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提供一种降低淡出部中的微小网点的网点扩大、提高印刷性的柔性印刷版。一种柔性印刷版,其特征在于,是由至少依次层叠有支撑体(A)、感光性树脂层(B)和热敏掩模层(C)而成的柔性印刷原版得到的柔性印刷版,在印刷版上由175线形成直径16μm的网点时,网点直到0.2N的载荷时不显示弯曲。柔性印刷版优选在印刷版上由175线形成直径16μm的网点时,网点的肩角为105~12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柔性印刷版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淡出部中的微小网点的印刷性优异的柔性印刷版。
技术介绍
[0002]柔性印刷是将油墨加载在版材的凸部上,并通过将版材挤压在基材上,以将油墨从版材转印到基材上的印刷方式。由于柔性印刷中使用的版材比较柔软,可以依从为各种形状,因此可以在范围较广的基材上印刷。作为基材,可列举包装薄膜、标签纸、饮料纸盒、纸容器、信封、纸板等,其中,对表面粗糙的基材专门使用柔性印刷。此外,柔性印刷可以使用VOC排放量少的水性、醇性油墨,是一种环境适应性高的印刷方式。通过这些基材适应性、环境适应性这样的优点,正在推进从凹版印刷、胶版印刷到柔性印刷的过渡。
[0003]但是,由于柔性印刷是将比较柔软的版材挤压到基材上进行印刷,因此在进行挤压时版材发生变形,产生被印刷的网点尺寸相比于版材的网点尺寸变粗(网点扩大)的现象。该网点扩大特别容易出现在网点阶调(dot gradation)向零过渡的部位(淡出部,fade
‑
out part),另外在该部位的印刷变粗,由于与零形成对比,因此非常明显,大大降低印刷品质。
[0004]以往,作为降低网点扩大的方法,提出了提高网点的动态硬度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在感光性树脂层中混合多官能交联单体来提高交联密度,从而提高网点的动态硬度。然而,该版即使可以降低图像中心部的网点扩大,但无法抑制淡出部变粗。
[0005]为了抑制在淡出部的印刷变粗,提出了预先将端部的网点顶部的高度设定为低于中心部的网点顶部的高度(专利文献2)。但是,这种方法只能通过激光雕刻制版方式来实现,而不能在经过一般性的曝光、显影的制版工序中采用。激光雕刻式存在装置昂贵、生产速度较差的问题。
[0006]另一方面,作为一般性的柔性印刷版的例子列举了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3的柔性印刷版的感光性树脂层的特征在于由(A)由水性分散胶乳得到的疏水性聚合物、(B)亲水性聚合物、(C)光聚合性不饱和化合物和(D)光聚合引发剂构成,(C)光聚合性不饱和化合物中使用(C
‑
1)不含羟基的光聚合性低聚物、(C
‑
2)含羟基的光聚合性单体、(C
‑
3)不含羟基的光聚合单体。专利文献3的实施例的柔性印刷版虽然在印刷飞白和耐印刷性上有改善,但淡出部的印刷性差。
[0007]因此,现状是强烈需求能够降低淡出部中的微小网点的网点扩大的柔性印刷版。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
‑
8074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6395920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60796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9]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现有技术的现状而创造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淡出部中的微小网点的网点扩大(dot gain)、提高印刷性的柔性印刷版。用以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0]本专利技术人为达到上述目的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以往的印刷版中,形成的网点较软,网点的肩角(shoulder angle)小,网点深度较深,因此成为一种即使在低载荷下网点也容易倒塌(容易弯曲)的形状,因此,在使用以往的印刷版时,印刷时成为大的点,图像的再现性变差。而且,发现:在印刷版上形成微小网点时,通过控制微小网点的形状和硬度,以使该网点即使在受到特定的高载荷时也不会显示弯曲,由此不仅在图像的中心部,而且在淡出部也可以降低微小网点的网点扩大。具体地,发现:通过将被微小网点的肩角、网点深度规定的形状控制为特定范围,进一步将微小网点的硬度控制为特定范围,由此可以提高降低微小网点的网点扩大的效果。
[0011]而且,发现:为此通过如下手段控制网点的形状和硬度是有效的,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所述手段是:以比以往实施的更大量地混合构成感光性树脂层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的光聚合引发剂;进而,作为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的烯属不饱和化合物,含有一定量的低分子量的烯属不饱和化合物,且使光聚合引发剂与低分子量的烯属不饱和化合物的质量比率高于以往;进而,作为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的烯属不饱和化合物,除了低分子量的烯属不饱和化合物之外,还混合高分子量的烯属不饱和化合物;进而,使用含有特定的2种光聚合引发剂;进而,在感光性树脂层和掩模层之间设置氧阻隔层等。
[0012]即,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的(1)~(10)的构成。(1)一种柔性印刷版,其特征在于,是由至少依次层叠有支撑体(A)、感光性树脂层(B)和热敏掩模层(C)而成的柔性印刷原版得到的柔性印刷版,在印刷版由175线形成直径16μm的网点时,网点直到0.2N的载荷时为止不显示弯曲。(2)根据(1)所述的柔性印刷版,其特征在于,在印刷版上由175线形成直径16μm的网点时,网点的肩角为105~125
