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保温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7205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保温壶,包括壶身,所述壶身上端设有连接部,所述壶身通过连接部连接有颈部,所述颈部上端设有壶盖,所述颈部内壁设有环形筋,所述环形筋与所述壶身上端之间设有密封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保温壶的密封圈设为内圈和外圈,并通过保温壶颈部的环形筋对密封圈的外圈进行卡位,通过内外圈之间形成的安装槽包裹连接部的安装壁,从而将密封圈稳固,降低密封圈脱落或松动的概率,以及密封圈仅外露一个面并与环形筋和壶身内表面平齐,降低密封圈发生形变的概率,增加保温壶密封性能,降低壶内水冷却过快或者细菌滋生的概率。降低壶内水冷却过快或者细菌滋生的概率。降低壶内水冷却过快或者细菌滋生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保温壶


[0001]本技术涉及保温容器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保温壶。

技术介绍

[0002]保温壶广泛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主要用于保温开水,由于保温壶需要长时间盛装开水,对保温壶的密封要求较高。保温壶密封度不高会导致水温下降过快,以及会导致外界污染进入保温壶或者滋生细菌。
[0003]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保温壶的密封性,通常一般在壶盖与壶身的连接之处设置密封圈,将密封圈简单地围绕包裹在壶盖与壶身的连接端的外表面。这样的方式容易导致密封圈脱落或松动,其保温效果也有待提升,不能满足高保温性能的保温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密封保温效果良好的新型保温壶。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新型保温壶,包括壶身,所述壶身上端设有连接部,所述壶身通过连接部连接有颈部,所述颈部上端设有壶盖,所述颈部内壁设有环形筋,所述环形筋与所述连接部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和所述外圈之间形成第一安装槽,所述连接部安装入所述第一安装槽。
[0007]作为优选,所述环形筋与所述颈部内壁之间形成第二安装槽,所述外圈和所述内圈上端均安装进所述第二安装槽。
[0008]作为优选,所述内圈底部向外凸出形成沿伸部,所述外圈和所述内圈上端均安装进所述第二安装槽时,所述沿伸部的上端面与所述环形筋下端面相抵。
[0009]作为优选,所述沿伸部的下底面为第一斜面,所述连接部内壁凸出形成与所述第一斜面相配合的第二斜面,所述连接部安装入所述第一安装槽时,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相抵。
[0010]作为优选,所述沿伸部的上端面为第一水平面,所述环形筋下底面为第二水平面,所述外圈和所述内圈上端均安装进所述第二安装槽时,所述第一水平面和第二水平面相抵。
[0011]作为优选,所述外圈和内圈通过端部连接,所述连接部安装入所述第一安装槽并与所述端部内底面相抵。
[0012]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部内表面、所述内圈内表面、所述环形筋内表面均平齐。
[0013]作为优选,所述颈部内壁还设有环形凸起圈,所述连接部外壁突出有与环形凸起圈相配合的环形槽。
[0014]作为优选,所述环形筋上端还连接有卡扣部,所述壶盖通过所述卡扣部与所述颈部可拆卸地连接。
[0015]作为优选,所述颈部外侧连接有把手,所述颈部上相对于所述把手的同侧内壁设有加强筋,所述颈部上相对于所述把手的另一侧设有出水口。
[0016]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技术的保温壶的密封圈设为内圈和外圈,并通过保温壶颈部的环形筋对密封圈的外圈进行卡位,通过内外圈之间形成的安装槽包裹连接部,从而将密封圈稳固,降低密封圈脱落或松动的概率,以及密封圈仅外露一个面并与环形筋和壶身内表面平齐,降低密封圈发生形变的概率,增加保温壶密封性能,降低壶内水冷却过快或者细菌滋生的概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保温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壶身和颈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颈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的颈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的壶身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技术的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是本技术的密封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8是图7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9是本技术的颈部和壶身配合的剖面示意图;
[0027]图10是图9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8]图11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壶身,2、颈部,3、环形筋,4、卡扣部,5、把手, 6、出水口,7、加强筋,8、第二安装槽, 9、环形凸起圈;10、密封圈,101、外圈,102、内圈,103、端部,104、第一安装槽,105、第一斜面,106、沿伸部,11、连接部,13、第二斜面,14、环形槽,15、壶盖,16、按钮,161、按压部,162、卡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31]如图1

1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保温壶,包括壶身1,所述壶身1上端设有连接部11,所述壶身1通过连接部11连接有颈部2,所述颈部2上端设有壶盖15,所述颈部2内壁设有环形筋3,所述环形筋3与所述连接部11之间设有密封圈10。
[0032]本实施例中,环形筋3突出于颈部2内壁,具体地,环形筋3位于颈部2的中间位置处并通过密封圈10与壶身1上端的连接部11密封配合,颈部2相对于环形筋3下方部分还可将连接部11外表面包围住,并与壶身1外表面平齐,极大地增加了保温壶的密封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环形筋3也可以位于颈部2上端或者下端。
[0033]如图4、5、9、10所示,颈部2内壁还设有环形凸起圈9,连接部11外壁突出有与环形凸起圈9相匹配的环形槽14,从而环形凸起圈9与环形槽14的配合,使得颈部2与连接部11连接,从而使得颈部2安装在壶身1上。
[0034]本实施例中,如图7、8所示,密封圈10包括内圈102和外圈101,内圈102和外圈101通过端部103连为一体,且内圈102和外圈101之间形成第一安装槽104,连接部11安装入第
一安装槽104。
[0035]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环形筋3与颈部2内壁之间形成第二安装槽8,外圈102和内圈101的上端通过端部103连为一体,外圈102和内圈101的上端以及端部均安装进第二安装槽8。具体地,环形筋3下端靠近颈部2内壁一侧开设环形孔,从而环形筋3与颈部2内壁之间形成第二安装槽8,供密封圈10外圈101安装配合。
[0036]如图7、8所示,内圈102底部向外凸出形成沿伸部106,外圈101和内圈102上端安装进第二安装槽8时,沿伸部106的上端面与环形筋3的下端面相抵。外圈101和内圈102上端安装进第二安装槽8并与第二安装槽8内壁过盈配合,从而使得密封圈10牢牢稳定设置在环形筋3与连接部11之间,降低密封圈10脱落或者松动的概率,从而增加了保温壶的密封性能。
[0037]进一步地,沿伸部106的下底面为第一斜面105,连接部11内壁凸出形成与所述第一斜面105相配合的第二斜面13,所述连接部11安装入所述第一安装槽104时,所述第一斜面105与所述第二斜面13相抵。通过斜面配合,一方面通过配合接触渐增式压力增加安装配合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防止水壶倾倒漏水,如图5所示。
[0038]外圈101和内圈102上端安装进第二安装槽8,直至沿伸部106的上端面与环形筋3下端面相抵,而连接部11安装进第一安装槽104,直至第一斜面105与第二斜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保温壶,包括壶身,所述壶身上端设有连接部,所述壶身通过连接部连接有颈部,所述颈部上端设有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内壁设有环形筋,所述环形筋与所述连接部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和所述外圈之间形成第一安装槽,所述连接部安装入所述第一安装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保温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筋与所述颈部内壁之间形成第二安装槽,所述外圈和所述内圈上端均安装进所述第二安装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保温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底部向外凸出形成沿伸部,所述外圈和所述内圈上端均安装进所述第二安装槽时,所述沿伸部的上端面与所述环形筋下端面相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保温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沿伸部的下底面为第一斜面,所述连接部内壁凸出形成与所述第一斜面相配合的第二斜面,所述连接部安装入所述第一安装槽时,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相抵。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保温壶,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李永江潘少卿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