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新型转向器的液压橡胶减震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7377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04
一种用于新型转向器的液压橡胶减震套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固定支架、液压橡胶减震套总成和转向器支架;所述液压橡胶减震套总成由上部减震套骨架和下部减震套骨架组成,上部减震套骨架与转向器支架相连,下部减震套骨架与固定支架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液压橡胶减震套结构,当振动幅度较小时,可通过液压橡胶减震套结构的挤压变形,实现减震效果,同时当振动幅度较大时,通过液压橡胶减震套结构内部充满的油液,产生油液特性阻尼,在调节阀抑制油液大小的作用下,而吸收消耗冲击震动的能量,降低方向盘震动、麻手等现象。麻手等现象。麻手等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新型转向器的液压橡胶减震套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转向器减震
,尤其是一种用于新型转向器的液压橡胶减震套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驾驶员对车辆的舒适性及整车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当汽车行驶在颠簸路面时,因车辆受地面高频激励导致轮胎频繁上下、左右振动,该高频振动会通过转向机拉杆、齿条、中间轴等机械部件将激励传递至减速箱和驾驶员,转向系统内部机械部件会在该高频激励下产生撞击、摆动、共振等异常,引起汽车转向系统出现松垮式振响,影响乘员舒适性。
[0003]在现有技术中,来自路面的激励、震动直接通过机械件之间刚性连接传递到方向盘上,使方向盘出现震动、麻手等状况,极端工况可能出现"打手"等现象,已严重影响驾驶员驾驶感与安全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减少冲击力,具有油液特性阻尼的用于新型转向器的液压橡胶减震套结构。
[0005]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新型转向器的液压橡胶减震套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固定支架、液压橡胶减震套总成和转向器支架;所述液压橡胶减震套总成由上部减震套骨架和下部减震套骨架组成,上部减震套骨架与转向器支架相连,下部减震套骨架与固定支架相连;所述上部减震套骨架和转向器支架之间设有铆压块,铆压块包括横向铆压块和竖向铆压块;所述下部减震套骨架与固定支架之间也设有铆压块,铆压块包括横向铆压块和竖向铆压块;所述上部减震套骨架和下部减震套骨架两端形成有球形凸起,转向器支架上形成有与球形凸起相适配的上部球形凹槽,固定支架上形成有与球形凸起相适配的下部球形凹槽;所述上部减震套骨架和下部减震套骨架内部形成有相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填充有液压油,且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接处设有调节阀。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部减震套骨架、转向器支架、下部减震套骨架与固定支架上形成有与铆压块相适配的铆压槽。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部减震套骨架顶部形成上部弧形凸台,转向器支架上形成有与上部弧形凸台相适配的上部弧形凹槽。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部球形凹槽位于上部弧形凹槽两端的侧壁上,且上部球形凹槽位于上部弧形凹槽的圆心处。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部减震套骨架底部形成下部弧形凸台,固定支架上形成有与下部弧形凸台相适配的下部弧形凹槽。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部球形凹槽位于下部弧形凹槽两端的侧壁
上,且下部球形凹槽位于下部弧形凹槽的圆心处。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部减震套骨架和下部减震套骨架之间设有橡胶衬套,上部减震套骨架和下部减震套骨架分别包裹橡胶衬套的上下两端,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位于橡胶衬套内。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部减震套骨架和下部减震套骨架之间存在间隙。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紧固螺栓。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部减震套骨架和下部减震套骨架结构相同。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液压橡胶减震套结构,当振动幅度较小时,可通过液压橡胶减震套结构的挤压变形,实现减震效果,同时当振动幅度较大时,通过液压橡胶减震套结构内部充满的油液,产生油液特性阻尼,在调节阀抑制油液大小的作用下,而吸收消耗冲击震动的能量,降低方向盘震动、麻手等现象。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

