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智能插座。克服原插座只能在插座旁接插插头,使电器通电工作,不能关断插头电源的缺陷。包括壳体、电极插孔、插座电极,壳体上设有控制按钮和显示器,其中设有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中设有存有控制程序的单片机IC,与单片机IC相连的按键控制电路、显示电路和使插座电极与电源通断的开关电路。具有可在插座旁自行设定插座的通断时间,以及通过电话进行遥控设定,状态选择简单易操作,具有可多时段定时通断的优点。(*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智能插座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插座。现有的插座主要用于接纳电器的电源插头,各种电器需要使用时,只需要将其上的电源插头插入其上,便可开启使用。它包括有塑料制成的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用于接纳电源插头上电极的电极插孔,以及设置在壳体内与插头实现电连接的电极接触片。由于其结构设计简单,只能实现简单的电连接。当在一个插座上设置有多组供插头接插的电极插孔,并且有多个电器,如电饭锅、咖啡壶、电水壶等插于其中使用时,使用者只能在插座旁,将需要使用的电器的插头逐个插在插座上,使电器通电工作,待使用完后再逐个从插座上拔出。由于插座结构设计的简单,它不能关断插头上的电源,对于电器的操作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若是想要将电器的工作程序预先设定好,在一定时间后再启动,现有的插座无法做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根据需要,定时使壳体内的电极接触片通断的智能插座。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述的智能插座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电极插孔以及设置在所述的电极插孔中便于与插头电极连接的插座电极,所述的壳体上设有控制按钮和显示器,其中设有控制插座电极与电源通断的控制电路板,所述的控制电路板中设有存有控制程序的单片机IC,与单片机IC相连的按键控制电路、显示电路和使插座电极与电源通断的开关电路。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图1为本技术智能插座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右视图。图3为图2中的电路板的电路方框方案图。图4为实现图3中的电路原理图。图5为图1中显示器状态显示图。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智能插座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如图1、2中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智能插座包括具有盒底与盒盖组成的壳体5,电极插孔7,插座电极4,控制电路板1,控制按钮6和显示器2。控制按钮6包括自动手动控制触发按钮S1、确认触发选择按钮S2、设定触发按钮S3、向上触发按钮S4和向下触发按钮S5。电极插孔7,控制电路板1,控制按钮6均设置在盒盖上,在壳体5侧面设有用于与电话线连接的电话线接插件3。如图3中所示,所述的控制电路板包括有单片机IC,按键控制电路,液晶显示片,开关电路。按键控制电路设有并接于单片机IC对应的各输入端PB0、PB1、PB2、PB3、-->PB4、PB5与地之间的自动手动控制触发按钮S1(ON/OFF)、确认触发选择按钮S2(MOD)、设定触发按钮S3(SET)、向上触发按钮S4(UP)向下触发按钮S5(DOWN)。所述的显示器2为接于单片机IC的共用接口COM0、COM1、COM2、COM3及显示驱动段接口SEG0、SEG1、……SEG10的液晶显示片。所述的开关电路的控制端接于单片机IC的输出接口PA1、PA2……PAN,开关电路的导通端头串接在电源端与插座电极4连接端之间。在所述的单片机IC输入接口PB6与地两端设有电话线连接端TA、TB。如图5中所示,显示器上有4个位子可显示数字的“日”字,第1、2位置的“日”字表示小时,第3、4位置的“日”字表示分钟。向上触发按钮S4每按一下,显示数字的“日”增大1,向下触发按钮S5每按一下,显示数字的“日”减小1。设定触发按钮S3为状态转换按钮,每按一下,转换一个状态。本实施例中,单片机IC中的程序设置有:当前时间状态,第A、B、C路的通断时间设定状态,共四个时间设定状态。在当前时间状态中设有:当前时间小时状态,当前时间分钟状态。第A、B、C路时间设定状态中设有四个时段,每个时段有一个开始时间和一个结束时间,其中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中均有小时设定状态和分钟设定状态。接通电源后,便可以进行时间设定操作。