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4111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插接件,可靠防止部分连接,又能不用强力侧转配合插接件平稳地与配合插接件连接。在阴壳1前端,一对弹簧接触部14横向对称地突出在相对于阴壳1高方向的中间,在阳壳2的插座9的侧壁相对其高方向的中间,形成一对槽形弹簧容纳部16,其中可装配弹簧接触部14并容纳螺旋压簧29。把阴壳29推入插座9时,阴壳29受到螺旋压簧的反作用力。(*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接件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用弹簧构件防止不完全连接的插接件。例如由US-A-5,178,522公知的一种此类插接件,它公开了一种插接件,含有一个有空心插座的第一插接件,以及一个可插入第一插接件的配合第二插接件。在插座中设有一弹簧构件,用以在第二插接件没有正确配合第一插接件时向第二插接件施加弹性斥力。在第二插接件与弹簧构件之间设有弹簧容纳装置以传输弹性斥力。然而,由于压簧只和弹簧容纳装置的上端接触,弹簧构件的反作用力转为使弹簧容纳装置歪曲的力。因此有文献公开了在弹簧容纳装置中设有横向突起的引导构件,旨在通过与设在插座中的槽相互作用,引导弹簧容纳装置,然而该引导装置只能在有限的程度防止弹簧容纳构件的歪曲,而且残余歪曲,或者说残余倾斜使插接件的连接操作更为困难。本专利技术是针对上述问题开发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插接件,它可以确保与配合插接件平稳连接,特别是不用强力侧转配合插接件,并能可靠地防止不完全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插接件解决。优选实施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插接件,含有;一种插座,其中可适配至少一个配合插接件,一个锁定部,以固定插接件和连接的配合插接件,及至少一个端子配件,用于至少在完成配合插接件的连接后,与配合插接件电连接;其中,在两插接件的连接过程中受到压缩的至少一对压簧安装在-->插座的壁内或者壁上,优选地在其弹簧容纳部中,压簧与设在配合插接件中相应位置的弹簧接触部基本保持直接的或间接的接触,而且设在插座宽方向上的面对侧,在或接近高方向上的插座中间。根据一优选实施方案,提供有一种插接件,具有:一个插座,其中可适配至少一个配合插接件,一个锁定部,以固定插接件和连接的配合插接件,及至少一个端子配件,用于在完成配合插接件的连接后与配合插接件连接。其中,在两插接件的连接过程中要受到压缩的至少一对压簧安装在插座的内壁上,同时与设在配合插接件中的弹簧接触部保持接触,压簧设在插座宽方向上的对侧,在或接近高方向上的插座中间。因此,在配合插接件装进插接件插座时压簧被配合插接件的弹簧接触部挤压压缩。在完全连接后,两插接件被锁定部锁定,同时至少一个的端子配件被电连接。如果仅留有部分连接,两插接件由于压簧的弹性恢复力作用而相互分离到显著程度,从而防止部分连接。此处,因为这对压簧安排在面对侧,并且在或接近插座高方向上的中间,其反作用力不会转为使配合插接件歪曲的力矩。从而,不用把配合插接件强力侧转地能够插入插座。优选地,配合插接件的弹簧接触部安排得在配合插接中的高方向上非对称位置,并由一对防倒插棱形成,以防止两插接件倒插,而插座上设有一对可配合此棱的导槽,压簧安排在此导槽中。因此,由于弹簧接触部和压簧容纳部也起防倒插棱的作用,以防止两插接件倒插,与那些有完成这种功能的分开的部分插接件比,可以做得更紧凑。另外,优选地在螺旋压簧与配合插接件的对应弹簧接触部之间,装-->设可沿弹簧容纳部位移的接触构件。再有,优选地接触构件含有在设于弹簧容纳部的导槽中引导的受引导部。如此,可以平稳地引导接触构件。再有,优选地导槽设有相互作用部和退回部,以此,当受引导部被定位在相互作用部时,接触构件可与相应的弹簧接触部形成牢实的接触,当受引导部被置于退回部时,它们从相应的弹簧接触部可退出或分离或可分离,也就是从相应的弹簧接触部分离或可以分离。最好,相互作用部和退出部相互安排有0度和180度的不同角度。根据另一优选实施方案,导槽含有一个旋转许可部,在其中,将接触构件基本上绕其垂直轴旋转或可旋转,优选地基本上通过与相应的弹簧接触部接触旋转,以把接触构件和相应的接触部分开。优选地,压簧朝向其它们的原旋转位置对接触构件施以偏压。另外,压簧优选地含有一个可以与弹簧接触部的配合斜面相互作用的斜面,优选地在把两个插接件分开时相互作用,从而使接触构件基本上绕其垂直轴旋转。换言之,接触构件含有一个面(斜面),以允许弹簧接触部经旋转在退出或分离方向中通过。最理想的是,压簧利用凸出部安装在插接件壳上。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插接件和配合插接件的插接件总成或者说插接件结构。-->阅读以下详细说明和附图会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越性,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根据实施方案的阴壳和阳壳的外部构形透视图。图2为连接前的阳壳和阴壳部分侧剖视图。图3为连接后的阳壳和阴壳部分侧剖视图。图4为接触构件的安装部和螺旋压簧的分解透视图。图5为阳壳和阴壳连接前的引导部剖视图。图6为阳壳和阴壳连接时的引导部剖视图。图7为阴壳被推向其适当位置时引导部的剖视图。