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谷物营养代餐粉及其加工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5924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谷物营养代餐粉及其加工技术,涉及食品技术领域。所述营养代餐粉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玉米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谷物营养代餐粉及其加工技术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
,特别是涉及一种全谷物营养代餐粉及其加工技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加强,天然绿色的杂粮越来越受到推崇,尤其谷子作为杂粮之首,愈被人们所青睐,尤其是人们对全谷物营养代餐粉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在食品加工行业出现了全谷物营养代餐粉的加工设备。
[0003]然而,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施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的全谷物营养代餐粉加工设备还存在一点不足之处:在全谷物营养代餐粉的生产过程中,一般是通过将不同的粉状食品原料倒入混合设备中,再通过传统的搅拌装置进行搅拌混合,通过这种传统的搅拌混合方式无法实现不同食品原料的充分混合,不仅大大降低了全谷物营养代餐粉中各种食品原料混合的均匀度,进而造成后续分装后的全谷物营养代餐粉中营养成分的失衡。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全谷物营养代餐粉及其加工技术,用以解决上述中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谷物营养代餐粉及其加工技术,通过混料机构、搅拌组件、撒粉支撑机构和撒粉组件的设计,解决了现有的全谷物营养代餐粉的生产过程中,一般是通过将不同的粉状食品原料倒入混合设备中,再通过传统的搅拌装置进行搅拌混合,通过这种传统的搅拌混合方式无法实现不同食品原料的充分混合,不仅大大降低了全谷物营养代餐粉中各种食品原料混合的均匀度,进而造成后续分装后的全谷物营养代餐粉中营养成分的失衡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全谷物营养代餐粉及其加工技术,所述营养代餐粉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
[0007]玉米5

10份,燕麦30

40份,营养豆5

10份,核桃5

10份,芝麻10

15份和水果10

15份;
[0008]全谷物营养代餐粉的加工技术,包括如下步骤:
[0009]第一步、将玉米粉经淀粉酶处理后得到含有葡萄糖的玉米粉,再往该玉米粉中分别加入燕麦粉和营养豆粉,经熟化

干燥

研磨工艺处理得到混合全谷粉;
[0010]第二步、将芝麻熟化研磨得到芝麻粉,将选好的水果肉经脱水研磨后得到果肉粉,将核桃肉研磨后得到核桃粉,将混合全谷粉、芝麻粉、核桃粉和果肉粉分别至于混料机构内对应的粉末储罐中;
[0011]第三步、电磁环通电具磁带动梯形齿条上移,梯形齿条下端的卡柱与搅拌组件分离,在梯形齿条与锥形齿轮配合下使得各个粉末储罐开始撒粉,通过电机带动各个粉末储罐同步转动一周,实现混合全谷粉、芝麻粉、核桃粉和果肉粉的分层铺设,在粉末储罐转动
撒粉过程中其进行上下振动;
[0012]第四步、当各个粉末储罐同步转动一周复位后,暂停电机,电磁环断电消磁使得梯形齿条下移复位,锥形齿轮反向转动后使得各个粉末储罐出料口封闭停止撒粉,梯形齿条下端的卡柱与搅拌组件卡合,启动电机带动搅拌组件转动一周复位,实现分层铺设后的混合全谷粉、芝麻粉、核桃粉和果肉粉的充分混合;
[0013]第五步、重复步骤第三步至第四步,实现混合全谷粉、芝麻粉、核桃粉和果肉粉的分层铺设混合。
[0014]优选地,所述混料机构包括混料箱,所述混料箱内表面均布有多个支座,所述支座底部安装有弧形外螺纹件;所述混料箱内表面开设有同轴心的环形槽道;所述混料箱顶部的安装架表面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一端固定有与混料箱内底部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周侧面通过支架安装有电磁环。
[0015]优选地,所述混料箱内部相对设置有两撒粉支撑机构,所述撒粉支撑机构包括两支撑套罐,其中一所述支撑套罐外部固定有与环形槽道滑动配合的滑动座,另一所述支撑套罐外部设置有固定于第一转轴上的连接座,两所述支撑套罐之间通过弧形架连接。
[0016]优选地,所述支撑套罐内壁固定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下方设置有密封盘,所述密封盘周侧面设置有与支撑套罐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一端固定有锥形齿轮;其中一所述支撑套罐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滑道,所述限位滑道内顶部设置有一号弹性件,所述一号弹性件下端固定有滑动连接于限位滑道的移动座,所述移动座底部固定有与锥形齿轮啮合的梯形齿条,所述移动座顶部通过支撑杆固定有与电磁环磁性相吸的弧形磁铁。
[0017]优选地,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固定于第一转轴上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周侧面相对设置有两搅拌架,所述搅拌架表面均固定有卡合座;所述梯形齿条下端固定有卡柱,所述卡柱与对应的搅拌架上的卡合座卡合连接。
[0018]优选地,所述支撑套罐内壁开设有导向槽道,所述导向槽道内底部固定有二号弹性件;两所述撒粉支撑机构内部均设置有撒粉组件,所述撒粉组件包括两套设于对应支撑套罐内部的粉末储罐,所述粉末储罐底部设置为筛孔结构。
[0019]优选地,所述粉末储罐外表面设置有与导向槽道滑动配合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底部与二号弹性件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块顶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顶部固定有连接台,所述连接台表面通过支杆固定有与弧形外螺纹件螺纹配合的弧形内螺纹件。
[0020]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1、本专利技术通过弧形磁铁、电磁环、锥形齿轮、梯形齿条、一号弹性件、卡柱和卡合座的设计,每转动一周撒粉组件可实现不同粉状食品原料的交错分层铺设,再转动一周搅拌组件对分层铺设的粉状食品原料进行充分混合,通过此方式实现不同粉状食品原料的分层铺设搅拌,大大提高了全谷物营养代餐粉中各种食品原料混合的均匀度,不会造成后续分装后的全谷物营养代餐粉中营养成分的失衡。
[0022]2、本专利技术在转动撒粉组件的过程中,通过在混料箱内壁沿环向设置多个弧形外螺纹件,利用撒粉组件上的弧形内螺纹件与弧形外螺纹件的螺纹配合作用,可实现粉末储罐在支撑套罐内部的上下振动,有利于提高粉末储罐的出料效率,同时避免粉末储罐内粉状物料的堆积结块而造成堵塞。
[0023]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撒粉支撑机构上设置卡柱,在搅拌组件上设置卡合座,在粉末储
罐暂停撒粉出料的时间间隔内,依靠撒粉支撑机构的自身重力使得卡柱卡合在搅拌组件上的卡合座内,通过驱动撒粉组件的电机实现搅拌组件的搅拌作业,无需对搅拌组件配置单独的驱动设备,节约了制造成本的同时节省了电能,符合节能环保理念。
[0024]4、本专利技术产品利用淀粉酶分解谷物中淀粉产生葡萄糖以及原料熟化的工艺技术特点,加入营养豆、核桃、水果等高营养原料,保持了全谷物类原料和水果的营养和色香味,营养均衡,口感滑爽,食用携带方便,复水时间短,开水冲泡搅拌即可饮用。
[0025]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谷物营养代餐粉及其加工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代餐粉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玉米5