此时,第1、2位置的“日”字闪烁,通过向上触发按钮S4和向下触发按钮S5的调整,便可调至当前的小时数字,再按设定触发按钮S3,确定小时同时进入下一个状态,即第3、4位置的“日”字闪烁,进行分钟数字调整,同样通过向上触发按钮S4和向下触发按钮S5的调整,便可设定分钟,按设定触发按钮S3便可确定,同时进入下一个状态。此时首先进入A路第一段开始时间小时状态,接着是A路第一段开始时间分钟状态,再就是A路第一段结束时间小时状态,最后是A路第一段结时间分钟状态,此时仅完成A路第一段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设定,至于A路第二、三……段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设定类推。当A路的时间设定完成后,接着进入B路的时间设定状态,设定完了之后,再就是C路,依此类推,最后回到上述时间设定状态,如此循环往复。其中每按一次设定触发按钮S3,状态即变换一次,进入下一个状态的设定。当按下确认触发选择按钮S2,上述已经设定了的时间便全部得到确认。例如,当进入A路第一段开始时间状态时,图5中“RUN”以及其下“A”标志点亮,同时“A”标志旁的出现“1”,表示进入A路第一时段设定,此时,显示器上出现START字样闪烁,同时,第1、2位置的“日”字闪烁,通过按压向上触发按钮S4和向下触发按钮S5,使其数字变成所需设定的数字,再按一下设定触发按钮S3,在单片机IC的输入端PB2/TMR输入一个触发信号,通过单片机IC内部的程序控制,在液晶显示片上出现END字样闪烁,同时,第3、4位置的“日”字闪烁,同样通过按压向上触发按钮S4和向下触发按钮S5,在单片机IC的输入端PB4或PB5输入一个触发信号,-->通过单片机IC内部的程序控制,在液晶显示片上使其数字变成所需设定的数字,完成A路第一段时间的设定。如图4中所示,这是一个可以控制三个插头定时通断的智能插座的控制电路板9的的电路原理图,其中的核心是单片机IC,其型号是HT49R50。LCD为液晶显示片,接于单片机IC的公共端脚17、18、19、20,及显示驱动段接口脚28、29、……38。单片机IC的脚39、40接晶振电路;脚45、46接蜂鸣器;脚41接正5伏直流电源;脚5、6、7、9、10接自动手动控制触发按钮S1、确认触发选择按钮S2、设定触发按钮S3、向上触发按钮S4和向下触发按钮S5;脚2、3、4分别接三个开关电路的控制端。每个开关电路包括三极管、继电器和二极管各一个。若要控制三个以上的插头,可在单片机IC的输出接口对应增加开关电路。各个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其中有一端并接于电源端,另一端,接于各自的插座电极ΦA、Φ B、ΦC,用于控制接于其上的负载RA、RB、RC的通断。有一个将交流转换成直流的电源电路,包括电阻R1、R2,电容C1、C2、C3,整流桥D及稳压二极管Dw。电源电路产生两路直流输出,一路经过稳压二极管输出,供单片机IC的脚41,为单片机提供直流工作电压,另一路加至继电器线圈上,为继电器线圈提供一个工作电压。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由于采用壳体表面设有控制按钮和显示器,其中设有控制插座与电源通断的控制电路板。具有方便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在插座旁自行设定插座的导通和断开的时间,也可以在远离插座的地方通过电话进行遥控设定,状态选择简单易操作,使得一般简单开启的电器可变得具有可多时段定时通断的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插座,包括壳体(5),设置在所述壳体(5)上的电极插孔(7)以及设置在所述的电极插孔(7)中便于与插头电极连接的插座电极(4),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5)上设有控制按钮(6)和显示器(2),其中设有控制插座电极(4)与电源通断的控制电路板(1),所述的控制电路板(1)中设有存有控制程序的单片机IC,与单片机IC相连的按键控制电路、显示电路和使插座电极(4)与电源通断的开关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智能插座,包括壳体(5),设置在所述壳体(5)上的电极插孔(7)以及设置在所述的电极插孔(7)中便于与插头电极连接的插座电极(4),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5)上设有控制按钮(6)和显示器(2),其中设有控制插座电极(4)与电源通断的控制电路板(1),所述的控制电路板(1)中设有存有控制程序的单片机IC,与单片机IC相连的按键控制电路、显示电路和使插座电极(4)与电源通断的开关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插座,其特征是所述的按键控制电路设有并接于单片机IC对应的各输入端与地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立新,唐砺博,
申请(专利权)人:杜立新,唐砺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