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惠特克公司专利>正文

基板安装式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5353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板安装式电连接器,其结构可以防止安装在外壳的侧壁上固定用的金属片发生变形并将其保护。 基板安装式电连接器10在外壳11的侧壁的金属片保护部12上具有外壳固定用的金属片13。金属片保护部12具有外壁22,位于包围金属片13的位置。金属片13具有与印刷电路板上的迹线焊接连接的焊接部19。焊接部19的端部21不从外壳11的外侧面向外突出,所以,即使基板安装式电连接器10沿横向排列设置,金属片13之间也不会发生干涉。(*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与印刷电路板上的迹线电连接的基板安装式电连接器。迄今所知道的基板安装式电连接器(以下也简称为电连接器)是在外壳侧壁上具有连接器外壳固定用金属片,将该金属片与电路板上的迹线焊接在一起后将外壳固定配置。作为这种电连接器的一个例子,有实开平5-23429号公报记载的电连接器。图4中示出了该电连接器100的剖面图。电连接器100的侧壁上具有金属片101。金属片101的焊接部102与印刷电路板上适当的迹线上的位置吻合后进行焊接固定。同时,各端子103的焊锡连接部104也在适当的位置进行焊接,实现电连接。由于要求金属片在进行焊接连接时可以使用红外线等加热方法、可以通过目视确认焊接结果和确保用于焊接连接的足够大的接触面积,所以,在包括上述例子在内的很多现有例子中,金属片配置成向电连接器的外壳之外延伸出。另外,在装配时要求金属片容易向外壳上安装。这种电连接器在进行装配时,有时沿横向成列相邻地排列。这时,向电连接器侧面延伸出的金属片将和相邻的电连接器的金属片相互干涉从而使金属片发生变形。在向印刷电路板上安装时,这种变形就会成为固定强度不足的原因。-->具有尽可能抑制这种变形而设计的形状的金属片的电连接器例如已登在日本莫莱克(モレッヶス社)公司93年度产品样本第251页和第259页上。金属片的焊接部沿着外壳的底面向外壳之外延伸出,其前端略垂直地弯曲向上方延伸。虽然这种形状的金属片可以抑制焊接部的干涉,但向上延伸的板面之间却相互接触,所以,不能完全抑制金属片的变形,并且,由于形状特殊,焊接时随着焊剂增多,会引起电连接器发生位置偏离。因此,迫切希望有一种电连接器其结构可以使配置在外壳侧壁的金属片相互不发生上述干涉,保护金属片不变形。基板安装式电连接器在上述外壳侧壁上具有金属片,该金属片具有焊接连接在印刷电路板上的焊接部和安装支持在外壳上的安装部,在这种基板安装式电连接器中,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外壳侧壁上,形成从两侧包围各金属片的上述安装部的外壁,使上述焊接部的端部略微位于上述外壁的外侧面的内侧。金属片固定配置在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的侧壁上。金属片具有固定在外壳上的安装部和与其板焊接的焊接部。焊接部从安装部的平面向略呈直角方向弯曲,向外方延伸。外壳在侧壁附近具有金属片保护部。金属片保护部用于保持金属片同时应形成包围并保护金属片的形状。因此,金属片的焊接部的端部应配置到位于与外壳的金属片保护部的外侧面相同的面上或者位于外侧面之内(即略微位于外侧面的内侧),使焊接部不致突出到外面。金属片保护部的外壁配置成包围住金属片。因此,电连接器即使沿横向排列,相邻的金属片之间也不会相互干涉。另外,在外壳的金属片保护部的底面,根据需要,形成底部在上的棚部。即,金属片保护部的外壁在外壳底面的上方具有底部。这样,-->便可防止电连接器外壳与横向相邻的电连接器的金属片发生干涉。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a)平面图、(b)侧面图、(c)部分剖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a)平面图、(b)侧面图、(c)部分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平面图。(a)、(b)分别是不同的电连接器。图4是先有的基板安装式电连接器的一个例子的部分剖面图。图1和图2分别是本专利技术的极佳的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0,26。图1的电连接器10如图1(a)和图1(b)所示,将金属片13设置在外壳11的侧壁附近的金属片保护部12内,同时,将多个端子(触点)14设置在1对金属片保护部12之间。