10份,燕麦30

40份,营养豆5

10份,核桃5

10份,芝麻10

15份和水果10

15份;全谷物营养代餐粉的加工技术,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将玉米粉经淀粉酶处理后得到含有葡萄糖的玉米粉,再往该玉米粉中分别加入燕麦粉和营养豆粉,经熟化

干燥

研磨工艺处理得到混合全谷粉;第二步、将芝麻熟化研磨得到芝麻粉,将选好的水果肉经脱水研磨后得到果肉粉,将核桃肉研磨后得到核桃粉,将混合全谷粉、芝麻粉、核桃粉和果肉粉分别至于混料机构(1)内对应的粉末储罐(401)中;第三步、电磁环(105)通电具磁带动梯形齿条(310)上移,梯形齿条(310)下端的卡柱(312)与搅拌组件(2)分离,在梯形齿条(310)与锥形齿轮(306)配合下使得各个粉末储罐(401)开始撒粉,通过电机(103)带动各个粉末储罐(401)同步转动一周,实现混合全谷粉、芝麻粉、核桃粉和果肉粉的分层铺设,在粉末储罐(401)转动撒粉过程中其进行上下振动;第四步、当各个粉末储罐(401)同步转动一周复位后,暂停电机(103),电磁环(105)断电消磁使得梯形齿条(310)下移复位,锥形齿轮(306)反向转动后使得各个粉末储罐(401)出料口封闭停止撒粉,梯形齿条(310)下端的卡柱(312)与搅拌组件(2)卡合,启动电机(103)带动搅拌组件(2)转动一周复位,实现分层铺设后的混合全谷粉、芝麻粉、核桃粉和果肉粉的充分混合;第五步、重复步骤第三步至第四步,实现混合全谷粉、芝麻粉、核桃粉和果肉粉的分层铺设混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谷物营养代餐粉及其加工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机构(1)包括混料箱(101),所述混料箱(101)顶部的安装架(102)表面安装有电机(103),所述电机(103)输出轴一端固定有与混料箱(101)内底部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104),所述第一转轴(104)周侧面通过支架安装有电磁环(105);所述混料箱(101)内表面均布有多个支座,所述支座底部安装有弧形外螺纹件(106);所述混料箱(101)内表面开设有同轴心的环形槽道(10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谷物营养代餐粉及其加工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琍张雪利祁斌刘奇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燕之坊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