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瓣膜假体的输送装置以及瓣膜假体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7722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09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医疗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瓣膜假体的输送装置,鞘管组件可移动的套设于内管组件;内管组件用于装载处于压缩状态的瓣膜假体;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夹子和控制件;夹子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时,夹子被配置形成闭口端以束缚瓣膜假体的结合端,在第二工作状态时,夹子被配置形成开口端以与瓣膜假体分离;控制件用于在鞘管组件释放瓣膜假体后与夹子相对运动,以使夹子从第一工作状态变为第二工作状态。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瓣膜假体系统,包括:瓣膜假体以及上述的输送装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送装置以及瓣膜假体系统,可确保在使用瓣膜假体的输送装置进行手术时,能够顺利释放瓣膜假体。释放瓣膜假体。释放瓣膜假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瓣膜假体的输送装置以及瓣膜假体系统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医疗器件
,特别涉及一种瓣膜假体的输送装置以及瓣膜假体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二尖瓣反流,即,当左心室收缩时,血流由左心室注入主动脉和阻力较小的左心房,流入左心房的反流量可达左心室排血量的50%以上,使得左心室舒张期负荷加重。
[0003]二尖瓣反流是最常见的老年心脏瓣膜假体病,随着人口老年化,发病率急剧上升,目前用于治疗二尖瓣反流的方法主要分为外科开胸手术以及二尖瓣置换术,其中,由于外科开胸手术对人体创伤较大,导致75岁以上高龄患者中有50%的患者因顾虑外科开胸手术的风险而拒绝采用外科开胸手术治疗。因此,对人体创伤较小的二尖瓣置换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0004]现有用于实施二尖瓣置换术的瓣膜假体的输送装置多采用丝控或线控的方式来控制瓣膜假体,以达到精准定位与可控释放的目的。然而,专利技术人发现:当使用现有的瓣膜假体的输送装置实施二尖瓣置换术时,在撤线或撤丝以释放瓣膜假体的过程中,常出现线或丝无法解开从而导致瓣膜假体无法从输送装置中解脱,进而提升手术的风险。
[0005]因此,亟需提供一种瓣膜假体的输送装置以及瓣膜假体系统,以确保在使用瓣膜假体的输送装置进行手术时,能够顺利释放瓣膜假体,从而降低手术时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瓣膜假体的输送装置以及瓣膜假体系统,可确保在使用瓣膜假体的输送装置进行手术时,能够顺利释放瓣膜假体,从而降低手术时的风险。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瓣膜假体的输送装置,包括:鞘管组件、内管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鞘管组件可移动的套设于所述内管组件,用于束缚处于压缩状态的瓣膜假体;所述内管组件用于装载处于压缩状态的瓣膜假体;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夹子和控制件;所述夹子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夹子被配置形成闭口端以束缚所述瓣膜假体的结合端,在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夹子被配置形成开口端以与所述瓣膜假体分离;所述控制件用于在所述鞘管组件释放瓣膜假体后与所述夹子相对运动,以使所述夹子从第一工作状态变为第二工作状态。
[0008]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瓣膜假体系统,包括:瓣膜假体以及上述的输送装置,所述瓣膜假体包括结合端,所述结合端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用于与所述输送装置的夹子可拆卸连接。
[000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瓣膜假体的输送装置以及瓣膜假体系统,包括:鞘管组件、内管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鞘管组件可移动的套设于内管组件,用于束缚处于压缩状态的瓣
膜假体;所述内管组件用于装载处于压缩状态的瓣膜假体;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夹子和控制件;所述夹子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夹子被配置形成闭口端以束缚所述瓣膜假体的结合端,在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夹子被配置形成开口端以与所述瓣膜假体分离;所述控制件用于与所述夹子相对运动,以使所述夹子从第一工作状态变为第二工作状态。如此,在输送装置在鞘管组件释放瓣膜假体后,仅需将控制件与夹子相对运动,以使得夹子从第一工作状态转变为第二工作状态,并使得原本束缚在夹子上的瓣膜假体与夹子分离,从而无需采用线控或丝控的方式来控制瓣膜假体,以避免在撤线或撤丝释放瓣膜假体的过程中,由于线或丝无法解开导致瓣膜假体无法从输送装置中解脱,进而确保在使用瓣膜假体的输送装置进行手术时,能够顺利释放瓣膜假体,降低手术时的风险。
[0010]另外,所述夹子包括主体部以及弹性部,当所述夹子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弹性部在所述控制件的作用下至少部分发生形变形成所述闭口端;当所述夹子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弹性部的闭口端在自然状态下恢复为开口端。
[0011]另外,所述控制件包括控制通道,所述控制通道的尺寸被配置为使所述主体部通过,而所述弹性部无法通过;当所述夹子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弹性部与所述控制通道相抵接,并在所述控制通道的作用下形成所述闭口端;当所述夹子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弹性部与所述控制通道保持径向空隙。
[0012]另外,在所述夹子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弹性部的最大直径大于所述控制通道的直径。
[0013]另外,所述控制件为圆柱件、圆台件;所述控制通道沿平行于所述控制件轴线的方向设置于所述控制件上。
[0014]另外,所述控制件还包括位于远端的套筒,所述控制通道还包括所述套筒的内腔。
[0015]另外,所述夹子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单片,所述单片包括主体分部以及弹性分部;在任一所述夹子中,两个所述单片的所述主体分部形成所述主体部,两个所述单片的所述弹性分部形成所述弹性部。
