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二次记忆发泡鞍座的加工工艺及三明治结构发泡鞍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8632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鞍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二次记忆发泡鞍座的加工工艺及三明治结构发泡鞍座,利用二次发泡的远离,将记忆发泡层与自结皮发泡层相融合,创造出了一种集舒适性、适应性、支撑性于一体的记忆鞍座,首层记忆发泡只具有一定的支撑性,但是加上低层的自结皮发泡就能够将该支撑性进一步的提升,使得骑行者在感受舒适的同时,又能够得到足够的支撑,避免长时间的骑行后,骑行者的坐骨触碰硬质底壳,产生疼痛感,另外,两层发泡的组合设计可以在鞍座接受到震动时,能够将震动合理地分散,自下而上震动经自结皮发泡传递至记忆发泡时,由于发泡不同的密度及分子结构,震动将得到降解乃至消除。解乃至消除。解乃至消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二次记忆发泡鞍座的加工工艺及三明治结构发泡鞍座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鞍座
,具体涉及用于二次记忆发泡鞍座的加工工艺及三明治结构发泡鞍座。

技术介绍

[0002]仅仅20几年的时间,电动两轮车已经成为人们居家必备的工具。随着各项配套技术的成熟,电动两轮车发展迅捷,市场上也是车型款式繁多,各具卖点。
[0003]然而在物质水平高速发展的今天,消费者对于自行车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性能、质量及价格外,更多的需求是舒适,要坐的舒适,特别是针对日常骑行出行的消费者。进而纵观整个自行车,鞍座便是其中一个直接与人体接触,并直接影响骑行舒适度的关键部件。
[0004]在这个需求促使下,各种舒适型的鞍座涌入市场,有使用柔软皮革包覆的;有使用高回弹发泡填充的;有使用普通硅胶填充的等等,但是始终无法解决长时间骑行后坐骨疼痛的诟病。因为每个骑行者臀型、坐骨形态都不一样,鞍座无法贴合每个人,且市面上的鞍座,一贯追求软的同时,却忽略了支撑性,要知道软性填充物下面是硬质的支撑体,长时间坐压,会使坐骨直接接触硬质底部,产生疼痛感。
[0005]故在骑行盛行的今天,鞍座的舒适性成为行业内最为关注的一个课题,而对于舒适性最好的理解则是,软而弹,能够完美贴合每个人的臀型,以及合适的支撑性,这也将成为鞍座未来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二次记忆发泡鞍座的加工工艺及三明治结构发泡鞍座,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设计一种集舒适性、适应性、支撑性于一体的鞍座。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用于二次记忆发泡鞍座的加工工艺,加工步骤如下:
[0008]S1:采用高弹性耐磨皮革作为外包皮套,并采用真空吸塑工艺预成型;
[0009]S2:使用记忆发泡进行首次发泡作为首层填充;
[0010]S3:使用普通发泡进行二次发泡作为二层支撑填充。
[0011]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皮革的材质为PU或半PU,厚度为0.65~0.7mm。
[0012]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采用高压发泡机进行首次发泡。
[0013]进一步地,在首次发泡时,控制高压发泡机的转速为1500r/min,注射量为95g/s。
[0014]进一步地,在步骤S1之前,先设计两副模具,其材质为5082铝合金,并采用CNC一体成型工艺生产,并在步骤S1完成后,将皮革放入首层模具,并使其边缘密封,在皮套与该模具之间进行首次发泡,在步骤S2完成后,取出放入二层发泡模具,使其边缘密封,在皮套与该模具之间进行二次发泡。
[0015]一种三明治结构发泡鞍座,由前述用于二次记忆发泡鞍座的加工工艺制造而成,
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皮革层、慢回弹发泡层、普通发泡层和底壳层。
[0016]本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工艺,利用二次发泡的远离,将记忆发泡层与自结皮发泡层相融合,创造出了一种集舒适性、适应性、支撑性于一体的记忆鞍座,首层记忆发泡只具有一定的支撑性,但是加上低层的自结皮发泡就能够将该支撑性进一步的提升,使得骑行者在感受舒适的同时,又能够得到足够的支撑,避免长时间的骑行后,骑行者的坐骨触碰硬质底壳,产生疼痛感。
[0017]另外,两层发泡的组合设计可以在鞍座接受到震动时,能够将震动合理地分散,自下而上震动经自结皮发泡传递至记忆发泡时,由于发泡不同的密度及分子结构,震动将得到降解乃至消除。
附图说明
[00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用于二次记忆发泡鞍座的加工工艺在实施方式中的步骤流程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三明治结构发泡鞍座的内部结构图;
[0021]图中:1

