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式瘦脸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5660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头戴式瘦脸仪,其包括弧形头梁,弧形头梁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第一按摩机构和第二按摩机构,所述第一按摩机构和第二按摩机构均包括外壳以及置于外壳侧壁上的制冷制热模组、振动模组、EMS微电流刺激模组、供电电路和第控制电路,外壳的外侧壁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孔。本申请通过头戴式的设计,其使用方式便捷:使用时只需将本发明专利技术佩戴到面部,启动电源,自动工作,无需手持、推动或其他人为动作。作。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头戴式瘦脸仪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按摩器
,具体是一种多功能的头戴式的美容瘦脸按摩仪。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满足衣食住行的需求后,人们对美的追求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近年来,特别是女性对脸部瘦脸的要求越来越高。事实上,大部分人脸部大不是由于脂肪堆积,而是由浮肿造成。为了达到瘦脸的效果,通常的使用手段有局部注射瘦脸针法、面部减肥操法以及按摩瘦脸法。局部注射针法虽然效果较为明显,但是该手段局限性大且存在的副作用和风险也较大,容易出现面部肌肉僵硬、不自然等情况,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过敏排斥等情况;面部减肥操法则需要人们具有很强的毅力长期坚持,达不到人们想要轻松变美的要求;按摩瘦脸法是结合瘦脸仪的使用完成瘦脸方法,较为符合现代女性对轻松变美的追求。
[0003]研究发现,冷热敷的冷热交替可以加速面部血液循环,使面部得到刺激,令面部消肿达到瘦脸效果,还能让皮肤更加紧致。微电流通过发送温和、轻柔的电波透过皮肤、组织直达面部肌肉,可刺激ATP的产生,激发面部肌肉的活力。物理震动也可通过主动让肌肉进行运动达到瘦脸的效果。
[0004]现有的瘦脸仪主要是两种形式,一种是呈V字型的滚轮瘦脸仪,一种是呈板状的美容仪,他们都需要人们手持手柄、在面部反复上下推动,通过瘦脸仪上方的两个滚轮对面部进行按摩瘦脸,十分麻烦;另外,该瘦脸仪仅通过物理施压的方法按摩,达到效果的周期较长并且效果不佳。
[0005]为此,一篇授权公告号为209270644的技术专利公开一种多功能美容仪,其包括美容仪主体和保护罩,所述保护罩活动卡接于美容仪主体顶部,所述美容仪主体包括面盖和底座,所述底座卡接于面盖底部,所述面盖表面前侧设置有功能按键,所述面盖和底座顶部活动卡接有按摩头,所述按摩头内部固定设有副控制板,所述副控制板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电脉冲发生极,两个所述电脉冲发生极之间均匀分布有四个LED灯,所述面盖内部设置有主控制板,所述主控制板顶部通过第一排线与副控制板可拆卸连接,所述主控制板一侧通过第二排线连接有指示灯控制板,所述指示灯控制板顶部设置有可充电电池,所述底座内侧底部设置有充电控制板,所述充电控制板上设置有充电插口,所述充电控制板通过第三排线与主控制板电连接。该专利改进了现有瘦脸仪仅通过物理施压的方法按摩的缺陷,但是其仍然需要用户手持手柄、在面部反复上下推动,具有使用不便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专利技术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以下概述并不是关于本专利技术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专利技术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0007]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头戴式瘦脸仪,包括弧形头梁,弧形头梁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第一按摩机构和第二按摩机构,所述第一按摩机构包括第一外壳以及置于第一外壳侧壁上的第一制冷制热模组、第一振动模组、第一EMS微电流刺激模组、第一供电电路和第一控制电路,所述第一制冷制热模组、第一振动模组、第一供电电路和第一EMS微电流刺激模组均与第一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外壳的外侧壁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孔;所述第二按摩机构包括第二外壳以及置于第二外壳侧壁上的第二制冷制热模组、第二振动模组、第二EMS微电流刺激模组、第二供电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所述第二制冷制热模组、第二振动模组、第二供电电路和第二EMS微电流刺激模组均与第二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外壳的外侧壁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孔。弧形头梁的弧度适用于大众脸型的微弧度,十分服帖脸型,无需手持,将弧形头梁戴在头部即可使用,非常便捷。
