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话线与网线兼用的端子插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6752 阅读:3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话线与网线兼用的端子插孔,它主要由壳体与金属触脚组成,所述壳体上开有插入口,金属触脚设于壳体内,自插入口向内的方向平行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口宽度与RJ-45插头宽度匹配,插入口内两侧设有一对弹性片,所述弹性片之间的距离与RJ-11插头宽度匹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两种大小不同的插头使用同一插孔的匹配问题;省去了设计布线时的困难,也减少了资源浪费及成本投资。(*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话线与网线兼用的端子插孔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传导的连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能分别与电话线插头和网线插头配合的两用插孔。                        
技术介绍
数字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现代人已离不开电话与网络,电话线与网线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近。通常,电话线采用平行的2芯线,其插头采用具有6个端子位置的RJ-11,网络线采用8芯的五类双绞线,其插头采用8个端子位置的RJ-45,由此,电话线插头和网线插头的大小不同,相应地,与之配合的插孔形状也不一样。在实际布线过程中,一般将电话线与网线分开走线,因而我们会看到在通信终端盒上有两个不同的插孔,一为电话线插孔,一为网线插孔;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在布线前首先需要考虑好电话与网络线的走向以及各需要几根线,即使我们在这之前做了如此这般的周详考虑,还是会发现,通信终端盒上的两个插孔并不会被同时用上,或是根本没用上,有时会出现电话线的插孔不够,而一旁的网络线插孔悬空,或是反之,网络线插孔不够,电话线插孔过多,解决办法只有重新布设明线,这样既不美观,又造成了投资的浪费。因而,人们开始采用五类双绞线作为电话线的引线,以增加布线使用的灵活性。然而,在引线端部需要配置相应的插座,由于现有电话线插座和网络线插座的不兼容,造成了面板布置的困难,当人们需要改换某根布线的用途时,就必须更换面板,或者,使用有多个插座的面板。虽然,电话线插头也能插入与网线插头配合的插孔,但是由于其宽度较小,会在插孔中左右摆动,影响连接的可靠性。另外,在一些便携式设备上(例如,笔记本电脑,可以上网的PDA、电子字典等等),有时也涉及到分别通过电话线或网络线连接至公共网的问题,这些设备的体积较小,如果能够合用一个插座,可以降低布局难度,甚-->至减小体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话线与网线兼用的端子插孔,通过结构改良,使得电话线插头和网线插头均能可靠地与该插孔连接。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话线与网线兼用的端子插孔,它主要由壳体与金属触脚组成,所述壳体上开有插入口,金属触脚设于壳体内,自插入口向内的方向平行布置,所述插入口宽度与RJ-45插头宽度匹配,插入口内两侧设有一对弹性片,所述弹性片之间的距离与RJ-11插头宽度匹配。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壳体内加入了一对弹性片,当较小宽度的电话线插头RJ-11置入插入口时,弹性片保持原始状态,RJ-11插头沿着弹性片的内侧边固定于插孔内,不会左右移动,插头上的金属端子与插入口内的金属触脚接通;当较大宽度的网络线插头RJ-45置入插入口时,两侧弹性片被压迫变形,让出插入口通道,使网络线插头RJ-45能插入插孔内,同时可以支撑插头保持正确的插入位置,而在拔出插头后,弹性片恢复到最初的状态及形状。上述技术方案中,弹性片可以有两种布置方式,一般采用第一种方式,即所述弹性片的下部固定于壳体的底部,上部向插入口内部方向弯曲,两弹性片的侧边间距离与RJ-11插头宽度匹配。在这种方式下,RJ-11的插头是由弹性片的内侧边限位的,其限位效果较好,可以保证接触的可靠性。也可以采用第二种方式,所述弹性片的一端固定于壳体的内侧壁上,另一端向插入口内部方向弯曲,弹性片在松驰状态时其间距与RJ-11插头宽度匹配,在压缩状态时其间距与RJ-45插头宽度匹配。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插入口在高度方向上设有与插头上的定位件配合的定位槽。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由于本技术在原有的RJ-45端子插孔中加设了一对弹性片,使得在较小的RJ-11电话插头插入时,弹性片代替壳体内壁,插头受弹性片限位插入,不会左右晃动,而当插入RJ-45时,较大的插头将弹性片下压,沿-->壳体内壁插入,解决了两种大小不同的插头使用同一插孔的匹配问题。2.由于同一插孔可匹配两种插头,在布线时均使用五类网络线,在确定使用种类后,只需端子的接线次序与接入机架上的次序对应,即可实现相应的功能,省去了设计布线时的困难,也减少了资源浪费及成本投资。3.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图1的A-A剖示图。其中:[1]、壳体;[2]、金属触脚;[3]、插入口;[4]、弹性片;[5]、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2所示,一种电话线与网线兼用的端子插孔,它主要由壳体1与金属触脚2组成,所述壳体1上开有插入口,金属触脚2设于壳体1内,自插入口3向内的方向平行布置,所述插入口3宽度与RJ-45插头宽度匹配,插入口内两侧设有一对弹性片4,所述弹性片4的下部固定于壳体1的底部,上部向插入口3内部方向弯曲,两弹性片4的侧边间距离与RJ-11插头宽度匹配,所述插入口3在高度方向上设有与插头上的定位件配合的定位槽5。本实施例中,由于统一RJ-11插头与RJ-45插头的插孔,在布线时电话线与网络线均可使用五类双绞线,在确定使用功能后,以统一的8芯次序接入,可确保两线之间的替换使用。因为在网络通讯中,它是以一对芯线分别作为信息的输入及输出,电话通讯只需2根芯线作为输入及输出,故而从8芯的网络线缆中取出4根作为网络的通讯,而在剩余的4根中任选2根作为电话通讯线即可,如:1,3;2,6为两对网络通讯线,7,8(或4,5)就可以作为电话通讯之用;而在实际使用时,插入的端子若以上述次序制作,当需要接电话时,必须相应的将7,8(或4,5)接入电话机架上,反之则将1,3;2,6接入网络机架(或-->服务器)中。实施例二:一种电话线与网线兼用的端子插孔,它主要由壳体1与金属触脚2组成,所述壳体1上开有插入口3,金属触脚2设于壳体1内,壳体1内还设有一对弹性片4,所述每一弹性片4的一端固定于壳体1的内侧壁上,另一端向插入口内部方向弯曲,弹性片4在松驰状态时其间距与RJ-11插头宽度匹配,在压缩状态时其间距与RJ-45插头宽度匹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话线与网线兼用的端子插孔,它主要由壳体[1]与金属触脚[2]组成,所述壳体[1]上开有插入口[3],金属触脚[2]设于壳体[1]内,自插入口[3]向内的方向平行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口[3]宽度与RJ-45插头宽度匹配,插入口[3]内两侧设有一对弹性片[4],所述弹性片[4]之间的距离与RJ-11插头宽度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话线与网线兼用的端子插孔,它主要由壳体[1]与金属触脚[2]组成,所述壳体[1]上开有插入口[3],金属触脚[2]设于壳体[1]内,自插入口[3]向内的方向平行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口[3]宽度与RJ-45插头宽度匹配,插入口[3]内两侧设有一对弹性片[4],所述弹性片[4]之间的距离与RJ-11插头宽度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4]的下部固定于壳体[1]的底部,上部向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利姆特恩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斯科技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