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备和使用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分泌蛋白质组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6543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1:50
本申请提供了用于制备和使用间充质干细胞分泌蛋白质组的方法和过程,以及用于使用本文所述的间充质干细胞分泌蛋白质组治疗眼部病状和/病症的方法。病状和/病症的方法。病状和/病症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制备和使用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分泌蛋白质组的方法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2020年2月7日提交的美国申请号16/785,463;2020年2月7日提交的美国申请号16/785,470;2019年4月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2/831,371;以及2019年10月3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2/929,035的优先权,所述申请的公开内容出于所有目的以引用方式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介绍

[0003]再生医学为与人类细胞、组织或器官的替换或再生有关以恢复或建立正常功能的医学领域。例如,可以利用干细胞疗法来治疗、预防或治愈多种疾病和病症。
[0004]干细胞为具有无限分裂能力的细胞,并且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可以分化成多种不同的细胞类型。全能干细胞为具有产生构成胚胎的所有细胞和组织的潜力的干细胞。多能干细胞为产生中胚层、内胚层和外胚层细胞的干细胞。多能干细胞为能够分化成两种或更多种细胞类型的干细胞,而单能干细胞为仅分化成一种细胞类型的干细胞。一种类型的此类干细胞为间充质干细胞。参见例如美国专利申请US20190046576。
[0005]然而,很难以临床相关的规模生产和储存基于活干细胞的疗法。(参见Trainor等人,Nature Biotechnology 32(1)(2014))。此外,此类疗法的治疗效力和再生能力通常是可变的,并且细胞可能在移植前或移植过程中死亡。(参见Newell,Seminars in Immunopathology 33(2):91(2011))。植入的干细胞也容易受到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和/或排斥,并且通常难以评估效力和/或控制“剂量”。因此,本领域需要能够克服当前与基于细胞的再生医学疗法相关的成本、储存和制造质量控制限制的额外再生疗法。特别是在眼部病状的情况下。
[0006]眼睛的爆炸伤和钝伤会导致眼部内容物的一系列机械破坏,包括视网膜震荡、创伤性白内障、晶状体带状附着的破坏、房角后退、虹膜透析和瞳孔括约肌破裂。这些损伤的治疗仅限于虹膜的机械修复(如果可能的话)、用塑料晶状体植入物替换晶状体以及修复视网膜脱离。目前还没有修复视网膜或前房的细胞结构的治疗方法。此外,在伊拉克自由行动期间,创伤性视神经病变和视神经撕脱为需要专门眼科护理的六种主要眼部损伤类型(Cho和Savitsky,“Ocular Trauma Chapter 7”,于Combat Casualty Care:Lessons learned from Oef and Oif中,由Brian Eastbridge和Eric Savitsky编,第299

342页,Ft.Detrick,Md.:Borden Institute(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2012),其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百分之六十的创伤性头部损伤导致神经眼科异常(Van Stavern等人,J Neuro

Ophthamol 21(2):112

117,2001)(以引用方式整体并入本文),其中一半涉及视神经神经或视觉通路。对神经元的创伤性损伤会导致轴突损伤和不可逆的神经元丢失,从而导致永久性缺陷。虽然已经在动物中鉴定出许多潜在的神经保护疗法,但这些单一药剂通常无法转化为人类临床试验中的疗法(Turner等人,J Neurosurg 118(5):1072

1085,2013,以引用方式整体并入本文)。可能需要影响多个细胞靶点的组合疗法来预防神经元损伤。
[0007]角膜作为眼睛的最外层组织具有保护作用,但它极易受到严重损伤和疾病的影响。它缺乏血管使得其为透明的,但也限制了它的愈合能力。角膜损伤由于可能导致不可逆的失明,因此需要及时干预和积极治疗。对改进的眼睛表面愈合疗法的关键需要对于化学烧伤和严重的角膜疾病(例如急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史蒂文斯