A面的剖视图;图3是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液压橡胶减震套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转向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固定支架1,液压橡胶减震套总成2,转向器支架3,紧固螺栓4,铆压块5,上部球形凹槽10,上部弧形凹槽11,上部弧形凸台21,下部弧形凸台22,球形凸起23,下部球形凹槽30,下部弧形凹槽31,上部减震套骨架60,下部减震套骨架61,橡胶衬套62,调节阀64,第一腔体65,第二腔体66。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0018]如图1

5所示,一种用于新型转向器的液压橡胶减震套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固定支架1、液压橡胶减震套总成2和转向器支架3;所述液压橡胶减震套总成2由上部减震套骨架60和下部减震套骨架61组成,上部减震套骨架60与转向器支架3相连,下部减震套骨架61与固定支架1相连;所述上部减震套骨架60和转向器支架3之间设有铆压块5,铆压块5包括横向铆压块和竖向铆压块;所述下部减震套骨架61与固定支架1之间也设有铆压块5,铆压块5包括横向铆压块和竖向铆压块;所述上部减震套骨架60和下部减震套骨架61两端形成有球形凸起23,转向器支架3上形成有与球形凸起23相适配的上部球形凹槽10,固定支架1上形成有与球形凸起23相适配的下部球形凹槽30;所述上部减震套骨架60和下部减震套骨架61内部形成有相连通的第一腔体65和第二腔体66,第一腔体65和第二腔体66内填充有液压油,且第一腔体65和第二腔体66连接处设有调节阀64。
[0019]上部减震套骨架60和转向器支架3之间设有4块铆压块5,分别为2块横向铆压块和2块竖向铆压块,其中2块横向铆压块相对设置于上部减震套骨架60两侧,且2块横向铆压块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2块竖向铆压块位于上部减震套骨架60顶部,在铆压块5的作用下,使
得上部减震套骨架60和转向器支架3之间的竖向方向被限定。
[0020]同理下部减震套骨架61与固定支架1之间设有4块铆压块5,分别为2块横向铆压块和2块竖向铆压块,横向铆压块位于下部减震套骨架61两侧,且2块横向铆压块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2块竖向铆压块位于下部减震套骨架61底部,在铆压块5的作用下,使得下部减震套骨架61与固定支架1之间的竖向方向被限定。
[0021]上部减震套骨架60、转向器支架3、下部减震套骨架61与固定支架1上形成有与铆压块5相适配的铆压槽,上部减震套骨架60上的铆压槽与转向器支架3的铆压槽相连通,且上部减震套骨架60上的铆压槽与转向器支架3的铆压槽尺寸相同,同理下部减震套骨架61上的铆压槽与固定支架1上的铆压槽相连通,下部减震套骨架61上的铆压槽与固定支架1上的铆压槽尺寸相同,铆压块5同时内嵌于上部减震套骨架60上的铆压槽与转向器支架3的铆压槽内,实现上部减震套骨架60和转向器支架3之间的连接,同理铆压块5同时内嵌于下部减震套骨架61上的铆压槽与固定支架1上的铆压槽内,实现下部减震套骨架61与固定支架1之间的连接。
[0022]上部减震套骨架60顶部形成上部弧形凸台21,转向器支架3上形成有与上部弧形凸台21相适配的上部弧形凹槽11,上部球形凹槽10位于上部弧形凹槽11两端的侧壁上,且上部球形凹槽10位于上部弧形凹槽11的圆心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新型转向器的液压橡胶减震套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固定支架(1)、液压橡胶减震套总成(2)和转向器支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橡胶减震套总成(2)由上部减震套骨架(60)和下部减震套骨架(61)组成,上部减震套骨架(60)与转向器支架(3)相连,下部减震套骨架(61)与固定支架(1)相连;所述上部减震套骨架(60)和转向器支架(3)之间设有铆压块(5),铆压块(5)包括横向铆压块和竖向铆压块;所述下部减震套骨架(61)与固定支架(1)之间也设有铆压块(5),铆压块(5)包括横向铆压块和竖向铆压块;所述上部减震套骨架(60)和下部减震套骨架(61)两端形成有球形凸起(23),转向器支架(3)上形成有与球形凸起(23)相适配的上部球形凹槽(10),固定支架(1)上形成有与球形凸起(23)相适配的下部球形凹槽(30);所述上部减震套骨架(60)和下部减震套骨架(61)内部形成有相连通的第一腔体(65)和第二腔体(66),第一腔体(65)和第二腔体(66)内填充有液压油,且第一腔体(65)和第二腔体(66)连接处设有调节阀(6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型转向器的液压橡胶减震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减震套骨架(60)、转向器支架(3)、下部减震套骨架(61)与固定支架(1)上形成有与铆压块(5)相适配的铆压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型转向器的液压橡胶减震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减震套骨架(60)顶部形成上部弧形凸台(21),转向器支架(3)上形成有与上部弧形凸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郁邦国郁滨朱登火江翁李立顾兴王飞
申请(专利权)人: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