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莫列斯公司专利>正文

导电端子及具有该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5948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电端子及具有该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该导电端子包括一直立的固定部、一横向的基部、一焊接部及两个弹性臂,固定部具有一前侧面,基部由固定部一体地向前延伸,焊接部自基部向下延伸并与基部连接,两个弹性臂分别由基部的左、右侧向上延伸且位于固定部前方,并与固定部共同界定出一插置空间,各弹性臂与基部连接处界定出一连接线,连接线的延伸线与固定部的前侧面之间夹成一锐角,且接近固定部的两个弹性臂的后臂侧的间距大于两个弹性臂的前臂侧的间距,以此,能扩大两个弹性臂之间的距离以增大插置空间,能有效地防止撞针的问题并避免针脚及导电端子的损坏。(*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导电端子及具有该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可与芯片模块的针脚接触的导电端子及具有该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目前用以供阵列式针脚的中央处理器(CPU)或其它具有阵列式针脚的芯片模块插接的电连接器,由于在设计上体积越来越趋于小型化,使得端子容置槽在布设上密度增加,且相邻端子容置槽之间的间距也愈来愈小,因此导电端子在设计上也需相对缩小。此种类型的导电端子除了要提供模块针脚位移的空间外,还需提供模块针脚以零插入力置入的插置空间,由于导电端子的小型化使得导电端子内所能提供的插置空间也会随之缩小,然而,在模块的阵列式针脚的设计上,并非所有的针脚正位度皆相同,各针脚会有在公差范围内所允许的偏移量,且有些针脚歪斜偏移的程度会大于公差所允许的范围,因此针脚在置入插置空间时易碰撞到导电端子的上端,特别是导引部的上端,因而产生撞针的问题,导致模块的针脚或导电端子损坏。如图1所示,其为美国专利第4,498,725号专利申请所公开的一种导电端子1,其具有两个直立延伸的臂部11、12,两个臂部11、12的上端为宽度缩减的上端13,两个上端13的前侧横向朝前延伸出两个相互靠近用以使导引针脚位移的导引部14、及两个用以夹持针脚的自由端15,两个上端13及两个导引部14之间界定出一可供针脚以零插入力置入的插置空间16,导电端子1的整体外型缩小时,其插置空间16也会随之缩小,且因两个臂部11、12之间大概呈平行地相间隔,因此模块的针脚在插置时易产生撞针的问题。另外,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462542号(申请号为89221898)专利申请所公开的导电端子,其第一导引部及第二导引部为相对外张的构造,且第一第二导引部与固定部之间界定出一可供针脚以零插入力置入的插置空间,但-->此种导电端子的构造设计在导电端子整体外型缩小时,其插置空间也会随之缩小,同样易产生撞针的问题。另一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517886号(申请号为90223019)专利申请(对应的美国申请为美国专利第6,461,183号及第6,558,182号),该申请所公开的导电端子主要是通过调整臂部与中心平面的夹角大小,进而调整两弹性臂之间的间距,提高导电端子与针脚的接触性能。然而该申请中,因导电端子的结构设计增加了导电端子整体的高度,因此此种类型的导电端子并不符合小型化导电端子的设计需求,亦不易应用于导电端子密度高的阵列式连接器上。如图2及图3所示,其为一种类似前述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462542号专利申请的导电端子2,其具有两个相对向上直立延伸且大概呈平行的弹性臂21,两个弹性臂21的上端的前侧形成有两个朝前延伸且相互靠近用以使导引针脚位移的导引部22,两个导引部22的前端形成有两个相对用以夹持针脚的夹持部23,两个弹性臂21的上端及两个导引部22之间界定出一可供针脚以零插入力置入的插置空间24。导电端子2的整体外型缩小时,其插置空间24也会随之缩小,且因两个弹性臂21之间大概呈平行地相间隔的设计,使得当模块的已偏移的针脚置入插置空间24时,易与弹性臂21的上端或导引部22产生碰撞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扩大两个弹性臂之间的间距并增加插置空间,以有效防止针脚置入插置空间时产生撞针问题的导电端子。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扩大导电端子的两个弹性臂之间的间距并增加插置空间,以有效防止针脚置入插置空间时产生撞针问题的电连接器。本技术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技术所记载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为实现上述的一个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其它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导电端子,其包括一直立的固定部、一横向的基部、一焊接部及两个弹性臂。-->固定部具有一前侧面,基部由固定部一体地向前延伸,焊接部自基部向下延伸并与基部连接,两个弹性臂分别由基部的左、右侧向上延伸且位于固定部前方,并与固定部共同界定出一插置空间,各弹性臂与基部连接处界定出一连接线,连接线的延伸线与固定部的前侧面之间夹成一锐角,且接近固定部的两个弹性臂的后臂侧的间距大于两个弹性臂的前臂侧的间距。于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导电端子还包括两个形成于两个弹性臂顶端的导引部、及两个分别与两个导引部相连接的夹持部。