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91387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04
一种复合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薄膜技术领域,复合包装膜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外层CPP膜、中间BOPA膜、PE膜、透气孔、第一粘接层、第二粘接层和压花层;制备方法包括S1,对CPP基膜表面进行压花处理,S2,制备PE膜,S3,将外层CPP膜和中层BOPA膜复合、熟化后,制得一次复合膜,S4,将一次复合膜与PE膜复合、熟化后,制得二次复合膜,S5,将二次复合膜分切、开透气孔,再收卷为复合包装膜。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CPP/BOPA/PE三层复合膜结构,并且对外层CPP膜的外表面进行压花处理以加强其静摩擦系数,改进了PE膜的配方以增强耐温性能和强度,并且采用物理打孔的方式保障了透气性,加速内容物的散热,降低安全风险。安全风险。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h。
[0010]优选地,在步骤S4中,所述二次复合膜中外层CPP膜、中层BOPA膜和PE膜的厚度比为60~70:10~20:90~100。
[0011]优选地,在步骤S5中,所述透气孔的孔径为0.3 mm,多个透气孔呈两列平行分布在复合包装膜上。
[0012]一种复合包装膜,包括外层CPP膜、中间BOPA膜、PE膜以及分布在复合包装膜上的多个透气孔,所述外层CPP膜和中间BOPA膜之间设置有第一粘接层,所述中间BOPA膜和PE膜之间设置有第二粘接层,所述外层CPP膜的外表面设置有压花层。
[0013]优选地,所述压花层的静摩擦系数为0.65~0.75。
[0014]优选地,所述透气孔的孔径为0.3 mm。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CPP/BOPA/PE三层复合膜结构,并且对外层CPP膜的外表面进行压花处理以加强其静摩擦系数,改进了PE膜的配方以增强耐温性能和强度,并且采用物理打孔的方式保障了透气性,加速内容物的散热,降低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制备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复合包装膜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1

外层CPP膜,2

中层BOPA膜,3

PE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及附图标记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0]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复合包装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使用PET膜作为CPP基膜的隔热层,将两者预热、加热后送入版辊进行压花,得到一面为压花层的外层CPP膜1。具体地,将CPP基膜和PET膜叠放、对齐后送入热压机,利用大辊预热,再经装有导热油的加热辊加热后,送入版辊进行压花,在此过程中,使PET膜隔绝CPP膜和加热辊、版辊的直接接触,防止温度过高导致CPP膜变形。压花完成后送入冷却辊冷却,得到厚度为60 μm的外层CPP膜1,并分别将外层CPP膜1和PET膜进行收卷。通过调整版辊的磨砂颗粒细度、热压压力和温度,可将外层CPP膜1表面的静摩擦系数控制在0.65;加热辊的加热温度可为150 ℃。
[0021]S2,采用吹塑工艺制备PE膜,所述PE膜包括PE膜外层、PE膜中层和PE膜内层。将茂金属线性聚乙烯(m

LLDPE)、线性聚乙烯(LLDPE)、聚邻苯二甲酰胺助剂(PPA)按55:35:10的质量比制作PE膜外层;将茂金属线性聚乙烯(m

LLDPE)、线性聚乙烯(LLDPE)、聚邻苯二甲酰胺助剂(PPA)按65:25:10的质量比制作PE膜中层;将茂金属线性聚乙烯(m

LLDPE)、聚邻苯二甲酰胺助剂(PPA)按90:10的质量比制作PE膜内层;再将PE膜外层、PE膜中层、PE膜内层以3:4:3的厚度比吹塑为厚度为90 μm的PE膜3。采用此工艺可增加PE膜的刚性和抗摔包性,并将其耐蒸煮温度提高到110 ℃。
℃。复合完成后收卷,再送入熟化室中进行熟化,熟化温度为40℃,熟化时间为48 h。熟化结束后,制得二次复合膜。
[0029]S5,利用安装有辊筒型打孔机的分切机对二次复合膜进行分切,同时开透气孔,得到复合包装膜。透气孔呈两列平行分布在复合包装膜上,单个透气孔的孔径为0.3 mm,相邻两列透气孔之间的间距为11.5 cm。
[0030]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复合包装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使用PET膜作为CPP基膜的隔热层,将两者预热、加热后送入版辊进行压花,得到带有压花层的外层CPP膜1。具体地,将CPP基膜和PET膜叠放、对齐后送入热压机,利用大辊预热,再经装有导热油的加热辊加热后,送入版辊进行压花,在此过程中,利用PET膜隔绝CPP膜和加热辊、版辊的直接接触,防止温度过高导致CPP膜变形。压花完成后送入冷却辊冷却,得到厚度为70 μm的外层CPP膜1,并分别将外层CPP膜1和PET膜进行收卷。通过调整版辊的磨砂颗粒细度、热压压力和温度,可将外层CPP膜1表面的静摩擦系数控制在0.75;加热辊的加热温度可为150 ℃。
[0031]S2,采用吹塑工艺制备PE膜,所述PE膜包括PE膜外层、PE膜中层和PE膜内层。将茂金属线性聚乙烯(m

