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遮蔽壳体及至少一个固持装置,绝缘本体呈纵长构形,其内设有若干端子通道,导电端子收容在这些端子通道内,遮蔽壳体遮覆于绝缘本体;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的至少一端沿其纵长方向向外延伸有一对延伸部,遮蔽壳体的至少一端沿绝缘本体的纵长方向向外延伸有一对接触板,这对接触板设置在绝缘本体的延伸部上,且每一接触板上具有一弹片,固持装置组设在绝缘本体的延伸部上并抵接于遮蔽壳体的弹片而与遮蔽壳体电性连接。(*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器遮蔽壳体的接地方式的改良。
技术介绍
随着信号高速传输的发展需求,对于电连接器来说,防止电磁干扰(EMI)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数。目前,电路板的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电路板上相邻近的电连接器传输信号时,易相互产生电磁干扰,再加上外界的电磁辐射,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的防电磁干扰能力尤为重要。业界通常在安装于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的本体外设置金属遮蔽壳体而防止外界的电磁干扰,并通过金属遮蔽壳体电性连接于电路板上的接地回路而提供遮蔽壳体的接地功能。为了简化电连接器安装在电路上的制程,业界通常将金属遮蔽壳体电性连接于电连接器的固持装置上,再通过固持装置电性连接于电路板上的接地回路而形成金属遮蔽壳体的接地路径。现有将金属遮蔽壳体电性连接于固持装置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将金属遮蔽壳体与固持装置一体成型。然而,一体成型的金属遮蔽壳体及固持装置的结构较复杂,会增加冲压及折弯成型的难度,进而会增加电连接器的制造成本。第二种方式是借助螺栓及螺母或铆接元件等将金属遮蔽壳体与固持装置固持在一起或分别固持在电连接器本体两侧,从而达成二者之间的电性连接。但是,该种方式的制程复杂,而且需要额外提供螺栓及螺母或铆接元件,也会增加电连接器的制造成本。因此,有必要对上述电连接器的金属遮蔽壳体的接地方式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遮蔽壳体与固持装置之间的连接方式简单且可靠,有利于简化电连接器的制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设-->有若干端子通道的纵长构形的绝缘本体、若干收容在对应端子通道内的导电端子、遮覆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及至少一固持装置。其中绝缘本体的至少一端沿其纵长方向向外延伸有一对延伸部;遮蔽壳体的至少一端沿绝缘本体的纵长方向向外延伸有一对接触板,这对接触板设置在绝缘本体的延伸部上,且每一接触板上具有一弹片;固持装置组设在绝缘本体的延伸部上并抵接于遮蔽壳体的弹片而与遮蔽壳体电性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电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遮蔽壳体的接触板上的弹片与固持装置的抵接而使遮蔽壳体与固持装置之间的连接简单且可靠,有利于简化电连接器的制程,进而可降低电连接器的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固持装置的立体放大图。图3为图2所示固持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放大图。图4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组装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电连接器1包括有绝缘本体10、若干导电端子20、金属遮蔽壳体30及一对固持装置40。绝缘本体10包括有一纵长基体11,该基体11具有上表面110、与上表面110相对的底表面111、与上表面110、底表面111相邻接的相对的两侧表面112及相对的两端面113。自基体11的上表面110向上延伸有一纵长对接部12,该对接部12具有一顶面120。顶面120向内设有一沿对接部12纵长方向延伸的开槽121,开槽121的两侧壁122上具有若干端子通道123,这些端子通道123向下延伸贯穿至基体11的底表面111。对接部12的两端具有一对向上延伸超出顶面120的导引柱124。基体11的侧表面112上具有若干扣持块114及凸台115,这些凸台115自侧表面112邻近底表面111处向外凸伸,每一凸台115上具有若干狭槽116;每一侧表面112的两端垂直向外延伸有一水平块117。基体11的每一端面113沿基体11的纵长方向向外延伸有一对大致呈方形的延伸部13,这些延伸部13与水平块117的下方邻接处形成有凹陷部130,每一延伸部13上具有一凹槽131。每一导电端子20包括有一接触部21、自接触部21向下延伸的固持部22及自固持部22向外延伸的焊接部23。