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AGC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含氮含氟化合物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6950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氮含氟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对下述式(5)所示的化合物进行氟化而得到下述式(6)所示的化合物的工序。R3:单键或碳原子数1~20的2价有机基团。R4和R5:至少一者为具有吸电子基团的1价有机基团。R6:碳原子数1~20的1价有机基团。E3:2价有机基团。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含氮含氟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造含氮含氟化合物的方法。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新型的含氮含氟化合物。

技术介绍

[0002]含氮含氟化合物包括作为溶剂等而在产业上有用的化合物,因此,一直以来开发了制造方法。例如,作为将含有C

H的化合物中的C

H部分全部氟化成C

F的方法,已知的是:使用三氟化钴的方法(专利文献1);在电解槽中将氟化氢电解而进行氟化反应的方法(以下称为ECF法)(专利文献2);使用氟气在液相中直接进行氟化反应的方法(专利文献3)等。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昭60

500498号公报
[0006]专利文献2:英国专利第718318号说明书
[0007]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02/026693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9]然而,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方法的温度高且为气固反应,因此存在发生异构化或键断裂、产生多种副产物的问题。
[0010]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方法在氟化中伴有异构化且难以进行异构体的分离,因此,存在所生成的含氟三烷基胺为异构体混合物的问题。
[0011]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形成R2N

R

E

R的氟化氢盐,并对其进行氟化。氟化氢盐在氟化反应所使用的溶剂(专利文献3中记为溶剂2)中的溶解度低,为了在均匀溶液中进行反应而需要大量溶剂,在工业上变得不利。若为了提高容积效率而减少溶剂,则存在如下问题:因固体原料与氟气发生反应而导致除热不充分,在氟化反应中发生C

C单键的断裂,产生多种副产物。
[0012]像这样,在以往的方法中,副产物等成为原因,在氟化反应收率的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
[0013]本专利技术鉴于现有技术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氟化反应收率高的含氮含氟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0014]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5]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0016]〔1〕一种含氮含氟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对下述式(5)所示的化合物进行氟化而得到下述式(6)所示的化合物的工序。
[0017][0018]上述各式中的各取代基的定义如下所述。
[0019]R3:单键或碳原子数1~20的2价有机基团。
[0020]R4和R5:各自独立地为具有吸电子基团的1价有机基团、碳原子数1~20的1价烃基、或者在碳

碳原子间包含醚性氧原子的碳原子数2~20的1价烃基,至少一者为具有吸电子基团的1价有机基团。R3、R4、R5任选相互键合而形成2价有机基团或3价有机基团。
[0021]R6:碳原子数1~20的1价有机基团。
[0022]E3:下述E1与下述E2反应而形成的2价有机基团。
[0023]E1:

COX或

SO2X、或者

C(R
E11
)(R
E12
)OH。X为羟基或卤素原子。R
E11
和R
E12
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10的1价有机基团。
[0024]E2:

C(R
E21
)(R
E22
)OH、或者

COX或

SO2X。R
E21
和R
E22
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20的1价有机基团。X为羟基或卤素原子。
[0025]R
3F
:R3中的一部分或全部氢原子被氟化而得的基团。
[0026]R
4F
:R4中的一部分或全部氢原子被氟化而得的基团。
[0027]R
5F
:R5中的一部分或全部氢原子被氟化而得的基团。
[0028]R
6F
:R6中的一部分或全部氢原子被氟化而得的基团。
[0029]E
3F
:E3中的一部分或全部氢原子被氟化而得的基团。
[0030]〔2〕根据〔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还包括如下工序:
[0031]使下述式(3)

1所示的化合物与下述式(4)所示的化合物反应而得到下述式(5)所示的化合物的工序;或者
[0032]使下述式(3)

2所示的化合物与具有氨基的保护基的化合物反应而得到下述式(5)所示的化合物的工序。
[0033][0034]上述各式中的各取代基的定义如下所述。
[0035]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20的1价烃基、或者在碳

碳原子间包含
醚性氧原子的碳原子数2~20的1价烃基,至少一者为氢原子。R1或R2为除氢原子之外的基团时,R1或R2任选与R3键合而形成2价有机基团。
[0036]R3、R4、R5、R6、E1、E2、E3:与〔1〕相同。
[0037]〔3〕根据〔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还包括如下工序:
[0038]使下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与具有氨基的保护基的化合物反应而得到下述式(3)

1所示的化合物的工序;或者
[0039]使下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与下述式(4)所示的化合物反应而得到下述式(3)

2所示的化合物的工序。
[0040][0041]上述各式中的各取代基的定义如下所述。
[0042]R1、R2、R3、R4、R5、R6、E1、E2、E3:与〔1〕或〔2〕相同。
[0043]〔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还包括:通过对下述式(6)所示的化合物进行脱保护且切断连接基团E
3F
而得到下述式(7)所示的化合物的工序。
[0044][0045]上述各式中的各取代基的定义如下所述。
[0046]R
11
和R
21
: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20的1价有机基团,至少一者为氢原子。R
11
或R
21
为除氢原子之外的基团时,R
11
或R
21
任选与R
3F
键合而形成2价有机基团。
[0047]E4:

COX或

SO2X。X为羟基或卤素原子。
[0048]R
3F
、R
4F
、R
5F
、R
6F
、E
3F
:与〔1〕相同。
[0049]〔5〕下述式(5)所示的化合物。
[0050][0051]上述各式中的各取代基的定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含氮含氟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对下述式(5)所示的化合物进行氟化而得到下述式(6)所示的化合物的工序,上述各式中的各取代基的定义如下所述,R3:单键或碳原子数1~20的2价有机基团;R4和R5:各自独立地为具有吸电子基团的1价有机基团、碳原子数1~20的1价烃基、或者在碳

