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熨烫机用发热底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0979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00
一种熨烫机用发热底板装置,包括熨烫面板和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包括发热主体和汽化板,发热主体具有中隔板,中隔板中嵌设有发热体,中隔板将发热主体分隔成上发热板和下发热板,汽化板盖设在上发热板上并组合形成上蒸汽发生腔室,下发热板压设在熨烫面板上并组合形成下蒸汽发生腔室;汽化板上开设有进水口,中隔板上开设有下水口,熨烫面板上开设有出汽口,下水口连通上蒸汽发生腔室和下蒸汽发生腔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保持与现有蒸汽发生器相同尺寸的情况下,通过中隔板将发热主体一分为二,形成双蒸汽发生腔室,同时对进水口、下水口和出汽口进行了合理设置,形成了更长的蒸发通道,使得水的汽化更加彻底。使得水的汽化更加彻底。使得水的汽化更加彻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熨烫机用发热底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蒸汽熨烫的
,尤其是一种熨烫机用发热底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快速发展,消费者收入持续增长,尤其是大中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快速。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居民的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对生活环境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一种新的清洁工具

熨烫机应运而生。
[0003]熨烫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蒸汽清洗,也叫过饱和蒸汽清洗,其通过高温高压作用下的饱和蒸汽,对待清洁表面的油渍物颗进行溶解,并将其汽化蒸发,能让饱和蒸汽清洗过的表面达到超净态。同时,过饱和蒸汽可以有效切入任何细小的孔洞和裂缝,剥离并去除其中的污渍和残留物。常规的,带有水泵和水箱的蒸汽发生系统,能迅速在30秒钟内将清水转化为高温高压的强力蒸汽。同时将附着在物体上的各种细菌、螨虫、微生物和病原体完全消除掉。熨烫机还可以附有喷嘴、毛刷等多种功能便捷的配件,无需任何化学试剂的环保理念,快速除污杀菌。熨烫机被广泛应用于杀菌、除尘、去污、除油,除异味,适合家庭及办公室使用。
[0004]现有的熨烫机产品在其喷头的蒸汽锅炉内往往包含一个汽化腔,水流经该汽化腔被加热生成蒸汽,但是现有的汽化腔内的汽化流道较短,不利于水的完全汽化。特别是手持式熨烫机中的汽化腔,由于手持式熨烫机本身的体积小,汽化腔的空间更加有限,使得汽化效率更加低,大大降低使用者的熨烫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熨烫机用发热底板装置。/>[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熨烫机用发热底板装置,包括熨烫面板和固定在熨烫面板上的蒸汽发生器,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包括发热主体和汽化板,所述的发热主体具有中隔板,所述的中隔板中嵌设有发热体,该中隔板将所述的发热主体分隔成上发热板和下发热板,所述的汽化板盖设在上发热板上并组合形成上蒸汽发生腔室,所述的下发热板压设在熨烫面板上并组合形成下蒸汽发生腔室;
[0007]所述的汽化板上开设有进水口,所述的中隔板上开设有下水口,所述的熨烫面板上开设有出汽口,所述的下水口连通所述的上蒸汽发生腔室和下蒸汽发生腔室。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上发热板中设有若干个铆接柱,所述的汽化板上开设有若干个铆接孔,所述的铆接柱插入至所述的铆接孔中并至少部分露出在所述的汽化板上方,以实现汽化板与发热主体的铆接固定。
[0009]作为优选,相邻的铆接柱之间设有上连接筋条,所述的上连接筋条至少部分侧向延伸以形成上导流筋条,所述的上连接筋条与上导流筋条相配合以形成上蒸汽发生通道。
[0010]作为优选,所述上连接筋条上还向上凸设有加强筋条,所述的汽化板上开设有插槽,所述的加强筋条由下至上铆压至所述的插槽中并至少部分露出在所述的汽化板上方。
[0011]作为优选,所述汽化板的周边与所述上蒸汽发生腔室的内壁之间、以及所述铆接柱、加强筋条露出在汽化板上方的部分与汽化板之间均涂覆有密封胶层。
[0012]作为优选,所述的上蒸汽发生通道包括合流蒸汽发生初段、以及对称设置在蒸汽发生初段两侧的分流蒸汽发生后段;
[0013]所述的进水口位于所述合流蒸汽发生初段的首端,所述的下水口有两个且对应设置在所述分流蒸汽发生后段的末端。
[0014]作为优选,所述的下蒸汽发生腔室内凸设有若干分隔筋条以将下蒸汽发生腔室分隔成下蒸汽发生通道和多个出汽通道,多个出汽通道均与所述的下蒸汽发生通道连通;
[0015]所述的出汽口均匀的分布在各个出汽通道中,所述的下水口与所述下蒸汽发生通道的首端相对位。
[0016]作为优选,所述下发热板的周边通过耐高温胶水与所述的熨烫面板粘接在一起。
