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花钻的制备方法及麻花钻技术

技术编号:3285955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9:36
本申请涉及合金制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麻花钻的制备方法及麻花钻。所述麻花钻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控制,能够实现批量化生产。利用本申请所述麻花钻的制备方法制备麻花钻,所述麻花钻中切削部分的硬度在50HRC以上,冲击韧性为1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麻花钻的制备方法及麻花钻


[0001]本申请涉及合金制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麻花钻的制备方法及麻花钻。

技术介绍

[0002]麻花钻是从实体材料上加工出孔的刀具,又是孔加工刀具中应用最广的刀具之一。麻花钻由切削部分、导向部分和夹持部分组成。切削部分担负着主要切削工作,需要较好的耐磨性;导向部分的作用是当切削部分切入工作孔后起导向作用,也是切削部分的备磨部分。夹持部分是用来传递扭矩,起到支撑的作用,需要较好的冲击韧性。
[0003]目前,麻花钻大约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普通类,此类麻花钻需要经过铸造、加工和热处理后获得,此类麻花钻具有价格便宜、工艺简单等优点,但是此类麻花钻耐磨性不足,使用寿命较低。第二类为镀层类,镀层类麻花钻需要在切削部分和导向部分增加一层镀层(钛、钴等),能够增加麻花钻表面的耐磨性,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镀层逐渐被消磨,直接导致麻花钻的报废。第三类为硬质合金类,此类麻花钻在切削部分与工件接触部位镶嵌硬质合金块,能够增加麻花钻的耐磨性;但是硬质合金价格较为昂贵,且硬质合金冲击韧性差。当硬质合金类麻花钻使用时,容易造成硬质合金的破碎,进而使麻花钻失效。
[0004]本申请在普通类麻花钻的基础上改进麻花钻的制备方法,能够增加麻花钻的硬度、耐磨性及冲击韧性,从而延长麻花钻的使用寿命,以避免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麻花钻的硬度和冲击韧性,本申请提供一种麻花钻的制备方法及麻花钻。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麻花钻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浇铸,将合金原料进行熔炼,浇注,制得合金铸锭;S2:锻造,将所述合金铸锭进行锻造,制得棒材;S3:轧制,将所述棒材进行一次轧制和二次轧制,分别获得一次制坯和二次制坯,其中所述一次轧制和所述二次轧制的加热温度为900

1020℃,所述一次轧制和所述二次轧制的变形量为33

50%;S4:加工成型,将所述二次制坯进行加工,制得麻花钻半成品,所述麻花钻半成品包括切削部分、导向部分和夹持部分;S5:热处理,将所述麻花钻半成品加热到910

950℃后保温0.5

1.5h,然后将切削部分和导向部分置于280

300℃的盐浴炉内保温1

2h,制得麻花钻。
[0007]在本申请中,麻花钻的制备需要经过浇铸、锻造、轧制、加工成型和热处理等五个步骤,能够提高麻花钻的硬度和冲击韧性,进而提高麻花钻的耐磨性,延长麻花钻的使用时间,减少材料的浪费,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本申请制备的麻花钻主要用于使用环境较为恶劣的条件下,比如,用于混凝土、红砖墙体和金属的钻孔中。
[0008]在浇铸过程中,采用“高温出炉,低温浇注”的方法。首先将合金原料加入感应电炉
中熔炼,熔化成铁水,当熔炼的温度达到1570

1600℃时,检测铁水的化学成分;当铁水的化学成分合格后出炉,当温度降至1430

1470℃时,将所述铁水浇注在模具中,冷却至室温后制得合金铸锭。
[0009]当熔炼的温度低于1570℃时,高熔点的合金原料不能完全熔化;当熔炼的温度高于1600℃时,低熔点的合金原料烧损严重,造成材料的浪费。当浇注温度高于1470℃时,会存在“卷气”问题的发生,使合金铸锭内存在大量的缩孔和缩松,进而影响麻花钻的冲击韧性;当浇注温度低于1430℃时,会影响铁水的流动性。
[0010]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熔炼的温度为1590℃,所述浇注的温度为1450℃。
[0011]优选地,所述合金铸锭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C:0.50

