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航模飞机的起落装置,包括机座连接板,所述机座连接板上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机座连接板底部一端固定连接有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呈对称分布,所述机座连接板底部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后支架,所述机座连接板下方设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顶端安装有紧固套,所述左支架末端、右支架末端以及后支架末端均连接固定在紧固套上,所述缓冲装置上还安装有导流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底部固定有下轮架,所述下轮架内安装有轮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提高飞机的支撑能力以及平稳性,减少飞机与地面的冲击力,保证飞机的平稳降落。飞机的平稳降落。飞机的平稳降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模飞机的起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航模飞行器的起落
,特别是涉及一种航模飞机的起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航模飞机采用的起落方式分为垂直起落以及滑行起落,在飞机从空中降落到地面的时候,由于下降速度快,与地面的冲击力大,从而极大的考验飞机的支撑能力以及平稳性,稍有不慎,飞机容易直接撞击地面或者偏离轨道,从而造成飞机的损坏,更严重的可能会直接粉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模飞机的起落装置,其具有的优点在于可以提高飞机的支撑能力以及平稳性,减少飞机与地面的冲击力,保证飞机的平稳降落。
[000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航模飞机的起落装置,包括机座连接板,所述机座连接板上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机座连接板底部一端固定连接有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呈对称分布,所述机座连接板底部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后支架,所述机座连接板下方设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顶端安装有紧固套,所述左支架末端、右支架末端以及后支架末端均连接固定在紧固套上,所述缓冲装置上还安装有导流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底部固定有下轮架,所述下轮架内安装有轮子。
[000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座连接板可以将整体固定到航模飞机的机座下,左支架、右支架以及后支架的设置通过三点支撑起到最稳定牢固的作用,缓冲装置可以最大程度减少下落的冲击力,保持航模飞机的平衡,缓冲装置上安装的导流装置可以减少空气阻力,提高缓冲装置的稳定性,避免缓冲装置两侧气流不平衡,轮子会偏离预定轨道。
[0006]进一步设置:所述左支架、右支架以及后支架整体均采用镂空式设计。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镂空式设计可以减少空气阻力,保证下降平顺,避免下降发生侧翻。
[0008]进一步设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外筒,所述外筒顶部设有气门嘴,所述外筒内设有内筒,所述内筒与外筒之间活动配合有活动筒,所述活动筒顶部设有活塞,所述活动筒内部设有油杆,所述油杆固定在活动筒底部中心且油杆顶端穿过内筒底部,所述外筒内设有挡块,所述挡块固定在气门嘴底部且连通气门嘴,所述外筒底部与活动筒连接处设有转接密封套,所述转接密封套中安装有密封圈。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筒与活动筒的滑动配合,利用活塞以及油杆可以稳定地进行减震缓冲,气门嘴的设置可以有效的进出气体,保证筒内的气压平衡;转接密封套以及密封圈可以将外筒与活动筒紧密连接,提高了整体的气密性。
[0010]进一步设置:所述转接密封套一侧活动连接上扭臂,所述上扭臂末端活动连接下
扭臂,所述下扭臂活动连接下轮架,所述上扭臂(9)以及下扭臂(10)整体采用镂空式设计。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扭臂以及下扭臂的设置可以很好的限制活动筒的行程,防止活动筒在飞行过程中脱落,采用镂空式设计也进一步减轻整体的重量以及风阻。
[0012]进一步设置:所述导流装置包括导流盒,所述导流盒固定在转接密封套另一侧,所述导流盒内固定有导流板。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板的设置可以减少阻力,给轮子施加压力,从而增加轮子与地面的摩擦力,抓地力更好,避免出现下落轻飘离地的现象。
[0014]进一步设置:所述导流板截面呈圆弧状,且两端面也呈圆弧状。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弧状的流线型设计可以更好的导流,减少风阻,平衡航模飞机两侧气流,保证下落顺利。
[0016]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总体结构在于可以提高飞机的支撑能力以及平稳性,减少飞机与地面的冲击力,保证飞机的平稳降落。
附图说明
[00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正视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剖视图
[0021]图4是本技术的左视图。
[0022]图中,1、机座连接板;100、安装孔;2、左支架;3、右支架;4、气门嘴;5、紧固套;6、外筒;7、导流盒;8、导流板;9、上扭臂;10、下扭臂;11、活动筒;12、下轮架;13、轮子;14、后支架;15、转接密封套;16、油杆;17、活塞;18、内筒;19、挡块;2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0024]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
[0025]实施例1:一种航模飞机的起落装置,如图1
‑
4所示,包括机座连接板1,机座连接板1上设有多个安装孔100,机座连接板1底部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左支架2和右支架 3,左支架2和右支架3呈对称分布,机座连接板1底部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后支架 14,左支架2、右支架3以及后支架14整体均采用镂空式设计,机座连接板1下方设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包括外筒6,外筒6顶部设有气门嘴4,外筒6内设有内筒18,内筒18 与外筒6之间活动配合有活动筒11,活动筒11顶部设有活塞17,活动筒11内部设有油杆 16,油杆16固定在活动筒11底部中心且油杆16顶端穿过内筒18底部,外筒6内设有挡块 19,挡块19固定在气门嘴4底部且连通气门嘴4,外筒6底部与活动筒11连接处设有转接密封套15,转接密封套15中安装有密封圈20,外筒6顶端安装有紧固套5,左支架2末端、右支架3末端以及后支架14末端均连接固定在紧固套5上,活动筒11底部固定连接有下轮架12,转接密封套15一侧通过螺
栓活动连接上扭臂9,上扭臂9末端通过螺栓活动连接下扭臂10,下扭臂10通过螺栓活动连接下轮架12,下轮架12内安装有轮子13,上扭臂 9以及下扭臂10整体采用镂空式设计,外筒6上还安装有导流装置,导流装置包括导流盒 7,导流盒7固定在转接密封套15另一侧,导流盒7内固定有导流板8,导流板8截面呈圆弧状,且两端面也呈圆弧状。
[0026]工作时,航模飞机在下降的过程中,左支架2、右支架3以及后支架14可以将外筒 6牢牢紧固支撑,当轮子13接触到地面时,活动筒11向上收缩,利用活塞17和油杆16的综合摩擦,保证活动筒11的稳定缓冲,滑行的过程中,通过导流盒7内的导流板8保持外筒6两侧的气流平衡,并且产生向下的力,使得轮子13对地面产生更大的摩擦力,通过上扭臂9以及下扭臂10限制活动筒11的运动,保证活动筒11垂直运动,向上的冲击力会通过紧固套5传递到左支架2、右支架3以及后支架14上,从而分散下落冲击力,提高了支撑力。
[0027]以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具体实施仅局限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模飞机的起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连接板(1),所述机座连接板(1)上设有多个安装孔(100),所述机座连接板(1)底部一端固定连接有左支架(2)和右支架(3),所述左支架(2)和右支架(3)呈对称分布,所述机座连接板(1)底部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后支架(14),所述机座连接板(1)下方设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顶端安装有紧固套(5),所述左支架(2)末端、右支架(3)末端以及后支架(14)末端均连接固定在紧固套(5)上,所述缓冲装置上还安装有导流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底部固定有下轮架(12),所述下轮架(12)内安装有轮子(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模飞机的起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架(2)、右支架(3)以及后支架(14)整体均采用镂空式设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模飞机的起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外筒(6),所述外筒(6)顶部设有气门嘴(4),所述外筒(6)内设有内筒(18),所述内筒(18)与外筒(6)之间活动配合有活动筒(11),所述活动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欣,杨秀,周茂林,孙永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微研中佳精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