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8887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外绝缘本体、组设于外绝缘本体的金属遮蔽壳体,具有被金属遮蔽壳体所包围的舌板部的内绝缘本体,组设于内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及与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线缆,所述金属遮蔽壳体与所述内绝缘本体的舌板部之间形成有对接用收容空间,所述外绝缘本体贴置于所述金属遮蔽壳体外围且存在缺省部分,该缺省部分令与之对应的金属遮蔽壳体部位暴露于外。(*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良好防EMI效果的IEEE 1394b线缆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计算机领域对信号传输速率的要求愈来愈高,IEEE 1394b作为高速传输的新标准,为高速传输接口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其最高传输速率可达到3.2Gbps并可在100公尺距离内传输。由于IEEE1394b的良好传输特性,其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计算机与外围设备之间的信号高速传输。请参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公告第CN2600947Y号专利,请参照该专利说明书附图中的标号,该专利说明书及附图揭示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1,其中金属遮蔽壳体4组设于绝缘本体2内,并未暴露在绝缘本体2外,线缆连接器组件1与板端电连接器对接时,金属遮蔽壳4体不能与板端电连接器的外壳体相接触,使二者不能形成有效接地回路,造成防电磁干扰效果不佳,然对于IEEE1394b这类高速传输信号的线缆连接器组件来说,防电磁干扰(Anti-EMI)性能很重要,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线缆连接器组件来克服现有技术防电磁干扰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具有良好防EMI效果的线缆连接器组件。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外绝缘本体、组设于外绝缘本体的金属遮蔽壳体,具有被金属遮蔽壳体所包围的舌板部的内绝缘本体,组设于内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及与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线缆,所述金属遮蔽壳体与所述内绝缘本体的舌板部之间形成有对接用收容空间,所述外绝缘本体贴置于所述金属遮蔽壳体外围且存在缺省部分,该缺省部分令与之对应的金属遮蔽壳体部位暴露于外。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其包括线缆连接器组件及与其相对接的板端电连接器,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外-->绝缘本体、组设于外绝缘本体的金属遮蔽壳体,具有被金属遮蔽壳体所包围的舌板部的内绝缘本体,组设于内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及与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线缆,所述金属遮蔽壳体与所述内绝缘本体的舌板部之间形成有对接用收容空间,所述外绝缘本体贴置于所述金属遮蔽壳体外围且存在缺省部分,该缺省部分令与之对应的金属遮蔽壳体部位暴露于外;板端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组设于绝缘本体的内遮蔽壳体及外遮蔽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的金属遮蔽壳体至少一壁同时与板端连接器的内、外遮蔽壳体接触导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线缆连接器组件的优点在于:线缆连接器组件与板端电连接器对接后,组设于线缆连接器内的金属遮蔽壳体可与板端电连接器的内、外遮蔽壳体相抵接,使二者形成有效接地回路,而具良好的防电磁干扰性能,从而保证了线缆连接器组件与板端电连接器之间信号传输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线缆连接器组件与板端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本技术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局部立体组合图。图5是本技术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局部立体分解图。图6是本技术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另一角度的局部立体分解图。图7是本技术板端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8是本技术板端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9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组合的剖视图。