遮蔽壳体30包括有一水平板31,自水平板31向上延伸有一遮蔽框32,该-->遮蔽框32的两侧壁上向外冲设有若干凸块320。水平板31的两侧向下延伸有若干扣持片33及垂片34,每一扣持片33上具有一扣持孔330,每一垂片34的两端向下延伸有一对插接片340。水平板31的两端向下延伸有一对垂直板35,该垂直板35的底端水平向外延伸有一对接触板36,每一接触板36上具有一向上延伸的弹片360,该弹片360是由接触板36上冲设而成。请参照图2及图3所示,每一固持装置40由金属板体冲压折弯而成,其包括有一水平主体部41,该主体部41上具有一开孔410。主体部41的内侧向下折弯并向外水平延伸有一折叠板42,该折叠板42与主体部41大致平行,折叠板42上具有一开孔420,该开孔420的尺寸与主体部41的开孔410的尺寸相同并在上下方向上与开孔410对齐。该主体部41的两端向上延伸有一对与主体部41大致垂直的侧板部43,两侧板部43的顶缘朝向开孔410相对延伸有一对与主体部41大致平行的上板部44,每一上板部44与主体部41之间形成有与绝缘本体10的延伸部13构形大致相同的一收容空间411,两上板部44之间的距离大于主体部41的开孔410的尺寸,两侧板部43向主体部41内侧延伸有一对延伸片430。请参照图4所示,组装时,导电端子20自基体11的底表面111组装入绝缘本体10内,导电端子20的固持部22与绝缘本体10干涉配合,以将导电端子20固持在绝缘本体10内;接触部21收容在开槽121两侧壁122上的端子通道123内;焊接部23自固持部22沿垂直于绝缘本体10的纵长方向的横宽方向向外延伸超出基体11的两侧表面112。遮蔽壳体30自上向下组装至绝缘本体10上。水平板31覆盖于基体11的上表面110;遮蔽框32套设在对接部12外围;扣持片33及垂片34沿基体11的侧表面112向下延伸,扣持孔330与基体11侧表面112上的扣持块114相卡扣,垂片34两端的插接片340收容在凸台115的狭槽116内,通过这种方式将遮蔽壳体30固持在绝缘本体10上;遮蔽壳体30两端的垂直板35沿基体11的两端面113向下延伸,接触板36收容在延伸部13的凹槽131内。固持装置40自绝缘本体10的两端沿绝缘本体10的纵长方向组装在绝缘本体10上,绝缘本体13的延伸部13收容在固持装置40的收容空间411内,遮蔽壳体30的接触板36上的弹片360紧密地抵接于固持装置40上板部44的内表面,以达成遮蔽壳体30与固持装置40之间的电性连接,两延伸片430的末端向内折弯并卡合于绝缘本体10的凹陷部130。本技术的固持装置40自绝缘本体10的延伸部13的外侧半包覆在延伸部13的外围,固持装置40的主体部41与上板部44分别夹持在延伸部13的上下两-->侧,可以防止固持装置40上下移动;固持装置40的侧板部43分别抵靠在延伸部13外侧,可以防止固持装置40沿垂直于绝缘本体10的纵长方向的横宽方向移动;固持装置40的延伸片430的末端卡合于绝缘本体10的凹陷部130,可以防止固持装置40沿绝缘本体的纵长方向向外移动。通过这种方式,固持装置40可稳固地固持在绝缘本体10上。另外,本技术电连接器1的遮蔽壳体30与固持装置40之间的接触方式简单且可靠,有利于简化电连接器1的制程,进而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遮蔽壳体及至少一个固持装置,绝缘本体呈纵长构形,其内设有若干端子通道,导电端子收容在这些端子通道内,遮蔽壳体遮覆于绝缘本体;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的至少一端沿其纵长方向向外延伸有一对延伸部,遮蔽壳体的至少一端沿绝缘本体的纵长方向向外延伸有一对接触板,这对接触板设置在绝缘本体的延伸部上,且每一接触板上具有一弹片,固持装置组设在绝缘本体的延伸部上并抵接于遮蔽壳体的弹片而与遮蔽壳体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延伸部及接触板分别设置在绝缘本体及遮蔽壳体两端,至少一固持装置包括分别与绝缘本体两端的延伸部相配合的两个固持装置,上述弹片是于接触板上冲设而成。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包括有一纵长基体,其具有一上表面、与上表面相对的底表面、与上表面及底表面相邻接的相对的两侧表面及相对的两端面,基体的上表面向上延伸有具顶面的纵长对接部,对接部的两端具有一对向上延伸超出其顶面的导引柱。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遮蔽壳体具有一遮覆盖基体上表面的水平板、自水平板向上延伸并套设在绝缘本体对接部外围的遮蔽框、一对自水平板两端向下延伸并覆盖于基体两端面的垂直板,上述接触板是自垂直板的底端向外延伸;绝缘本体的每一延伸部上具有一凹槽,接触板收容在这些凹槽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遮蔽壳体水平板的两侧沿基体的侧表面向下延伸有若干具扣持孔的扣持片及若干垂片,每一垂片的两端向下延伸有一对插接片;基体的两侧表面上具有若干与前述扣持片的扣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家豪,郭明伦,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