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电机的减振结构及其电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1549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06
一种直流电机的减振结构,包括直流电机,直流电机支架,减振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的直流电机与所述的减振装置连接,所述的直流电机通过所述的固定装置与所述的直流电机支架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电风扇直流电机的减振结构,具有能够有效缓解直流电机所产生的振动影响,同时改善落地扇机头部分因直流电机所带来的联动噪音问题等优点。的联动噪音问题等优点。的联动噪音问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流电机的减振结构及其电风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领域,特别是一种直流电机的减振结构及其电风扇。

技术介绍

[0002]风扇作为家庭生活中应用最为普遍的生活电器,其应用范围广泛,受用群体众多,市场需求也相对稳定,但是现在市场的风扇品类也是多种多样,所以针对风扇设计,想要在目前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就需要研发更多类型、更多方案的风扇。以整体结构而言,落地扇还是基本相同的,大致都分为了机头组件、机身组件以及风扇前后网罩结构。在结构相对成熟的情况下,对于风扇的创新,可以适当更改电机方案,以做到方案创新。本提案就是在落地扇交流方案转为直流方案后,我们可以发现虽然直流电机具有调速性能好、维修比较便宜、过载能力较强,受电磁干扰影响小等优点,但是由于造价比较贵,有碳刷、靠性低、寿命短、保养维护工作量大等缺点,特别是直流电机在运行的时候,振动特别厉害,强烈的振动会导致电机的寿命缩短的同时产生巨大的噪音。所以针对此问题,亟需一种减震方案,解决直流电机产生的振动问题,在保证直流电机优势的前提下,通过结构改进方案降低其负面因素带来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减少直流电机在运行的时候由于剧烈振动带来的噪音和其他的负面影响。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流电机的减振结构,包括直流电机,直流电机支架,减振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的直流电机与所述的减振装置连接,所述的直流电机通过所述的固定装置与所述的直流电机支架固定连接。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减振装置包括减振支架,所述的减振支架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若干减振圈轴套,所述的减振圈轴套上开设有孔体。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底座中间设置有直流电机轴孔,围绕所述的直流电机轴孔设置有若干电机固定螺钉孔,所述的直流电机轴孔边缘设置若干凹槽,形成所述直流电机的定位槽。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的电容通孔。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减振装置还包括减振胶圈,所述的减振胶圈套设在所述的减振圈轴套上。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减振轴套上开设的所述孔体为适配自攻螺钉的自攻螺钉孔。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螺钉和/或自攻螺钉。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直流电机支架包括壳体,罩盖,所述壳体中部设有适配所述直流电机的中空腔体,所述的壳体与所述的罩盖连接,所述的罩盖中部设有设置有支架电机轴孔,围绕所述的支架电机轴孔设置有若干槽体,所述槽体内开设支架通孔。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槽体为适配所述减振轴套的四个减振胶圈槽,所述的支架通孔为适配所述自攻螺钉的支架自攻螺钉孔。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案:一种的电风扇,包含如上所述的一种直流电机的减振结构。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一种直流电机的减振结构,通过直流电机到减振支架,减振支架到机头支架,分级式的减振方式,能够有效降低直流电机带给机头组件的振动作用。并且通过在两支架之间增设减振胶圈,使得减振支架与机头罩盖的连接方式,由刚性转向柔性,将部分振动效果作用在胶圈上。通过以上两种途径,在振动传播过程中减振,可以很好地将电机振动问题解决。针对整个落地扇方案而言,既可以保证直流方案大功率、成本低的优势,也解决了直流电机振动大、不稳定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装配结构剖面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直流电机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减振支架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减振支架局部机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机支架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1、直流电机支架;2、直流电机;3、减振支架;4、减振胶圈;5、自攻螺钉;6、电机固定螺钉;11、支架自攻螺钉孔;12、减振胶圈槽;13、支架电机轴孔;21、电机插线端子;22、电机主板;23、电机固定螺钉孔;24、定位导块;25、安装凸台;26、主板电容;31、减振圈轴套;32、电容通孔;33、直流电机轴孔;34、固定螺钉孔;35、自攻螺钉孔;36、电机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现结合附图说明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6]参考图1至7,一种直流电机的减振结构,包括直流电机2,直流电机支架1,减振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的直流电机2与所述的减振装置连接,所述的直流电机2通过所述的固定装置与所述的直流电机支架1固定连接。
[0027]所述的减振装置包括减振支架3,所述的减振支架3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中间设置有直流电机轴孔,围绕所述的直流电机轴孔设置有若干固定螺钉孔34,所述的底座上四周设置有若干减振圈轴套31,所述的减振圈轴套31上开设有孔体,所述的直流电机轴孔33边缘设置若干凹槽,形成所述直流电机2的定位槽,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直流电机电容通孔32。
[0028]所述的减振装置还包括减振胶圈4,所述的减振胶圈4套设在所述的减振圈轴套31上。
[0029]所述的减振圈轴套31上开设的孔体为适配自攻螺钉的自攻螺钉孔。
[0030]所述的电机固定螺钉孔23为三个,呈等边三角形分布在所述的直流电机轴孔33周围。
[0031]所述的减振圈轴套31为四个,两两对称设置在所述的底座四个端部。
[0032]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螺钉6,所述固定螺钉6为适配所述电机固定螺钉孔23的三个螺钉。
[0033]所述的固定装置还包括自攻螺钉5,所述的自攻螺钉5为四个适配所述自攻螺钉孔的自攻螺钉。
[0034]所述的直流电机支架1包括壳体,罩盖,所述壳体中部设有适配所述直流电机2的中空腔体,所述的壳体与所述的罩盖连接,所述的罩盖中部设有设置有直流电机轴孔33,围绕所述的直流电机轴孔33设置有若干槽体,所述槽体内开设通孔。
[0035]所述的槽体是适配所述减振轴套的四个减振胶圈槽12,所述的通孔为适配所述自攻螺钉5的支架自攻螺钉孔11。
[003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案:一种直流电机减振结构的电风扇。
[0037]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
[0038]一种直流电机的减振结构,提出设计了一种直流电机减振支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电机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机,直流电机支架,减振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的直流电机与所述的减振装置连接,所述的直流电机通过所述的固定装置与所述的直流电机支架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电机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振装置包括减振支架,所述的减振支架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若干减振圈轴套,所述的减振圈轴套上开设有孔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流电机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中间设置有直流电机轴孔,围绕所述的直流电机轴孔设置有若干电机固定螺钉孔,所述的直流电机轴孔边缘设置若干凹槽,形成所述直流电机的定位槽。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直流电机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的电容通孔。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流电机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振装置还包括减振胶圈,所述的减振胶圈套设在所述的减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宇强胡健兴邓帅鹏柳洲黄少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