端子14的形状示于图1(c)。各个端子14具有压入部15、引线脚16、焊接连接部17和弹性接触部18,压入部15具有用于压入外壳11内并进行固定的突起;引线脚16从压入部15的底端略垂直地向横向延伸;焊接连接部17在引线脚16的前端形成阶梯状;弹性接触部18从压入部15的根部附近向侧面延伸出并向上延伸,具有弹性。在弹性接触部18的前端形成斜面(锥形面)。端子14通过将压入部15压入外壳11内,同时引线脚16与外壳11的一部分接触而固定。这样,弹性接触部18便可配置大致沿横向具有弹性。端子14的焊接连接部17和金属片13的焊接部19一起与印刷电路板上的迹线(图中未示出)焊接连接。端子14配置到外壳11内时,弹性接触部18配置到略位于外壳的内侧。另外,-->外壳的顶面形成将弹性接触部18的顶部复盖住的形状。金属片13具有压入部(安装部)20,用于压入外壳11的金属片保护部12内进行固定。压入部20弯折形成与焊接部19大致成直角。外壳11的金属片保护部12形成容纳金属片13的压入部20同时包围金属片13的形状。即,金属片保护部12的外壁22将压入部20复盖住,同时向中央延伸。另外,外侧面23和金属片13的焊接部19的端部21大致配置在同一平面上,端部21不比外侧面23向外突出。因此,即使图1的电连接器10沿横向成列地排列设置,仅由外壳11的金属保护部12的外壁22之间相互接触也不会使金属片13之间发生干涉而变形。另外,如图1(b)所示,电连接器10在金属片保护部12的底部具有底在上的棚部24。即,在金属片保护部12的底部形成空间。因此,即使横向相邻的电连接器10的外壳11暂时侵入到电连接器10的1对金属片保护部12相对的外壁22之间,外壳11也不会与金属片13干涉而损伤金属片13。另外,如图1(a)所示,由于电连接器10的金属片13的焊接部19的上侧是开放状态,所以,可以利用红外线等加热方法进行焊接连接,也可以通过目视进行焊接的确认。图2示出了具有与电连接器10的金属片保护部12形状大致类似的金属片保护部25和大致相同的金属片13的电连接器26。外壳27的金属片保护部25和金属片13的作用效果与电连接器10-->的情况大致相同。电连接器10、26形成相互可以嵌合的形状。即,通过两者的嵌合将印刷电路板之间连接。电连接器26设有形状不同的两种端子28、29,端子28、29都由1块金属板形成,不具有弹性。端子28从嵌合面一侧压入,端子29从嵌合面相反的一侧压入配置到外壳27内。电连接器10的端子14在一侧与端子28的接触部30接触,在相反一侧与端子29的接触部31接触,从而实现电连接。在各个端子28、29的基板面一侧的端部分别形成焊接连接部32、33。利用这些端子14、28、29的特征形状可以增长嵌合长度,从而具有抗扭动性。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示出了与图1和图2的电连接器10、26类似的电连接器34、35。图3(a)、(b)的电连接器34、35使用的端子分别与图1、图2的电连接器10、26使用的大致相同。金属板13也使用大致相同的形状,压入部20分别固定配置到外壳36、37的金属片保护部38、39内。电连接器34、35的金属片保护部38、39的外壁40、41形成将压入部复盖并向中央延伸的幅度宽的形状。因此,金属片13的焊接部19的端部21位于金属片保护部38、39的外侧面42、43的内侧。另外,虽然图中未示出,但是,在金属片保护部38、39的底部和电连接器10、26一样也形成棚部。上述实施例只是一些例子,不是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只要不超出本专利技术的主旨,从业者可以作种种变形。例如,如图4所示,也可以在外壳的底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外壳侧壁上具有金属片的基板安装式电连接器,上述金属片具有焊接连接到印刷电路板上的焊接部和安装支持到上述外壳上的安装部,该基板安装式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外壳的侧壁上形成从两侧包围各金属片的上述安装部;上述焊接部的端部略位于上述 外壁的外侧面的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4-2-28 54659/941、一种在外壳侧壁上具有金属片的基板安装式电连接器,上述金属片具有焊接连接到印刷电路板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沼修二
申请(专利权)人:惠特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