图10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组合的另一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线缆连接器组件1可与板端连接器2相配合而形成本技术电连接器组合100,该线缆连接器组件1包括电连接器10、线缆80及绝缘盖体90,其中电连接器10包括外绝缘本体3、内绝缘本体4、端子模块5、金属遮蔽壳体6及矩形挡止环7。请参阅图2至图3及图5至图6,外绝缘本体3由顶壁31、底壁32及连接顶壁与底壁31、32的左、右侧壁33、34所组成,上述壁31、32、33、34-->围设形成一收容腔30,顶壁31、底壁32及左、右侧壁33、34的前端部内表面上分别向收容腔30内凸设形成一矩形框挡止部301。顶壁31前部形成一缺省部分,为一开口310,使顶壁31大致呈一“∪”形状,也使矩形框挡止部301呈一“∪”形状,顶壁31后部内表面自前向后设有两相互平行的通槽311。左、右两侧壁33、34前端也形成缺省部分而出现一对矩形通孔330、340,上述两矩形通孔330、340呈对称设置。左、右两侧壁33、34内表面沿前后方向凹设形成相互对称的凹槽332、342,上述两凹槽332、342分别与矩形通孔330、340及收容腔30相互连通。左、右侧壁33、34外表面后端沿上、下方向设置一对凸肋331、341。请参阅图2至图3及图5至图6,内绝缘本体4包括一绝缘基部41及自绝缘基部41前端面中央向前延伸出一舌板部42。绝缘基部41大致呈方形体,自其后端面向前凹陷形成一矩形收容腔410,若干通槽411自收容腔410底面贯穿至绝缘基部41前端面。绝缘基部41前端面与一侧面交接处设有一凹槽412,绝缘基部41底面中央邻近前端面处也设有一凹槽413。舌板部42下表面中央形成一狭长键槽420,使舌板部42截面呈“凹”字形,舌板部上、下表面分别设有若干贯通舌板部42的若干沟槽421,所述沟槽421分别与上述通槽411一一对应且相互贯通。请参阅图2及图3,端子模块5包括一绝缘端子座51及若干导电端子52。端子座51包括基部510及自基部510向后延伸的舌块511,基部510内开设有若干端子通道5100,所述端子通道5100与内绝缘本体4上的通槽411相对齐,舌块511上、下表面设有与基座510端子通道5100对应连通的端子收容槽5110。每一导电端子52包括位于中部的固持部520、自固持部520向后延伸的连接部521及自固持部520向前延伸的弯曲接触部522,导电端子52自前向后组设于端子座51内,其中固持部520与端子通道5100过盈配合,连接部521穿过基座510的端子通道5100而收容在端子收容槽5110内。端子座51收容在内绝缘本体4基部41的矩形收容腔410内,导电端子52的弯曲接触部522则穿过收容腔410底部通槽411而收容在舌部42上的对应沟槽421内且部分突露于沟槽421外。请参阅图5及图6,金属遮蔽壳体6由金属板材冲制而成,其包括第一遮蔽壳体61及第二遮蔽壳体62。第一遮蔽壳体61的前部为矩形框体并由顶壁610、底壁611及将顶壁610、底壁611一体相连的两侧壁612组成,所述壁-->610、611、612围设形成一收容空间600。顶壁610前端开设有一对方形孔6100,自方形孔6100前端边缘向上、向后延伸形成一对条状弯曲弹片6101。底壁611后端中央处设有一向收容空间600内弯折的弹片6110,该弹片6110可与内绝缘本体4基部41底面凹槽413相抵持。两侧壁612前端部外表面上分别设有一突起6120,两侧壁612后端设有一尖角形的缺口6122,其中一侧壁612上还设有一向收容空间600内弯折的弹片6121,该弹片6121可与内绝缘本体4基部41前端面与侧面交接处的凹槽412相抵持。第一遮蔽壳体61后部呈“∪”形,由一底壁613及与其相连的两侧壁614围设而成,底壁613及侧壁614分别从第一遮蔽壳体61前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外绝缘本体、组设于外绝缘本体的金属遮蔽壳体,具有被金属遮蔽壳体所包围的舌板部的内绝缘本体,组设于内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及与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遮蔽壳体与所述内绝缘本体的舌板部之间形成有对接用收容空间,所述外绝缘本体贴置于所述金属遮蔽壳体外围且存在缺省部分,该缺省部分令与之对应的金属遮蔽壳体部位暴露于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外绝缘本体、组设于外绝缘本体的金属遮蔽壳体,具有被金属遮蔽壳体所包围的舌板部的内绝缘本体,组设于内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及与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遮蔽壳体与所述内绝缘本体的舌板部之间形成有对接用收容空间,所述外绝缘本体贴置于所述金属遮蔽壳体外围且存在缺省部分,该缺省部分令与之对应的金属遮蔽壳体部位暴露于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绝缘本体的缺省部分形成于顶壁,为一开口,所述金属遮蔽壳体前端顶壁上设有一对弹片,所述弹片置于所述开口中。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绝缘本体的缺省部分形成于侧壁上,为一矩形通孔,所述金属遮蔽壳体侧壁设有突起,该突起置于所述矩形通孔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绝缘壳体侧壁内表面上设有与矩形通孔相连通凹槽,该凹槽可导引金属遮蔽壳体侧壁的突起。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绝缘壳体顶壁内表面上设有两通槽,两通槽导引并使金属遮蔽壳体顶壁上的一对弹片通过。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绝缘本体包括一绝缘基部及自其前端面延伸出上、下表面设有若干沟槽的舌板部,所述绝缘基部后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卫亚王海威马迎星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