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健峰专利>正文

一种海洋探测用安全绳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0778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海洋探测用安全绳固定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可以得知潜水员下潜深度的海洋探测用安全绳固定装置。一种海洋探测用安全绳固定装置,包括有底座、支撑板、第一转轴、滚轮、拉绳、卡紧机构和固定机构,底座顶部设有支撑板,底座上侧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设有滚轮,滚轮上绕有拉绳,拉绳上连接有卡紧机构,底座一侧设有固定机构。滚轮转动对拉绳进行放线,通过皮带轮和平皮带带动第二转轴转动,通过锥齿轮带动丝杆进行转动,活动块沿丝杆向上移动,在刻度杆和提示杆的提示作用下,使用者可以得知探测员潜水的深度。可以得知探测员潜水的深度。可以得知探测员潜水的深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洋探测用安全绳固定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海洋探测用安全绳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人们会定期进行海洋探测,方便后续的海上作业及海上工程,人们一般是开船到需要进行探测的区域,然后,将探测装置放入探测区域中,由于部分作业进行探测员进行探测,从而探测员一般携带相应的装置潜入水中。
[0003]为了探测员的安全着想,人们会在探测员身上绑上安全绳,海上风浪突然变大时,探测员可以沿安全绳进行原路返回,从而可以起到防护的作用,传统安全绳一侧绑在探测员身上,另一侧连接在船身上进行固定,如此,船上的人无法得知潜水员下潜的深度,容易导致潜水员出现危险。
[000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以得知潜水员下潜深度的海洋探测用安全绳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传统安全绳一侧绑在探测员身上,另一侧连接在船身上进行固定,如此,船上的人无法得知潜水员下潜的深度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可以得知潜水员下潜深度的海洋探测用安全绳固定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海洋探测用安全绳固定装置,包括有底座、支撑板、第一转轴、滚轮、拉绳、卡紧机构和固定机构,底座顶部设有支撑板,底座上侧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设有滚轮,滚轮上绕有拉绳,拉绳上连接有卡紧机构,底座一侧设有固定机构。
[0007]进一步的,卡紧机构包括有钩板、第一固定板、第一活动杆、第二活动杆和第一弹簧,拉绳上连接有钩板,钩板顶部一侧连接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活动杆,第一活动杆与钩板滑动式连接,钩板与第一活动杆之间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活动杆,第二活动杆与钩板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
[0008]进一步的,固定机构包括有第二固定板、夹板、第二弹簧、第三活动杆、第三弹簧、第一支架、第四弹簧和第四活动杆,底座两侧均设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后侧均滑动式设有夹板,夹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固定板一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三活动杆,第三活动杆与第二固定板之间均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二固定板顶部一侧均设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均滑动式设有第四活动杆,第四活动杆与第一支架之间均连接有第四弹簧。
[0009]进一步的,还包括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包括有平皮带、第三固定板、第二转轴、锥齿轮、刻度杆、提示杆、丝杆、活动块和第四固定板,支撑板顶部两侧均设有第三固定板,第三固定板上均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底座顶部两侧均设有刻度杆,刻度杆顶部均连接有提示杆,底座顶部两侧均转动式设有丝杆,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均通过皮带轮连接有平皮带,第二转轴与丝杆下侧均设有锥齿轮,相邻的两个锥齿轮啮合,丝杆上均螺纹式设有活动块,
活动块与刻度杆滑动式连接,活动块与提示杆滑动式连接,活动块一侧均设有第四固定板。
[0010]进一步的,还包括有提示机构,提示机构包括有第五活动杆、第一支撑架、蜂鸣器、第二支架、按钮和第五弹簧,活动块前侧均设有第五活动杆,底座顶部两侧均设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上均设有蜂鸣器,第一支撑架上设有均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上均滑动式设有按钮,按钮与第二支架之间均连接有第五弹簧。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包括有固定块、第二支撑架、第二转板和扭簧,滚轮两侧均间隔均匀设有多个固定块,底座顶部一侧设有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两侧均转动式设有第二转板,第二转板与第二支撑架之间均连接有扭簧。
[0012]进一步的,还包括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有滑轨、压杆和第六弹簧,支撑板一侧连接有两个滑轨,滑轨之间滑动式设有压杆,压杆与滑轨之间均连接有第六弹簧。
[0013]进一步的,夹板上设有橡胶。
