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勍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型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8333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安装牢固,方便拆卸运输,使用安全,便于施工使用的新型建筑型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型材本体以及连接在型材本体两端的连接装置,型材本体由内板材、中间板材和外板材组成;外板材的两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的外径小于外板材的内径并与外板材配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连接装置上端部的圆柱形状连接杆与连接装置下端部的环形状腔体配套连接,使得型材之间可以互相连接,方便拆卸。连接装置外侧端口处设置有将外板材卡紧的限位装置,使得型材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建筑型材两端的连接装置起到了支撑的作用,外板材的端口处不易变形,使用更安全,提高了建筑施工安全性。提高了建筑施工安全性。提高了建筑施工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型材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材料
,具体是一种安装牢固,方便拆卸运输,使用安全,便于施工使用的新型建筑型材。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型材是铁或钢以及具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的材料(如塑料、铝、玻璃纤维等)通过轧制,挤出,铸造等工艺制成的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物体。
[0003]建筑型材的应用十分广泛,实际使用过程中,建筑型材经常要被裁剪成合适的尺寸,费时费力,且还会带来安全隐患。许多建筑型材安装使用后,不易拆卸,运输也不是很方便,影响建筑型材使用的用户体验。因此,需要技术上的进步,结构上的改进,使得建筑型材安装更加牢固,方便拆卸运输,更加方便的在建筑施工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安装牢固,方便拆卸运输,使用安全,便于施工使用的新型建筑型材。
[0005]本技术包括:型材本体以及连接在型材本体两端的连接装置,型材本体由内板材、中间板材和外板材组成;其中,内板材的长度与中间板材的长度相同,内板材的长度与中间板材的长度小于外板材的长度,内板材、中间板材的外径与外板材的内径相配合,且内板材、中间板材贯穿并内嵌连接在外板材的内部;外板材的两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的外径小于外板材的内径并与外板材配套连接,连接装置的上端部设置有圆柱形状的连接杆,连接装置的下端部呈凹陷的环形状腔体,所述的圆柱形状连接杆与环形状的腔体配套连接。
[0006]优选的,连接装置呈矩形状,所述圆柱形状的连接杆设置在连接装置上端部的中间位置,连接装置上端部的圆柱形状连接杆与连接装置下端部的环形状腔体配套连接。
[0007]优选的,连接装置外侧端口处设置有将外板材卡紧的限位装置。
[0008]优选的,所述的限位装置是限位卡件,限位卡件与连接装置一体成型且安装在连接装置外侧端口的左右两侧。
[0009]优选的,所述外板材的边角为圆弧角,内板材、中间板材的边角设置有与外板材的边角相配合的圆弧角。
[0010]优选的,外板材的两面或四面分别设置有凹槽结构,所述的凹槽呈错开排列,其凹槽结构呈椭圆形状,凹槽尺寸的大小根据外板材规格的大小而变化。
[0011]本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建筑型材。建筑型材的两端连接有连接装置,通过连接装置上端部的圆柱形状连接杆与连接装置下端部的环形状腔体配套连接,使得型材之间可以互相连接,方便拆卸。连接装置外侧端口处设置有将外板材卡紧的限位装置,使得型材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建筑型材两端的连接装置起到了支撑的作用,外板材的端口处不易变形,使用更安全,提高了建筑施工安全性。本技术的建筑型材安装牢固,方便拆卸运输,
使用安全,适合在相关建筑材料领域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建筑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建筑型材之间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技术而仍然实现本技术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6]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技术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作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
[0017]为使本技术的目的、特征更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0018]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型材本体1以及连接在型材本体1两端的连接装置2,型材本体1由内板材、中间板材和外板材组成;其中,内板材的长度与中间板材的长度相同,内板材的长度与中间板材的长度小于外板材的长度,内板材、中间板材的外径与外板材的内径相配合,且内板材、中间板材贯穿并内嵌连接在外板材的内部;外板材的两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的连接装置2,所述连接装置2的外径小于外板材的内径并与外板材配套连接,连接装置2的上端部设置有圆柱形状的连接杆3,连接装置2的下端部呈凹陷的环形状腔体4,所述的圆柱形状连接杆3与环形状的腔体4配套连接。
[0019]具体的,连接装置2呈矩形状,所述圆柱形状的连接杆3设置在连接装置2上端部的中间位置,连接装置2上端部的圆柱形状连接杆3与连接装置2下端部的环形状腔体4配套连接。此结构设计,使得建筑型材之间可以互相连接,方便拆卸。连接装置2外侧端口处设置有将外板材卡紧的限位装置5。进一步的,所述的限位装置5是限位卡件,限位卡件与连接装置2一体成型且安装在连接装置2外侧端口的左右两侧。此结构设计使得型材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0020]具体的,所述外板材的边角为圆弧角,内板材、中间板材的边角设置有与外板材的边角相配合的圆弧角。进一步的,内板材、中间板材、外板材的三层结构设计提升了建筑型材的强度。内板材、中间板材的边角设置有与外板材的边角相配合的圆弧角,使得内板材、中间板材与外板材的贴合更加紧密,平稳安装,增加抗拉力和防碰撞。
[0021]具体的,外板材的两面或四面分别设置有凹槽6结构,所述的凹槽6呈错开排列,其凹槽6结构呈椭圆形状,凹槽6尺寸的大小根据外板材规格的大小而变化。凹槽6的结构设
计,方便安装拆卸建筑型材,避免了金属型材的外板材打滑现象的发生,方便施工使用。
[0022]本技术建筑型材的两端连接有连接装置2,通过连接装置2上端部的圆柱形状连接杆3与连接装置2下端部的环形状腔体4配套连接,使得型材之间可以互相连接,方便拆卸。连接装置2外侧端口处设置有将外板材卡紧的限位装置5,使得型材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建筑型材两端的连接装置2起到了支撑的作用,外板材的端口处不易变形,使用更安全,延长了建筑型材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建筑施工安全性。
[0023]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实施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实施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0024]以上仅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实施例,凡在本技术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型材,包括:型材本体以及连接在型材本体两端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型材本体由内板材、中间板材和外板材组成;其中,内板材的长度与中间板材的长度相同,内板材的长度与中间板材的长度小于外板材的长度,内板材、中间板材的外径与外板材的内径相配合,且内板材、中间板材贯穿并内嵌连接在外板材的内部;外板材的两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的外径小于外板材的内径并与外板材配套连接,连接装置的上端部设置有圆柱形状的连接杆,连接装置的下端部呈凹陷的环形状腔体,所述的圆柱形状连接杆与环形状的腔体配套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型材,其特征在于,连接装置呈矩形状,所述圆柱形状的连接杆设置在连接装置上端部的中间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勍沈晓国
申请(专利权)人:沈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