LLDPE)、线性聚乙烯(LLDPE)、聚邻苯二甲酰胺助剂(PPA)按65:30:5的质量比制作PE膜外层;将茂金属线性聚乙烯(m

LLDPE)、线性聚乙烯(LLDPE)、聚邻苯二甲酰胺助剂(PPA)按75:20:5的质量比制作PE膜中层;将茂金属线性聚乙烯(m

LLDPE)、聚邻苯二甲酰胺助剂(PPA)按95:5的质量比制作PE膜内层;再将PE膜外层、PE膜中层、PE膜内层以3:4:3的厚度比吹塑为厚度为100 μm的PE膜3。采用此工艺可增加PE膜的刚性和抗摔包性,并将其耐蒸煮温度提高到115 ℃。
[0032]S3,将外层CPP膜1和中层BOPA膜2按70:10的厚度比,采用溶剂型干法复合工艺将外层CPP膜1和中层BOPA膜2进行复合。具体地,将聚氨酯胶黏剂涂覆在中层BOPA膜2上,再将中层BOPA膜2通过干燥烘道使粘合剂中的溶剂挥发后,再与外层CPP膜1不具有压花层的一面复合在一起。胶黏剂的上胶量为3.0 g/m2,复合机的复合速度为150 m/min,复合温度为85 ℃。复合完成后收卷,再送入熟化室中进行熟化,熟化温度为50 ℃,熟化时间为24 h。熟化结束后,得到一次复合膜。
[0033]S4,将一次复合膜和PE膜3复合,并使一次复合膜和PE膜3的厚度比为80:100。具体地,采用聚醚型无溶剂型胶黏剂涂覆在一次复合膜的中层BOPA膜2上,利用复合机将其复合在PE膜3的PE膜外层上。胶黏剂的上胶量为1.6 g/m2,复合速度为300 m/min,复合温度为65 ℃。复合完成后收卷,再送入熟化室中进行熟化,熟化温度为42 ℃,熟化时间为48 h。熟化结束后,制得二次复合膜。
[0034]S5,利用安装有辊筒型打孔机的分切机对二次复合膜进行分切,同时开透气孔,得到复合包装膜。透气孔呈两列平行分布在复合包装膜上,单个透气孔的孔径为0.3 mm,相邻两列透气孔之间的间距为11.5 cm。
[003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根据上述制备方法制造的复合包装膜,包括外层CPP膜1、中间BOPA膜2、PE膜3以及呈两列平行分布在复合包装膜上的多个透气孔,所述外层CPP膜1和中间BOPA膜2之间设置有第一粘接层,所述中间BOPA膜2和PE膜3之间设置有第二粘接层,所述外层CPP膜1的外表面设置有压花层。第一粘接层可采用聚氨酯胶黏剂,第二粘接层可采
用聚醚型无溶剂型胶黏剂。
[0036]采用表面压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包装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对CPP基膜表面进行压花处理,制得一侧表面为压花层的外层CPP膜(1);S2,制备PE膜(3),PE膜(3)包括PE膜外层、PE膜中层和PE膜内层;将茂金属线性聚乙烯、线性聚乙烯、聚邻苯二甲酰胺助剂按55~65:30~35:5~10的质量比制作PE膜外层;将茂金属线性聚乙烯、线性聚乙烯、聚邻苯二甲酰胺助剂按65~75:20~25:5~10的质量比制作PE膜中层;将茂金属线性聚乙烯、聚邻苯二甲酰胺助剂按90~95:5~10的质量比制作PE膜内层;再将PE膜外层、PE膜中层、PE膜内层吹塑为PE膜(3);S3,将外层CPP膜(1)和中层BOPA膜(2)复合、熟化后,制得一次复合膜;S4,将一次复合膜与PE膜(3)复合、熟化后,制得二次复合膜;S5,将二次复合膜分切、开透气孔,再收卷为复合包装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包装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经压花处理后,所述外层CPP膜(1)的静摩擦系数为0.65~0.7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包装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PE膜中PE膜外层、PE膜中层、PE膜内层的厚度比为3:4: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包装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采用溶剂型干法复合,上胶量为3.0 g/m2,复合速度15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庭光马永飞周秦张杨友程德鸿卿启鸿伍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新都永志印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