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场地中的泥浆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6524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泥浆池的技术领域,公开了施工场地中的泥浆池结构,包括纵向打入土里的拉森板,所述拉森板在周向围合形成围拢区域,所述拉森板下部嵌入土体内,所述拉森板的上部具有围拢段,所述围拢段围合的区域呈空腔状,形成泥浆池,所述泥浆池中设有限制所述围拢段朝向泥浆池内倾斜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连接在所述围拢段上;这样的泥浆池,在施工的过程中不用增加很多的材料,不受场地的限制,形状尺寸可根据需要和实际的场地情况确定,而且泥浆池用完后,拉森板还可用于其它的支护作业,具有施工操作简便、效率高以及成本低的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施工场地中的泥浆池结构


[0001]本技术专利涉及泥浆池的
,具体而言,涉及施工场地中的泥浆池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桩基础施工中,泥浆的应用及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影响桩基础的施工质量、进度、及安全。而泥浆池是地基与基础工程必需的辅助设施,用于桩形成过程中制备、储存泥浆所用,泥浆池一般形成在施工场地中,当需要用到泥浆时,直接可以在泥浆池中抽取,或者,可以用来收集桩孔内清孔过滤后的泥浆。
[0003]传统建筑业中一般采用砖临时砌出泥浆池,用于存放打桩时从桩孔溢出的泥浆,这种泥浆池的施工比较耗费工时,而且泥浆池四壁孔隙很多,大量泥浆会被消耗掉,泥浆池四壁也很容易坍塌,总体效果很差。
[0004]或者,也会采用混凝土浇筑、砖砌,或者用钢板及型钢焊制,但是,以上这些泥浆池往往存在施工复杂以及费用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施工场地中的泥浆池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泥浆池施工复杂的问题。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施工场地中的泥浆池结构,包括纵向打入土里的拉森板,所述拉森板在周向围合形成围拢区域,所述拉森板下部嵌入土体内,所述拉森板的上部具有围拢段,所述围拢段围合的区域呈空腔状,形成泥浆池,所述泥浆池中设有限制所述围拢段朝向泥浆池内倾斜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连接在所述围拢段上。
[000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多个水平布置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沿着围拢段的周向环状布置;沿着泥浆池自内而外的方向,所述支撑架朝外抵压着围拢段;多个所述支撑架沿着泥浆池的深度方向依序间隔布置,处于泥浆池最底部的支撑架抵接在泥浆池的底部上,相邻的支撑架之间通过多个纵向杆连接,多个所述纵向杆沿着支撑架的环绕方向间隔布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具有两个弯折段,两个所述弯折段之间对接形成弯折角;两个所述弯折段之间设有水平布置且与弯折角相对的角撑杆,所述角撑杆的两端分别对应与两个弯折段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中设有水平布置且直条状的对撑杆,所述对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架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拉森板具有延伸至土体上方的上延段,所述上延段的底部对接在所述围拢段的顶部,所述上延段呈环状围拢状,所述上延段的外住箍设有水平布置的围合筋,所述围合筋绕着上延段的周向封闭围合。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上延段的外周设置有水平布置的外抵环片,所述外抵环片具有嵌
入在围拢段的外周与土体之间的嵌入段以及显露在所述上延段的外周的显露段;所述嵌入段具有抵接在围拢段外周且呈纵向布置的内抵接侧壁,以及嵌入抵接在围拢段外周的土体中的外抵接侧壁,沿着自上而下的方向,所述外抵接侧壁朝向围拢段倾斜布置。
[0012]进一步地,沿着自下而上的方向,所述显露段偏离上延段的外周,且与嵌入段弯折布置,所述显露段上设有朝下布置的插入条;当拉森板打入土体设定深度后,将外抵环片的嵌入段打入在围拢段的外周与土体之间,并将显露段相对于嵌入段朝下弯折,直至所述显露段上的插入条插入土体,所述显露段贴附抵接在土体上。
[0013]进一步地,沿着所述插入条插入土体的方向,所述插入条偏离围拢段的外周倾斜布置。
[0014]进一步地,所述拉森板具有嵌入在泥浆池下方土体中的稳固段,在所述泥浆池的底部设置水平布置的内抵环片,所述内抵环片沿着泥浆池的周向环绕布置,将所述内抵环片插入在稳固段与土体之间;所述内抵环片具有朝向土体的外侧壁,沿着自上而下的方向,所述内抵环片的外侧壁朝向稳固段倾斜布置。
