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虫防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88059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1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害虫防治系统,包括:中央控制端、信号模式控制模块、多波长光源模组以及偏振光源模块,其中中央控制端用于根据目标区域的害虫防治状态,向信号模式控制模块发送控制指令;以及信号模式控制模块用于根据中央控制端发出的控制指令控制多波长光源模组和偏振光源模块在目标区域的光照模式。和偏振光源模块在目标区域的光照模式。和偏振光源模块在目标区域的光照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害虫防治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农业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害虫防治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昆虫具有内生的昼夜节律,存在内生定时机制,这种内生定时机制被称为昼夜节律钟,又称生物振荡器或生物钟。由此将昆虫分为夜出性、昼出性和黄昏活动性等几种类型。昼夜节律支配着昆虫许多自发性行为,并且还决定其生理和代谢。农业种植所面临的很多害虫均具有典型的昼夜节律,例如蝇和夜蛾科害虫等。目前对此类害虫的防治手段除了使用传统的化学农药和性信息素等方法外,还会使用绿色防治技术手段。其中,绿色防治技术手段包括杀虫灯和沾虫板等物理手段以及生物天敌和生物农药等。
[0003]但是,现有的绿色防治技术手段针对性弱并且有效性差,不能满足靶标害虫绿色防控的需要。特别是现有的杀虫灯和沾虫板等物理手段,不仅使用效果十分有限,而且“不分敌我”,害虫和益虫一起杀,极大伤害自然生态。而且沾虫板难以降解,会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因此这种方式也不具有可持续性。
[0004]针对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通过绿色防治技术手段防控害虫时,杀虫效果差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害虫防治系统,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通过绿色防治技术手段防控害虫时,杀虫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000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害虫防治系统,包括:中央控制端、信号模式控制模块、多波长光源模组以及偏振光源模块,其中中央控制端用于根据目标区域的害虫防治状态,向信号模式控制模块发送控制指令;以及信号模式控制模块用于根据中央控制端发出的控制指令控制多波长光源模组和偏振光源模块在目标区域的光照模式。
[0007]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使用光照干扰靶标害虫昼夜节律的害虫防治系统,该系统通过中央控制端发送控制指令,利用信号模式控制模块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多波长光源模组以及偏振光源模块,从而通过害虫防治系统向种植区域(即,目标区域)产生光照。由于昆虫自身具有昼夜节律,这种节律支配着昆虫许多自发性行为,并且还决定其生理和代谢,而昆虫的昼夜节律会被外界环境所影响。从而通过使用特定的光照设备,按特定的规律在种植区域(即,目标区域)进行多点布置,构成一个害虫防治系统,并对各点光照强度和时序进行控制,迫使种植区域(即,目标区域)内的靶标害虫的昼夜节律做出一定的调整,甚至打破昆虫正常的昼夜节律,以达到绿色防治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通过光照的方式对害虫进行防治,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强,避免了伤害自然生态,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提高了杀虫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通过绿色防治技术手段防控害虫时,杀虫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0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09]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所述的害虫防治系统的示意图;以及
[0010]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所述的害虫防治系统的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12]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13]实施例
[0014]图1是根据本实施例所述的害虫防治系统的示意图,参考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中央控制端110、信号模式控制模块120、多波长光源模组130以及偏振光源模块140,其中中央控制端110用于根据目标区域的害虫防治状态,向信号模式控制模块120发送控制指令;以及信号模式控制模块120用于根据中央控制端110发出的控制指令控制多波长光源模组130和偏振光源模块140在目标区域的光照模式。
[0015]具体地,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所述的害虫防治系统的场景示意图。参考图2所示,用户在目标区域(例如种植区域)的四周设置有多波长光源模组130,在种植区域(即,目标区域)内设置有偏振光源模块140。当种植区域(即,目标区域)需要进行害虫防治时,中央控制端110会根据种植区域(即,目标区域)目前的害虫防治状态,向信号模式控制模块120发送控制指令。信号模式控制模块120接收到控制指令后,会根据控制指令中的开关时序,工作模式(远场、近场、全场和闪烁等模式)和指定波长等指令,控制多波长光源模组130和偏振光源模块140在种植区域(即,目标区域)的光照模式。其中控制指令包括开关时序、工作模式(远场、近场、全场和闪烁等模式)和指定波长等。并且中央控制端110发出的控制指令既支持系统自动发出,也支持人工干预发出。
[0016]正如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现有的绿色防治技术手段针对性弱并且有效性差,不能满足靶标害虫绿色防控的需要。特别是现有的杀虫灯和沾虫板等物理手段,不仅使用效果十分有限,而且“不分敌我”,害虫和益虫一起杀,极大伤害自然生态。而且沾虫板难以降解,会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因此这种方式也不具有可持续性。
[0017]针对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使用光照
干扰靶标害虫昼夜节律的害虫防治系统,该系统通过中央控制端110发送控制指令,利用信号模式控制模块120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多波长光源模组130以及偏振光源模块140,从而通过害虫防治系统向种植区域(即,目标区域)产生光照。由于昆虫自身具有昼夜节律,这种节律支配着昆虫许多自发性行为,并且还决定其生理和代谢,而昆虫的昼夜节律会被外界环境所影响。从而通过使用特定的光照设备,按特定的规律在种植区域(即,目标区域)进行多点布置,构成一个害虫防治系统,并对各点光照强度和时序进行控制,迫使种植区域(即,目标区域)内的靶标害虫的昼夜节律做出一定的调整,甚至打破昆虫正常的昼夜节律,以达到绿色防治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通过光照的方式对害虫进行防治,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强,避免了伤害自然生态,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提高了杀虫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通过绿色防治技术手段防控害虫时,杀虫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0018]可选地,系统还包括:通信与远程控制模组150,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害虫防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控制端(110)、信号模式控制模块(120)、多波长光源模组(130)以及偏振光源模块(140),其中所述中央控制端(110)用于根据目标区域的害虫防治状态,向所述信号模式控制模块(120)发送控制指令;以及所述信号模式控制模块(120)用于根据所述中央控制端(110)发出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多波长光源模组(130)和偏振光源模块(140)在目标区域的光照模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信与远程控制模组(150),用于提供信息通信连接,其中所述通信与远程控制模组(150)分别与所述中央控制端(110)和所述信号模式控制模块(120)连接,用于将所述中央控制端(110)发送的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信号模式控制模块(1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与远程控制模组(150)包括:WIFI、Zigbee模块(151)以及4G/5G移动通信模块(152),其中所述WIFI、Zigbee模块(151)和4G/5G移动通信模块(152)用于信息传输和通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与远程控制模组(150)还包括:指令接收模块(153)、控制模块(154)和定位模块(155),其中所述指令接收模块(153)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模块(154)用于发送所述控制指令;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佳王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司雷植保科技有限公司万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