内侧连接的间隙中。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滑移装置的循环导槽一侧为镂空状,并与相邻支臂的内侧壁接合,如此可减少滑移装置于绝缘座体内的占用空间,进而可缩小卡连接器的宽度,且易于制造,以达小型化设计的目的,也降低卡连接器本身的制造成本。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卡连接器,于绝缘座体的基-->部内设有可供导电端子穿设的多个穿槽,且绝缘座体二侧分别同向延伸有支臂,并于其中一支臂内侧设置有滑移装置,而绝缘座体上则罩覆有屏蔽壳体,其中,该滑移装置设有可供导杆滑移或定位的循环导槽,且循环导槽一侧为镂空状,而屏蔽壳体则具有一盖板,并于盖板一侧设有抵压于导杆上的压制弹片,且压制弹片一端具有向下对外倾斜的压制面,通过压制面来限制导杆朝相邻支臂方向移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局部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于滑移装置推移前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于滑移装置推移时的俯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于滑移装置推移后的俯视示意图;图7为现有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8为现有技术的局部侧视剖面图。图中符号说明1   绝缘座体11  基部                12  支臂111 穿槽                121 滑动空间112 导电端子            13  对接空间2   滑移装置21  循环导槽            23  弹性元件22  导杆3   屏蔽壳体31  盖板                3111压制面311 压制弹片            32  侧板4   电子卡A   基座-->A1  侧臂                A21  导杆A2  锁定装置            A22  循环导槽B   屏蔽壳体B1  抵压片具体实施方式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结合附图就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请同时参阅图1、2、3所示,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立体外观图及局部侧视剖面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技术的卡连接器由绝缘座体1、滑移装置2及屏蔽壳体3所组成,其中:该绝缘座体1具有一基部11,且基部11内设有可供导电端子112穿设的多个穿槽111,并于基部11二侧分别同向延设有支臂12,且于其中一支臂12上具有滑动空间121,并于二支臂12间形成有可供预设电子卡4插入的对接空间13。该滑移装置2设置于支臂12内侧,且可于支臂12的滑移空间121内往复位移,并于滑移装置2内形成有可供导杆22滑移及定位的循环导槽21,且循环导槽21一侧为镂空状,而滑移装置2与基部11间则设有一弹性元件23。该屏蔽壳体3罩覆于绝缘座体1上方,且具有一盖板31,并于盖板31一侧设有压制弹片311,其压制弹片311前端具有向下且对外倾斜的压制面3111,而盖板二侧则向下延伸有侧板32。再者,通过上述的构件于组构时,先将滑移装置2设置于绝缘座体1一侧的支臂12内侧,且滑移装置2的循环导槽21一侧为镂空状,并与相邻支臂12的内侧壁接合,如此可减少滑移装置于绝缘座体内的占-->用空间,且滑移装置2可于支臂12的滑动空间121内往复位移,续将屏蔽壳体3罩覆于绝缘座体1上,且屏蔽壳体3二侧的侧板32包覆于绝缘座体1的二支臂12外侧,并使压制弹片311的压制面3111对应抵压滑移装置2的导杆22上,而滑移装置2的弹性元件23则抵持于基部11的侧壁面与滑移装置2间,即可完成本技术的整体组装。请继续参阅图3、4、5、6所示,为本技术的局部侧视剖面图、滑移装置推移前的俯视示意图、滑移装置推移时的俯视示意图及滑移装置推移后的俯视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当预设电子卡4插入绝缘座体1内时,其电子卡4于绝缘座体1的对接空间13内滑动,并同时带动滑移装置2于滑动空间121内朝基部11方向位移,即可通过屏蔽壳体3的压制弹片311向下抵压于导杆22上,且压制弹片311具有对外倾斜的压制面3111,以此限制导杆22朝相邻支臂12方向移动,进而防止导杆22掉入于滑移装置2与支臂12内侧连接的间隙中;再者,当电子卡4完全置入后,其滑移装置2的导杆22会于循环导槽21内呈一定位,而弹性元件23则呈压缩状态,进而使电子卡4上预设的接点与绝缘座体1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卡连接器,于绝缘座体的基部内设有可供导电端子穿设的多个穿槽,且绝缘座体二侧分别同向延伸有支臂,并于其中一支臂内侧设置有滑移装置,而绝缘座体上则罩覆有屏蔽壳体,其特征在于:    该滑移装置设有可供导杆滑移或定位的循环导槽,且循环导槽一侧为镂空状,而屏蔽壳体则具有一盖板,并于盖板一侧设有抵压于导杆上的压制弹片,且压制弹片一端具有向下对外倾斜的压制面,通过压制面来限制导杆朝相邻支臂方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连接器,于绝缘座体的基部内设有可供导电端子穿设的多个穿槽,且绝缘座体二侧分别同向延伸有支臂,并于其中一支臂内侧设置有滑移装置,而绝缘座体上则罩覆有屏蔽壳体,其特征在于:该滑移装置设有可供导杆滑移或定位的循环导槽,且循环导槽一侧为镂空状,而屏蔽壳体则具有一盖板,并于盖板一侧设有抵压于导杆上的压制弹片,且压制弹片一端具有向下对外倾斜的压制面,通过压制面来限制导杆朝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朝宏
申请(专利权)人:欣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