°
。(3)根据(1)或(2)所述的柔性印刷版,其特征在于,在印刷版上由175线形成直径16μm的网点时,网点深度为70~85μm。(4)根据(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柔性印刷版,其特征在于,形成感光性树脂层(B)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含有(a)聚合共轭二烯而成的聚合物、(b)烯属不饱和化合物和(c)光聚合引发剂,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的(c)光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为2~9质量%。(5)根据(4)所述的柔性印刷版,其特征在于,(b)烯属不饱和化合物含有数均分子量100以上且600以下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i),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的数均分子量100以上且600以下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i)的含量为5~16质量%,在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c)光聚合引发剂的质量与数均分子量100以上且600以下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i)的质量的比率在0.20~0.55的范围。(6)根据(5)所述的柔性印刷版,其特征在于,(b)烯属不饱和化合物进一步含有数均分子量大于600且20,000以下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ii),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的数均分子量大于600且20,000以下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ii)的含量为5~25质量%。
(7)根据(5)或(6)所述的柔性印刷版,其特征在于,(c)光聚合引发剂含有苯偶酰烷基缩酮系化合物和二苯甲酮系化合物这2种化合物,苯偶酰烷基缩酮系化合物与二苯甲酮系化合物的质量比在99:1~80:20的范围。(8)根据(1)~(7)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印刷版,其特征在于,柔性印刷原版在感光性树脂层(B)与热敏掩模层(C)之间具有氧隔阻层(D)。(9)根据(1)~(8)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印刷版,其特征在于,使用水系显影液对柔性印刷原版进行显影而获得。(10)一种柔性印刷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了(1)~(9)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印刷版。专利技术效果
[0013]本专利技术的柔性印刷版被构成为:在印刷版上形成特定的微小网点时,该网点直到特定的高载荷为止不显示弯曲,因此不仅可以在图像的中心部,而且在淡出部也可以降低微小网点的网点扩大,结果,可以提高淡出部中的微小网点的印刷品质。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柔性印刷版,其特征在于,是由至少依次层叠有支撑体(A)、感光性树脂层(B)和热敏掩模层(C)而成的柔性印刷原版得到的柔性印刷版,在印刷版上由175线形成直径16μm的网点时,网点直到0.2N的载荷时不显示弯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印刷版,其特征在于,在印刷版上由175线形成直径16μm的网点时,网点的肩角为105~125
°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柔性印刷版,其特征在于,在印刷版上由175线形成直径16μm的网点时,网点深度为70~85μm。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柔性印刷版,其特征在于,形成感光性树脂层(B)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含有(a)聚合共轭二烯而成的聚合物、(b)烯属不饱和化合物和(c)光聚合引发剂,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的(c)光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为2~9质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印刷版,其特征在于,(b)烯属不饱和化合物中含有数均分子量100以上且600以下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i),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的数均分子量100以上且600以下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i)的含量为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芳本和也,肥后衣里,中森雅彦,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