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惠特克公司专利>正文

带平面安装式触点的电气接插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5013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气触点(3),包括:本体部分(7),装在绝缘外壳(2)中;焊接尾片(4);和工具接触表面(9,10),在焊接尾片(4)上反向配置以便用各工具(11,13)相对于主体部分(7)弯折焊接尾片(4)。(*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平面安装式触点的电气接插件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宜装在电气接插件中且配有精确对位需用的平面安装尾片的电气触点。美国专利5,186,633的现有技术电气接插件,其绝缘外壳中有多个电气触点,各触点上的焊接尾片通过回流(reflow)焊接与电路板上的电路迹线连接。回流焊接是先令焊接尾片嵌入覆盖着电路迹线的固化焊料上再使焊料熔化回流进行的。接着,回流的焊料固化,将焊接尾片与电路迹线连接起来。要确保焊接点的质量,应在焊料回流之前使各焊接尾片彼此在同一个平面上对齐排列就位。按照美国专利5,186,633的公开内容,之所以能确保各焊接尾片在同一个平面上对齐排列是因为焊接尾片压在电路板上时弹性偏转所致。这些压在电路板上的触点弹性偏转从而在同一个平面上排列。美国专利5,129,832公开了从接插件外壳伸出的接点的弯折方法。这里各触点也是压在电路板上的。美国专利5,194,017的平面安装式触点,其表面则沿非弹性板的边缘延伸。各板由于没有弹性,因而难以在接插件外壳中排列成行,从而使各平面安装式触点彼此保持在同一平面上排列成行。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入外壳中之后和与电路板接合之前弯曲,在同一平面上排列成行的焊接尾片。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电气触点上的平面安装式焊接尾片配置得使其至少一个与安装工具紧密接触的表面在弯折焊接尾片以套准表面安装接触表面使其精确就位时与安装工具接合。本专利技术的好处在于,电气触点可弯折得使其平面安装式接触表面精确排列在预定的位置,例如与多电气触点上的平面安装式接触表面-->在同一个平面。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平面安装焊接尾片上的工具接触表面控制着焊接尾片的弯曲使其弯到预定的位置。现在参看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附图中:图1是电气接插件的等角视图,其中一个多重电气触点从接插件的外壳脱开;图2是图1所示电气接插件的等角视图,有些部分剖开,有一个电气触点从接插件的外壳脱开;图3是图1所示接插件的正视图;图4是沿图3的4-4线截取的剖视图;图5是沿图3的5-5线截取的剖视图;图6、7和图8是图1所示接插件的局部视图,工具的钳口促使其中一个触点的焊接尾片移动到精确位置;图9是两个具有焊接尾片的电气触点的等角视图。参看附图的图1。电气接插件1的绝缘外壳2是整体式的,里面有多个触点3,触点3上的焊接尾片4从外壳2向外伸出。触点空腔5的上排中的触点3和触点空腔5下排中的触点3,它们各自的焊接尾片4在单排焊接尾片4中彼此交替配置。参看图2至图5。各触点3都取整体结构,由一定厚度的金属平板冲压制成。触点3本体7上的突起6是为套准入外壳2各自的触点承接空腔5而设的。电接触部分8沿触点承接腔5从触点本体7向前伸出。呈曲线的触指8’向前延伸到触点本体7。触指8’先是处在触点本体的厚度平面内,然后弯曲,与所述本体7并排伸出。触指8’和突起6套准其中一个空腔5两边的腔壁,形成压配合。焊接尾片4是金属片。金属片顶边的直边9构成各焊接尾片4上的至少一个上工具接触表面。各焊接尾片4上的至少一个下工具接触表面10构成金属片下侧的曲线边缘。各焊接尾片4上的工具接触表面9、10彼此面对面设置。各焊接尾片4上的工具接触表面9、10都-->处在金属片在其中一个表面10与其中一个工具接触表面9之间延伸的厚度平面内。下工具接触表面10还构成金属片下侧的平面安装接触表面。这些平面安装接触表面应通过焊接点(图中未示出)与电路板(图中未示出)上的电路迹线(图中未示出)连接。要确保焊接点的质量,通过各焊接尾片在与电路迹线连接之前与接插件2精确对准、彼此之间也精确对齐定位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适用于从外壳2中伸出时可弯折得使其精确对准的焊接尾片4。参看图6。