图8为接触构件被转回其原位置时的引导部的剖视图,图9为阳壳和阴壳被分离时的引导部剖视图。图10为接触构件被转时引导部的剖视图,图1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案插接件连接前的部分侧剖视图。图12为根据第三实施方案的插接件的透视图。《第一实施方案》下面参照图1至图10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案。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案的插接件具有;待相互连接的插接件阴壳1(以下称阴壳1)和插接件阳壳2(以下称阳壳2)。各壳1、2内分别形成容纳阴端子配件和阳端子配件的插孔。为了简化图纸,未示出端子插孔件。下文各壳1、2要连接的侧面称为前面。阴壳1用合成树脂等制成最好基本上是长方体的形状。图中未示出的阳端子配件优选地从阴壳1的后表面插入,以容纳于其中。锁定臂3设在阴壳1的上表面,相对于其宽方向W的中间。该锁定臂以0或180度角延伸,优选地基本上正交于前端部,或者说由前端部向上延伸,并且向后弯曲。按压部4安设处的游离端可以通过锁定臂3至少部分上的弹性偏转,向下方弯曲。锁定突起5基本上设在锁定臂3纵向上的中间,而且锁定突起5的前面制成斜面6。-->阳壳2也类似地由合成树脂等制成,优选地为长方体形状,基本上大于阴壳1。主体8有前部形成插座9,阴壳1至少部分地插入或或插入其中。图中未示的阳端子配件优选地经其后表面插入主体8,伸入并插入插座9。阳壳2的插座9顶面上隆起地形成引入通道11,阴壳1的锁定臂3可基本地沿这个通道经过。如图2所示,在引入通道11的前缘隆起一个锁定突起12,可与锁定臂3的锁定突起5啮合。一对弹簧接触部形成得,使它们对称地突起,优选地在阴壳1左侧和右侧表面前缘的相对于阴壳1高方向H的中间。各弹簧接触部14外表面形成为有0或180度的具体不同角度的斜面15,使用权弹簧接触部14的厚度逐渐向后缩小。优选地,在相应的阳壳2的插座9左右侧面的上,相对于阳壳2高方向的中间,相应形成一对弹簧容纳部16,阴壳1的弹簧接触部14可以至少部分地进入其中。螺旋压簧29容纳或者说可以容纳于弹簧容纳部16中。螺旋压簧29尾端安装或者说可以安装在形成于弹簧容纳部16背面上的隆起部28上,从而定位于弹簧容纳部16内部,或者说不能从弹簧容纳部脱出。各螺旋压簧前端安装有一个接触构件18,它可以基本上向前后,或者说沿弹簧容纳部16的纵方向L移动。如图4所示,各接触构件18为块状,高度适于装入弹簧容纳部16,而其内表面形成为基本上匹配于或者说相应于阴壳1的弹簧接触部14的斜面15的斜面。在接触构件18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基本上对称地形成一对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突起20。另一方面,在弹簧容纳部16的上表面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接件(2),包括:一个插座(9、31),其中至少可以装接一个配合插接件(1),一个锁定部(12),用于保持插接件(2)和配合插接件的连接,以及,至少一个端子配件,至少在完成与配合插接件(1)的连接后与配合插接件(1)电气连 接,其中,在插座(9;31)的壁内或者壁上至少安设一对压簧(29),优选地安设在其弹簧容纳部中,在两插接件(1、2)连接过程中受压缩,同时直接或者间接地基本上保持与设在配合插接件(1)相应位置的弹簧接触部(14)接触,压簧(29)设在插 座(9;31)宽的方向(W)上基本上相对侧的位置,并且在插座(9;31)高方向(H)上的中间,或中间附近。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8-4-27 116486/19981.一种插接件(2),包括:一个插座(9、31),其中至少可以装接一个配合插接件(1),一个锁定部(12),用于保持插接件(2)和配合插接件的连接,以及,至少一个端子配件,至少在完成与配合插接件(1)的连接后与配合插接件(1)电气连接,其中,在插座(9;31)的壁内或者壁上至少安设一对压簧(29),优选地安设在其弹簧容纳部中,在两插接件(1、2)连接过程中受压缩,同时直接或者间接地基本上保持与设在配合插接件(1)相应位置的弹簧接触部(14)接触,压簧(29)设在插座(9;31)宽的方向(W)上基本上相对侧的位置,并且在插座(9;31)高方向(H)上的中间,或中间附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件,其特征为配合插接件(1)的弹簧接触部(14)安设得相对于配合插接件(1)的高方向非对称(图1),并且由一对防止两个插接件(1、2)倒插的防止倒插棱形成,而其中,插座(9;31)设有一对其中可以配合上述棱的导槽(16),压簧(29)排列在导槽(16)中。3.如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插接件,其特征为,在压簧(29)和配合插接件(1)对应弹簧接触部(14)间设有可沿弹簧容纳部(16)位移的接触构件(18)。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接件,其特征为,接触构件(18)含受导部(20),由设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本康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