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散热器折叠管自动收集捆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5739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汽车散热器折叠管自动收集捆扎机,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设有低速输送系统、缓冲系统、堆叠系统和输出系统;在缓冲系统的作用下均匀地落在低速输送系统上,由堆叠系统把低速输送系统送进来的折叠管一根根的叠起,然后将翻转收料板翻转至水平,再由输出系统把叠起的折叠管输送至下一道工序。本发明专利技术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能够满足宽度16mm、26mm、32mm,长度200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散热器折叠管自动收集捆扎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散热器制造
,特别涉及汽车散热器折叠管自动收集捆扎机。

技术介绍

[0002]汽车散热器折叠管自动收集堆叠机尚属国内空白,现有散热器折叠管整理装箱靠装配工人借助辅具操作,整理装箱时间长,生产效率低。散热器折叠管自动收集堆叠机,不仅节约装配时间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而且能更好的确保产品装配质量。
[0003]因此,急需一种能够自动堆叠散热器折叠管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汽车散热器折叠管自动收集捆扎机,实现的目的是实现自动堆叠散热器折叠管,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汽车散热器折叠管自动收集捆扎机,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设有低速输送系统、缓冲系统、堆叠系统和输出系统。
[0006]其中,所述低速输送系统是皮带输送机,用于将多根折叠管沿本身的宽度方向输送至所述堆叠系统,包括输送皮带、张紧并驱动所述输送皮带的驱动辊和张紧辊,以及与所述机座相对固定,并与所述驱动辊和所述张紧辊均呈回转副连接的两个侧边;
[0007]所述低速输送系统的一侧朝向朝向制管机的折叠管输出口,与每一所述折叠管的输入方向垂直,且设有与输送方向平行的挡板;
[0008]所述制管机的折叠管输出口将每一所述折叠管均沿本身长度方向输出至所述输送皮带的上方;
[0009]所述低速输送系统上方,对应所述制管机的折叠管输出口的位置,设有所述缓冲系统;
[0010]所述缓冲系统包括与所述机座相对固定,并沿所述输送皮带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导轨、与所述导轨呈移动副连接的滑块、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的移动座、与所述移动座连接的缓冲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缓冲支架末端对准所述制管机的折叠管输出口的缓冲板;
[0011]所述移动座呈管状结构,内部带有一个轴线与所述导轨长度方向平行的丝杆螺母,通过所述丝杆螺母与驱动丝杆连接,通过所述驱动丝杆调节与所述挡板的相对位置;
[0012]所述缓冲板的一面朝向所述制管机的折叠管输出口,另一面包括一个与所述缓冲支架呈移动副的缓冲轴;
[0013]所述缓冲轴与所述缓冲支架所呈移动副的移动方向与所述导轨长度方向平行;
[0014]所述缓冲支架和所述缓冲板之间的所述缓冲轴上套有缓冲弹簧;
[0015]所述缓冲板与所述挡板之间的间距通过所述驱动丝杆调节至与所述折叠管的长度相匹配;
[0016]所述低速输送系统输出端设有所述堆叠系统;
[0017]所述堆叠系统包括可移动导向板、导向支架、上收料支架、下收料支架和翻转收料板;
[0018]所述可移动导向板和所述导向支架分别位于每一所述折叠管离开所述低速输送系统时的两侧位置,且之间的间隙与每一所述折叠管的宽度相匹配;
