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金属面内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9537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金属面内墙结构,包括通过连接件水平设置于内墙体上的龙骨、通过挂接件挂接于龙骨上的内墙板;相邻两块内墙板通过拼接件拼接;内墙结构还包括隔热垫块以及铺设于内墙体表面的减振隔音层,减振隔音层上具有开口,隔热垫块设置于开口中且隔热垫块的背部与内墙体连接,连接件穿过隔热垫块而与墙体连接;内墙板包括保温板和设置于保温板前后两侧的面板,面板为辊涂镀铝锌钢板。内墙板安装简单快捷,内墙板之间平整度高且可重复拆卸;内墙结构整体所占用的室内空间小,隔音、隔热、保温性能好。保温性能好。保温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金属面内墙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节能
,尤其是一种装配式金属面内墙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墙体结构以其灵活性而大量投入到现代建筑中,但当其应用于被动式建筑却显得美中不足。由于被动式建筑对保温、隔热、隔音性能的要求较高,而目前市面上装配式的内墙墙体结构缺乏密封性,与被动式建筑的要求相悖。另外,常见装配式内墙墙体结构包括竖直龙骨和水平龙骨,以此保证连接稳定性,但增大了整个内墙体结构的厚度,室内可利用面积减小,若不采用龙骨连接又无法保证内墙板之间的平整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装配式金属面内墙结构。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金属面内墙结构,包括通过连接件水平设置于内墙体上的龙骨、通过挂接件挂接于龙骨上的内墙板,内墙结构中无竖直龙骨,内墙结构的整体厚度小,保留更宽阔的室内空间,挂接的安装方式保证内墙板安装的快捷性,可重复拆卸,便于后期修缮。相邻两块内墙板通过拼接件拼接,利于调整内墙板之间的平整度。
[0006]内墙结构还包括隔热垫块以及铺设于内墙体表面的减振隔音层,减振隔音层上具有开口,隔热垫块设置于开口中且隔热垫块的背部与内墙体连接,连接件穿过隔热垫块而与墙体连接。由于固体的传声效果在三种常态中是最强的,减振隔音层的设置可以有效吸收各频率的振动和噪声,使固体传声效应缓解,隔音性能大大加强。龙骨与连接件连接处的背侧设置隔热垫块,有效避免龙骨与墙体的连接处形成热桥。内墙墙面上除了需要避让隔热垫块之处,其余全部铺设减振隔音层,最大限度保障隔音效果。
[0007]内墙板包括保温板和设置于保温板前后两侧的面板,这里以及下文所提到的方位术语“前部、前侧”被定义为内墙板的相对远离内墙体的一侧,反之“后侧、后部”被定义为内墙板的相对靠近内墙体的一侧。面板为辊涂镀铝锌钢板,辊涂镀铝锌钢板被定义为辊涂有一定涂层的镀铝锌钢板,涂层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金属材质的墙板与涂层的组合满足内墙板设计在视觉上的需求。另外,镀铝锌钢板具有较高的强度,以较薄的厚度即可达到目标强度,使内墙板保持轻巧。保温板顾名思义用于提高内墙板的保温性和隔热性。
[0008]进一步地,每块内墙板前后两侧的面板的左侧均具有朝向保温板所在方向折弯的左折弯部,每块内墙板的两个左折弯部和该内墙板的保温板的左侧边缘之间形成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内设置有第一加强件,第一加强件具有开口背离保温板所在方向的第一插槽;同理,每块内墙板前后两侧的面板的右侧均具有朝向保温板所在方向折弯的右折弯部,每块内墙板的两个右折弯部和该内墙板的保温板的右侧边缘之间形成第二空腔,第二空腔内设置有第二加强件,第二加强件具有开口背离保温板所在方向的第二插槽,第一插槽与第二插槽的开口方向相反。拼接件的左右两侧部均具有对称设置的拼接部,一个拼接件的左
右两侧的拼接部分别插入位于该拼接件左侧的内墙板的第二插槽和位于该拼接件右侧的内墙板的第一插槽中,并且位于左侧的内墙板的两个右折弯部和位于右侧的内墙板的两个左折弯部分别相抵。这种拼接结构既能使内墙板之间保持平整,又能将拼接件“隐藏”,视觉效果美观。
[0009]这里以及下文仅描述了内墙板与内墙板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拼接结构,原因是在选择内墙板时,通常会选择高度与室内高度适配的内墙板,即内墙板在竖直方向上不与其他的内墙板连接,仅在水平方向上与其他内墙板具有连接关系。在实际应用中,若内墙板需要在竖直方向上与其他内墙板相连接,上文、下文所提到的连接结构也适用。
[0010]进一步地,每块内墙板前后两侧的面板的左侧均具有朝向保温板所在方向折弯的左折弯部,每块内墙板的两个左折弯部和该内墙板的保温板的左侧边缘之间形成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内设置有第一加强件,第一加强件具有开口背离保温板所在方向的第一插槽。每块内墙板前后两侧的面板的右侧均具有朝向保温板所在方向折弯的右折弯部,每块内墙板的两个右折弯部和该内墙板的保温板的右侧边缘之间形成第二空腔,第二空腔内设置有第二加强件,第二加强件具有开口背离保温板所在方向的第二插槽,第二插槽与第一插槽的开口方向相反。拼接件的左右两侧具有对称设置的拼接部,拼接件的中部的前后两侧分别具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相邻两块内墙板拼接时,一个拼接件的左右两侧的拼接部分别插入位于该拼接件左侧的内墙板的第二插槽和位于该拼接件右侧的内墙板的第一插槽中,并且该拼接件的第一限位部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位于左侧的内墙板的前侧面板的右折弯部和位于右侧的内墙板的前侧面板的左折弯部相抵、第二限位部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位于左侧的内墙板的后侧面板的右折弯部和位于右侧的内墙板的后侧面板的左折弯部相抵,同理,通过一拼接件拼接的两块内墙板平整性好。