皮革层、2

慢回弹发泡层、3

普通发泡层、4

底壳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3]每个骑行者臀型、坐骨形态都不一样,鞍座无法贴合每个人,且市面上的鞍座,一贯追求软的同时,却忽略了支撑性,要知道软性填充物下面是硬质的支撑体,长时间坐压,会使坐骨直接接触硬质底部,产生疼痛感,因此,在骑行盛行的今天,鞍座的舒适性成为行业内最为关注的一个课题,而对于舒适性最好的理解则是,软而弹,能够完美贴合每个人的臀型,以及合适的支撑性,这也将成为鞍座未来的发展趋势。
[002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二次记忆发泡鞍座的加工工艺,其加工步骤如下:
[0025]S1:采用高弹性耐磨皮革作为外包皮套,并采用真空吸塑工艺预成型;
[0026]S2:使用记忆发泡进行首次发泡作为首层填充;
[0027]S3:使用普通发泡进行二次发泡作为二层支撑填充。
[0028]由此,通过上述工艺,利用二次发泡的远离,将记忆发泡层与自结皮发泡层相融合,创造出了一种集舒适性、适应性、支撑性于一体的记忆鞍座。
[0029]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中,皮革的材质为PU或半PU,厚度为0.65~0.7mm,该材质经过加工后,其延伸率LD能够大于300%,TD能够大于300%,其耐磨性可以满足在负荷500g下使用刷子刷大于500次。同时还具有较高的耐候性,在高低温12天(

20℃至70℃循环)老化测试下无发硬、出油现象,其有害物质含量也符合REACH要求。
[0030]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2中,采用高压发泡机进行首次发泡,控制高压发泡机的转速为1500r/min,注射量为95g/s,其搅拌机头需要时锯齿形多叶搅拌器,这样可以保证拌料均匀。
[0031]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之前,先设计两副模具,其材质为5082铝合金,并采用CNC一体成型工艺生产,并在步骤S1完成后,将将皮革放入首层模具,并使其边缘密封,在皮套与该模具之间进行首次发泡,在步骤S2完成后,取出放入二层发泡模具,使其边缘密封,在皮套与该模具之间进行二次发泡。进一步地是,这两个模具中的下模型腔吸气孔孔径要小于等于0.7,mm,下模加温水槽长度需要大于30cm,其内部型腔中心处设置有两个皮革定位销,间距为370mm。
[0032]在上述步骤S2中,首层记忆发泡材质的密度为95~105g/cm3,软硬度要满足25~30shoreA需求,吸水率要小于等于3%,回弹的时间范围为3~6s,压缩永久变形率要小于等于10%,其有害物质也要符合REACH要求。
[0033]如图2所示,一种三明治结构发泡鞍座,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皮革层1、慢回弹发泡层2、普通发泡层3和底壳层4,由此,通过将记忆发泡与自结皮发泡进行组合,使其起到了足够的支撑性并具备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二次记忆发泡鞍座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加工步骤如下:S1:采用高弹性耐磨皮革作为外包皮套,并采用真空吸塑工艺预成型;S2:使用记忆发泡进行首次发泡作为首层填充;S3:使用普通发泡进行二次发泡作为二层支撑填充;其中,在步骤S1之前,先设计两副模具,其材质为5082铝合金,并采用CNC一体成型工艺生产,并在步骤S1完成后,将皮革放入首层模具,并使其边缘密封,在外包皮套与该模具之间进行首次发泡,在步骤S2完成后,取出放入二层发泡模具,使其边缘密封,在外包皮套与该模具之间进行二次发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二次记忆发泡鞍座的加工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凤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豪派车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