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锁销的旋转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6887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锁销的旋转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导向座,导向座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二孔以及对自锁销进行导向的第三孔,第一通孔和第二孔的轴向相互垂直,第三孔与第二孔连通;转轴,转轴与第二孔间隙配合,转轴的周面上设有贯通孔;旋转驱动器,旋转驱动器与转轴连接,旋转驱动器驱动转轴旋转使贯通孔与第二孔对应,在使贯通孔接收来自于第三孔中的自锁销后,旋转驱动器驱动转轴旋转使贯通孔与第一通孔对应;推料机构,推料机构与第一通孔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保证变速器总成装配质量、规避交付风险及降低变速器制造成本。规避交付风险及降低变速器制造成本。规避交付风险及降低变速器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锁销的旋转自动上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一种装配工装,具体涉及一种自锁销的旋转自动上料装置,用于汽车变速器换挡自锁销压装。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制造的推进,制造业的自动化率也越来越高。当前,国内外变速器制造企业在汽车变速器总成装配质量上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若不进行技术升级存在的缺陷是:首先,装配质量无法有效保证;其次,装配效率无法提升,产品的交付存在风险;最后,制造成本居高不下或持续增加。
[0003]因而如何保证变速器总成装配质量要求、规避交付风险和降低变速器制造成本成为汽车制造企业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自锁销的旋转自动上料装置,本技术能够保证变速器总成装配质量、规避交付风险及降低变速器制造成本。
[0005]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自锁销的旋转自动上料装置,包括:
[0007]导向座,导向座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二孔以及对自锁销进行导向的第三孔,第一通孔和第二孔的轴向相互垂直,第三孔与第二孔连通;
[0008]转轴,转轴与第二孔间隙配合,转轴的周面上设有贯通孔;
[0009]旋转驱动器,旋转驱动器与转轴连接,旋转驱动器驱动转轴旋转使贯通孔与第二孔对应,在使贯通孔接收来自于第三孔中的自锁销后,旋转驱动器驱动转轴旋转使贯通孔与第一通孔对应;
[0010]推料机构,推料机构与第一通孔配合。
[0011]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旋转行程限位部件、第二旋转行程限位部件,所述转轴的周面上设有与第一旋转行程限位部件或者第二旋转行程限位部件配合以限制转轴旋转的阻挡部件。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上料到位检测组件,上料到位检测组件与转轴连接。
[0013]进一步地,第三孔的轴向与第一通孔的轴向不平行,使第三孔的轴向与第一通孔的轴向形成夹角。
[0014]进一步地,所述转轴穿过第二孔,转轴的两端分别暴露在导向座的外部,转轴的一端设有第一轴向限位部件,转轴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轴向限位部件。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向限位部件为设置于转轴周面上的凸缘,第二轴向限位部件为挡圈,所述转轴的周面上设有凹槽,挡圈与凹槽配合。
[0016]进一步地,旋转驱动器为直线驱动器,旋转驱动器与转轴偏心连接。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通过本技术的装置,能够将变速器换挡轴自锁销的压装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并通过减少人工成本达到了降低产品制造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自锁销的旋转自动上料装置的示意图;
[0020]图2是在图1的基础上隐藏了导向座之后的示意图;
[0021]图3为导向座的剖面图;
[0022]图4为转轴的剖面图;
[0023]自锁销A,导向座10,第一通孔11,第二孔12,第三孔13,转轴20,第一轴向限位部件20a,第二轴向限位部件20b,凹槽20c,轴向通孔20d,贯通孔21,阻挡部件22,旋转驱动器30,第一旋转行程限位部件40,第二旋转行程限位部件41,推料机构50,上料到位检测组件60。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图1至图4对本技术进行说明。