约翰逊综合征(Stevens

Johnson Syndrome)、眼类天疱疮和其他导致持续性角膜上皮缺陷的疾病特别明显,这些疾病总的发病率每年超过100,000例。(参见Dietrich

Ntoukas等人Cornea.2012,31(3):299

310;Stevenson W等人,Clin Ophthalmol.2013,7:2153

2158.White KD等人,J Allergy Clin Immunol Pract.2018;6(1):38

69;Tauber J.(2002)Autoimmune Diseases Affecting the Ocular Surface.于:Ocular Surface Disease Medical and Surgical Management.Springer,New York,NY.;以及Wirostko B等人,Ocul Surf.2015年7月;13(3):204

21;以及Haring,RS.等人,JAMA Ophthalmol.2016年10月1日;134(10):1119

1124。)
[0008]此外,局部眼科药物的开发受到许多解剖学限制的阻碍,包括泪液周转和稀释、鼻泪引流和反射性眨眼,通常不到5%的局部施用剂量到达更深的眼部组织(Gaudana等人,2009)。在角膜伤口的情况下,最初的损伤会导致角膜上皮出现裂痕,从而使局部应用的MSC

S通过以穿透上皮层。
[0009]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可靶向眼睛并将治疗有效载荷递送至可能由于继发于创伤(例如烧伤、急性炎症、年龄和/或氧化应激)的炎症而变性的难以到达的感官组织的眼部疗法。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用于此类治疗的间充质干细胞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以及用于制备此类组合物的方法来满足该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间充质干细胞(MSC)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其包含:
[0011]i.小于约250μM IDO(吲哚胺

2,3

双加氧酶)酶活性;
[0012]ii.至少一种选自以下的营养因子/细胞因子:HGF、FGF

7、TIMP

1、TIMP

2、PAI

1(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E1)、VEGF

A和/或b

NGF;
[0013]iii.至少一种选自以下的附加因子:sFLT

1、PEDF(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F1)、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A1、IGFBP

2、IGFBP

3、SDF

1、TSG

14、激肽释放酶3、MCP

1、bFGF、血管生成素、MCP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间充质干细胞(MSC)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其包含:i.小于约250μM IDO(吲哚胺

2,3

双加氧酶)酶活性;ii.至少一种选自以下的营养因子/细胞因子:HGF、FGF

7、TIMP

1、TIMP

2、PAI

1(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E1)、VEGF

A和/或b

NGF;iii.至少一种选自以下的附加因子:sFLT

1、PEDF(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F1)、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A1、IGFBP

2、IGFBP

3、SDF

1、TSG

14、激肽释放酶3、MCP

1、bFGF、血管生成素、MCP

2、Angio

2、IL

6、IL

17、G

CSF、M

CSF、GM

CSF、IL

8、TNF

β、PDGF、SOD1、SOD2、SOD3和/或HO

1;和iv.至少一种选自以下的附加因子:DPPIV(二肽基肽酶

4)、uPA、血管生成素

1、血管生成素

2、双调蛋白、内皮抑素、内皮素

1、血小板反应蛋白

2和/或血小板反应蛋白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SC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其中所述MSC分泌蛋白质组还包含“更高水平”的至少一种选自以下的因子: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E1、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A1、TIMP

1、血小板反应蛋白

1、穿透素

3(TSG

14)、血小板因子4和/或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F1,任选地1ng/mL

400ng/mL或任选地1ng/mL

300ng/mL、或任选地1ng/mL

200ng/mL、或任选地1ng/mL

100ng/mL、或任选地1ng/mL

50ng/mL、或任选地1ng/mL

10ng/mL、任选地1ng/mL

8ng/mL。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MSC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其中所述MSC分泌蛋白质组还包含“中等范围”水平的至少一种选自以下的因子:血管生成素

1、血管生成素

2、双调蛋白、内皮抑素、内皮素

1、血小板反应蛋白

2、血小板反应蛋白

1、血管生成素、DPPIV、IGFBP

3和/或uPA,任选地400pg/mL

3000pg/mL。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MSC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其中所述MSC分泌蛋白质组还包含至少一种选自以下的因子:载脂蛋白A1、补体因子D、C反应蛋白、胱抑素C、DKK

