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拉手组件及其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8389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安全拉手组件及其安装结构,所述安全拉手组件包括安全拉手和固定安装在顶盖内衬板上的拉手安装座,所述安全拉手为具有弹性的柔性拉手,呈条状,并呈横向设置;所述拉手安装座设有两个,呈U形;所述安全拉手的两端分别滑动安装在对应侧的拉手安装座上,并能够在外力的拉动下,两端分别向拉手安装座的内侧方向水平滑动,整体变形后呈V字形,并在释放外力后,两端分别向拉手安装座的外侧水平滑动,回到初始状态,呈条状。呈条状。呈条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安全拉手组件及其安装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安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安全拉手组件及其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 汽车安全拉手以硬质塑料居多,为了满足GB 11552《乘用车内部凸出物》要求,大多数车型会选择带翻折功能、且附带阻尼等功能的翻折式安全拉手。目前,汽车安全拉手具有握持、翻转和回位功能,凸出设置在后排座位的两侧。如图1所示,现有的汽车安全拉手包括拉手本体1,用于车内乘员握持;安全拉手螺钉座2,用于固定安全拉手到车身钣金与顶盖内衬上;螺钉座盖板3,用于遮挡螺钉的装置;弹簧4

1、弹簧套4

2及旋转转轴4

3:用于安全拉手本体回位到螺钉座;阻尼器5

1及旋转转轴5

2,用于阻止安全拉手快速回位、撞击顶盖内衬的装置;凹槽,用于安全拉手不使用时安全拉手本体归置的装置。上述拉手结构存在如下缺点:安全拉手存在以下缺点:(1)、拆分零件多,结构设计复杂;(2)、凹槽面积和深度大,不利于顶盖内衬背部线束、水管、侧气帘、天窗支架等的布置;(3)、凸出于汽车内饰外,影响乘员舱内空间;(4)、拉手本体握感差,不防滑、不吸汗等,乘客体验感较差。
[0003]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为20173686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隐藏式安全拉手,该申请通过电机带动盖板移开后露出安全拉手本体,同时需要手动向下拉安全拉手本体才能正常使用,制作成本高,且在紧急情况下乘客不能快速抓握住安全拉手,影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占用空间小的一种汽车安全拉手组件及其安装结构。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安全拉手组件,它包括安全拉手和拉手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拉手为具有弹性的柔性拉手,呈条状,并呈横向设置;所述拉手安装座设有两个,呈U形;所述安全拉手的两端分别滑动安装在对应侧的拉手安装座上,并能够在外力的拉动下,两端分别向拉手安装座的内侧方向水平滑动,整体变形后呈V字形,并在释放外力后,两端分别向拉手安装座的外侧水平滑动,回到初始状态,呈条状。这样,汽车安全拉手在没有外力拉动时,整体呈一字型,横向设置,在外力拉动后,端部即向拉手安装座内侧滑动,并在滑动到拉手安装座的内侧后限位固定,变形呈V形,能够供乘客握持。在乘客放开安全拉手后,安全拉手在没有外力拉动时,在回弹力的作用下,两端向拉手安装座外侧滑动,回到初始状态。此时,安全拉手与顶盖内衬板相邻,没有外凸,占用空间小、外观精美、触感舒适,操作便利,同时,在乘客长时间握持后也不会勒手。拉手组件仅由三个部件组成,安装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
[0006]进一步的,所述拉手安装座包括呈U形的座体主板和螺钉盖板,在座体主板靠近螺钉盖板的一侧设有一个呈凹字形的空腔,空腔两侧与座体主板两侧一一对应设置,在座体
主板上、空腔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一个用于穿设螺钉的安装孔;所述螺钉盖板可拆卸安装在座体主板上,并将空腔密封。这样,拉手安装座设置空腔后,重量小,用料少,制作成本低。同时,螺钉盖板能够拆卸,所设置的安装孔能够用于对拉手安装座的固定,安装结构稳固,所设置的螺钉盖板能够便于拆下后对螺钉安装,并在螺钉安装完成后,对空腔封闭,避免杂质进入。
[0007]进一步的,所述安全拉手的左右两端、安全拉手的厚度方向设有一个U形通槽,每个U形通槽的上下两侧均形成一夹持部,在每个夹持部之间均设有一限位轴,所述限位轴与U形通槽之间形成一个套在拉手安装座上的安装套。这样,安全拉手卡在对应侧的拉手安装座上,并通过限位轴对安全拉手端部形成遮挡,避免安全拉手脱落,同时,该设置能够实现安全拉手在拉手安装座上水平滑动。
[0008]进一步的,所述U形通槽两夹持部内壁之间的间距大于拉手安装座的厚度。这样,在安全拉手滑动的过程当中,夹持部与拉手安装座之间具有一定间隙,从而避免滑动过程中发生异响,并避免夹持部与拉手安装座之间在滑动时形成干涉。
[0009]进一步的,所述安全拉手采用软胶双料注塑成型,在安全拉手表面包覆有装饰层。这样,拉手制作方便,整体性好,所设置的装饰层能够增加安全拉手的美观性。
[0010]进一步的,所述拉手安装座由塑料或金属制成。这样,拉手安装座强度高,具有较好的装饰性。
[0011]一种如上所述的汽车安全拉手组件的安装结构,包括顶盖内衬板、安全拉手和两个拉手安装座,其特征在于,在顶盖内衬板上设有用于安装拉手安装座的内凹部,所述拉手安装座左右两侧与内凹部紧贴,并通过螺钉穿过拉手安装座后固定在顶盖内衬板上;拉手安装座与顶盖内衬板之间形成一个供安全拉手滑动的滑动空间。这样,顶盖内衬板内凹后,使得拉手安装座安装后不会外凸于顶盖内衬板,同时,安全拉手在没有外力拉动的情况下,平行于顶盖内衬板设置,位于内凹部内,不会对乘客构成干扰,乘客体验感更好。顶盖内衬板的内凹部面积和深度较小,顶盖内衬在满足背部附件装配的情况下可尽量贴合钣金,车内空间增大,乘员两侧压抑感降低。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现有安全拉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安全拉手在外力拉动情况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安全拉手初始状态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中安全拉手使用状态下与拉手固定座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安全拉手在初始状态下与拉手固定座安装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4]实施例:如图2

