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配电箱抱箍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8339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配电箱抱箍成型模具,包括凹模底板、凹模、凸模顶板、凸模和模柄,凹模上设有造型凹槽,凸模上设有冲压凸起;凸模由多个凸模成型板沿凸模成型板的厚度方向并排拼合形成;凹模包括由多个凹模成型板沿凹模成型板的厚度方向并排拼合形成;凹模顶部设有用于定位抱箍原材板的横向定位件和纵向定位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凸模和凹模均由多个较薄的成型板拼接而成,相比传统厚板的整体切割,薄板的切割质量和切割成本都得到了改善,且便于用户根据需要自行组装模具以满足不同宽度抱箍的加工;此外,横向定位件和纵向定位件的设置,便于辅助操作人员放置抱箍原材板,提高抱箍原材板的定位精度。提高抱箍原材板的定位精度。提高抱箍原材板的定位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配电箱抱箍成型模具


[0001]本技术属于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配电箱抱箍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抱箍是一种用于抱住或箍住另一构件的紧固件,在工业上具有广泛的应用。抱箍的加工成型主要通过模具实现。传统的成型方法是将抱箍原材板放置在一个具有弧形成型槽的下模上方,然后利用冲压机带动一个具有弧形凸起部的上模靠近下模,通过弧形凸起部与弧形成型槽配合将抱箍原材板弯曲成型;但由于目前的上模和下模均通过一块厚板线割成型,整体加工成本较高,不利于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此外,由于抱箍原材板放置时缺少定位,需要操作人员手动定位,极易因定位位置不准导致成型位置偏离预设位置,从而使得产品报废,降低产品合格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配电箱抱箍成型模具,其凸模和凹模均由多个较薄的成型板并排拼接而成,有效提高切割质量,并降低切割成本,便于用户根据需要加工的抱箍宽度自行组装;此外,横向定位件和纵向定位件的设置,便于辅助操作人员放置抱箍原材板,提高抱箍原材板的定位精度,同时也避免抱箍原材板在加工过程中移动,提高抱箍加工的合格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配电箱抱箍成型模具,包括凹模底板、凹模、凸模顶板、凸模和模柄,所述凹模设置在凹模底板的顶部,所述凸模设置在凸模顶板的底部,所述模柄设置在凸模的顶部;所述凹模上设有造型凹槽,所述凸模上设有与所述造型凹槽配合的冲压凸起;所述凸模包括多个凸模成型板,所述凸模成型板包括弧形板;多个凸模成型板沿凸模成型板的厚度方向并排拼合,使得各弧形板拼合形成冲压凸起;所述凸模上的多个凸模成型板通过第一固定组件连接在一起;所述凹模包括多个凹模成型板,所述凹模成型板上设有弧形槽,多个凹模成型板沿凹模成型板的厚度方向并排拼合,使得各弧形槽拼合形成造型凹槽;所述凹模上的多个凹模成型板通过第二固定组件连接在一起;所述凹模顶部设有用于定位抱箍原材板位置的横向定位件和纵向定位件;本技术中的凸模和凹模均由多个较薄的成型板并排拼接而成,相比传统厚板的整体切割,薄板的切割速度和切割成本都得到了改善,且便于用户根据需要加工的抱箍宽度自行组装模具;此外,横向定位件和纵向定位件的设置,便于辅助操作人员放置抱箍原材板,提高抱箍原材板的定位精度,同时也避免抱箍原材板在加工过程中移动,提高抱箍加工的合格率。
[0005]优选地,多个凹模成型板包括第一凹模成型板和第二凹模成型板,所述第一凹模成型板和第二凹模成型板均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有弧形槽,所述纵向定位件位于第一凹模成型板的基板上,并与第一凹模成型板的基板一体成型;本技术通过具有纵向定位件的第一凹模成型板定位抱箍原材板的短侧面位置(即端部位置),提高装配效率。
[0006]优选地,横向定位件位于最外侧的凹模成型板上。
[0007]优选地,所述凸模顶板上设有将凸模可拆卸固定在凸模顶板上的凸模固定组件,所述凹模底板上设有将凹模可拆卸固定在凹模底板上的凹模固定组件,以实现不同宽度凸模和凹模的固定。
[0008]优选地,所述凸模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一安装块和第一调节螺栓,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一安装块沿凸模顶板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在凸模顶板的底部;所述第一调节螺栓螺纹连接在第一安装块上,且所述第一调节螺栓穿过第一安装块后,将所述凸模压紧在第一固定块上;通过旋拧第一调节螺栓,改变第一固定块与第一调节螺栓之间的距离,以满足不同宽度尺寸凸模的压紧固定。
[0009]优选地,所述凸模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压紧块和第一连接螺栓;所述第一压紧块位于第一固定块与第一安装块之间;所述第一压紧块上设有第一活动沉孔,所述第一连接螺栓活动设于所述第一活动沉孔内,且第一连接螺栓的螺栓杆伸出所述第一活动沉孔;所述第一调节螺栓上设有与第一连接螺栓配合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调节螺栓穿过第一安装块后与第一连接螺栓的螺栓杆螺纹连接,以通过第一压紧块将所述凸模压紧在第一固定块上;当需要固定凸模时,只需将凸模放置在第一固定块与第一压紧块之间,然后旋拧第一调节螺栓,使第一调节螺栓向靠近第一压紧块的方向移动,直至第一调节螺栓与第一压紧块接触;继续旋拧第一调节螺栓,第一压紧块和第一连接螺栓在第一调节螺栓的带动下一起向靠近凸模的方向移动,直至第一连接螺栓的螺栓头与凸模接触;继续旋拧第一调节螺栓,使第一调节螺栓不断靠近第一连接螺栓的螺栓头,此时,第一压紧块继续向靠近凸模的方向移动,直至第一压紧块压紧在凸模上;通过第一压紧块增加第一调节螺栓与凸模的接触面积,保证凸模的稳定性。