1、Emmprin、骨桥蛋白、维生素D BP、MIF、RANTES、uPAR、IL

17a、GDF

15和/或IFNγ。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MSC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其中所述MSC分泌蛋白质组包含抗血管生成与促血管生成的比率,其中所述比率为>2、>3、>4或>5。6.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MSC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其中所述MSC分泌蛋白质组还包含“低”水平的VEGF,任选地0pg/mL

200pg/mL或任选地1pg/mL

400pg/mL的VEGF。7.根据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MSC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其中VEGF的水平比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E1的水平低5

10倍。8.根据权利要求1

7中任一项所述的MSC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包含一种或多种抗血管生成因子,并且其中所述一种或多种抗血管生成因子的浓度相对于VEGF的浓度的总和为>2、>3、>4或>5。9.根据权利要求1

8中任一项所述的MSC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其中所述MSC分泌蛋白质组不包含和/或包含非常低水平的bFGF、PLGF和PDGF,任选地小于1000pg/mL。10.根据权利要求1

9所述的MSC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其中所述MSC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具有约4.7至约7.5的pH。11.根据权利要求1

10中任一项所述的MSC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其中所述MSC分泌蛋白质组以选自以下的缓冲系统配制:磷酸二钠/一钠、柠檬酸钠/柠檬酸、硼酸/柠檬酸钠、硼酸/四硼酸钠和柠檬酸/磷酸二钠。
12.根据权利要求1

11所述的MSC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其中所述MSC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还包含张力调节剂。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MSC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其中所述张力调节剂选自NaCl、KCl、甘露醇、右旋糖、蔗糖、山梨醇和甘油。14.根据权利要求1

13中任一项所述的MSC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其中所述MSC分泌蛋白质组还包含磷酸一钠/磷酸二钠、甘露醇和海藻糖,其中所述组合物具有约pH 7.4的pH。15.根据权利要求1

14中任一项所述的MSC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其中所述MSC分泌蛋白质组还包含二价阳离子。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MSC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其中所述二价阳离子选自Mg2+、Ca2+和Zn2+。17.根据权利要求1

16中任一项所述的MSC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其中所述MSC分泌蛋白质组还包含磷酸二钠/柠檬酸、甘露醇和海藻糖,其中所述组合物具有约pH 6.4的pH。18.根据权利要求1

17中任一项所述的MSC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还包含粘合剂。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MSC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其中所述粘合剂选自羟丙甲纤维素、泊洛沙姆407、泊洛沙姆188、泊洛沙姆237、泊洛沙姆338、羟丙甲纤维素(HPMC)、聚卡波非、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VA(聚乙烯醇)、聚酰亚胺、透明质酸钠、结冷胶、聚(乳酸



乙醇酸)(PLGA)、聚硅氧烷、聚酰亚胺、羧甲基纤维素(CMC)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羟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羧甲基钠纤维素、纤维蛋白胶、聚乙二醇和GelCORE。20.一种制备间充质干细胞(MSC)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的方法,其包括:i.在第一培养基中培养间充质干细胞(MSC);ii.从所述MSC中去除来自步骤(i)的所述第一培养基;iii.洗涤在步骤(ii)中的所述MSC;iv.添加第二培养基并培养约1

5天;v.收获来自步骤(iv)的所述第二培养基作为条件培养基;和vi.将步骤(v)中的所述条件培养基加工成根据权利要求1

19中任一项所述的MSC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MSC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是根据权利要求1

19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22.根据权利要求20

2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步骤(v)中的所述条件培养基加工成所述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的步骤(vi)包括:a)过滤来自步骤(v)的所述收获的条件培养基以去除细胞微粒;b)浓缩来自步骤(a)的所述过滤的条件培养基;和c)用配制缓冲液进行缓冲液交换。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c)包括用选自以下的缓冲系统进行缓冲液交换:磷酸二钠/磷酸二钠、柠檬酸钠/柠檬酸、硼酸/柠檬酸钠、硼酸/四硼酸钠和柠檬酸/磷酸二钠。24.根据权利要求22

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过滤步骤(a)包括使用0.45μm过滤器、0.22μm过滤器、0.8μm过滤器和0.65μm过滤器、低蛋白质结合PVDF膜和/或PES(聚醚砜)。
25.根据权利要求22

