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杆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4051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8:2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对中杆组件,属于工程测量技术领域,包括:至少一第一杆段,第一杆段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一插接部,第一插接部具有插接口,插接口的内侧壁开设有环绕插接口的第一环形槽,第一环形槽嵌有环形弹性件;至少一第二杆段,第二杆段包括第二杆体和第二插接部,第二插接部具有插接头,插接头与插接口相适配,插接头的外侧壁开设有环绕插接头的第二环形槽。插接头沿插接口插入插接口时,插接头的外侧壁可挤压环形弹性件至嵌入第一环形槽,直至第二环形槽移动至环形弹性件所在的区域,环形弹性件形变至嵌于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以实现插接头的锁止。本申请能够使对中杆的使用更加便捷。更加便捷。更加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对中杆组件


[0001]本申请涉及工程测量
,具体涉及一种对中杆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在工程测量
中,通常需要使用对中杆来固定并支撑测绘设备,为了便于携带,并适用于多样的测量场景,对中杆的长度通常可以调节。现有的对中杆大多采用伸缩杆的结构,其通过按钮和缺口配合,使伸缩杆伸长后固定在一定的位置高度。在对伸缩杆进行拉伸或缩短操作时,用户需要频繁地操作按钮,且需要控制按钮与缺口之间的相对位置。可见,现有技术中存在对中杆使用不够便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中杆组件,以解决对中杆使用不够便捷的问题。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对中杆组件,包括:
[0005]至少一第一杆段,第一杆段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一插接部,第一插接部设置于第一杆体的一端,第一插接部具有内凹的插接口,插接口的内侧壁开设有环绕插接口的第一环形槽,第一环形槽嵌有环形弹性件;和
[0006]至少一第二杆段,第二杆段包括第二杆体和第二插接部,第二插接部设置于第二杆体的一端,第二插接部具有外凸的插接头,插接头与插接口相适配,插接头的外侧壁开设有环绕插接头的第二环形槽,
[0007]其中,插接头沿插接口插入插接口时,插接头的外侧壁可挤压环形弹性件至嵌入第一环形槽,直至第二环形槽移动至环形弹性件所在的区域,环形弹性件形变至嵌于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以实现插接头的锁止。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插接头包括配合段和导向段,导向段位于插接头的端部,配合段与插接口相适配,第二环形槽开设于配合段的外侧壁,其中,
[0009]插接头沿插接口插入插接口时,环形弹性件可在导向段的导向作用下被挤压至嵌入第一环形槽。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环形槽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其中,第一侧壁靠近第二杆体,第二侧壁远离第二杆体,第二侧壁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一侧壁的倾斜角度;
[0011]插接头沿插接口拔出插接口时,环形弹性件可在第二侧壁的导向作用下,沿第二侧壁逐渐脱离第二环形槽。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杆体为中空式杆体,第一插接部还设置有第一贯通孔,第一贯通孔与插接口及第一杆体连通。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杆体为中空式杆体,第二插接部还设置有沿第一杆段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贯通孔,第二贯通孔与第二杆体连通。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环形槽与插接口的底壁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环形槽与插接
头的端面之间的距离。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插接部具有平整的第一端面,插接口相对第一端面内凹;
[0016]第二插接部包括座体,座体具有平整的第二端面,插接头相对第二端面外凸;
[0017]第一环形槽与第一端面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环形槽与第二端面之间的距离,以使插接头锁止时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相贴合。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杆段还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设置于第一杆体的另一端,用于连接载体或另一杆段;或者,
[0019]第二杆段还包括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设置于第二杆体的另一端,用于连接载体或另一杆段。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第一杆段或者一第二杆段还设置有锥形的插入部,插入部设置于第一杆体或第二杆体的另一端,用于插入固态介质以实现对中杆的固定。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环形弹性件包括弹簧触指。
[0022]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002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对中杆组件,通过在多个杆段上分别设置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在需要使用对中杆时,只需将一杆段的第一插接部与另一杆段的第二插接部相互插接即可实现多个杆段的连接。在插接过程中,环形弹性件受到插接头的挤压而嵌入第一环形槽,当第二环形槽移动至环形弹性件所在区域时,被挤压的环形弹性件得到释放,即可自动形变至嵌于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从而自动实现插接头的锁止,简化了用户操作,使对中杆的使用更加便捷。
[0024]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0025]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0026]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杆段与第二杆段相插接的局部剖视图;
[0027]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杆段的局部剖视图;
[0028]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杆段移除环形弹性件的局部剖视图;
[0029]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二杆段的局部剖视图;
[0030]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杆段与第二杆段的插接示意图;
[0031]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杆段与第二杆段相插接的局部外视图;
[0032]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两杆段连接形成对中杆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三杆段连接形成对中杆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对中杆与测绘设备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
[0036]10、第一杆段;11、第一杆体;12、第一插接部;121、插接口;a、内侧壁;b、底壁;122、第一环形槽;123、环形弹性件;124、第一贯通孔;c、第一端面;13、第一连接部;
[0037]20、第二杆段;21、第二杆体;22、第二插接部;221、插接头;d、外侧壁;e、插接头的端面;222、第二环形槽;2211、配合段;2212、导向段;g、第一侧壁;f、第二侧壁;223、第二贯
通孔;224、座体;h、第二端面;23、插入部;
[0038]30、测绘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申请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即本申请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
[0040]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41]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申请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中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第一杆段,所述第一杆段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一插接部,所述第一插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所述第一插接部具有内凹的插接口,所述插接口的内侧壁开设有环绕所述插接口的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嵌有环形弹性件;和至少一第二杆段,所述第二杆段包括第二杆体和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二插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所述第二插接部具有外凸的插接头,所述插接头与所述插接口相适配,所述插接头的外侧壁开设有环绕所述插接头的第二环形槽,其中,所述插接头沿所述插接口插入所述插接口时,所述插接头的外侧壁可挤压所述环形弹性件至嵌入所述第一环形槽,直至所述第二环形槽移动至所述环形弹性件所在的区域,所述环形弹性件形变至嵌于所述第一环形槽和所述第二环形槽以实现所述插接头的锁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中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头包括配合段和导向段,所述导向段位于所述插接头的端部,所述配合段与所述插接口相适配,所述第二环形槽开设于所述配合段的外侧壁,其中,所述插接头沿所述插接口插入所述插接口时,所述环形弹性件可在所述导向段的导向作用下被挤压至嵌入所述第一环形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中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槽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其中,所述第一侧壁靠近所述第二杆体,所述第二侧壁远离所述第二杆体,所述第二侧壁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倾斜角度;所述插接头沿所述插接口拔出所述插接口时,所述环形弹性件可在所述第二侧壁的导向作用下,沿所述第二侧壁逐渐脱离所述第二环形槽。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云曾亮杰
申请(专利权)人: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