0.60%,Cr:1.86

2.01%,Mn:2.1

2.4%,Mo:0.2

0.27%,Cu:0.2

0.3%,Ni:0.2

0.25%,Si:1.1

1.25%,Al:1.0

1.3%,P≤0.03%,S≤0.002%。
[0012]在浇铸过程中,合金原料按照C:0.50

0.60%,Cr:1.86

2.01%,Mn:2.1

2.4%,Mo:0.2

0.27%,Cu:0.2

0.3%,Ni:0.2

0.25%,Si:1.1

1.25%,Al:1.0

1.3%,P≤0.03%,S≤0.002%等重量百分比的元素进行配料,经过熔炼和浇注后,得到合金铸锭。合金铸锭内的含碳量为0.50

0.60%,属于中碳钢范围内,通过其他元素的加入,能够提高麻花钻的淬透性,进而提高麻花钻的硬度和冲击韧性。
[0013]在锻造过程中,先将合金铸锭加热到950

1000℃,然后在锻机上进行自由锻造,制得棒材。合金铸锭经过锻造后,能够改变合金铸锭的尺寸,细化合金铸锭内的晶粒组织,减小缩孔和缩松的数量,进而提高麻花钻的硬度和冲击韧性。所述合金铸锭的变形量为45

65%,在此变形量范围内,合金铸锭的开裂性较小,且合金铸锭心部组织得到细化。
[0014]本申请中,合金铸锭经过锻造后得到棒材,再将棒材进行轧制处理,进一步细化棒材内部的组织,提高棒材的冲击韧性和硬度。在轧制过程中包括一次轧制和二次轧制。随着轧制次数的增多,棒材内部的组织逐渐被细化,机械性能也逐渐提高;但是轧制次数的增多必然导致工作效率的下降,棒材的性能与成本得不到相应的匹配。因此,在本申请中,轧制优选为两次轧制。
[0015]本申请所述一次轧制和所述二次轧制的加热温度为900

1020℃;当加热温度高于1020℃时,棒材内部的组织逐渐长大,导致棒材机械性能的下降;当加热温度低于900℃时,棒材的温度低,不利于棒材的变形,增加棒材开裂的风险。
[0016]优选地,所述一次轧制和所述二次轧制的加热温度为940

1000℃。
[001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一次轧制的加热温度为950℃,所述二次轧制的加热温度为980℃。棒材经过一次轧制后,棒材的直径变小,降温速率提高。因此,二次轧制的加热温度高于一次轧制的加热温度,利于二次轧制过程中,棒材的变形和组织细化。
[0018]在轧制过程中,所述一次轧制和所述二次轧制的变形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当变形量高于50%时,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细化棒材内部的组织,但是,随着变形量从50%逐渐提高时,增加棒材的开裂性,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直接导致棒材的报废。当变形量低于33%时,虽然能够降低棒材的开裂性,但是,降低了轧制的速度,导致生产效率的低下;随着变形量从33%逐渐下降时,从棒材表面到心部的变形距离逐渐减小,也就是说,棒材轧制后,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麻花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浇铸,将合金原料进行熔炼,浇注,制得合金铸锭;S2:锻造,将所述合金铸锭进行锻造,制得棒材;S3:轧制,将所述棒材进行一次轧制和二次轧制,分别获得一次制坯和二次制坯,其中所述一次轧制和所述二次轧制的加热温度为900

1020℃,所述一次轧制和所述二次轧制的变形量为33

50%;S4:加工成型,将所述二次制坯进行加工,制得麻花钻半成品,所述麻花钻半成品包括切削部分、导向部分和夹持部分;S5:热处理,将所述麻花钻半成品加热到910

950℃后保温0.5

1.5h,然后将切削部分和导向部分置于280

300℃的盐浴炉内保温1

2h,制得麻花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花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铸锭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C:0.50

0.60%,Cr:1.86

2.01%,Mn:2.1

2.4%,Mo:0.2

0.27%,Cu:0.2

0.3%,Ni:0.2

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志财包小强谭现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贝利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