触点3中压制成,从而使焊接尾片4从外壳2向下延伸到一个起始位置,且处在所要求的达到精确对准的位置略下一点处。图6、图7和图8中用中心线表示出精确对准的情况。现在说明操作过程。将各焊接尾片4相对于触点3的其余部分向上弯折到略高于精确对准的位置,从而使曲线表面10彼此在同一平面对准,然后使其与中心线相切。现在就其中一个焊接尾片4举例说明触点3的焊接尾片4的弯折操作。参看图6、7和图8。其中一个触点3上的其中一个焊接尾片4在低于所要求位置伸出。从图中可以看到,焊接尾片4是用工具11、12弯折到精确对准的位置的。工具11、12构成对置的钳口。举例说,上面的工具11可以是压力机的砧座(图中未示出)。上面的工具11与直边9接合,下面的工具12可以是压力机与焊接尾片4的表面10啮合的活动冲头。上面的工具11有一个在各焊接尾片4与上工具接触表面9接触的直边,用以控制焊接尾片4向上弯折到预定位置的过程。下工具12向上移动,与焊接尾片4的表面10接合。各触点3的焊接尾片4相对于本体部分7和触点4的其余部分弯曲,且移动到一个精确对准的位置,该位置取决于工具11、12的仍然在各焊接尾片4彼此对置的表面9、10接合时的最终位置。工具接合面9、10具有一定的刚度,且不会变形。焊接尾片4的颈部13是与下工具接触表面10间隔一段距离的狭窄部分,是弯曲应力集中的部-->位,因此焊接尾片4由于应力集中不是在触点3的其它部位而是在该狭颈13处弯曲变形。触点3的金属片结构,其厚度平面的宽度比颈部13两侧的金属片厚度大,因而使焊接尾片4刚硬从而减小触点3因存储的弹性能量而回弹造成的变形。回弹偏转现象或多或少是有一些。因此,各焊接尾片4弯折得使其略超出所要求的位置,如图7中的中心线所示。工具11、12在焊接尾片4弯折之后(图8)放开焊接尾片4时,焊接尾片会稍微回弹偏转到所要求的位置,如图8中表面10与中心线相切的位置。焊接尾片4的下工具接合表面10还构成焊接尾片4上彼此在同一平面排列的平面安装接触表面,该表面由于焊接尾片是在从外壳2向外伸出时弯折的,因而相对于接插件1的其余部分精确就位。各焊接尾片4弯折得使其与电路板(图中未示出)的电路迹线(图中未示出)接合之前与彼此共平面的平面式安装接触表面对齐。工具11、12和弯曲力作用到触点3上,使压配合的触点3在触点承接腔6中略为偏移到不同的位置。触点3在空腔6中至新压配合位置的这个偏移缓和了触点3中原本会使触点4回弹到预测性较低的位置的内应力。各焊接尾片4有一个下凹的边缘14沿焊接尾片4的尖端延伸,其作用是使焊接尾片4的端面有一个缺口供观测之间,尤其是供观测将焊接尾片4与电路迹线连接起来的焊接头。尽管有下凹边缘14,焊接尾片的厚度还是足够大的,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小焊接尾片4弯折时存储的回弹能量。焊接尾片4的另一种形状(图9)使金属片结构的焊接尾片部分更厚。上述实施例的好处在于,电气触点在焊接尾片上的工具接触表面彼此反面配置,与各工具接合,使焊接尾片相对于触点的本体部分弯折。上述实施例的另一个好处是,电气接插件电气触点的焊接尾片从接插件外壳伸出且在焊接尾片与电路板接合之前可以弯折得使尾片上的平面安装接触表面套准到精确的位置。-->另外一个优点是,所有触点焊接尾片的几何尺寸都相同,因而可以同时用同样的工具弯折所有的焊接尾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气接插件,其绝缘外壳中有多个电气触点,触点上的焊接尾片从外壳向外伸出,焊接尾片上有平面安装式接触表面,其特征在于,焊接尾片(4)从外壳(2)向外伸出时弯折到预定的位置,使接触表面(10)在与电路迹线接合之前彼此共平面对准,且各焊接尾片上的至少一个工具接触表面(9或10)与工具紧密接触,使焊接尾片(4)不致弯折得超出所述精确对准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US 1994-4-28 08/234,9071.一种电气接插件,其绝缘外壳中有多个电气触点,触点上的焊接尾片从外壳向外伸出,焊接尾片上有平面安装式接触表面,其特征在于,焊接尾片(4)从外壳(2)向外伸出时弯折到预定的位置,使接触表面(10)在与电路迹线接合之前彼此共平面对准,且各焊接尾片上的至少一个工具接触表面(9或10)与工具紧密接触,使焊接尾片(4)不致弯折得超出所述精确对准的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接插件,其特征在于,平面安装接触表面(16)和工具接触表面(9或10)刚硬且不能变形,且弯曲应力集中在焊接尾片(4)的狭窄颈部(13)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KE本杰文
申请(专利权)人:惠特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