[0008]为方便个性化调整,所述弧形头梁是可伸缩头梁,具体的,所述弧形头梁的两端的末段位置处设有伸缩调节扣,用于末段的拉伸和收缩。所述可伸缩头梁在使用时起支撑固定作用,与瘦脸部分连接,并设置有伸缩调节扣,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调节头梁长度,令本专利技术在使用途中更完美的贴合人体。所述可伸缩头梁,材质可为ABS塑料、PC、硅橡胶、橡胶等。
[0009]进一步,所述弧形头梁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第一按摩机构和第二按摩机构。
[0010]在实际使用中,为了有效修复筋膜层和肌肉纤维,需要按摩机构达到一定的刺激强度,也即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会有持续性的痛感,而一般的用户都很难坚持承受这种痛感,从而导致效果略差,为使用户既能接受的疼痛度又能达到最优的效果,本申请将第一EMS微电流刺激模组和第一振动模组的各电极、导头设计为星状凹凸不平的分布,第二EMS微电流刺激模组和第二振动模组的各电极、导头设计为星状凹凸不平的分布。
[0011]为避免头戴式瘦脸仪的弧形头梁长时间戴在用户头上导致头疼的情况,本专利技术头戴式瘦脸仪还包括如下使用方法:设定单次开机工作(单次疗程)的时长(时长约为15分钟),所以不会出现用户长时间佩戴后头疼不适的情况。且本头戴式瘦脸仪的外观弧度类似有开口的水滴状,弧形头梁连接的第一按摩机构和第二按摩机构在自然状态时不闭合,用户佩戴使用时,瘦脸仪对面部的压力值在0~5牛顿(N)范围内,低于人体感到疼痛不适的压力值。
[0012]所述制冷制热模组,工作时可以产生热/冷量,并传导到瘦脸仪上实现冷热敷功能,该制冷制热模组可以通过控制电路改变电压方向转换制热制热功能,也可以通过调整电压值大小进行档位调节。特别的,本专利技术开机工作时,该模组制冷、制热循环工作。制冷时降温温度最低只比外界温度低15℃,且温度传递到人体的过程中,存在部分散失的情况,不存在过低温情况,避免了用户冻伤问题。制热时,为避免一直制热导致用户烫伤的情况,制冷模组内包括有传感器,当温度高于43℃后会自动停止加热进行降温。具体的,所述制冷制热模组包括半导体制冷片、传感器、散热器和风扇,所述散热器贴合在半导体制冷片的两面而设置,所述传感器置于第一外壳靠近脸部的内侧,所述风扇的出风面朝向散热孔处,风扇的吸风面朝向半导体制冷片的一面,将半导体制冷片产生的热/冷量散到外界。其中,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为薄片状,工作时会发生从一面到另一面的热量转移,产生温度差,形成冷热面。所述散热器为贴合在半导体制冷片两面,散热器的类型可为铜散热片、铜铝结合散热
片、热管散热片、铁散热片、石墨散热片、铝型材散热片、以及铝板散热片等,材质可为银、铜、铝、铁、以及合金等。所述风扇出风面朝向散热孔处,吸风面朝向半导体制冷片一面,将半导体制冷片产生的热/冷量散到外界;所述风扇可为DC轴流风扇、DC涡流风扇、AF交流变频风扇、AC轴流风扇、高转速风扇、或者离心风扇。
[0013]所述第一供电电路和第二供电电路了采用原电池、蓄电池、锂电池等电源方式实现,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供电电路和第二供电电路采用柔性可拉伸电池实现,作为该新型瘦脸仪的电源,为各元器件供电。
[0014]本专利技术所有模组、部件都由外壳体封装,散热孔3是在外壳体上开孔洞,风扇吹出的冷/热量通过孔洞散到外界。材质可为钢材、铝材、PC、AB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戴式瘦脸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头梁,弧形头梁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第一按摩机构和第二按摩机构,所述第一按摩机构包括第一外壳以及置于第一外壳侧壁上的第一制冷制热模组、第一振动模组、第一EMS微电流刺激模组、第一供电电路和第一控制电路,所述第一制冷制热模组、第一振动模组、第一供电电路和第一EMS微电流刺激模组均与第一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外壳的外侧壁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孔;所述第二按摩机构包括第二外壳以及置于第二外壳侧壁上的第二制冷制热模组、第二振动模组、第二EMS微电流刺激模组、第二供电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所述第二制冷制热模组、第二振动模组、第二供电电路和第二EMS微电流刺激模组均与第二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外壳的外侧壁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瘦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头梁的两端的末段位置处设有伸缩调节扣,用于末段的拉伸和收缩。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泽铭黄碧桂何蕾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极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