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振禄专利>正文

步进式3缸双转子内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9099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38
本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步进式3缸双转子内燃机”的制造技术方案。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涉及旋转转子活塞内燃机领域。背景技术三角转子发动机有诸多明显缺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使转子发动机结构更合理,动力性能更优越。发明专利技术内容特殊设计的2块转子与偏平圆桶形缸体构成工作气缸。2块转子轮流分步转动,工作特点与步进式电动机转子相似,因此称为步进式转子内燃机。3个气缸通过分段中轴和联动机构连为一体,也将各缸的功能和作用联系在一起,使3个气缸在不同进程状态下轮流同步工作(参见摘要附图1)。2转子每轮流旋转120度完成包括吸气、压缩、点火膨胀、排气的一套四冲程循环,另有60度转角完成吸排空气的冷却循环。转角完成吸排空气的冷却循环。转角完成吸排空气的冷却循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步进式3缸双转子内燃机


[0001]本技术技术涉及把石化燃料爆燃产生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内燃发动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旋转转子活塞内燃机。其结构与传统的往复式活塞内燃机截然不同,也与目前有少量应用的汪克尔三角转子内燃机大不相同。

技术介绍

[0002]广义上的内燃机不仅包括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旋转活塞式发动机和自由活塞式发动机,也包括旋转叶轮式的喷气式发动机,但通常所说的内燃机是指活塞式内燃机。
[0003]活塞式内燃机以往复活塞式最为普遍。
[0004]早在往复活塞式内燃机诞生以前,人们就曾致力于创造旋转活塞式的内燃机,但均未获成功。直到1954 年,联邦德国工程师汪克尔(Wankel)解决了密封问题后,才于1957年研制出旋转活塞式发动机,被称为汪克尔发动机。它具有近似三角形的旋转活塞,在特定型面的气缸内作旋转运动,按奥托循环工作。
[0005]这种三角转子发动机,燃料产生的膨胀压力作用在转子的侧面。从而将三角形转子的三个面之一推向偏心轴的中心。这一运动在两个分力的力作用下进行。一个是指向输出轴中心的向心力,另一个是使输出轴转动的切线力。
[0006]这种发动机功率高、体积小、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但缺点也很明显。其燃油效率低,还有偏心式三角形转子无法平衡的震动问题,转子顶几乎为线接触密封面的磨损问题似乎也很难解决。由于它燃料经济性较差、低速扭矩低、排气性能不理想,所以还只是在个别型号的轿车等少量场合得到采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克服往复式活塞内燃机的活塞往复运行的惯性力损失问题,为了克服三角转子发动机的偏心转子振动大、力矩小和易磨损问题,本技术技术设计了一种步进式3缸双转子旋转活塞内燃机。
[0008]偏平圆桶形缸体与2块内置扇形转子构成工作气缸。3个气缸的中轴分为4段同轴两两相接布置,左气缸右转子与中气缸左转子安装在同一段中轴上,中气缸右转子与右气缸左转子安装在同一段中轴上,3 个气缸串接为一体,相互配合工作。
[0009]2块扇形转子呈蝶状,扇形中心角为60度。2块转子之间的60度空缺与缸体之间形成2个60度的扇形空腔,成为吸气腔。扇形转子两侧的平面通过切削一定的厚度和适当形状加工成燃气压缩腔。扇形转子的顶部与缸壁之间,转子2端面与缸底壳及端盖之间,转子轴套外表面与另一配套转子的相应转动接触面之间,2转子轴套嵌合的内端面之间,形成异形密封面结构,比三角转子内燃机容易实现更好的密封和润滑。每个气缸内的2块转子轮流分步转动,工作特点与步进式电动机转子相似,因此称为步进式转子内燃机。
[0010]由于这种气缸结构存在60度的空腔,2转子每轮流旋转120度完成包括吸气、压缩、点火膨胀、排气的一套四冲程循环,另有60度转角完成吸排空气的冷却循环,也即转子转1
周完成2个工作循环。每个气缸的圆弧外表面按60度角分布安装4组共8个进、排气口(进燃气、排废气口相隔120度,数量各2 个;进空气、排空气口相隔60度,数量各2个),安装点火装置(火花塞)1组2个。工作中2个点火装置同时触发,使同一转子的2个对称侧面同时受力。为了形成单向旋转,其中一个转子在止逆机构的阻挡下不能反向旋转,作用力全部转化为另一转子的旋转扭力。
[0011]3个气缸通过4段同心中轴、2根与中轴平行的联动轴,以及固定在各轴上的联动链轮(或者齿轮,为了看图清楚,本资料采用了链轮,未采用齿轮直接啮合),不仅仅使3气缸的机械结构连为一体,更重要的是将功能和作用联系在一起。3个气缸之间,其进排气口和点火点在空间位置上相错60度角,使3个气缸在不同进程状态下轮流同步工作。左气缸的转子膨胀做功时,在通过中轴主动链轮驱动动力输出轴的同时,带动同轴安装的中气缸左转子进行压缩进程,并通过联动轴带动右气缸右转子进行吸气进程。另2 个气缸也同样工作,3个气缸相互配合,相辅相成。
[0012]气缸中轴上的3个主动链轮通过链条与动力输出轴上的3个从动链轮耦合。由于3个气缸的2组转子分步转动,所以3个从动链轮与动力输出轴之间采用棘轮结构安装,使3个从动链轮分步轮流转动。
[0013]转子为轴对称蝶状结构,转子的旋转运动直接作用在中心轴上,没有曲轴连杆、偏心轴等低效复杂的机械机构,因此结构简单,运转平稳。
[0014]在转子转动过程中60度空腔不断变换位置,实现在排出废气的同时吸入新的燃气。而往复式气缸需将活塞运动到顶端排出废气,活塞再向下运动吸入燃气,两个进程是分时进行的。所以这种双转子发动机的运转效率更高。
[0015]扭矩设计灵活。可以通过缸体与转子半径及转子轴套径向厚度尺寸来灵活调整力矩,从而对扭矩进行较理想的设计。
[0016]便于实现电子化控制。由于转子按60度角度的恒定步幅进行步进式运动,因此进排气与点火的正时控制更容易实现电子自动化控制。进排气气门采用电磁阀,可大大简化凸轮轴气门控制的机械机构。
[0017]点火位置与进排气位置错开,气门不承受燃气爆燃时的高温高压,改善了气门工作条件。
[0018]可将冷却空气排放口与燃气进气口相接,利用冷却空气的动力来替代涡轮增压器,且不用再安装通常涡轮增压器需要配套的中冷器,同时也让进入工作气缸的空气经过了预热,从而不仅可简化配套设备,也可提高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19]由于本技术技术属于转子内燃机的一种新型原理方案,因此附图为该技术的原理说明图,并非成品实物具象图,也称其为示意图。包括剖切图,也并非正式的剖视图。
[0020]附图1:步进式3缸双转子内燃机结构原理—剖切示意图
[0021]部件:(1)

