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形立柱自动下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58371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喷涂下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圆形立柱自动下件装置,包括呈L型的机架,机架上竖直方向设有第一伸缩组件,第一伸缩组件固定连接提升板,提升板的上端卡接圆形立柱的下端,圆形立柱的上端卡接立柱挂钩;立柱挂钩卡接圆形立柱,立柱挂钩内侧设有摘勾装置,摘勾装置包括设置在两个卡接板之间的两个取件连杆,两个取件连杆平行设置,两个取件连杆的一端分别活动接触两个卡接板,两个卡接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滑动组件,滑动组件固定连接滑动板,滑动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载板,载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机架,载板上下方向开设有贯通槽。借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摘勾装置实现了自动摘勾的功能,解决了人工摘取速度慢,效率低的问题。效率低的问题。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形立柱自动下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喷涂下料
,具体涉及一种圆形立柱自动下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圆形立柱表面喷涂后为了提高表面质量,需要将喷涂后的圆形立柱进行烘烤固化,一般将喷涂后的圆形立柱悬挂在传动链上,传动链带动圆形立柱进入烘烤炉等,表面喷涂固化以后,人工将圆形立柱从传动链上取下,从而实现圆形立柱的下件工作;人工将圆形立柱摘取速度较慢,工作效率低,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0003]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形立柱自动下件装置,能够自动完成圆形立柱的下料工作,提供工作效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圆形立柱自动下件装置,包括呈L型的机架,所述机架上竖直方向设有第一伸缩组件,所述第一伸缩组件固定连接提升板,所述提升板的上端卡接圆形立柱的下端,所述圆形立柱的上端卡接立柱挂钩;所述立柱挂钩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均为倾斜板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卡接板的一端,所述卡接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卡接销的一端,所述卡接销的另一端活动卡接圆形立柱,两个所述卡接板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两个所述卡接板之间设有摘勾装置;所述摘勾装置包括设置在两个所述卡接板之间的两个取件连杆,两个所述取件连杆平行设置,两个所述取件连杆的一端分别活动接触两个所述卡接板,两个所述卡接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固定连接滑动板,所述滑动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载板,所述载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机架,所述载板上下方向开设有贯通槽。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圆形立柱自动下件装置,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上下方向开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内放置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所述第一套筒的圆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板端部固定连接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第一套筒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套筒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圆形立柱自动下件装置,所述圆形立柱的圆周面径向方向设有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卡接销活动接触。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圆形立柱自动下件装置,所述载板与所述提升板之间设有多个扶正板,所述扶正板开设有U型的扶正槽,所述扶正槽内放置所述圆形立柱,所述扶正板为四氟乙烯板材质。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圆形立柱自动下件装置,所述圆形立柱的内部活动接触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下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由所述提升板的上端面向下延伸,所述限位块的底部与所述滑动槽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圆形立柱自动下件装置,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圆形立柱的接触端呈锥台或弧形结构。
[001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形立柱自动下件装置,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机架上竖直方向设有第一伸缩组件,第一伸缩组件带动提升板进行升降,提升板的上端卡接圆形立柱的下端,圆形立柱的上端卡接立柱挂钩;立柱挂钩包括连接轴,连接轴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一端,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均呈倾斜方向且对称设置,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卡接板的一端,卡接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卡接销的一端,卡接销的另一端活动卡接圆形立柱,两个卡接板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两个卡接板之间设有摘勾装置;摘勾装置包括设置在两个卡接板之间的两个取件连杆,两个取件连杆平行设置,两个取件连杆的一端分别活动接触两个卡接板,两个卡接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滑动组件,滑动组件固定连接滑动板,滑动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载板,载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机架,载板上下方向开设有贯通槽,综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实现了圆形立柱的自动摘勾功能,提高了圆形立柱的下料效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的局部示意图;
[0014]图3是图1的局部示意图;
[0015]图4是图1的局部示意图;
[0016]在图中:100

机架,101

提升板,102

第一伸缩组件,103

圆形立柱,104
‑ꢀ
连接轴,105

第一连接板,106

第一套筒,107

避让槽,108

第二连接板,109
‑ꢀ
第二套筒,110

卡接板,111

卡接销,112

取件连杆,113

滑动组件,114

滑动板,115

导轨,116

载板,117

第二伸缩组件,118

扶正板,119

扶正槽,120
‑ꢀ
第一弹性件,121

限位块,122

滑动槽,123

第二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8]参见图1、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圆形立柱自动下件装置,包括呈L型的机架100,机架100上竖直方向设有第一伸缩组件102,第一伸缩组件102固定连接提升板101并能够带动提升板101进行升降,提升板101滑动连接机架100 的侧面,提升板101的上端卡接圆形立柱103的下端,圆形立柱103的上端卡接立柱挂钩,参见图1和图3,立柱挂钩包括连接轴104,连接轴104能够与传动链固定连接,连接轴104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板105和第二连接板108的一端,第一连接板105和第二连接板108均为倾斜板且对称设置,第二连接板108的一端上下方向开设有避让槽107,避让槽107内放置有第一套筒106,第一套筒 106转动连接连接轴104,第一套筒106的圆周面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105的一端,第二连接板108端部固定连接第二套筒109,第二套筒109与第一套筒106 同轴设置,第二套筒109转动连接连接轴104,实现第一连接板105与第二连接板108能够相对连接轴104转动,第一连接板105与第二连接板
108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卡接板110的一端,卡接板1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卡接销111 的一端,卡接销111的另一端活动卡接圆形立柱103,圆形立柱103的圆周面径向方向设有贯通的通孔125,通孔125与卡接销111活动接触,两个卡接板110 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120,例如弹簧,两个卡接板110之间设有摘勾装置,摘勾装置包括设置在两个卡接板110之间的两个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形立柱自动下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L型的机架,所述机架上竖直方向设有第一伸缩组件,所述第一伸缩组件固定连接提升板,所述提升板的上端卡接圆形立柱的下端,所述圆形立柱的上端卡接立柱挂钩;所述立柱挂钩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均为倾斜板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卡接板的一端,所述卡接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卡接销的一端,所述卡接销的另一端活动卡接圆形立柱,两个所述卡接板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两个所述卡接板之间设有摘勾装置;所述摘勾装置包括设置在两个所述卡接板之间的两个取件连杆,两个所述取件连杆平行设置,两个所述取件连杆的一端分别活动接触两个所述卡接板,两个所述卡接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固定连接滑动板,所述滑动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载板,所述载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机架,所述载板上下方向开设有贯通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形立柱自动下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国栋李延海吴杰曹国辉王宾张冰冰刘晓军杨旗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东方钢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