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切割机的抽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87121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激光切割机的抽风系统,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抽风风道、横梁以及竖立板块,抽风风道上设置有多个吸尘口,每个风门机构以气缸驱动,气缸上连接有气管,每个气管走线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抽风风道的上表面的气管过孔以及开设在所述竖立板块上的第一过管口和第二过管口,所述第一过管口和第二过管口相互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抽风系统巧妙地利用了竖立板块的内部空间进行走线,使得气缸的接管无需在抽风风道的顶部进行长距离的暴露性排布,不仅减少气管的连接长度和暴露面积,还可以利用保护壳对气管过孔和第一过管口之间的气管进行全方位的遮盖保护,杜绝了气管过孔和第一过管口之间的气管被熔渣烫破的情况发生。第一过管口之间的气管被熔渣烫破的情况发生。第一过管口之间的气管被熔渣烫破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光切割机的抽风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切割机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激光切割机的抽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切割技术的高速发展,激光切割机作为一种新型的板材加工工具越来越成熟的运用到各种行业。激光切割是将从激光器组件发射出的激光,经光路系统,聚焦成高功率密度的激光束。激光束照射到工件表面,使工件达到熔点或沸点,同时与光束同轴的高压气体将熔化或气化金属吹走。随着光束与工件相对位置的移动,最终使材料形成切缝,从而达到切割的目的。在平板激光切割机中,主床身上方设置有可水平移动的激光切割头,由于激光切割头在切割时会产生大量烟尘,烟尘污染车间环境,操作人员长期工作吸入大量烟尘后会引起呼吸道的感染,危害到人的身体健康,所以需要在机床上设置抽风除尘结构。
[0003]现有的抽风除尘结构主要包括设置在激光切割机床身上的抽风风道以及多个设置在抽风风道上的风门机构,风门机构主要是利用气缸为驱动力,通过气缸活塞杆的伸长与缩回控制风门板打开或关闭风道口。气缸设置在抽风风道中,在气缸进行气路控制时,需要在气缸的进气口连接进气管,在气缸的回气口连接回气管,以满足气路动作需求,进气管和回收管需要引出至抽风风道的外部,并且通过换向阀与供气设备连接。见图15所示,激光切割机的床身主要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抽风风道1