[0015]进一步地,所述内抵环片的顶部连接有压环片,当所述内抵环片插入在稳固段与土体之间后,将所述压环片朝下弯折抵压在泥浆池的底部。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施工场地中的泥浆池结构,施工者可以根据需要和实际的场地情况确定泥浆池300的形状、大小和深浅,在施工的过程中不用增加很多的材料,不受场地的限制;而且泥浆池内设置有支撑结构,这样,泥浆池结构稳固且不易坍塌;泥浆池用完后,拉森板还可用于其它的支护作业。因此,这样的泥浆池具有施工操作简便、效率高以及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泥浆池的剖切图;
[0018]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泥浆池的俯视图;
[0019]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外抵环片和内抵环片与拉森板配合位置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外抵环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内抵环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4]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5]参照图1

5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0026]施工场地中的泥浆池结构,包括拉森板100,拉森板100纵向打入划定场地后的土体内,拉森板100在周向围合形成围拢区域,拉森板100下部嵌入土体200内,拉森板100的上部具有围拢段,围拢段围合的区域呈空腔状,空腔区域就形成泥浆池300,泥浆池300中设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连接在围拢段上,支撑结构用于限制围拢段朝向泥浆池300内倾斜。
[0027]这样的泥浆池结构,施工者可以根据需要和实际的场地情况确定泥浆池300的形状、大小和深浅,在施工的过程中不用增加很多的材料,不受场地的限制,而且泥浆池300内设置有支撑结构,这样,泥浆池300结构稳固且不易坍塌;泥浆池300用完后,拉森板100还可用于其它的支护作业。因此,这样的泥浆池300具有施工操作简便、效率高以及成本低的优点。
[0028]支撑结构包括多个水平布置的支撑架400,支撑架400沿着围拢段的周向环状布置;沿着泥浆池300自内而外的方向,支撑架400朝外抵压着围拢段;这样支撑架400对拉森板100就有了一个朝向土体200的压力,可以防止拉森板100朝向泥浆池300内坍塌。
[0029]多个支撑架400沿着泥浆池300的深度方向依序间隔布置,处于泥浆池300最底部的支撑架400抵接在泥浆池300的底部上,相邻的支撑架400之间通过多个纵向杆连接,多个纵向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施工场地中的泥浆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打入土里的拉森板,所述拉森板在周向围合形成围拢区域,所述拉森板下部嵌入土体内,所述拉森板的上部具有围拢段,所述围拢段围合的区域呈空腔状,形成泥浆池,所述泥浆池中设有限制所述围拢段朝向泥浆池内倾斜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连接在所述围拢段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场地中的泥浆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多个水平布置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沿着围拢段的周向环状布置;沿着泥浆池自内而外的方向,所述支撑架朝外抵压着围拢段;多个所述支撑架沿着泥浆池的深度方向依序间隔布置,处于泥浆池最底部的支撑架抵接在泥浆池的底部上,相邻的支撑架之间通过多个纵向杆连接,多个所述纵向杆沿着支撑架的环绕方向间隔布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场地中的泥浆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具有两个弯折段,两个所述弯折段之间对接形成弯折角;两个所述弯折段之间设有水平布置且与弯折角相对的角撑杆,所述角撑杆的两端分别对应与两个弯折段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场地中的泥浆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中设有水平布置且直条状的对撑杆,所述对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架固定连接。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施工场地中的泥浆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森板具有延伸至土体上方的上延段,所述上延段的底部对接在所述围拢段的顶部,所述上延段呈环状围拢状,所述上延段的外住箍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硕刘乃博林志国许德理俞禧斌汤昌锋李聪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