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浓缩步骤(b)包括使用中空纤维过滤器、切向流过滤系统或基于离心的尺寸排阻技术。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离心的尺寸排阻技术采用3

10kDa MW截止值。27.一种治疗眼部疾病的方法,其包括向有需要的患者施用治疗有效量的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间充质干细胞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或根据权利要求20

26中任一项所述制备的组合物。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治疗方法,其中将所述组合物施用于靶标区域。29.一种用于治疗有需要的患者中的眼部结构创伤性损伤后的视觉功能障碍的方法,其包括向所述患者施用治疗有效量的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间充质干细胞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或根据权利要求20

26中任一项所述制备的组合物。30.一种用于在有需要的患者中诱导和/或促进眼部伤口愈合的方法,其包括向所述患者施用治疗有效量的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间充质干细胞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或根据权利要求20

26中任一项所述制备的组合物。31.一种用于在有需要的患者中减少和/或抑制新血管形成、减少和/或抑制瘢痕形成、促进和/或保持视力和/或增加伤口闭合率(例如,减少闭合时间)的方法,其包括向所述患者施用治疗有效量的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间充质干细胞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或根据权利要求20

26中任一项所述制备的组合物。32.一种用于在有需要的患者中减少和/或抑制新血管形成和减少瘢痕形成以促进视力保持的方法,其包括向所述患者施用治疗有效量的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间充质干细胞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或根据权利要求20

26中任一项所述制备的组合物。33.根据权利要求27

3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间充质干细胞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被配制用于局部施用。34.根据权利要求27

3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间充质干细胞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被配制用于结膜下注射。35.一种用于表征MSC分泌蛋白质组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i)对MSC分泌蛋白质组进行一种或多种表征测定,其中表征测定选自物理组分表征、氧化应激测定、安全性分析、稳定性测定、增殖测定、迁移测定、新血管形成测定、分化/瘢痕形成测定、炎症测定和/或上皮屏障完整性测定;和(ii)确定(i)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测定的结果。36.一种测定MSC分泌蛋白质组的生物效力和稳定性的方法,其包括,其中所述方法包括:(i)对MSC分泌蛋白质组进行一种或多种表征测定,其中表征测定选自物理组分表征、氧化应激测定、安全性分析、稳定性测定、增殖测定、迁移测定、新血管形成测定、分化/瘢痕形成测定、炎症测定和/或上皮屏障完整性测定;和(ii)确定(i)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测定的结果。37.一种用于确定多个MSC分泌蛋白质组批次之间的MSC分泌蛋白质组批次一致性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i)对MSC分泌蛋白质组进行一种或多种表征测定,其中表征测定选自物理组分表征、
氧化应激测定、安全性分析、稳定性测定、增殖测定、迁移测定、新血管形成测定、分化/瘢痕形成测定、炎症测定和/或上皮屏障完整性测定;和(ii)确定(i)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测定的结果。38.根据权利要求35

3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来自物理组分表征的(ii)中的结果鉴定根据权利要求1

19中任一项所述的抗血管生成MSC分泌蛋白质组或根据权利要求20

26中任一项所述制备的组合物。39.根据权利要求35

3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来自安全性分析的(ii)中的结果提供了表现出血液相容性和低和/或无热原和/或内毒素的MSC分泌蛋白质组。40.根据权利要求35

3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来自稳定性测定的(ii)中的结果提供了在

20℃、4℃,和/或20℃(例如室温)下持续至少7天或至少14天表现出稳定性的MSC分泌蛋白质组。41.根据权利要求35

3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来自增殖测定的(ii)中的结果提供了诱导增殖的MSC分泌蛋白质组。42.根据权利要求35

3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来自迁移测定的(ii)中的结果提供了诱导迁移的MSC分泌蛋白质组。43.根据权利要求35

3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来自新血管形成测定的(ii)中的结果提供了抑制或不促进新血管形成的MSC分泌蛋白质组。44.根据权利要求35

3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来自分化/瘢痕形成测定的(ii)中的结果提供了抑制分化和/或瘢痕形成的MSC分泌蛋白质组。45.根据权利要求35