[0019]所述导向支架位于所述低速输送系统输出端的正下方,朝向所述可移动导向板的一面与所述低速输送系统输出端齐平;
[0020]所述可移动导向板朝向所述导向支架的一面覆盖所述低速输送系统输出端和所述导向支架的上部范围,下方设有所述翻转收料板;
[0021]所述可移动导向板的外侧设有所述上收料支架;
[0022]所述上收料支架依次与上收料水平气缸和上收料竖直电缸连接;
[0023]所述导向支架的外侧,所述低速输送系统和所述上收料支架的下方设有所述下收料支架;
[0024]所述下收料支架依次与下收料水平气缸和下收料竖直电缸连接;
[0025]所述翻转收料板通过翻转轴与设置在所述机座上的可动基板呈回转副连接,朝向所述导向支架的一面与所述可移动导向板共面,并且在对应所述导向支架底部的位置设有多个沿水平方向布置的固定挡料柱,在距离多个所述固定挡料柱多个所述折叠管厚度的位置设有多个沿水平反向布置的活动挡料柱;
[0026]每一所述活动挡料柱均由设置在所述翻转收料板背向所述导向支架一面的活动挡料柱翻转气缸控制伸出或缩进所述翻转收料板朝向所述导向支架一面;
[0027]使用时,由所述上收料水平气缸驱动所述上收料支架穿过所述可移动导向板,至低于所述低速输送系统输出端一个所述折叠管厚度的位置,接收每一进入所述可移动导向板和所述导向支架之间的所述折叠管,且每接收一根所述折叠管,所述上收料竖直电缸均驱动所述上收料支架向下移动一个所述折叠管厚度的距离;
[0028]当所述上收料支架下移至所述下收料支架的最高位置时,由所述下收料水平气缸驱动所述下收料支架穿过所述导向支架,接收所述上收料支架上的所有所述折叠管,所述上收料水平气缸驱动所述上收料支架缩回所述可移动导向板外侧后,从所述可移动导向板外侧绕回至低于所述低速输送系统输出端一个所述折叠管厚度的位置,并再次由所述上收料水平气缸驱动所述上收料支架穿过所述可移动导向板;
[0029]所述下收料水平气缸接收所述上收料支架上的所有所述折叠管后,由所述下收料竖直电缸驱动向下移动至多个所述固定挡料柱的下方,将所有所述折叠管置于多个所述固定挡料柱上,然后由下收料水平气缸驱动收缩至所述导向支架外侧;
[0030]当所有所述折叠管置于多个所述固定挡料柱上后,所述活动挡料柱翻转气缸驱动所有所述活动挡料柱伸出,约束所有折叠管的上下两面,然后由收料板翻转气缸驱动所述翻转收料板翻转至与水平面平行;
[0031]所述输出系统包括直线输送模组以及由所述直线输送模组驱动能够在所述翻转收料板翻转至与水平面平行状态时,沿每一所述折叠管程度方向往复移动的推头;
[0032]所述直线输送模组设置在所述翻转收料板翻转至与水平面平行状态时的下方;
[0033]所述推头用于将被多个所述固定挡料柱和多个所述活动挡料柱约束住的所有折叠管推送至下一工序。
[0034]优选的,所述驱动辊的两端均通过驱动辊轴承分别与两个侧边呈回转副连接,其中一端穿过相应的所述驱动辊轴承通过传动链与电机减速机,以及电机连接。
[0035]更优选的,所述传动链为同步带传动链,包括分别与所述驱动辊轴承和所述电机减速机连接的主动同步带轮、从动同步带轮,以及设置在所述主动同步带轮和所述从动同步带轮之间的同步带。
[0036]更优选的,每一所述侧边均通过低速输送系统支架与所述机座固定。
[0037]优选的,所述张紧辊的两端均通过张紧轴承与相应的所述侧边呈回转副连接;
[0038]每一所述张紧轴承与相应的所述侧边之间均设有螺母螺杆调节装置,能够仰相应的所述侧边的长度方向调节位置。
[0039]优选的,所述挡板通过挡板支架与相应的所述侧边固定。
[0040]优选的,所述导轨通过缓冲系统支架与所述机座固定连接。
[0041]优选的,所述驱动丝杆为滚珠丝杆,由私服电机驱动。
[0042]更优选的,所述私服电机设置在缓冲系统支架的私服电机安装座,通过联轴器与所述驱动丝杆连接。
[0043]优选的,所述驱动丝杆的两端分别通过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散热器折叠管自动收集捆扎机,包括机座(9);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9)上设有低速输送系统(1)、缓冲系统(2)、堆叠系统(3)和输出系统(4);所述低速输送系统(1)是皮带输送机,用于将多根折叠管(8)沿本身的宽度方向输送至所述堆叠系统(3),包括输送皮带(106)、张紧并驱动所述输送皮带(106)的驱动辊(107)和张紧辊(113),以及与所述机座(9)相对固定,并与所