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车载后视镜用背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0386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车载后视镜用背光源,包括由前至后依次设置的镜面玻璃、外框、液晶面板、光源组件、电路板,所述液晶面板与电路板电连接,还包括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设于所述光源组件与电路板之间,所述散热组件的前侧部与所述光源组件的边缘抵接,所述散热组件的后侧部与所述电路板可拆卸连接。光源组件通过与散热组件的边缘接触,将工作时产生热量传递至外界;光源组件与电路板工作时均产生热量,通过散热组件将两者隔开,起到阻隔热量传递的效果。量传递的效果。量传递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车载后视镜用背光源


[0001]本技术涉及背光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散热车载后视镜用背光源。

技术介绍

[0002]背光源是位于液晶显示器背后的一种光源,它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视觉效果。为休现汽车的高端化,满足消费者对高大尚的追求,研发出后视镜和具备流媒体功能的背光源模组,合并了传统式的后视镜、行车记录仪、人机互动的电器功能,其因具有背光源模组的后视镜安装在于汽车档风玻璃前端,存在以下缺陷:后视镜中的电子元件工作会产生热量,而受室外气候影响,阳光的照射,导致汽车档风玻璃前端温度高,使得电子元件长期处于发热状态,影响产品显示或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散热车载后视镜用背光源,其具有散热功能,有利于保护背光源模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散热车载后视镜用背光源,包括由前至后依次设置的镜面玻璃、外框、液晶面板、光源组件、电路板,所述液晶面板与电路板电连接,还包括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设于所述光源组件与电路板之间,所述散热组件的前侧部与所述光源组件的边缘抵接,所述散热组件的后侧部与所述电路板可拆卸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包围框、散热板,所述包围框设于散热板的前侧,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灯带,所述灯带粘接在所述包围框的内底部,所述散热板的后侧向外凸设有支撑点,所述电路板通过支撑点与所述散热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电路板通过螺丝与所述支撑点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点的端面设有螺丝牙孔,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供螺丝穿过的通孔。
[0007]优选的,所述包围框由铝材制成。
[0008]优选的,所述散热板的前侧面向外凸设有包围边,所述包围边的内侧面与所述包围框的外侧面粘接,所述包围边与所述散热板的前侧面形成一供所述光源组件安装的安装腔。
[0009]优选的,所述散热板的外侧部设有卡扣,所述外框的外侧部设有与所述卡扣对应的扣位。
[0010]优选的,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隔热板,所述光源组件还包括导光板、光学薄膜,所述光学薄膜、导光板、隔热板由前至后依次布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导光板的底部设有朝向所述灯带的入光面。所述光学薄膜包括增光膜、扩散膜、反射片。
[0011]优选的,所述隔热板为PC板。
[0012]优选的,所述散热板的后侧部设有散热片。
[0013]优选的,所述散热片上开设有多个纵剖面呈蜂窝状的散热孔。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光源组件通过与散热组件的边缘接触,将工作时产
生热量传递至外界;光源组件与电路板工作时均产生热量,通过散热组件将两者隔开,起到阻隔热量传递的效果。
[0015]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中的一种散热车载后视镜用背光源的部件分解图。
[0018]图中所示:1

镜面玻璃;
[0019]2‑
外框;
[0020]3‑
液晶面板;
[0021]4‑
光源组件,41

灯带,42

光学薄膜,43

导光板;
[0022]5‑
电路板;
[0023]6‑
散热组件,61

包围框,62

散热板,621

支撑点,622

包围边,623

散热片,624

散热孔,63

隔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一种散热车载后视镜用背光源,包括由前至后依次设置的镜面玻璃1、外框2、液晶面板3、光源组件4、电路板5,所述液晶面板3与电路板5电连接,还包括散热组件6,所述散热组件6设于所述光源组件4与电路板5之间,所述散热组件6的前侧部与所述光源组件4的边缘抵接,所述散热组件6的后侧部与所述电路板5可拆卸连接。
[0026]本技术中,所述散热组件6包括包围框61、散热板62,所述包围框61设于散热板62的前侧,所述光源组件4包括灯带41,所述灯带41粘接在所述包围框61的内底部,所述散热板62的后侧向外凸设有支撑点621,所述电路板5通过支撑点621与所述散热板62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组件6包括包围框61、散热板62,所述包围框61设于散热板62的前侧,所述光源组件4包括灯带41,所述灯带41上设有若干呈直线排列的LED灯珠,LED灯珠起到节能环保的效果,所述灯带41粘接在所述包围框61的内底部,所述灯带41通过导热胶粘接在所述包围框61的内底部,所述散热板62的后侧向外凸设有支撑点621,所述支撑点621与所述散热板62一体成型,通过向外凸设的支撑点621增加电路板5与散热板62之间的间隙,起到增加了空气流通的效果,有利于提高散热效率,所述电路板5通过支撑点621与所述散热板62可拆卸连接。所述电路板5通过螺丝与所述支撑点621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点621的端面设有螺丝牙孔,所述电路板5上设有供螺丝穿过的通孔,结构简单,便于拆装。
[0027]优选的,所述包围框61由铝材制成,铝是热的良导体,可将光源组件4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快速传递至空气中,提高散热速率。
[0028]本技术中,所述散热板62的前侧面向外凸设有包围边622,所述包围边622的内侧面与所述包围框61的外侧面粘接,所述包围边622与所述散热板62的前侧面形成一供所述光源组件4安装的安装腔。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板62的前侧面向外凸设有包围边622,所述包围边622与所述散热板62一体成型,所述包围边622的内侧面与所述包围框61的外侧面粘接,所述包围边622通过双面胶与所述包围框61粘接,所述包围边622与所述散热板62的前侧面形成一供所述光源组件4安装的安装腔;结构紧凑。
[0029]优选的,所述散热板62的外侧部设有卡扣,所述外框2的外侧部设有与所述卡扣对应的扣位;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0030]优选的,所述散热组件6还包括隔热板63,所述光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车载后视镜用背光源,包括由前至后依次设置的镜面玻璃、外框、液晶面板、光源组件、电路板,所述液晶面板与电路板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设于所述光源组件与电路板之间,所述散热组件的前侧部与所述光源组件的边缘抵接,所述散热组件的后侧部与所述电路板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车载后视镜用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包围框、散热板,所述包围框设于散热板的前侧,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灯带,所述灯带粘接在所述包围框的内底部,所述散热板的后侧向外凸设有支撑点,所述电路板通过支撑点与所述散热板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热车载后视镜用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围框由铝材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热车载后视镜用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的前侧面向外凸设有包围边,所述包围边的内侧面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剑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平洋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