、若干设置在两个抽风风道之间的横梁3

、两个分别与抽风风道的外侧连接的竖立板块4

、而现有气管2

在走线时一般从抽风风道1/>’
的顶部引出,然后放置在抽风风道的上表面并且沿抽风风道的长度方向排布至床身的端部,从而使气管暴露在激光切割加工区的周围,板材加工过程中,激光切割板材会造成大量的熔融金属飞溅,存在熔渣烫破气管的情况发生,从而影响气缸的正常动作。
[0004]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切割机的抽风系统,旨在对气管进行合理的排布走线,利用保护壳对暴露在外的气管进行保护,避免气管被熔渣烫破。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激光切割机的抽风系统,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抽风风道、连接两个抽风风道的横梁,与抽风风道的外端面连接的竖立板块,抽风风道上设置有多个吸尘口,每个吸尘口上设有用于控制吸尘口开启或关闭的风门机构,所述抽风风道与抽风机连接,每个风门机构以气缸驱动,气缸上连接有气管,气管通过相应的气管走线结构引出激光切割机的外部,每个气管走线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抽风风道的上表面的气管过孔以及开设在所述竖立板块上的第一过管口和第二过管口,所述第一过管口和第二过管口相互连通,所述第一过管口位于竖立板块的内端面上,所述第二过管口位于竖立板块的外端面上;气管依次穿过气管过孔、第一过管口以及第二过管口实现走线,所述抽风风道的上方设有保护壳,所述保护
壳用于保护气管过孔与第一过管口之间的气管。
[0008]所述竖立板块包括由上顶板、下底板、内端板、外端板、左侧板、右侧板围成,所述竖立板块内部形成走线腔,所述第一过管口设置在内端板上,所述第二过管口设置在外端板上。
[0009]所述保护壳包括具有下开口和后开口的壳主体,壳主体上设有与竖立板块可拆卸连接的安装耳。
[0010]每个所述安装耳上设有竖向延伸的腰型孔,所述竖立板块上设有与腰型孔相对应的螺纹孔,每个所述腰型孔处安装有调节螺钉并且该调节螺钉与对应的螺纹孔连接。
[0011]所述风门机构包括开设在抽风风道上的吸尘口、固定在吸尘口边缘上的门框、可相对门框上下摆动实现吸尘口开合的风门板,所述气缸设置在门框的旁侧,所述气缸通过传动组件带动风门板摆动。
[0012]所述风门板的顶部通过弹性合页与门框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直接驱动器输出端的支座、可转动地设置在支座一侧的推轮以及倾斜设置的风门板侧部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上设有导向槽,所述推轮与导向块上的导向槽滑动连接。
[0013]所述风门板包括风门板主体、设置在风门板主体的左右两侧边上且朝抽风风道内部翻折的翼板,所述导向块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导向斜片和连接两个导向斜片的连接片,两个导向斜片与连接片围成所述导向槽,所述连接片固定在对应的翼板上。
[0014]所述抽风风道内设置有支板,所述气缸竖直朝上安装在支板上,所述支座与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之间设置有倒U形的防尘侧板,所述气缸上设有与支板相互平行的防尘面板,所述支板、防尘侧板以及防尘面板能够围成保护气缸活塞杆的防尘腔。
[0015]所述门框上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通过压板固定在门框上。
[0016]所述上顶板和下底板之间设有支撑肋板,两个抽风风道的抽风口通过管道与同一个抽风机连接。
[0017]有益效果: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激光切割机的抽风系统巧妙地利用了竖立板块的内部空间进行走线,使得气缸的气管无需在抽风风道的顶部进行长距离的暴露性排布,不仅减少气管的连接长度和暴露面积,还可以利用保护壳对气管过孔和第一过管口之间的气管进行全方位的遮盖保护,杜绝了气管过孔和第一过管口之间的气管被熔渣烫破的情况发生,确保了气缸的使用有效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激光切割机的抽风系统的立体图一。
[0020]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3为保护壳的立体图。
[0022]图4为气管的走线示意图。
[0023]图5为图4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6为专利技术提供的激光切割机的抽风系统的立体图二。
[0025]图7为竖立板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隐藏了外端板。
[0026]图8为图1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0027]图9为门框与风门板的装配示意图一。
[0028]图10为门框与风门板的装配示意图二。
[0029]图11为风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气缸设置在风门板的右侧。
[0030]图12为图11中D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0031]图13为风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气缸设置在风门板的左侧。
[0032]图14为气缸安装在支板上的示意图。
[0033]图15为现有气管在激光切割机上的排布示意图。
[0034]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

抽风风道、10

横梁、2

竖立板块、21

上顶板、22

下底板、23

内端板、24

外端板、25

左侧板、26

右侧板、27

支撑肋板、3

气管过孔、4

第一过管口、5

第二过管口、6

保护壳、61...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切割机的抽风系统,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抽风风道、连接两个抽风风道的横梁,与抽风风道的外端面连接的竖立板块,抽风风道上设置有多个吸尘口,每个吸尘口上设有用于控制吸尘口开启或关闭的风门机构,所述抽风风道与抽风机连接,其特征在于,每个风门机构以气缸驱动,气缸上连接有气管,气管通过相应的气管走线结构引出激光切割机的外部,每个气管走线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抽风风道的上表面的气管过孔以及开设在所述竖立板块上的第一过管口和第二过管口,所述第一过管口和第二过管口相互连通,所述第一过管口位于竖立板块的内端面上,所述第二过管口位于竖立板块的外端面上;气管依次穿过气管过孔、第一过管口以及第二过管口实现走线,所述抽风风道的上方设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用于保护气管过孔与第一过管口之间的气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切割机的抽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立板块包括由上顶板、下底板、内端板、外端板、左侧板、右侧板围成,所述竖立板块内部形成走线腔,所述第一过管口设置在内端板上,所述第二过管口设置在外端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切割机的抽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包括具有下开口和后开口的壳主体,壳主体上设有与竖立板块可拆卸连接的安装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切割机的抽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安装耳上设有竖向延伸的腰型孔,所述竖立板块上设有与腰型孔相对应的螺纹孔,每个所述腰型孔处安装有调节螺钉并且该调节螺钉与对应的螺纹孔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切割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建冬林哲闻武曹锋强严新明练振达廖谷祥王红胜左建林黄思薪苏伟瞬肖冲杨广潮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汇百盛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