述驱动辊(107)和所述张紧辊(113)均呈回转副连接的两个侧边(102);所述低速输送系统(1)的一侧朝向朝向制管机的折叠管输出口(5),与每一所述折叠管(8)的输入方向垂直,且设有与输送方向平行的挡板(104);所述制管机的折叠管输出口(5)将每一所述折叠管(8)均沿本身长度方向输出至所述输送皮带(106)的上方;所述低速输送系统(1)上方,对应所述制管机的折叠管输出口(5)的位置,设有所述缓冲系统(2);所述缓冲系统(2)包括与所述机座(9)相对固定,并沿所述输送皮带(106)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导轨(208)、与所述导轨(208)呈移动副连接的滑块(209)、与所述滑块(209)固定连接的移动座(210)、与所述移动座(210)连接的缓冲支架(211),以及设置在所述缓冲支架(211)末端对准所述制管机的折叠管输出口(5)的缓冲板(214);所述移动座(210)呈管状结构,内部带有一个轴线与所述导轨(208)长度方向平行的丝杆螺母(207),通过所述丝杆螺母(207)与驱动丝杆(206)连接,通过所述驱动丝杆(206)调节与所述挡板(104)的相对位置;所述缓冲板(214)的一面朝向所述制管机的折叠管输出口(5),另一面包括一个与所述缓冲支架(211)呈移动副的缓冲轴(213);所述缓冲轴(213)与所述缓冲支架(211)所呈移动副的移动方向与所述导轨(208)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缓冲支架(211)和所述缓冲板(214)之间的所述缓冲轴(213)上套有缓冲弹簧(212);所述缓冲板(214)与所述挡板(104)之间的间距通过所述驱动丝杆(206)调节至与所述折叠管(8)的长度相匹配;所述低速输送系统(1)输出端设有所述堆叠系统(3);所述堆叠系统(3)包括可移动导向板(304)、导向支架(306)、上收料支架(302)、下收料支架(308)和翻转收料板(314);所述可移动导向板(304)和所述导向支架(306)分别位于每一所述折叠管(8)离开所述低速输送系统(1)时的两侧位置,且之间的间隙与每一所述折叠管(8)的宽度相匹配;所述导向支架(306)位于所述低速输送系统(1)输出端的正下方,朝向所述可移动导向板(304)的一面与所述低速输送系统(1)输出端齐平;所述可移动导向板(304)朝向所述导向支架(306)的一面覆盖所述低速输送系统(1)输出端和所述导向支架(306)的上部范围,下方设有所述翻转收料板(314);所述可移动导向板(304)的外侧设有所述上收料支架(302);所述上收料支架(302)依次与上收料水平气缸(303)和上收料竖直电缸(301)连接;所述导向支架(306)的外侧,所述低速输送系统(1)和所述上收料支架(302)的下方设
有所述下收料支架(308);所述下收料支架(308)依次与下收料水平气缸(309)和下收料竖直电缸(307)连接;所述翻转收料板(314)通过翻转轴(316)与设置在所述机座(9)上的可动基板(901)呈回转副连接,朝向所述导向支架(306)的一面与所述可移动导向板(304)共面,并且在对应所述导向支架(306)底部的位置设有多个沿水平方向布置的固定挡料柱(313),在距离多个所述固定挡料柱(313)多个所述折叠管(8)厚度的位置设有多个沿水平反向布置的活动挡料柱(311);每一所述活动挡料柱(311)均由设置在所述翻转收料板(314)背向所述导向支架(306)一面的活动挡料柱翻转气缸(312)控制伸出或缩进所述翻转收料板(314)朝向所述导向支架(306)一面;使用时,由所述上收料水平气缸(303)驱动所述上收料支架(302)穿过所述可移动导向板(304),至低于所述低速输送系统(1)输出端一个所述折叠管厚度的位置,接收每一进入所述可移动导向板(304)和所述导向支架(306)之间的所述折叠管(8),且每接收一根所述折叠管(8),所述上收料竖直电缸(301)均驱动所述上收料支架(302)向下移动一个所述折叠管(8)厚度的距离;当所述上收料支架(302)下移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士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马勒热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