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安全拉手组件,包括安全拉手6和拉手安装座7,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拉手6为具有弹性的柔性拉手,呈条状,并呈横向设置;所述拉手安装座7设有两个,呈U形;所述安全拉手6的两端分别滑动安装在对应侧的拉手安装座7上,
并能够在外力的拉动下,两端分别向拉手安装座7的内侧方向水平滑动,整体变形后呈V字形,并在释放外力后,两端分别向拉手安装座7的外侧水平滑动,回到初始状态,呈条状。
[0015]如图4所示,所述拉手安装座7包括呈U形的座体主板7

1和螺钉盖板8,在座体主板7

1靠近螺钉盖板8的一侧设有一个呈凹字形的空腔7

2,空腔7

2两侧与座体主板7

1两侧一一对应设置,在座体主板7

1上、空腔7

2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一个用于穿设螺钉的安装孔7

3;所述螺钉盖板8可拆卸安装在座体主板7

1上,并将空腔7

2密封。
[0016]如图5所示,所述安全拉手6的左右两端、安全拉手6的厚度方向设有一个U形通槽6

1,每个U形通槽6

1的上下两侧均形成一夹持部,在每个夹持部之间均设有一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安全拉手组件,它包括安全拉手和拉手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拉手为具有弹性的柔性拉手,呈条状,并呈横向设置;所述拉手安装座设有两个,呈U形;所述安全拉手的两端分别滑动安装在对应侧的拉手安装座上,并能够在外力的拉动下,两端分别向拉手安装座的内侧方向水平滑动,整体变形后呈V字形,并在释放外力后,两端分别向拉手安装座的外侧水平滑动,回到初始状态,呈条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安全拉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安装座包括呈U形的座体主板和螺钉盖板,在座体主板靠近螺钉盖板的一侧设有一个呈凹字形的空腔,空腔两侧与座体主板两侧一一对应设置,在座体主板上、空腔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一个用于穿设螺钉的安装孔;所述螺钉盖板可拆卸安装在座体主板上,并将空腔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安全拉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拉手的左右两端、安全拉手的厚度方向设有一个U形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黎琼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