[0017]作为优选,所述的出汽口具有由外向内逐渐向上凹起的导汽端面,以使得所述的出汽口与熨烫物之间形成出汽间隙。
[0018]作为优选,所述的汽化板上设有热保护压板,且所述蒸汽发生器的侧壁上安装有温控器。
[0019]作为优选,所述的熨烫面板上还设有若干个圆形或/和跑道形的仿真孔,且所述的熨烫面板还具有内凹区域,至少部分的出汽口和仿真孔设置在所述的内凹区域中。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在保持与现有蒸汽发生器相同尺寸的情况下,通过中隔板将发热主体一分为二,形成上蒸汽发生腔室和下蒸汽发生腔室,同时对进水口、下水口和出汽口的位置进行了合理设置,形成了更长的加热、蒸发通道,从而使得水的汽化更加彻底;2、下蒸汽发生腔室直接与熨烫面板相连,取消了两者之间的结构,使温度更均匀,有效保护衣物面料不被高温烫伤。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中上蒸汽发生腔室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中下蒸汽发生腔室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熨烫面板的外端面的主视图。
[0026]图6是熨烫面板上出汽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参照图1~图6,一种熨烫机用发热底板装置,包括熨烫面板1和固定在熨烫面板1上的蒸汽发生器,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包括发热主体和汽化板2,所述的发热主体具有中隔板3,所述的中隔板3中嵌设有发热体4,该中隔板3将所述的发热主体分隔成上发热板5和下发热板6,所述的汽化板2盖设在上发热板5上并组合形成上蒸汽发生腔室7,所述的下发热板6压设在熨烫面板1上并组合形成下蒸汽发生腔室8;所述的汽化板2上开设有进水口9,所述的中隔板3上开设有下水口10,所述的熨烫面板1上开设有出汽口11,所述的下水口10连通
所述的上蒸汽发生腔室7和下蒸汽发生腔室8。
[0029]上述内容为本技术的基础方案,其至少具有以下结构特点和功能优势:一是在保持与现有蒸汽发生器相同尺寸的情况下,通过中隔板3将发热主体一分为二,形成上蒸汽发生腔室7和下蒸汽发生腔室8,同时对进水口9、下水口10和出汽口11的位置进行了合理设置,形成了更长的加热、蒸发通道,从而使得水的汽化更加彻底;二是下蒸汽发生腔室8直接与熨烫面板1相连,取消了两者之间的结构,使得出汽更加直接、迅速。
[0030]本技术的另一项对于现有技术的重要结构升级,具体为:所述的上发热板5中设有若干个铆接柱12,所述的汽化板2上开设有若干个铆接孔13,所述的铆接柱12插入至所述的铆接孔13中并至少部分露出在所述的汽化板2上方,以实现汽化板2与发热主体的铆接固定。通过铆接柱12与铆接孔13的配合,实现了汽化板2与发热主体的铆接固定的方式,生产装配的效率更快,同时板与板之间挤压在一起,形成密封效果,实现良好的防漏气效果,并且连接更加稳定可靠。另一方面,相邻的铆接柱12之间设有上连接筋条14,所述的上连接筋条14至少部分侧向延伸以形成上导流筋条15,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熨烫机用发热底板装置,包括熨烫面板和固定在熨烫面板上的蒸汽发生器,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包括发热主体和汽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主体具有中隔板,所述的中隔板中嵌设有发热体,该中隔板将所述的发热主体分隔成上发热板和下发热板,所述的汽化板盖设在上发热板上并组合形成上蒸汽发生腔室,所述的下发热板压设在熨烫面板上并组合形成下蒸汽发生腔室;所述的汽化板上开设有进水口,所述的中隔板上开设有下水口,所述的熨烫面板上开设有出汽口,所述的下水口连通所述的上蒸汽发生腔室和下蒸汽发生腔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熨烫机用发热底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发热板中设有若干个铆接柱,所述的汽化板上开设有若干个铆接孔,所述的铆接柱插入至所述的铆接孔中并至少部分露出在所述的汽化板上方,以实现汽化板与发热主体的铆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熨烫机用发热底板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铆接柱之间设有上连接筋条,所述的上连接筋条至少部分侧向延伸以形成上导流筋条,所述的上连接筋条与上导流筋条相配合以形成上蒸汽发生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熨烫机用发热底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筋条上还向上凸设有加强筋条,所述的汽化板上开设有插槽,所述的加强筋条由下至上铆压至所述的插槽中并至少部分露出在所述的汽化板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熨烫机用发热底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化板的周边与所述上蒸汽发生腔室的内壁之间、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帅威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