[0010]优选地,所述凹模固定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块、第二安装块和第二调节螺栓,所述第二固定块和第二安装块沿凹模底板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在凹模底板的顶部;所述第二调节螺栓螺纹连接在第二安装块上,且所述第二调节螺栓穿过第二安装块后,将所述凹模压紧在第二固定块上;通过旋拧第二调节螺栓,改变第二固定块与第二调节螺栓之间的距离,以满足不同宽度尺寸凹模的压紧固定。
[0011]优选地,所述凹模固定组件包括位于第二固定块与第二安装块之间的第二压紧块;所述第二调节螺栓穿过第二安装块后与第二压紧块螺纹连接,以通过第二压紧块将所述凹模压紧在第二固定块上;当需要固定凹模时,只需将凹模放置在第二固定块与第二压紧块之间,并移动第二压紧块,通过第二压紧块将凹模压紧在第二固定块上,然后,一边按住第二压紧块,一边旋拧第二调节螺栓,使第二调节螺栓向靠近第二压紧块的方向移动,直至第二调节螺栓稳定拧接在第二压紧块上;通过第二压紧块增加第二调节螺栓与凹模的接触面积,保证凹模的稳定性。
[0012]优选地,所述凹模固定组件包括第二压紧块和第二连接螺栓;所述第二压紧块位于第二固定块与第二安装块之间;所述第二压紧块上设有第二活动沉孔,所述第二连接螺栓活动设于所述第二活动沉孔内,且第二连接螺栓的螺栓杆伸出所述第二活动沉孔;所述第二调节螺栓上设有与第二连接螺栓配合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调节螺栓穿过第二安装块后与第二连接螺栓的螺栓杆螺纹连接,以通过第二压紧块将所述凹模压紧在第二固定块上;当需要固定凹模时,只需将凹模放置在第二固定块与第二压紧块之间,然后旋拧第二调
节螺栓,使第二调节螺栓向靠近第二压紧块的方向移动,直至第二调节螺栓与第二压紧块接触;继续旋拧第二调节螺栓,第二压紧块和第二连接螺栓在第二调节螺栓的带动下一起向靠近凹模的方向移动,直至第二连接螺栓的螺栓头与凹模接触;继续旋拧第二调节螺栓,使第二调节螺栓不断靠近第二连接螺栓的螺栓头,此时,第二压紧块继续向靠近凹模的方向移动,直至第二压紧块压紧在凹模上;通过第二压紧块增加第二调节螺栓与凹模的接触面积,保证凹模的稳定性。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螺栓和第一固定螺母,所述第一固定组件依次穿过凸模的各个凸模成型板后与第一固定螺母拧接;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第二固定螺栓和第二固定螺母,所述第二固定组件依次穿过凹模的各个凹模成型板后与第二固定螺母拧接;便于增减成型板的数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配电箱抱箍成型模具,包括凹模底板(10)、凹模(20)、凸模顶板(30)、凸模(40)和模柄(70),所述凹模(20)设置在凹模底板(10)的顶部,所述凸模(40)设置在凸模顶板(30)的底部,所述模柄(70)设置在凸模顶板(30)的顶部;所述凹模(20)上设有造型凹槽(22),所述凸模(40)上设有与所述造型凹槽(22)配合的冲压凸起(42);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40)包括多个凸模成型板(41),所述凸模成型板(41)包括弧形板(412);多个凸模成型板(41)沿凸模成型板(41)的厚度方向并排拼合,使得各弧形板(412)拼合形成冲压凸起(42);所述凸模(40)上的多个凸模成型板(41)通过第一固定组件连接在一起;所述凹模(20)包括多个凹模成型板(21),所述凹模成型板(21)上设有弧形槽(212),多个凹模成型板(21)沿凹模成型板(21)的厚度方向并排拼合,使得各弧形槽(212)拼合形成造型凹槽(22);所述凹模(20)上的多个凹模成型板(21)通过第二固定组件连接在一起;所述凹模(20)上设有用于定位抱箍原材板(01)位置的横向定位件(60)和纵向定位件(2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配电箱抱箍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多个凹模成型板(21)包括第一凹模成型板(21a)和第二凹模成型板(21b),所述第一凹模成型板(21a)和第二凹模成型板(21b)均包括基板(211),所述基板(211)上设有弧形槽(212),所述纵向定位件(213)位于第一凹模成型板(21a)的基板(211)上,并与第一凹模成型板(21a)的基板(211)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配电箱抱箍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定位件(60)位于最外侧的凹模成型板(21)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配电箱抱箍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顶板(30)上设有将凸模(40)可拆卸固定在凸模顶板(30)上的凸模固定组件,所述凹模底板(10)上设有将凹模(20)可拆卸固定在凹模底板(10)上的凹模固定组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配电箱抱箍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块(31)、第一安装块(32)和第一调节螺栓(34),所述第一固定块(31)和第一安装块(32)沿凸模顶板(3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在凸模顶板(30)的底部;所述第一调节螺栓(34)螺纹连接在第一安装块(32)上,且所述第一调节螺栓(34)穿过第一安装块(32)后,将所述凸模(40)压紧在第一固定块(31)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配电箱抱箍成型模具,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超杜智超马飞楼科富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富阳中恒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