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温变光缆,包括光单元、隔热部和护套,光单元由设置在束管内的多根光纤组成,多根束管平行设置或围绕中心加强件绞合形成缆芯;隔热部,由第一铝箔层、加热部和第二铝箔层构成,第一铝箔层绕包在缆芯外侧,加热部包裹在第一铝箔层外侧且内部设有正负导电线和加热元件,导电线连接外部电源给加热元件供电,第二铝箔层绕包在加热部外侧;护套,挤塑在第二铝箔层外侧。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护套和缆芯之间设置隔热层,当环境温度较高时,隔热层起到隔热作用,环境温度过低时,隔热层可以进行加热,使缆芯处于合适的工作温度,避免因温度变化导致光缆材料热胀冷缩引起的光纤网速慢、断网的情况发生。断网的情况发生。断网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温变光缆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纤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温变光缆。
技术介绍
[0002]光缆是以单根或多根光纤为缆芯,外部挤塑护套,用以传输光信号的媒介。
[0003]沙漠地区,白天温度高,晚上温度低(0℃以下),绝对温差可达50
‑
70℃,如此大的温差导致光缆热胀冷缩,常出现通信网络时好时坏的情况,以零下10℃情况下的光缆为例,护套和束管遇冷收缩,导致光纤的传输损耗增加,网络信号传输距离短,甚至中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高原、沙漠等地区,温度低或昼夜温差大,导致光缆常出现故障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耐温变光缆。
[0005]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耐温变光缆,包括光单元、隔热部和护套;
[0007]光单元,由设置在束管内的多根光纤组成,多根束管平行设置或围绕中心加强件绞合形成缆芯;
[0008]隔热部,由第一铝箔层、加热部和第二铝箔层构成,第一铝箔层绕包在缆芯外侧,加热部包裹在第一铝箔层外侧,且内部设有正负导电线和加热元件,导电线连接外部电源给加热元件供电,第二铝箔层绕包在加热部外侧;
[0009]护套,挤塑在第二铝箔层外侧。
[0010]优选的,所述加热部包括:
[0011]主体,呈圆弧状包裹在第一铝箔层的外侧;
[0012]连接部,包括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分别设置在主体的两端,上连接部、下连接部内设有沿光缆轴向的通孔,所述正负导电线分别设置于通孔中,上连接部、下连接部不相邻的侧面沿光缆轴向均匀、间断的设置有插接口;
[0013]分隔条,呈环形,沿光缆轴向均匀、间隔的设置,分隔条内部设有供导电线穿过的线槽,线槽的两侧设有柔性线路板,所述加热元件插接在柔性线路板上;
[0014]支撑条,沿光缆周向均匀设置在主体内侧,支撑条的内部沿光缆轴向均匀、间断的设置有线孔,线孔贯穿所在支撑条的两侧,分隔条穿过各支撑条的线孔后插入插接口中。
[0015]优选的,所述上连接部设有凹部、下连接部设有凸部,凸部可适配的插入凹部,实现所述上连接部与所述下连接部的连接固定。
[0016]优选的,两个相邻所述分隔条之间设置有多个阻水条,阻水条平行于所述分隔条设置,阻水条的两端与相邻的所述支撑条抵接。
[0017]优选的,所述加热元件沿光缆周向交替插接在所述柔性线路板上。
[0018]优选的,所述第一铝箔层、第二铝箔层均设置有多层,所述第一铝箔层设置2
‑
4层,所述第二铝箔层设置4
‑
8层。
[0019]优选的,所述第一铝箔层的总厚度在0.2
‑
0.4mm,所述第二铝箔层的总厚度在0.4
‑
0.8mm。
[0020]优选的,所述束管内填充有阻水粉。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护套和缆芯之间设置隔热层,降低外界环境对光纤的影响,当环境温度较高时,隔热层起到隔热作用,环境温度过低时,隔热层可以进行加热,使缆芯仍处于合适的工作温度,避免因温度变化导致光缆材料热胀冷缩引起的光纤网速慢、断网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分隔条内部导电线的分布示意图;
[0024]图3是本专利技术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专利技术支撑条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各标记为:
[0027]光单元1、隔热部2、护套3、正负导电线4、加热元件5、柔性线路板6、阻水粉7、阻水条8、无纺布9、束管11、光纤12、第一铝箔层21、加热部22、第二铝箔层23、主体221、连接部222、上连接部222a、下连接部222b、通孔222c、插接口222d、凹部222e、凸部222f、分隔条223、线槽223a、支撑条224、线孔224a。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出进一步清楚详细的描述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基于这些说明的情况下将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此外,下述说明中涉及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通常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上”、“下”、“水平”、“顶”、“底”、“内”、“外”、“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表示一个或者多个。
[0030]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抵接”、“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1]如无特殊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用原料均为市售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获得的原料;如无特殊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用方法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掌握的方法。
[0032]实施例
[0033]如图1、2所示,一种耐温变光缆,包括光单元1、隔热部2和护套3;
[0034]光单元,由设置在束管11内的多根光纤12组成,多根束管平行设置或围绕中心加强件绞合形成缆芯,束管平行设置形成中心管式光缆,围绕中心加强件绞合形成层绞式缆芯,在层绞式缆芯中,束管受到较大的扭曲力,鉴于沙漠、高原地区较大的温差或极低的温度,应尽可能避免光纤受力,本实施例中,束管平行设置。
[0035]隔热部,由第一铝箔层21、加热部22和第二铝箔层23构成,第一铝箔层绕包在缆芯外侧,加热部包裹在第一铝箔层外侧,且内部设有正负导电线4和加热元件5,导电线连接外部电源给加热元件供电,第二铝箔层绕包在加热部外侧。
[0036]护套,挤塑在第二铝箔层外侧。
[0037]如图2
‑
4所示,加热部包括:
[0038]主体221,呈圆弧状包裹在第一铝箔层的外侧;
[0039]连接部222,包括上连接部222a和下连接部222b,分别设置在主体的两端,上连接部、下连接部内设有沿光缆轴向的通孔222c,正负导电线分别设置于通孔中,上连接部、下连接部不相邻的侧面沿光缆轴向均匀、间断的设置有插接口222d;
[0040]分隔条223,呈环形,沿光缆轴向均匀、间隔的设置,分隔条内部设有供导电线穿过的线槽223a,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温变光缆,包括光单元、隔热部和护套,其特征在于,光单元,由设置在束管内的多根光纤组成,多根束管平行设置或围绕中心加强件绞合形成缆芯;隔热部,由第一铝箔层、加热部和第二铝箔层构成,第一铝箔层绕包在缆芯外侧,加热部包裹在第一铝箔层外侧,且内部设有正负导电线和加热元件,导电线连接外部电源给加热元件供电,第二铝箔层绕包在加热部外侧;护套,挤塑在第二铝箔层外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温变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包括:主体,呈圆弧状包裹在第一铝箔层的外侧;连接部,包括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分别设置在主体的两端,上连接部、下连接部内设有沿光缆轴向的通孔,所述正负导电线分别设置于通孔中,上连接部、下连接部不相邻的侧面沿光缆轴向均匀、间断的设置有插接口;分隔条,呈环形,沿光缆轴向均匀、间隔的设置,分隔条内部设有供导电线穿过的线槽,线槽的两侧设有柔性线路板,所述加热元件插接在柔性线路板上;支撑条,沿光缆周向均匀设置在主体内侧,支撑条的内部沿光缆轴向均匀、间断的设置有线孔,线孔贯穿所在支撑条的两侧,分隔条穿过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醒东,曹雨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富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