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焚烧炉烟气净化装置,主要内容为:所述的进气烟道安装在碱水箱进气孔里且进气烟道底部位于碱水箱液面下方,第一换热盘管安装在进气烟道外壁上,料渣分离斗安装在碱水箱底面上且料渣分离斗与碱水箱之间安装有过滤板,第二换热盘管安装在碱水箱的外壁上,出气烟道下端安装在碱水箱顶面上的出气孔里且出气烟道位于碱水箱液面上方,逆向旋流板安装在出气烟道的内壁上,雾化喷流器安装在出气烟道的顶端,排气管安装在雾化喷流器上,引风机安装在排气管内,烟囱安装在排气管出口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运行稳定可靠,可以有效净化焚烧后的烟气,净化效果好且保护了环境。净化效果好且保护了环境。净化效果好且保护了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焚烧炉烟气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焚烧炉
,具体涉及一种焚烧炉烟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焚烧炉焚烧后的烟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这样烟气污染十分严重,直接影响了周边的空气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焚烧炉烟气净化装置,其运行稳定可靠,可以有效净化焚烧后的烟气,净化效果好且保护了环境。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焚烧炉烟气净化装置,其中:包括进气烟道、第一换热盘管、碱水箱、料渣分离斗、第二换热盘管、出气烟道、逆向旋流板、雾化喷流器、引风机、排气管和烟囱,所述的进气烟道安装在碱水箱进气孔里且进气烟道底部位于碱水箱液面下方,所述的第一换热盘管安装在进气烟道外壁上,所述的料渣分离斗安装在碱水箱底面上且料渣分离斗与碱水箱之间安装有过滤板,所述的第二换热盘管安装在碱水箱的外壁上,所述的出气烟道下端安装在碱水箱顶面上的出气孔里且出气烟道位于碱水箱液面上方,所述的逆向旋流板安装在出气烟道的内壁上,所述的雾化喷流器安装在出气烟道的顶端,所述的排气管安装在雾化喷流器上,所述的引风机安装在排气管内,所述的烟囱安装在排气管出口处。
[0006]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0007]上述的第一换热盘管为螺旋式结构且第一换热盘管下端与冷却进水管连接,所述的第一换热盘管上端与冷却回水管连接。
[0008]上述的第二换热盘管为螺旋式结构且第二换热盘管下端与冷却进水管连接,所述的第二换热盘管上端与冷却回水管连接。
[0009]上述的料渣分离斗右侧面靠近顶面处安装有反冲洗进水管。
[0010]上述的料渣分离斗为圆锥形结构且料渣分离斗底部安装有下料阀。
[0011]上述的碱水箱顶面上安装有石灰进料口和进水管。
[001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焚烧后的烟气通过进气烟道进入到碱水箱内,同时烟气与第一换热盘管进行换热操作,烟尘沿进气烟道气壁在烟气吹动下进入下方碱水箱内,烟气与碱水箱发生中和反应,并形成鼓泡作用,进行初步处理,同时碱水箱与第二换热盘管进行换热操作;然后经初步处理后的烟气进入到出气烟道内,出气烟道上方的雾化喷流器以较高压力将碱性水旋转喷出,形成水雾,大大提高了液滴比表面积,与烟气充分接触,烟尘充分增湿、增重,烟尘在强烈气流作用下,惯性力增大,被抛甩到出气烟道内壁水膜层中,流入到碱水箱内,然后排出到料渣分离斗内;经碱水雾化喷淋器洗涤过的烟气经逆向旋流板分离水滴,进行气水分离,清洁的烟气通过引风机经由排气管最后从烟囱中排出;当碱水箱内的水质恶化后,经由碱水箱顶面上的石灰进料口和进水管进行补料操作;料渣分离斗内
的渣料通过底部的下料阀排出,当需要清洗料渣分离斗时,清水通过反冲洗进水管进入到料渣分离斗内进行清洗操作。