[0014]有益效果为:1、滚轮转动对拉绳进行放线,通过皮带轮和平皮带带动第二转轴转动,通过锥齿轮带动丝杆进行转动,活动块沿丝杆向上移动,在刻度杆和提示杆的提示作用下,使用者可以得知探测员潜水的深度;2、当活动块移动至提示杆上时,此时探测员已经潜水至较深的水域中,同时活动块将第四活动杆向上顶起,第四活动杆带动第三活动杆向上移动,使得第三活动杆与夹板脱离,从而夹板对第一转轴进行夹紧,可以限制探测员向更深的水域进行潜水,进而对探测员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卡紧机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卡紧机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机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机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旋转机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旋转机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提示机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提示机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翻转机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翻转机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限位机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限位机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中:1、底座,2、支撑板,3、第一转轴,4、滚轮,5、拉绳,6、卡紧机构,61、钩板,62、第一固定板,63、第一活动杆,64、第二活动杆,65、第一弹簧,7、固定机构,71、第二固定板,72、夹板,73、第二弹簧,74、第三活动杆,75、第三弹簧,76、第一支架,77、第四弹簧,78、第四活动杆,8、旋转机构,81、平皮带,82、第三固定板,83、第二转轴,84、锥齿轮,85、刻度杆,86、提示杆,87、丝杆,88、活动块,89、第四固定板,9、提示机构,91、第五活动杆,92、第
一支撑架,93、蜂鸣器,94、第二支架,95、按钮,96、第五弹簧,10、翻转机构,101、固定块,102、第二支撑架,103、第二转板,104、扭簧,11、限位机构,111、滑轨,112、压杆,113、第六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申请而不限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0031]实施例1一种海洋探测用安全绳固定装置,如图1

6所示,包括有底座1、支撑板2、第一转轴3、滚轮4、拉绳5、卡紧机构6和固定机构7,底座1顶部设有支撑板2,底座1上侧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3,第一转轴3上设有滚轮4,滚轮4上绕有拉绳5,拉绳5上连接有卡紧机构6,底座1后侧设有固定机构7。
[0032]卡紧机构6包括有钩板61、第一固定板62、第一活动杆63、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洋探测用安全绳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座(1)、支撑板(2)、第一转轴(3)、滚轮(4)、拉绳(5)、卡紧机构(6)和固定机构(7),底座(1)顶部设有支撑板(2),底座(1)上侧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3),第一转轴(3)上设有滚轮(4),滚轮(4)上绕有拉绳(5),拉绳(5)上连接有卡紧机构(6),底座(1)一侧设有固定机构(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探测用安全绳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卡紧机构(6)包括有钩板(61)、第一固定板(62)、第一活动杆(63)、第二活动杆(64)和第一弹簧(65),拉绳(5)上连接有钩板(61),钩板(61)顶部一侧连接有第一固定板(62),第一固定板(62)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活动杆(63),第一活动杆(63)与钩板(61)滑动式连接,钩板(61)与第一活动杆(63)之间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活动杆(64),第二活动杆(64)与钩板(61)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6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洋探测用安全绳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机构(7)包括有第二固定板(71)、夹板(72)、第二弹簧(73)、第三活动杆(74)、第三弹簧(75)、第一支架(76)、第四弹簧(77)和第四活动杆(78),底座(1)两侧均设有第二固定板(71),第二固定板(71)后侧均滑动式设有夹板(72),夹板(72)与第二固定板(71)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73),第二固定板(71)一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三活动杆(74),第三活动杆(74)与第二固定板(71)之间均连接有第三弹簧(75),第二固定板(71)顶部一侧均设有第一支架(76),第一支架(76)上均滑动式设有第四活动杆(78),第四活动杆(78)与第一支架(76)之间均连接有第四弹簧(77)。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洋探测用安全绳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旋转机构(8),旋转机构(8)包括有平皮带(81)、第三固定板(82)、第二转轴(83)、锥齿轮(84)、刻度杆(85)、提示杆(86)、丝杆(87)、活动块(88)和第四固定板(89),支撑板(2)顶部两侧均设有第三固定板(82),第三固定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健峰
申请(专利权)人:陈健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