左气缸;(2)

中气缸;(3)

右气缸;(4)

左气缸左侧转子;(5)

左气缸右侧转子;(6)
ꢀ‑
中气缸右侧转子;(7)

中气缸左侧转子;(8)

右气缸左侧转子;(9)

右气缸右侧转子;(10)

中轴Ⅰ段;(11)

中轴Ⅱ段;(12)

中轴Ⅲ段;(13)

中轴Ⅳ段;(14)

动力输出轴;(15)

1号联动轴;(16)
ꢀ‑
2号联动轴;(17)

中轴主动链轮(3个);(18)

中轴联动链轮(4
个);(19)

输出轴从动链轮(3个);(20)
ꢀ‑
联动轴链轮(4个);(21)

传动链条(7根);
[0022]图1结构原理剖切示意图中左中右3个气缸(1)、(2)、(3)通过同心相接安装的4段中心轴,将3 个气缸连接在一起。图中转子的轴套位于气缸左侧的(4)、(7)、(8)称为左侧转子,转子的轴套位于气缸右侧的(5)、(6)、(9)称为右侧转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步进式3缸双转子内燃机,属于回转式内燃发动机技术,其特征在于:有3个相互联动配合工作的气缸,每个气缸内各有2块具有一定厚度的扇形蝶状转子,2块转子分别套装在2根同心中轴上,2块转子轮流步进式转动,通过链轮和链条将转子中心轴产生的动力传递到动力输出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步进式3缸双转子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气缸缸体内腔为正圆筒形,扇形蝶状转子绕中轴作同心转动,每个气缸的外边缘以中心对称方式并按60度角分布设有4组共8个进、排气口,每组各有1个进气口和1个排气口,另设有1组2个点火装置;气缸外缘内壁设有2处止逆机构,使转子只能单向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步进式3缸双转子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扇形转子块的中心角为60度,2块转子合并占120度,另有2块60度角的位置形成扇形空腔,同缸的2块转子按每一步60度角度轮流转动,2块转子的轴套在轴向各占50%的转子厚度,且同缸的2块转子的轴套分别套装在2根中轴上,2块转子的轴套相互嵌套在对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F零二B五五零二
申请(专利权)人:任振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