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毛纺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8539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毛纺面料,包括基层和表层,基层与表层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撑网,弹性支撑网包括若干呈经纬排布的横向筋条和竖向筋条,横向筋条与竖向筋条之间形成有若干空腔,空腔内部均设置有吸汗垫块,吸汗垫块由吸湿纱线和抗菌纱线经纬编织而成,吸湿纱线由若干富强纤维加捻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基层与表层之间设置有吸汗垫块,则在面料制成衣服并进行穿着时,一旦出汗,汗液会透过表层渗入面料内部,从而会被吸汗垫块快速吸干,避免粘附在面料表面造成不适,使得由面料制成的衣服具有较好的穿着舒适性。得由面料制成的衣服具有较好的穿着舒适性。得由面料制成的衣服具有较好的穿着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毛纺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
,具体为一种新型毛纺面料。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纺织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面料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不同种类的面料应运而生。
[0003]毛纺是把毛纤维加工成纱线的纺纱工艺过程。毛纤维以羊毛为主,也包括山羊绒、兔毛、马海毛、牦牛毛等特种动物毛。毛纺过程也可用于毛型化纤纯纺、混纺以及与其他天然纤维混纺。用纯纺和混纺毛纱织制的毛织物、针织物、毛毯等,具有保暖、吸湿、富于弹性和耐磨等特点。用毛织物制成的服装手感柔润、丰满和挺刮。毛纱还用以织制工业用呢、文体用品和地毯等。
[0004]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毛纺面料通常较厚,虽然具有较好的保暖性,但透气性通常较差,制成衣服并进行穿着时较为闷热,极易出汗,且汗液无法快速被吸干,容易粘附在面料表面,导致穿着舒适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新型毛纺面料,吸汗效果好,穿着舒适性高。
[0006]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新型毛纺面料,包括基层和表层,所述基层与表层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撑网,所述弹性支撑网包括若干呈经纬排布的横向筋条和竖向筋条,所述横向筋条与竖向筋条之间形成有若干空腔,所述空腔内部均设置有吸汗垫块,所述吸汗垫块由吸湿纱线和抗菌纱线经纬编织而成,所述吸湿纱线由若干富强纤维加捻而成。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基层与表层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撑网,弹性支撑网包括若干呈经纬排布的横向筋条和竖向筋条,且在横向筋条与竖向筋条之间形成的多个空腔内均设置有吸汗垫块,且吸汗垫块由吸湿纱线和抗菌纱线经纬编织而成,且吸湿纱线由若干富强纤维加捻而成,富强纤维具有极好的吸湿性,从而有效保证了吸汗垫块的快速吸汗效果,且通过抗菌纱线的设置,也能避免面料内部滋生细菌,则在面料制成衣服并进行穿着时,一旦出汗,汗液会透过表层渗入面料内部,从而会被吸汗垫块快速吸干,避免粘附在面料表面造成不适,且由于横向筋条与竖向筋条的支撑,能够始终保持吸汗垫块的形状,即使在长期受到外力挤压时,通过整个弹性支撑网的弹性支撑,能够保持吸汗垫块不被压瘪导致变形,从而能够始终保持其吸汗效果,且由于弹性支撑网的设置,使得面料具有较好的蓬松度,弹性较高,制成衣服后穿着舒适性较高。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抗菌纱线由第一基线和第二基线螺旋交捻而成,所述第一基线由若干大麻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第二基线由若干竹代尔纤维加捻而成。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抗菌纱线由第一基线和第二基线螺旋交捻而成,且
第一基线由若干大麻纤维加捻而成,大麻纤维具有较好的吸湿透气性和抗菌抑菌性,从而有效保证了抗菌纱线的抗菌抑菌效果,第二基线由若干竹代尔纤维加捻而成,竹代尔纤维具有较强的抑菌除臭效果,则在提升抗菌纱线抑菌效果的基础上使得抗菌纱线还具有除异味的效果。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吸汗垫块上均开设有若干透气通孔。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吸汗垫块上均开设有若干透气通孔,则空气能够通过透气通孔进行流通,则在吸汗垫块吸收汗液后,由于透气通孔的存在,能够使得汗液被快速排干,从而有效提升了吸汗垫块的排汗效果。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基层由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经纬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纱线由若干聚醚酯弹性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第二纱线由若干羊毛纤维加捻而成。