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机集成机房循环制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8435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量子计算机工作环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量子计算机集成机房循环制冷装置,用于对集成机房内量子计算机工作环境进行冷热空气交换的循环制冷处理,包含:设于集成机房机仓外的制冷设备;所述集成机房机仓划分为经典计算仓、测控仓、量子仓及外设仓,其中,测控仓设于量子仓上部,与量子仓组成上下层仓体结构;在经典计算仓、测控仓和外设仓上部均设置有与制冷设备送风管路连通的送风口,测控仓上还设置有与制冷设备蒸发箱回风管路连接的回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通过对量子计算机所需物理环境进行优化,利用制冷设备实现对量子计算机集成工作环境高效循环制冷,保障量子计算机工作稳定性,具有较好应用前景。具有较好应用前景。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量子计算机集成机房循环制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量子计算机工作环境
,特别涉及一种量子计算机集成机房循环制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用于量子计算机测量的测控仓内,测控一体机等设备和器件散热量大,对温度和湿度有要求,尤其是需要长期稳定运行的条件下,要求温度在25摄氏度左右,须有降温措施。低温环境实验室作为量子计算机整机低温环境实验的必要设施,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制冷技术是低温环境实验室的核心。低温环境实验室的温度范围一般属于普冷领域,低温环境实验室通常采用下列三种制冷方式:蒸汽压缩制冷、空气制冷和液氮冷却。但上述三种低温环境实验室通常采用的制冷方式只适用于经典集成环境下的实验室降温,不能适用于对噪声、电磁辐射十分敏感的量子计算机集成工作环境,对于需要高质量物理环境的量子计算机系统十分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量子计算机集成机房循环制冷装置,对量子计算机所需物理环境进行优化,通过制冷设备实现对量子计算机集成工作环境高效循环制冷,保障量子计算机工作稳定性。
[0004]按照本技术所提供的设计方案,一种量子计算机集成机房循环制冷装置,用于对集成机房内量子计算机工作环境进行冷热空气交换的循环制冷处理,包含:设于集成机房机仓外的制冷设备;所述集成机房机仓划分为经典计算仓、测控仓、量子仓及外设仓,其中,测控仓设于量子仓上部,与量子仓组成上下层仓体结构;在经典计算仓、测控仓和外设仓上部均设置有与制冷设备送风管路连通的送风口,测控仓上还设置有与制冷设备蒸发箱回风管路连接的回风口。
[0005]作为本技术量子计算机集成机房循环制冷装置,进一步地,所述制冷设备采用风管式机组中央空调。
[0006]作为本技术量子计算机集成机房循环制冷装置,进一步地,所述制冷设备送风管路采用无磁材料制成的风管,送风口采用PVC材质制成。
[0007]作为本技术量子计算机集成机房循环制冷装置,进一步地,测控仓设置有两个分别与制冷设备送风管路连通的送风口。
[0008]作为本技术量子计算机集成机房循环制冷装置,进一步地,集成机房机仓内的经典计算仓、测控仓、量子仓及外设仓之间设有用于空气流动的流通路径。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0]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将制冷设备设置于集成机房机仓之外,通过送风管路对机仓内各仓位进行循环制冷,能够实现“上下分离,纵横交错”的冷风气流组合,利用制冷设备蒸发箱回收热空气,使仓内湿度能够始终控制在要求的范围之内,满足量
子计算机工作环境需要,可适用于室内设备和器件散热量大、空间狭小局促、且对噪声、电磁辐射十分敏感的量子计算机集成工作环境,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0011]附图说明:
[0012]图1为实施例中量子计算机集成机房循环制冷装置结构示意;
[0013]图2为实施例中冷热交换气流流动示意。
[0014]图中标号,标号1代表经典计算仓,标号2代表量子仓,标号3代表测控仓,标号4代表外设仓,标号5代表送风管路,标号6代表送风口,标号7代表回风管路。
[0015]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技术方案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通过优选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0017]量子计算机集成工作环境中,量子仓内空间狭小局促,且量子芯片对能产生电磁辐射的设备十分敏感,出于减少振动和电磁辐射的考虑。本技术实施例,参见图1和2所示,提供一种量子计算机集成机房循环制冷装置,用于对集成机房内量子计算机工作环境进行冷热空气交换的循环制冷处理,包含:设于集成机房机仓外的制冷设备;所述集成机房机仓划分为经典计算仓1、测控仓3、量子仓2及外设仓4,其中,测控仓3设于量子仓2上部,与量子仓2组成上下层仓体结构;在经典计算仓1、测控仓3和外设仓4上部均设置有与制冷设备送风管路5连通的送风口6,测控仓3上还设置有与制冷设备蒸发箱回风管路7连接的回风口。将制冷设备设置于集成机房机仓之外,通过送风管路对机仓内各仓位进行循环制冷,能够实现“上下分离,纵横交错”的冷风气流组合,利用制冷设备蒸发箱回收热空气,使仓内湿度能够始终控制在要求的范围之内,满足量子计算机工作环境需要,可适用于室内设备和器件散热量大、空间狭小局促、且对噪声、电磁辐射十分敏感的量子计算机集成工作环境。
[0018]作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量子计算机集成机房循环制冷装置,进一步地,所述制冷设备采用风管式机组中央空调。选用一台12KW中央空调,将空调机置于仓外。进一步地,所述制冷设备送风管路5采用铝箔复合板等无磁材料制成的风管,送风口6采用PVC材质制成。
[0019]为增强量子仓内冷风循环效果,可选用格力高功率空调机组,制冷量为12Kw,能够满足量子计算机集成工作环境需求。该空调机组设备具有快速变频冷暖,静音效果好,LED独立控制,自动化霜等特点。针对量子计算机对钢铁等磁导体敏感的特点,可采用铝箔复合板风管材料,送风口采用PVC材料。
[0020]作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量子计算机集成机房循环制冷装置,进一步地,测控仓3设置有两个分别与制冷设备送风管路连通的送风口。进一步地,集成机房机仓内的经典计算仓1、测控仓3、量子仓2及外设仓4之间设有用于空气流动的流通路径。
[0021]参见图1所示,外设仓和经典计算仓中各为一个出风口,由于测控仓的测控一体机散热量较大,所以在这个仓中设置两套出风口,和一个回风口,能够实现“上下分离,纵横交错”的冷风气流组合流动。参见图2所示,开启使用时风管将冷风通过二层墙体的风口送进量子仓二层。二层空间的热量会随着中央空调的冷空气下沉,顺便带走过量潮湿的空气一起下沉到一层空间。下层空间的热空气与上方来的冷气相遇混合后,通过热交换会被快速冷却,而没有被中和的部分热空气会向上层空间运动,在量子仓二层设置的回风口将潮湿的热空气吸入,通过空调蒸发箱的时候会被冷凝成水,排除仓外,从而使仓内上下两层的湿
度始终控制在要求的范围之内,满足量子计算机集成工作环境需求。
[0022]本文中术语“和/或”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23]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必然表示数量限制。“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词语并非现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量子计算机集成机房循环制冷装置,用于对集成机房内量子计算机工作环境进行冷热空气交换的循环制冷处理,其特征在于,包含:设于集成机房机仓外的制冷设备;所述集成机房机仓划分为经典计算仓、测控仓、量子仓及外设仓,其中,测控仓设于量子仓上部,与量子仓组成上下层仓体结构;在经典计算仓、测控仓和外设仓上部均设置有与制冷设备送风管路连通的送风口,测控仓上还设置有与制冷设备蒸发箱回风管路连接的回风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计算机集成机房循环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清刘晓楠孟祥栋费洋扬王卫龙刘福东张驰周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