3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来自炎症测定的(ii)中的结果提供了抑制炎症的MSC分泌蛋白质组。46.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iii)基于(ii)中的结果鉴定MSC分泌蛋白质组批次。47.一组用于表征MSC分泌蛋白质组的测试和/或测定,其中所述组包括至少两种表征测定,其中表征测定选自物理组分表征、氧化应激测定、安全性分析、稳定性测定、增殖测定、迁移测定、新血管形成测定、分化/瘢痕形成测定、炎症测定和/或上皮屏障完整性测定。48.一组用于确定MSC分泌蛋白质组批次之间的一致性的测试和/或测定,其中所述组包括一种或多种表征测定,其中表征测定选自物理组分表征、氧化应激测定、安全性分析、稳定性测定、增殖分析、迁移测定、新血管形成测定、分化/瘢痕形成测定、炎症测定和/或上皮屏障完整性测定。49.根据权利要求47

4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组测试和/或测定,其中所述物理组分表征鉴定根据权利要求1

19中任一项所述的MSC分泌蛋白质组或根据权利要求20

26中任一项所述制备的组合物。50.根据权利要求47

4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组测试和/或测定,其中来自安全性分析的(ii)中的结果提供了表现出血液相容性和低和/或无热原和/或内毒素的MSC分泌蛋白质组。51.根据权利要求47

4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组测试和/或测定,其中所述稳定性测定鉴定了在

20℃、4℃和/或20℃(例如室温)下持续至少7天或至少14天表现出稳定性的MSC分泌蛋白质组。
52.根据权利要求47

4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组测试和/或测定,其中所述增殖测定鉴定了诱导增殖的MSC分泌蛋白质组。53.根据权利要求47

4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组测试和/或测定,其中所述迁移测定鉴定诱导迁移的MSC分泌蛋白质组。54.根据权利要求47

4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组测试和/或测定,其中所述新血管形成测定鉴定了抑制或不促进新血管形成的MSC分泌蛋白质组。55.根据权利要求47

4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组测试和/或测定,其中所述分化/瘢痕形成测定鉴定了抑制分化和/或瘢痕形成的MSC分泌蛋白质组。56.根据权利要求47

48中任一项的一组测试和/或测定,其中所述炎症测定鉴定了抑制炎症的MSC分泌蛋白质组。57.根据权利要求47

4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组测试和/或测定,其中物理组分表征、氧化应激测定、安全性分析、稳定性测定、增殖测定、迁移测定、新血管形成测定、分化/瘢痕形成测定、炎症测定和/或上皮屏障完整性测定全部都被执行。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一组测试和/或测定,其中所述测试和/或测定鉴定了根据权利要求49

56所述的MSC分泌蛋白质组。59.根据权利要求47

5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组测试和/或测定,其中所述MSC分泌蛋白质组是抗血管生成MSC分泌蛋白质组和/或抗瘢痕形成MSC分泌蛋白质组。60.根据权利要求20

4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MSC分泌蛋白质组是抗血管生成MSC分泌蛋白质组和/或抗瘢痕形成MSC分泌蛋白质组。61.根据权利要求1

19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或根据权利要求20

26中任一项所述制备的组合物,其中所述MSC分泌蛋白质组是抗血管生成MSC分泌蛋白质组或抗瘢痕形成MSC分泌蛋白质组。62.一种稳定的间充质干细胞(MSC)分泌蛋白质组制剂,其包含:i.1

