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充放气挤压紧箍环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1337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气囊充放气挤压紧箍环训练器,其包括下壳体、安装于下壳体中的气囊和与气囊对接的气嘴配件、安装于下壳体上端并将气囊和气嘴配件锁定于下壳体中的上壳体,气囊凸显于下壳体及上壳体的内侧壁外,且气嘴配件具有用于与充放气装置连接的气嘴,充放气装置通过气嘴配件对气囊进行充放气以驱使气囊涨大栓紧挤压或缩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零件少,且装配简便,工作时,充放气装置通过气嘴配件对气囊进行充气以驱使气囊涨大,以实现栓紧挤压功能,充放气装置通过气嘴配件对气囊进行放气以驱使气囊缩小,且运行稳定、顺畅,充气后气囊比较柔软,富有弹性,不会产生噪音或产生的噪音非常小,且实用性强,挤压紧箍训练效果更加理想。效果更加理想。效果更加理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囊充放气挤压紧箍环训练器


[0001]本技术涉及紧箍环
,特指一种气囊充放气挤压紧箍环训练器。

技术介绍

[0002]紧箍环训练器可选用材质是有很多种类的,有比较硬的,也有软硅胶材质的。
[0003]紧箍环训练器大多使用液态硅胶或者柔软硅胶材质,该液态硅胶或者柔软硅胶材质充气成型后比较柔软,富有弹性,放气后也方便清洗,不容易留下痕迹,然而,紧箍环采用了硅胶材质,由于比较柔软,有弹力,而且没有轮廓角,比较圆润光滑,充气后体积可容易胀大。涨气且涨大也可选用TPR材质,是一种仿真人体肌肤非常相似的材质;同时涨大材质也有PVC柔软胶袋之类,可通过气体充气后涨大,具有弹性挤压,不伤人体皮肤,以上好几种材质广泛应用于紧箍环训练器产品中。但是,紧箍环训练器存在结构复杂、安装不方便等问题。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气囊充放气挤压紧箍环训练器。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气囊充放气挤压紧箍环训练器包括下壳体、安装于该下壳体中的气囊和与气囊对接的气嘴配件、安装于该下壳体上端并将气囊和气嘴配件锁定于下壳体中的上壳体,所述气囊凸显于下壳体及上壳体的内侧壁外,且该气嘴配件具有用于与充放气装置连接的气嘴,该充放气装置通过气嘴配件对气囊进行充放气以驱使气囊涨大栓紧挤压或缩小。
[0007]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气囊呈圆弧状,该气囊后侧设置有呈T字形的卡槽环,该下壳体内设置有弧形卡槽,所述上壳体下侧设置有弧形卡环,该气囊通过卡槽环与弧形卡槽卡嵌,且该上壳体安装于该下壳体上后,该上壳体的内侧面与下壳体的内侧面对接以形成圆环面,该弧形卡环与卡槽环上端卡合定位,使气囊则置于圆环面外。
[0008]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气囊包括左气囊和右气囊,该气嘴配件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对接口和右对接口,所述左气囊的端口套设于该左对接口外围,该右气囊的端口套设于该右对接口外围,该左气囊的末端和右气囊的末端接触。
[0009]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气囊内壁设置有若干凹凸形状的第一凸块,所述右气囊内壁设置有若干凹凸形状的第二凸块;所述左气囊和右气囊均由液态硅胶或者柔软硅胶材质制成,或左气囊和右气囊均为设有镂空结构的PVC胶袋气囊。
[0010]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气嘴配件后侧设置有防脱卡槽,所述下壳体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防脱卡凸,该上壳体内壁设置有第二防脱卡凸,该第二防脱卡凸下端面和第一防脱卡凸上端面对接,且该第二防脱卡凸和第一防脱卡凸均卡嵌固定于该防脱卡槽内。
[0011]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防脱卡凸和第一防脱卡凸与防脱卡槽接触部位还通过胶水粘固。
[0012]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防脱卡凸和第一防脱卡凸与防脱卡槽接触部位还通过扎带固定。
[0013]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壳体设置有螺孔柱,该上壳体设置有与该螺孔柱对应的螺纹柱,该螺纹柱与螺孔柱对接,螺丝穿过螺纹柱后与螺孔柱螺旋固定。
[0014]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螺孔柱置于弧形卡槽内,且该螺纹柱置于弧形卡环外围,所述卡槽环外围设置有用于避让螺孔柱和螺纹柱的防呆避让槽。
[0015]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充放气装置包括有用于与气嘴对接的第一气管、与第一气管对接的三通以及分别与三通连接的第二气管和第三气管、与第二气管连接的气泵、与第三气管连接的气阀。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零件少,并且装配起来极为简单、方便,在工作时,充放气装置通过气嘴配件对气囊进行充气以驱使气囊涨大,以实现栓紧挤压功能,充放气装置通过气嘴配件对气囊进行放气以驱使气囊缩小,即充放气装置能够稳定地进行驱使气囊充气涨大挤压实现紧箍动作,且运行稳定、顺畅,充气后气囊比较柔软,富有弹性,不会产生噪音或产生的噪音非常小,且实用性强,挤压紧箍训练效果更加理想。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与充放气装置的装配图;
[0018]图2是本技术拆卸上壳体后的立体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
[0020]图4是本技术中上壳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2]见图1