[0013]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以下几点:运行稳定可靠,可以有效净化焚烧后的烟气,净化效果好且保护了环境。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其中的附图标记为:进气烟道1、第一换热盘管2、碱水箱3、料渣分离斗4、第二换热盘管5、出气烟道6、逆向旋流板7、雾化喷流器8、引风机9、排气管10、烟囱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说明:
[0017]一种焚烧炉烟气净化装置,其中:包括进气烟道1、第一换热盘管2、碱水箱3、料渣分离斗4、第二换热盘管5、出气烟道6、逆向旋流板7、雾化喷流器8、引风机9、排气管10和烟囱11,所述的进气烟道1安装在碱水箱3进气孔里且进气烟道1底部位于碱水箱3液面下方,所述的第一换热盘管2安装在进气烟道1外壁上,所述的料渣分离斗4安装在碱水箱3底面上且料渣分离斗4与碱水箱3之间安装有过滤板,所述的第二换热盘管5安装在碱水箱3的外壁上,所述的出气烟道6下端安装在碱水箱3顶面上的出气孔里且出气烟道6位于碱水箱3液面上方,所述的逆向旋流板7安装在出气烟道6的内壁上,所述的雾化喷流器8安装在出气烟道6的顶端,所述的排气管10安装在雾化喷流器8上,所述的引风机9安装在排气管10内,所述的烟囱11安装在排气管10出口处。
[0018]实施例中,第一换热盘管2为螺旋式结构且第一换热盘管2下端与冷却进水管连接,所述的第一换热盘管2上端与冷却回水管连接。
[0019]实施例中,第二换热盘管5为螺旋式结构且第二换热盘管5下端与冷却进水管连接,所述的第二换热盘管5上端与冷却回水管连接。
[0020]实施例中,料渣分离斗4右侧面靠近顶面处安装有反冲洗进水管。
[0021]实施例中,料渣分离斗4为圆锥形结构且料渣分离斗4底部安装有下料阀。
[0022]实施例中,碱水箱3顶面上安装有石灰进料口和进水管。
[002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焚烧后的烟气通过进气烟道1进入到碱水箱3内,同时烟气与第一换热盘管2进行换热操作,烟尘沿进气烟道1气壁在烟气吹动下进入下方碱水箱3内,烟气与碱水箱3发生中和反应,并形成鼓泡作用,进行初步处理,同时碱水箱3与第二换热盘管5进行换热操作;然后经初步处理后的烟气进入到出气烟道6内,出气烟道6上方的雾化喷流器8以较高压力将碱性水旋转喷出,形成水雾,大大提高了液滴比表面积,与烟气充分接触,烟尘充分增湿、增重,烟尘在强烈气流作用下,惯性力增大,被抛甩到出气烟道6内壁水膜层中,流入到碱水箱3内,然后排出到料渣分离斗4内;经碱水雾化喷淋器8洗涤过的烟气经逆向旋流板7分离水滴,进行气水分离,清洁的烟气通过引风机9经由排气管10最后从烟囱11中排出;当碱水箱3内的水质恶化后,经由碱水箱3顶面上的石灰进料口和进水管进行补料操作;料渣分离斗4内的渣料通过底部的下料阀排出,当需要清洗料渣分离斗4时,清水通过反冲洗进水管进入到料渣分离斗4内进行清洗操作。
[0024]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焚烧炉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烟道(1)、第一换热盘管(2)、碱水箱(3)、料渣分离斗(4)、第二换热盘管(5)、出气烟道(6)、逆向旋流板(7)、雾化喷流器(8)、引风机(9)、排气管(10)和烟囱(11),所述的进气烟道(1)安装在碱水箱(3)进气孔里且进气烟道(1)底部位于碱水箱(3)液面下方,所述的第一换热盘管(2)安装在进气烟道(1)外壁上,所述的料渣分离斗(4)安装在碱水箱(3)底面上且料渣分离斗(4)与碱水箱(3)之间安装有过滤板,所述的第二换热盘管(5)安装在碱水箱(3)的外壁上,所述的出气烟道(6)下端安装在碱水箱(3)顶面上的出气孔里且出气烟道(6)位于碱水箱(3)液面上方,所述的逆向旋流板(7)安装在出气烟道(6)的内壁上,所述的雾化喷流器(8)安装在出气烟道(6)的顶端,所述的排气管(10)安装在雾化喷流器(8)上,所述的引风机(9)安装在排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沃显恒,沃桂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仙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