20μg,任选地2μg

8μg MSC分泌蛋白质组/mL;ii.2mg

3mg磷酸二氢钠/mL;iii.11mg

12mg磷酸氢二钠/mL;iv.11.5mg

13mg甘露醇/mL;v.23mg

24mg海藻糖二水合物;vi.0.5mg

2mg羟丙甲纤维素/mL;并且其中pH是约4.7至约7.5。63.一种稳定的间充质干细胞(MSC)分泌蛋白质组制剂,其包含:i.0.004%

0.0375%,任选地0.008%

0.015%w/w MSC分泌蛋白质组;ii.4%

5%w/w磷酸二氢钠;iii.21.5%

23%w/w磷酸氢二钠;iv.23%

25%w/w甘露醇;v.46%

48%w/w脱水海藻糖;vi.1%

3%w/w羟丙甲纤维素;并且其中pH是约4.7至约7.5。64.一种稳定的间充质干细胞(MSC)分泌蛋白质组制剂,其包含:
i.6μg MSC分泌蛋白质组/mL;ii.2.28mg磷酸二氢钠/mL;iii.11.45mg磷酸氢钠/mL;iv.12.2mg甘露醇/mL;v.24mg海藻糖二水合物;vi.1mg羟丙甲纤维素/mL;并且其中pH为约7.4。65.一种稳定的间充质干细胞(MSC)分泌蛋白质组制剂,其包含:i.0.012%w/w MSC分泌蛋白质组;ii.4.5%w/w磷酸二氢钠;iii.22.4%w/w磷酸氢二钠;iv.24%w/w甘露醇;v.47.1%w/w脱水海藻糖;vi.2.0%w/w羟丙甲纤维素;并且其中pH为约7.4。66.一种间充质干细胞(MSC)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其包含:a.至少一种选自以下的营养因子/细胞因子:HGF、TIMP

1、TIMP

2、PAI

1(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E1)、VEGF

A和b

NGF;b.至少一种选自以下的附加因子:PEDF(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F1)、IGFBP

2、IGFBP

3、SDF

1、TSG

14、激肽释放酶3、MCP

1、血管生成素、MCP

2、血管生成素组成的组

2、IL

6、IL

17、G

CSF、M

CSF、GM

CSF、IL

8、TNF

β和PDGF;和c.至少一种选自以下的附加因子:DPPIV(二肽基肽酶

4)、uPA、血管生成素

1、血管生成素

2、双调蛋白、内皮抑素、内皮素

1、血小板反应蛋白

2和血小板反应蛋白

1。67.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MSC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其中所述MSC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还包含高水平的至少一种选自以下的因子: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E1、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A1、TIMP

1、血小板反应蛋白

1、穿透素

3(TSG

14)、血小板因子4和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F1。68.根据权利要求66

67中任一项所述的MSC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其中所述MSC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包含1ng/mL

400ng/mL的至少一种选自以下的因子: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E1、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A1、TIMP

1、血小板反应蛋白

1、穿透素

3(TSG

14)、血小板因子4和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F1。69.根据权利要求66

68中任一项所述的MSC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其中所述MSC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还包含中等范围水平的至少一种选自以下的因子:血管生成素

1、血管生成素

2、双调蛋白、内皮抑素、内皮素

1、血小板反应蛋白

2、血小板反应蛋白

1、血管生成素、DPPIV、IGFBP

3和/或uPA。70.根据权利要求66

69中任一项所述的MSC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其中所述MSC分泌蛋白质组包含400pg/mL

3000pg/mL的至少一种选自以下的因子:血管生成素

1、血管生成素

2、双调蛋白、内皮抑素、内皮素

1、血小板反应蛋白

2、血小板反应蛋白

1、血管生成素、DPPIV、IGFBP

3和/或uPA。
71.根据权利要求66

70中任一项所述的MSC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其中所述MSC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还包含至少一种选自以下的因子:载脂蛋白A1、补体因子D、C反应蛋白、胱抑素C、DKK

1、Emmprin、骨桥蛋白、维生素D BP、MIF、RANTES、uPAR、IL

17a、GDF

15和IFNγ。72.根据权利要求66

71中任一项所述的MSC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其中所述MSC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包含抗血管生成与促血管生成的比率,其中所述比率为>2、>3、>4或>5。73.根据权利要求66

72中任一项所述的MSC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其中所述抗血管生成因子包括一种或多种选自以下的因子:PEDF、较低水平的VEGF和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E1,并且促血管生成因子包括一种或多种选自以下的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IGFBP

3、uPA、Angio

1、Angio

2、内皮素

1。74.根据权利要求66

73中任一项所述的MSC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其中所述MSC分泌蛋白质组组合物还包含低水平的VEGF。75.根据权利要求6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斯潘塞
申请(专利权)人:康巴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