4所示,为一种气囊充放气挤压紧箍环训练器,其包括下壳体1、安装于该下壳体1中的气囊2和与气囊2对接的气嘴配件3、安装于该下壳体1上端并将气囊2和气嘴配件3锁定于下壳体1中的上壳体4,所述气囊2凸显于下壳体1及上壳体4的内侧壁外,且该气嘴配件3具有用于与充放气装置5连接的气嘴31,该充放气装置5通过气嘴配件3对气囊2进行充放气以驱使气囊2涨大栓紧挤压或缩小。本技术结构简单,零件少,并且装配起来极为简单、方便,在工作时,充放气装置5通过气嘴配件3对气囊2进行充气以驱使气囊2涨大,以实现栓紧挤压功能,充放气装置5通过气嘴配件3对气囊2进行放气以驱使气囊2缩小,即充放气装置5能够稳定地进行驱使气囊2充气涨大挤压实现紧箍动作,且运行稳定、顺畅,充气后气囊2比较柔软,富有弹性,不会产生噪音或产生的噪音非常小,且实用性强,挤压紧箍训练效果更加理想。
[0023]所述下壳体1及上壳体4均呈环状。
[0024]所述气囊2呈圆弧状,该气囊2后侧设置有呈T字形的卡槽环201,该下壳体1内设置有弧形卡槽11,所述上壳体4下侧设置有弧形卡环41,该气囊2通过卡槽环201与弧形卡槽11
卡嵌,且该上壳体4安装于该下壳体1上后,该上壳体4的内侧面与下壳体1的内侧面对接以形成圆环面,该弧形卡环41与卡槽环201上端卡合定位,使气囊2则置于圆环面外,其装配结构简单,仅采用上壳体4和下壳体1自身的结构即可实现锁定气囊2,无需采用额外零件进行锁定,其装配起来更加方便,成本更低,并可有效防止气囊2脱离上壳体4和下壳体1。
[0025]所述气囊2包括左气囊21和右气囊22,该气嘴配件3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对接口32和右对接口33,所述左气囊21的端口套设于该左对接口32外围,该右气囊22的端口套设于该右对接口33外围,该左气囊21的末端和右气囊22的末端接触。气囊2包括左气囊21和右气囊22,二者在充气涨大时,可实现咬合摩擦挤压的功能,紧箍栓紧效果更加理想。
[0026]所述左气囊21内壁设置有若干凹凸形状的第一凸块211,所述右气囊22内壁设置有若干凹凸形状的第二凸块221,其紧箍栓紧效果更加理想;所述左气囊21和右气囊22均由液态硅胶或者柔软硅胶材质制成,或左气囊21和右气囊22均为设有镂空结构的PVC胶袋气囊。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左气囊21和右气囊22均由柔软硅胶材质制成,其柔韧性好,产品拉伸强度和弹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气囊充放气挤压紧箍环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下壳体(1)、安装于该下壳体(1)中的气囊(2)和与气囊(2)对接的气嘴配件(3)、安装于该下壳体(1)上端并将气囊(2)和气嘴配件(3)锁定于下壳体(1)中的上壳体(4),所述气囊(2)凸显于下壳体(1)及上壳体(4)的内侧壁外,且该气嘴配件(3)具有用于与充放气装置(5)连接的气嘴(31),该充放气装置(5)通过气嘴配件(3)对气囊(2)进行充放气以驱使气囊(2)涨大栓紧挤压或缩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充放气挤压紧箍环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2)呈圆弧状,该气囊(2)后侧设置有呈T字形的卡槽环(201),该下壳体(1)内设置有弧形卡槽(11),所述上壳体(4)下侧设置有弧形卡环(41),该气囊(2)通过卡槽环(201)与弧形卡槽(11)卡嵌,且该上壳体(4)安装于该下壳体(1)上后,该上壳体(4)的内侧面与下壳体(1)的内侧面对接以形成圆环面,该弧形卡环(41)与卡槽环(201)上端卡合定位,使气囊(2)则置于圆环面外。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囊充放气挤压紧箍环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2)包括左气囊(21)和右气囊(22),该气嘴配件(3)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对接口(32)和右对接口(33),所述左气囊(21)的端口套设于该左对接口(32)外围,该右气囊(22)的端口套设于该右对接口(33)外围,该左气囊(21)的末端和右气囊(22)的末端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囊充放气挤压紧箍环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气囊(21)内壁设置有若干凹凸形状的第一凸块(211),所述右气囊(22)内壁设置有若干凹凸形状的第二凸块(221);所述左气囊(21)和右气囊(22) 均由液态硅胶或者柔软硅胶材质制成,或左气囊(2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教鑫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尚品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