[0025]本技术的自锁销的旋转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导向座10、转轴20、旋转驱动器30、推料机构50,下面对每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0026]导向座10上设有第一通孔11、第二孔12以及对自锁销A进行导向的第三孔13,第一通孔11和第二孔12的轴向相互垂直,第三孔13与第二孔12连通。本实施例中,第三孔13的轴向与第一通孔11的轴向不平行,使第三孔13的轴向与第一通孔11的轴向形成夹角,夹角不为直角,因此,第三孔13相对第一通孔11是呈倾斜的状态。
[0027]转轴20与第二孔12间隙配合,转轴20的周面上设有贯通孔21,贯通孔21主要用于接收来自于第三孔13中的自锁销A。所述转轴20穿过第二孔12,转轴20的两端分别暴露在导向座10的外部,转轴20的一端设有第一轴向限位部件20a,转轴20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轴向限位部件20b。
[0028]优选地,所述第一轴向限位部件20a为设置于转轴20周面上的凸缘,第二轴向限位部件20b为挡圈,所述转轴20的周面上设有凹槽20c,挡圈与凹槽20c配合,通过第一轴向限位部件20a和第二轴向限位部件20b的作用,可限止转轴20轴向窜动,避免贯通孔21在旋转后不能与第一孔11或者第三孔13对应。
[0029]旋转驱动器30与转轴20连接,旋转驱动器30驱动转轴20旋转使贯通孔21与第二孔12对应,在使贯通孔20接收来自于第三孔13中的自锁销后,旋转驱动器30驱动转轴20旋转使贯通孔21与第一通孔11对应。旋转驱动器30驱动转轴20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例如,当旋转驱动器30驱动转轴20逆时针旋转时,使贯通孔21与第三孔13对应,即此时贯通孔21与第三孔13的轴向位于同一直线上。当旋转驱动器30驱动转轴20顺时针旋转时,使贯通孔21与第一孔11对应,即此时贯通孔21与第一孔11的轴向位于同一直线上。
[0030]本实施例中,旋转驱动器30为直线驱动器,旋转驱动器30与转轴20偏心连接,直线驱动器可以采用例如气缸、油缸、直线电机或者连接有丝杆机构的电机。旋转驱动器30也可以采用输出旋转扭矩的驱动器,例如步进电机等。
[0031]推料机构50与第一通孔11配合。推料机构50由压头和推料驱动器(图中未示出)组成,第一通孔11为直孔,推料驱动器为直线驱动器,推料驱动器工作时,使压头沿着第一通
孔11直线运动,从而将位于贯通孔21内的自锁销A压装到相应的零件上。
[0032]优选地,还包括第一旋转行程限位部件40、第二旋转行程限位部件41,所述转轴20的周面上设有与第一旋转行程限位部件40或者第二旋转行程限位部件41配合以限制转轴20旋转的阻挡部件22,第一旋转行程限位部件40、第二旋转行程限位部件41的一端优先固定在导向座10上,第一旋转行程限位部件40、第二旋转行程限位部件41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当阻挡部件22与第一旋转行程限位部件40或者第二旋转行程限位部件41配合时,转轴20不能旋转。
[0033]优选地,还包括上料到位检测组件60,上料到位检测组件60与转轴20连接。上料到位检测组件60固定在轴转20的轴向端面上,上料到位检测组件60位于第一轴向限位部件20a的一侧,上料到位检测组件60远离转轴20与旋转驱动器30连接的一端。上料到位检测组件60优先采用光电传感器,在转轴20上设有轴向通孔20d,轴向通孔20d与上料到位检测组件60配合,自锁销A完全进入到贯通孔21之后,自锁销A对上料到位检测组件60的光线进行遮挡,此时上料到位检测组件60判断出自锁销A完全进入到贯通孔21中。
[0034]需要上料压装时,通过旋转驱动器30驱动转轴20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自锁销的旋转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座(10),导向座(10)上设有第一通孔(11)、第二孔(12)以及对自锁销进行导向的第三孔(13),第一通孔(11)和第二孔(12)的轴向相互垂直,第三孔(13)与第二孔(12)连通;转轴(20),转轴(20)与第二孔(12)间隙配合,转轴(20)的周面上设有贯通孔(21);旋转驱动器(30),旋转驱动器(30)与转轴(20)连接,旋转驱动器(30)驱动转轴(20)旋转使贯通孔(21)与第二孔(12)对应,在使贯通孔(21)接收来自于第三孔(13)中的自锁销后,旋转驱动器(30)驱动转轴(20)旋转使贯通孔(21)与第一通孔(11)对应;推料机构(50),推料机构(50)与第一通孔(11)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销的旋转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旋转行程限位部件(40)、第二旋转行程限位部件(41),所述转轴(20)的周面上设有与第一旋转行程限位部件(40)或者第二旋转行程限位部件(41)配合以限制转轴(20)旋转的阻挡部件(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燕平谭飞陈潇石良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