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湖泊水体蓝藻水华的治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4331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湖泊水体蓝藻水华的治理装置,包括浮圈、高压电源和多个荷电装置,浮圈的中心处套接有套管,套管的管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架,套管通过连接架与浮圈的内侧固定连接,浮圈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环形管,环形管的侧壁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圆孔分别与多个荷电装置固定连接,套管的管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导管,两个导管相对的一端均与环形管的侧壁固定连接,套管的下端管口处设有增压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对人工湖内的水体进行物理消杀处理,不易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并且在处理时能够对水体进行曝气,提高人工湖泊水体的含氧量。泊水体的含氧量。泊水体的含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湖泊水体蓝藻水华的治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湖泊水体蓝藻水华的治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人工湖泊体现了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智慧,水库是随着人类为解决水患和蓄水备用而出现和发展起来的,与天然湖泊不同,人工湖一般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挖掘出来的一种湖泊,是非自然环境下产生的,包括景观湖和大型的水库,人工湖内水体不流通,水体自清洁能力较差,因此,湖泊内水体极易被污染,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绿潮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
[0003]目前,处理人工湖泊水体污染常采用化学方法,但是极易造成水体二次污染,并且现有的设备治理蓝藻污染的效果较差,并且在处理污水时速度较慢,无法对水体进行曝气,增加水体内的含氧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处理人工湖泊水体污染的方法,极易造成水体二次污染,并且现有的设备治理蓝藻污染的效果较差,并且在处理污水时速度较慢,无法对水体进行曝气,增加水体内的含氧量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湖泊水体蓝藻水华的治理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湖泊水体蓝藻水华的治理装置,包括浮圈、高压电源和多个荷电装置,所述浮圈的中心处套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管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套管通过连接架与浮圈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浮圈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环形管,所述环形管的侧壁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圆孔分别与多个荷电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套管的管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导管,两个所述导管相对的一端均与环形管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套管的下端管口处设有增压机构。
[0007]优选的,所述增压机构包括潜水泵,所述潜水泵与连接架固定连接,所述套管内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套管的侧壁位于隔板的上下两侧均通过圆孔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两个所述连接管分别与潜水泵的进水端和排水端固定连接,所述隔板的中心处通过滚动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穿过滚动轴承并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所述转轴的下端延伸至套管外并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杆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橡胶条,且橡胶条与套管的管壁滑动连接,所述套管的下端管口处外沿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进水孔,所述转轴的轴壁上套接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与套管的下端管口处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套管的上端管口处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套管的上端管口处外沿固定连接有多个倾斜设置的喷水管。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架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与潜水泵的位置对称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浮圈的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固定环。
[0011]优选的,所述荷电装置包括高压电轴、介质管和地电极管,所述高压电轴与介质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介质管与地电极管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高压电轴与介质管的内侧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构成过液通道,所述过液通道位于高压电轴与地电极管之间形成有电场区内,所述高压电轴的两端均开设有盲孔,两个所述盲孔均与过液通道连通,所述高压电轴通过盲孔与出水管连通。
[0012]所述高压电源的两极上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线,两个所述连接线分别与地电极管和高压电轴电性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湖泊水体蓝藻水华的治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湖泊水体蓝藻水华的治理装置,通过设有的固定环,利用锚链拴住固定环,将治理装置安放在人工湖泊水体内,使用时启动潜水泵抽取水体,水体经过进水孔进入到套管内,然后经过连接管进入到潜水泵的泵头内,潜水泵再次将水体排至套管内,此时套管内的水体上升,并从喷水管中喷出,并且套管内的水体一部分经过导管进入到环形管内,环形管内的水体进入到荷电装置内,由荷电装置进行处理,后直接排至水体内,进而在荷电装置和喷水管的共同作用下,喷出的水都能在空中自由下落,进而可以实现对水体进行曝气。
[0015]2、该湖泊水体蓝藻水华的治理装置,通过设有的荷电装置,在水体经过荷电装置时,人工湖内的水体经过高压电轴与地电极管之间形成的高压电场充电后,致使水体内蓝藻细菌的表面张力降低和内外压力差增加,从而有助于分解消杀蓝藻细菌,荷电后的蓝藻细菌,表面张力倾向于使有蓝藻细菌收缩,而同种电荷间的相互排斥作用,倾向于使蓝藻细菌膨胀(即分裂),当蓝藻细菌所带电荷之间的排斥力超过了其表面张力时,蓝藻细菌就会破碎而产生小颗粒,达到处理水体内蓝藻细菌的效果,另外污水通过荷电装置内部设置的高压电场区,利用高能电子使电子、离子、自由基和中性粒子以每秒钟数千万次的速度反复轰击污水中的大分子,电离、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大分子,从而发生分子重新聚合的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反应,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大分子转变为更多的细小颗粒,进而可以有效降低后续处理污水的难度,提高了处理污水的效率。
[0016]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能够有效的对人工湖内的水体进行物理消杀,不易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并且在处理时能够对水体进行曝气,提高人工湖泊水体的含氧量。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湖泊水体蓝藻水华的治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湖泊水体蓝藻水华的治理装置中套管的剖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湖泊水体蓝藻水华的治理装置中荷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浮圈;2、环形管;3、套管;4、喷水管;5、导管;6、连接架;7、固定环;8、配重块;9、橡胶条;10、横杆;11、潜水泵;12、地电极管;13、转轴;14、螺旋叶片;15、隔板;16、高压
电轴;17、过液通道;18、介质管;19、连接线;20、高压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参照图1

3,一种湖泊水体蓝藻水华的治理装置,包括浮圈1、高压电源20和多个荷电装置,浮圈1的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固定环7,浮圈1的中心处套接有套管3,套管3的管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架6,套管3通过连接架6与浮圈1的内侧固定连接,浮圈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环形管2,环形管2的侧壁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圆孔分别与多个荷电装置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湖泊水体蓝藻水华的治理装置,包括浮圈(1)、高压电源(20)和多个荷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圈(1)的中心处套接有套管(3),所述套管(3)的管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架(6),所述套管(3)通过连接架(6)与浮圈(1)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浮圈(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环形管(2),所述环形管(2)的侧壁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圆孔分别与多个荷电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套管(3)的管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导管(5),两个所述导管(5)相对的一端均与环形管(2)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套管(3)的下端管口处设有增压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泊水体蓝藻水华的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机构包括潜水泵(11),所述潜水泵(11)与连接架(6)固定连接,所述套管(3)内固定连接有隔板(15),所述套管(3)的侧壁位于隔板(15)的上下两侧均通过圆孔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两个所述连接管分别与潜水泵(11)的进水端和排水端固定连接,所述隔板(15)的中心处通过滚动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13),所述转轴(13)的上端穿过滚动轴承并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14),所述转轴(13)的下端延伸至套管(3)外并固定连接有横杆(10),所述横杆(10)的杆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橡胶条(9),且橡胶条(9)与套管(3)的管壁滑动连接,所述套管(3)的下端管口处外沿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进水孔,所述转轴(13)的轴壁上套接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与套管(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远书莫志远李炜沈继成蒋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科测能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