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抗磨损彩涂板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彩涂板设备
,具体为一种耐高温抗磨损彩涂板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彩涂板又叫彩钢板,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耐腐蚀、色彩鲜艳、加工成型方便且强度高、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反应用在建筑领域和家电领域中。现有彩涂板涂漆前通常仅仅对基材表面进行一次预处理(如仅仅进行一次清洁处理),容易影响后续的涂漆效果,为此我们提供一种耐高温抗磨损彩涂板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高温抗磨损彩涂板的制备方法,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高温抗磨损彩涂板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对基材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第一预处理和第二预处理,所述第一预处理和第二预处理均包括表面清洁处理,所述第二预处理还包括脱脂处理;
[0008]S2.利用毛刷辊对基材表面进行研磨;
[0009]S3.使用钝化剂对基材的脱脂表面涂覆并进行烘干;
[0010]S4.在基材表面涂覆底漆或底面合一涂料;
[0011]S5.在底漆表面涂覆背漆;
[0012]S6.将基材放入烘箱烘烤;
[0013]S7.待基材冷却后在背漆表面涂覆面漆或底面合一涂料;
[0014]S8.再次将基材再次放入烘箱烘烤。
[0015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抗磨损彩涂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对基材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第一预处理和第二预处理,所述第一预处理和第二预处理均包括表面清洁处理,所述第二预处理还包括脱脂处理;S2.利用毛刷辊对基材表面进行研磨;S3.使用钝化剂对基材的脱脂表面涂覆并进行烘干;S4.在基材表面涂覆底漆或底面合一涂料;S5.在底漆表面涂覆背漆;S6.将基材放入烘箱烘烤;S7.待基材冷却后在背漆表面涂覆面漆或底面合一涂料;S8.再次将基材再次放入烘箱烘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抗磨损彩涂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清洁通过除油剂或清洁剂来除去基材板面的杂质;所述底漆、背漆和面漆以及底面合一涂料均采用水性油漆与0
‑
5%的去离子水进行混合稀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抗磨损彩涂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漆和背漆的粘度均控制在采用涂
‑
4杯粘度计测得的粘度为35
‑
60秒;所述面漆的粘度控制在涂
‑
4杯粘度计测得的粘度为60
‑
90秒;所述底面合一涂料的粘度控制在涂
‑
4杯粘度计测得的粘度为35
‑
75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抗磨损彩涂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漆的干膜厚度为5
‑
8μm,所述底漆的湿膜厚度为10
‑
15μm;所述背漆的干膜厚度为5
‑
8μm,所述背漆的湿膜厚度为10
‑
15μm;所述面漆的干膜厚度为12
‑
20μm,所述面漆的湿膜厚度为16
‑
30μm;所述底面合一涂料的干膜厚度为8
‑
20μm,所述底面合一涂料的湿膜厚度为16
‑
30μ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耐高温抗磨损彩涂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剂、底漆、背漆、面漆和底面合一涂料均采用辊涂的方法进行涂覆;所述烘箱的烘烤温度在180℃到350℃,所述基材的温度在216℃到232℃且烘烤时间在20到35秒;所述基材采用镀锌或镀铝锌钢板;所述钝化剂采用六价铬钝化剂或三价铬钝化剂;水性油漆的使用工具和容器均为不与水反应的材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抗磨损彩涂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S9:通过检测装置来检测经步骤S8烘干后的彩涂板的抗冲击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抗冲击检测组件、耐磨性测试组件、底座;所述抗冲击检测组件、耐磨性测试组件均安装于底座(1)上,所述底座(1)下端安装有行走轮(2),所述底座(1)右端固定连接有推手(3)。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耐高温抗磨损彩涂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9包括:S91:取一块经步骤S8烘干后的彩涂板,使用切割工具将经步骤S8烘干后的分割为若干待检测的彩涂板,待检测的彩涂板长宽为50
×
10CM;S92:取若干块待检测的彩涂板分次放入抗冲击检测组件中;S93:取若干块待检测的彩涂板分次放入耐磨性测试组件中;S94:取出抗冲击检测组件中的彩涂板,相互对比记录检测数据;S95:取出耐磨性测试组件的彩涂板,相互对比记录检测数据。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耐高温抗磨损彩涂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冲击检测组件包括:抗冲击检测组件外壳(4),所述抗冲击检测组件外壳(4)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
所述抗冲击检测组件外壳(4)上端斜切面外侧设置有传送带(13),所述抗冲击检测组件外壳(4)上端斜切面底部设置转轴一(14)、第一锥齿轮(23)、皮带轮一(24),所述皮带轮一(24)和第一锥齿轮(23)固定套接在所述转轴一(14)外壁且前后分布设置,所述抗冲击检测组件外壳(4)上端斜切面顶部设置转轴二(25)、皮带轮二(26),所述皮带轮二(26)固定套接在所述转轴二(25)外壁,所述皮带轮一(24)和皮带轮二(26)通过传送带(13)连接;所述抗冲击检测组件外壳(4)内设置有:主驱动腔(5)、副驱动腔一(6)、副驱动腔二(7)、检测腔三(8)、副驱动腔四(9)、副驱动腔五(10)、切割腔(11)、副驱动腔六(12);所述主驱动腔(5)内设有:主电机(27)、第二锥齿轮(28)、第三锥齿轮(29)、第一转动杆(31);所述主电机(27)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转动杆(31)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主电机(27)的输出轴外壁固定套接所述第二锥齿轮(28),所述第二锥齿轮(28)和所述第三锥齿轮(29)啮合,所述第一转动杆(31)顶部延伸至所述抗冲击检测组件外壳(4)外部与第四锥齿轮(3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23)和所述第四锥齿轮(32)啮合;所述副驱动腔一(6)内设有:第五锥齿轮(34)、第六锥齿轮(35)、第七锥齿轮(55)、曲轴(56)、转动套(57),铰接杆(58);第二转动杆(33)一端与所述第三锥齿轮(29)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33)另一端与所述第五锥齿轮(34)固定连接,所述第五锥齿轮(34)与所述第六锥齿轮(35)和第七锥齿轮(55)啮合,所述曲轴(56)一端与所述第七锥齿轮(55)固定连接,所述曲轴(56)另一端与所述副驱动腔一(6)内壁顶部转动连接,所述曲轴(56)与所述转动套(57)转动连接,所述铰接杆(58)一端与所述转动套(57)铰接,所述铰接杆(58)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检测腔三(8)内与钢锤头(59)固定连接;所述副驱动腔二(7)内设有:同步带动轮一(61)、同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民,李晓琴,丁群,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深赛尔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