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基层由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经纬编织而成,且第一纱线由若干聚醚酯弹性纤维加捻而成,聚醚酯弹性纤维具有高弹性,从而有效保证了面料的弹性,第二纱线由若干羊毛纤维加捻而成,羊毛纤维质地柔软且保暖性好,从而有效保证了面料的舒适性和保暖性。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表层由第三纱线和第四纱线错位编织排布而成,所述第三纱线由若干雅塞尔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第四纱线由若干锦纶纤维加捻而成。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表层由第三纱线和第四纱线错位编织排布而成,且第三纱线由若干雅塞尔纤维加捻而成,雅塞尔纤维耐磨性好且质感柔软顺滑,从而有效提升了面料的手感和舒适度,第四纱线由若干锦纶纤维加捻而成,锦纶纤维耐磨性高,从而使得表层耐磨,耐用性更好。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基层、弹性支撑网与表层之间通过热熔胶粘接在一起。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基层、弹性支撑网与表层之间通过热熔胶粘接在一起,连接牢固性较高,使得层与层之间不易发生分离,从而有效保证了面料结构的稳固性。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本技术在基层与表层之间设置有吸汗垫块,则在面料制成衣服并进行穿着时,一旦出汗,汗液会透过表层渗入面料内部,从而会被吸汗垫块快速吸干,避免粘附在面料表面造成不适,且由于横向筋条与竖向筋条的支撑,能够始终保持吸汗垫块的形状,即使在长期受到外力挤压时,通过整个弹性支撑网的弹性支撑,能够保持吸汗垫块不被压瘪导致变形,从而能够始终保持其吸汗效果,且由于弹性支撑网的设置,使得面料具有较好的蓬松度,弹性较高,制成衣服后穿着舒适性较高。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中弹性支撑网和吸汗垫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中吸汗垫块的编织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中抗菌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中基层的编织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中表层的编织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1、基层;2、表层;3、弹性支撑网;4、横向筋条;5、竖向筋条;6、空腔;7、吸汗垫块;8、吸湿纱线;9、抗菌纱线;10、第一基线;11、第二基线;12、透气通孔;13、第一纱线;14、第二纱线;15、第三纱线;16、第四纱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请参阅图1

6所示,一种新型毛纺面料,包括基层1和表层2,基层1由第一纱线13和第二纱线14经纬编织而成,且第一纱线13由若干聚醚酯弹性纤维加捻而成,第二纱线14由若干羊毛纤维加捻而成,表层2由第三纱线15和第四纱线16错位编织排布而成,且第三纱线15由若干雅塞尔纤维加捻而成,第四纱线16由若干锦纶纤维加捻而成,在基层1与表层2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撑网3,基层1、弹性支撑网3与表层2之间通过热熔胶粘接在一起,弹性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毛纺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1)和表层(2),所述基层(1)与表层(2)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撑网(3),所述弹性支撑网(3)包括若干呈经纬排布的横向筋条(4)和竖向筋条(5),所述横向筋条(4)与竖向筋条(5)之间形成有若干空腔(6),所述空腔(6)内部均设置有吸汗垫块(7),所述吸汗垫块(7)由吸湿纱线(8)和抗菌纱线(9)经纬编织而成,所述吸湿纱线(8)由若干富强纤维加捻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毛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纱线(9)由第一基线(10)和第二基线(11)螺旋交捻而成,所述第一基线(10)由若干大麻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第二基线(11)由若干竹代尔纤维加捻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沥建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上虞建煌毛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