[0016]另外,在任一所述单片中,所述弹性分部包括与所述主体分部呈角度相连的第一延伸体以及与所述第一延伸体相连的第二延伸体;每一所述夹子的两个所述第一延伸体沿相互背离、且远离两个所述主体分部的方向延伸,每一所述夹子的两个所述第二延伸体沿相互靠近、且远离两个所述第一延伸体的方向延伸。
[0017]另外,输送装置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用于驱使所述控制件与所述夹子相对移动。
[0018]另外,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控制管;所述手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以及壳体;所述内管组件的近端被配置为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内管组件的远端被配置为承载瓣膜假体;所述控制管套设于所述内管组件,且所述控制管的近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连接,所述控制管的远端与所述夹子连接,所述控制件固定于所述内管组件并远离所述控制管,且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控制管移动、以使所述控制管相对于所述内管组件移动。
[0019]另外,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套设于所述控制管的远端;所述夹子周向分布于所述连接管的外部。
[0020]另外,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控制管;所述手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以及壳体;所述内
管组件的近端被配置为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内管组件的远端被配置为承载瓣膜假体;所述控制管套设于所述内管组件,且所述控制管的近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连接,所述控制管的远端与所述控制件连接,且所述控制管远端设有行程槽,所述夹子通过所述行程槽固定于在所述内管组件,且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控制管移动、以使所述控制管相对于所述内管组件移动。
[0021]另外,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螺杆以及螺母,所述螺杆位于所述壳体内,且被配置禁止轴向转动,所述螺杆与所述控制管的近端固定,所述螺母套设在所述螺杆上并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壳体设有开口,所述螺母的至少部分经由所述开口露出壳体。
[0022]另外,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第二导向件设置在所述螺杆上,所述第一导向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螺杆的轴向方向同向,所述第二导向件沿所述第一导向件的延伸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件上,以阻止所述螺杆轴向转动。
[0023]另外,所述第一导向件为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瓣膜假体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鞘管组件、内管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鞘管组件可移动的套设于所述内管组件,用于束缚处于压缩状态的瓣膜假体;所述内管组件用于装载处于压缩状态的瓣膜假体;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夹子和控制件;所述夹子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夹子被配置形成闭口端以束缚所述瓣膜假体的结合端,在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夹子被配置形成开口端以与所述瓣膜假体分离;所述控制件用于在所述鞘管组件释放瓣膜假体后与所述夹子相对运动,以使所述夹子从第一工作状态变为第二工作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子包括主体部以及弹性部,当所述夹子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弹性部在所述控制件的作用下至少部分发生形变形成所述闭口端;当所述夹子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弹性部的闭口端在自然状态下恢复为所述开口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包括控制通道,所述控制通道的尺寸被配置为使所述主体部通过,而所述弹性部无法通过;当所述夹子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弹性部与所述控制通道相抵接,并在所述控制通道的作用下形成所述闭口端;当所述夹子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弹性部与所述控制通道保持径向空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夹子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弹性部的最大直径大于所述控制通道的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为圆柱件、圆台件;所述控制通道沿平行于所述控制件轴线的方向设置于所述控制件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还包括位于远端的套筒,所述控制通道还包括所述套筒的内腔。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子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单片,所述单片包括主体分部以及弹性分部;在任一所述夹子中,两个所述单片的所述主体分部形成所述主体部,两个所述单片的所述弹性分部形成所述弹性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任一所述单片中,所述弹性分部包括与所述主体分部呈角度相连的第一延伸体以及与所述第一延伸体相连的第二延伸体;每一所述夹子的两个所述第一延伸体沿相互背离、且远离两个所述主体分部的方向延伸,每一所述夹子的两个所述第二延伸体沿相互靠近、且远离两个所述第一延伸体的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用于驱使所述控制件与所述夹子相对移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控制管;所述手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以及壳体;所述内管组件的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海英宫振鹏潘凤洋
申请(专利权)人:应脉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