于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两个导引部由两个弹性臂临近顶端的前侧朝前延伸并相互靠近,而两个夹持部形成于两个导引部前端且彼此相间隔。于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两个弹性臂的顶端与固定部之间共同界定出一与插置空间相连通的插入口。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包含一绝缘本体及多个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包括多个端子容置部,所述导电端子容置于所述端子容置部内,各导电端子包括一直立的固定部、一横向的基部、一焊接部及两个弹性臂。固定部具有一前侧面,基部由固定部一体地向前延伸,焊接部自基部向下延伸并与基部连接,两个弹性臂分别由基部的左、右侧向上延伸且位于固定部的前方,并与固定部共同界定出一插置空间,各弹性臂与基部连接处界定出一连接线,连接线的延伸线与固定部的前侧面之间夹成一锐角,且接近固定部的两个弹性臂的后臂侧的间距大于两个弹性臂的前臂侧的间距。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的导电端子,通过各弹性臂与基部之间的连接线的延伸线与固定部的前侧面之间夹成锐角,且接近固定部的两个弹性臂的后臂侧的间距大于两个弹性臂的前臂侧的间距,以此,能扩大两个弹性臂与两个导引部之间的距离以及增大插入口及插置空间,能有效地防止撞针的问题并避免针脚及导电端子的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美国专利第4,498,725号专利申请所公开的导电端子的立体图;图2是现有的导电端子的立体图;图3是图2中导电端子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电连接器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说明多个导电端子分别容置于绝缘本体的多个端子容置部内;图6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说明导电端子容置于绝缘本体的端子容置部内;图7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导电端子与端子容置部的立体分解图;图8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导电端子的俯视图,说明弹性臂与基部之间的连接线的延伸线与固定部夹成一锐角;图9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说明针脚插置于插置空间内;及图10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说明针脚被夹持部夹持。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2导电端子    11、12臂部13上端          14导引部15自由端        16插置空间21弹性臂        22导引部23夹持部        24插置空间300电连接器     3绝缘本体31端子容置部    311容置槽312限位槽       313内壁面4上盖           5导电端子51基部          52固定部520前侧面       521倒刺53焊接部        531连接段532焊接片       54弹性臂541后臂侧       542前臂侧55插置空间      56插入口57导引部        58夹持部6驱动机构       7针脚-->A、B锐角    I连接线II基准面    D1、D2间距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它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直立的固定部,具有一前侧面;    一横向的基部,由该固定部一体地向前延伸;    一焊接部,自该基部向下延伸并与该基部连接;及    两个弹性臂,分别由该基部的左、右侧向上延伸且位于该固定部的前方,并与该固定部共同界定出一插置空间,各弹性臂与该基部连接处界定出一连接线,该连接线的延伸线与该固定部的该前侧面之间夹成一锐角,且接近该固定部的所述两个弹性臂的后臂侧的间距大于所述两个弹性臂的前臂侧的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直立的固定部,具有一前侧面;一横向的基部,由该固定部一体地向前延伸;一焊接部,自该基部向下延伸并与该基部连接;及两个弹性臂,分别由该基部的左、右侧向上延伸且位于该固定部的前方,并与该固定部共同界定出一插置空间,各弹性臂与该基部连接处界定出一连接线,该连接线的延伸线与该固定部的该前侧面之间夹成一锐角,且接近该固定部的所述两个弹性臂的后臂侧的间距大于所述两个弹性臂的前臂侧的间距。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该导电端子还包括两个形成于所述两个弹性臂顶端的导引部、及两个分别与所述两个导引部相连接的夹持部。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导引部由所述两个弹性臂临近顶端的前侧朝前延伸并相互靠近,而所述两个夹持部形成于所述两个导引部的前端且彼此相间隔。4.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弹性臂的顶端与该固定部之间共同界定出一与该插置空间相连通的插入口。5.一种电连接器,包含:一绝缘本体,包括多个端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宜泽石轩光
申请(专利权)人:莫列斯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