碳原子间包含醚性氧原子的碳原子数2~20的1价烃基,至少一者为具有吸电子基团的1价有机基团;R3、R4、R5任选相互键合而形成2价有机基团或3价有机基团;R6:碳原子数1~20的1价有机基团;E3:下述E1与下述E2反应而形成的2价有机基团;E1:

COX或

SO2X、或者

C(R
E11
)(R
E12
)OH,X为羟基或卤素原子,R
E11
和R
E12
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10的1价有机基团;E2:

C(R
E21
)(R
E22
)OH、或者

COX或

SO2X,R
E21
和R
E22
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20的1价有机基团,X为羟基或卤素原子;R
3F
:R3中的一部分或全部氢原子被氟化而得的基团;R
4F
:R4中的一部分或全部氢原子被氟化而得的基团;R
5F
:R5中的一部分或全部氢原子被氟化而得的基团;R
6F
:R6中的一部分或全部氢原子被氟化而得的基团;E
3F
:E3中的一部分或全部氢原子被氟化而得的基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还包括如下工序:使下述式(3)

1所示的化合物与下述式(4)所示的化合物反应而得到下述式(5)所示的化合物的工序;或者使下述式(3)

2所示的化合物与具有氨基的保护基的化合物反应而得到下述式(5)所示的化合物的工序,
上述各式中的各取代基的定义如下所述,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20的1价烃基、或者在碳

碳原子间包含醚性氧原子的碳原子数2~20的1价烃基,至少一者为氢原子,R1或R2为除氢原子之外的基团时,R1或R2任选与R3键合而形成2价有机基团;R3、R4、R5、R6、E1、E2、E3:与权利要求1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还包括如下工序:使下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与具有氨基的保护基的化合物反应而得到下述式(3)

1所示的化合物的工序;或者使下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与下述式(4)所示的化合物反应而得到下述式(3)

2所示的化合物的工序,上述各式中的各取代基的定义如下所述,R1、R2、R3、R4、R5、R6、E1、E2、E3:与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还包括:通过对下述式(6)所示的化合物进行脱保护且切断连接基团E
3F
而得到下述式(7)所示的化合物的工序,
上述各式中的各取代基的定义如下所述,R
11
和R
21
: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20的1价有机基团,至少一者为氢原子,R
11
或R
21
为除氢原子之外的基团时,R
11
或R
21
任选与R
3F
键合而形成2价有机基团;E4:

COX或

SO2X,X为羟基或卤素原子;R
3F
、R
4F
、R
5F
、R
6F
、E
3F
:与权利要求1相同。5.下述式(5)所示的化合物,上述各式中的各取代基的定义如下所述,R3:单键或碳原子数1~20的2价有机基团;R4和R5:各自独立地为具有吸电子基团的1价有机基团、碳原子数1~20的1价烃基、或者在碳

碳原子间包含醚性氧原子的碳原子数2~20的1价烃基,至少一者为具有吸电子基团的1价有机基团;R3、R4、R5任选相互键合而形成2价有机基团或3价有机基团;R6:碳原子数1~20的1价有机基团;E3:下述E1与下述E2反应而形成的2价有机基团;E1:

COX或

SO2X、或者

C(R
E11
)(R
E12
)OH,X为羟基或卤素原子,R
E11
和R
E12
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10的1价有机基团;E2:

C(R
E21
)(R
E22
)OH、或者

COX或

SO2X,R
E21
和R
E22
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20的1价有机基团,X为羟基或卤素原子。6.下述式(5a)所示的化合物或下述式(5b)所示的化合物,上述各式中的各取代基的定义如下所述,R
31
: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19的1价有机基团;R
32
: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19的1价有机基团;R
33
:单键或碳原子数1~10的2价有机基团;R
41
:具有吸电子基团的1价有机基团、碳原子数1~20的1价烃基、或者在碳

碳原子间包含醚性氧原子的碳原子数2~20的1价烃基;
R
51
:具有吸电子基团的1价有机基团;R
31
、R
41
、R
51
任选相互键合而形成2价有机基团或3价有机基团;R
32
、R
41
、R
51
任选相互键合而形成2价有机基团或3价有机基团;R
E21
和R
E22
: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20的1价有机基团;R
61
:碳原子数1~20的1价有机基团;R
62
:碳原子数1~20的1价有机基团;E
31


CO



SO2‑
。7.下述式(6)所示的化合物,上述各式中的各取代基的定义如下所述,R
3F
:单键、或者碳原子数1~20的2价有机基团中的一部分或全部氢原子被氟化而得的基团;R
4F
:下述R4中的一部分或全部氢原子被氟化而得的基团;R
5F
:下述R5中的一部分或全部氢原子被氟化而得的基团;R4和R5:各自独立地为具有吸电子基团的1价有机基团、碳原子数1~20的1价烃基、或者在碳

碳原子间包含醚性氧原子的碳原子数2~20的1价烃基,至少一者为具有吸电子基团的1价有机基团;R
3F
、R
4F
、R
5F
任选相互键合而形成2价有机基团或3价有机基团;R
6F
:碳原子数1~20的1价有机基团中的一部分或全部氢原子被氟化而得的基团;E
3F
:下述E1与下述E2反应而形成的2价有机基团中的一部分或全部氢原子被氟化而得的基团;E1:

COX或

SO2X、或者

C(R
E11
)(R
E12
)OH,X为羟基或卤素原子,R
E11
和R
E12
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添隆石桥雄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AGC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