[0011]更进一步地,第一限位部的中部具有向后凹陷的卡槽,卡槽中卡接有装饰条,装饰条的后部卡接于卡槽中,装饰条的前部的左右两侧部分别和与其相邻的两块内墙板的位于前侧的右折弯部和左折弯部相抵。装饰条遮挡相邻两块内墙板的拼接处使之更美观。
[0012]进一步地,每块内墙板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挂接件,挂接件的前部通过固定件与位于后侧的面板以及第一加强件/第二加强件相固定,挂接件的后部挂接于龙骨上。
[0013]进一步地,拼接部与插槽的槽壁之间具有抗振胶条,其作用除了防振,还能够防水防潮。
[0014]更进一步地,抗振胶条为三元乙丙橡胶。
[0015]进一步地,隔热垫块为软木。
[0016]进一步地,减振隔音层为具有热塑性蜂窝玻纤发泡芯材的减振隔音毡。
[0017]进一步地,保温板为真空绝热板。
[0018]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相较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9]内墙板为装配式结构,减少现场作业,安装简单快捷、效率高,内墙板之间平整度高且可重复拆卸;内墙结构整体所占用的室内空间小,隔音、隔热、保温性能好。
附图说明
[0020]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组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
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00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图1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4]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5]1、连接件;2、龙骨;3、挂接件;4、内墙板;41、保温板;42、面板;42a、左折弯部;42b、右折弯部;5、拼接件;51、拼接部;52、第一限位部;53、第二限位部;54、卡槽;55、装饰条;6、隔热垫块;7、减振隔音层;8、第一加强件;81、第一插槽;9、第二加强件;91、第二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金属面内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连接件(1)水平设置于内墙体上的龙骨(2)、通过挂接件(3)挂接于所述龙骨(2)上的内墙板(4);相邻两块所述内墙板(4)通过拼接件(5)拼接;所述内墙结构还包括隔热垫块(6)以及铺设于内墙体表面的减振隔音层(7),所述减振隔音层(7)上具有开口,所述隔热垫块(6)设置于所述开口中且隔热垫块(6)的背部与内墙体连接,所述连接件(1)穿过所述隔热垫块(6)而与墙体连接;所述内墙板(4)包括保温板(41)和设置于所述保温板(41)前后两侧的面板(42),所述面板(42)为辊涂镀铝锌钢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金属面内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内墙板(4)前后两侧的所述面板(42)的左侧均具有朝向保温板(41)所在方向折弯的左折弯部(42a),每块所述内墙板(4)的两个所述左折弯部(42a)和该内墙板(4)的保温板(41)的左侧边缘之间形成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第一加强件(8),所述第一加强件(8)具有开口背离保温板所在方向的第一插槽(81);每块所述内墙板(4)前后两侧的所述面板(42)的右侧均具有朝向保温板(41)所在方向折弯的右折弯部(42b),每块所述内墙板(4)的两个所述右折弯部(42b)和该内墙板(4)的保温板(41)的右侧边缘之间形成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设置有第二加强件(9),所述第二加强件(9)具有开口背离保温板所在方向的第二插槽(91);所述拼接件(5)的左右两侧部均具有对称设置的拼接部(51),一个所述拼接件(5)的左右两侧的拼接部(51)分别插入位于该拼接件(5)左侧的内墙板(4)的第二插槽(91)和位于该拼接件(5)右侧的内墙板(4)的第一插槽(81)中,并且位于左侧的内墙板(4)的两个右折弯部(42b)和位于右侧的内墙板(4)的两个左折弯部(42a)分别相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金属面内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内墙板(4)前后两侧的所述面板(42)的左侧均具有朝向保温板所在方向折弯的左折弯部(42a),每块所述内墙板(4)的两个所述左折弯部(42a)和该内墙板(4)的保温板(41)的左侧边缘之间形成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第一加强件(8),所述第一加强件(8)具有开口背离保温板(41)所在方向的第一插槽(81);每块所述内墙板(4)前后两侧的所述面板(42)的右侧均具有朝向保温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珍录黄书成姚永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邦得建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