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部按摩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3809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眼部按摩仪,包括按摩仪本体和两条夹持腿,所述两条夹持腿分别设置于所述按摩仪主体的两侧;所述按摩仪本体包括主体部和按摩单元,所述按摩单元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按摩侧;所述两条夹持腿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主体部的按摩侧;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夹持腿之间设置有变形件,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夹持腿通过该变形件相连接,所述夹持腿相对所述主体部弯折后可通过该变形件的弹力恢复形变;该眼部按摩仪在主体部与夹持腿之间设置有变形件,使该眼部按摩仪能够适应不同大小的头部,使大部分使用者都能够有更加舒适的体验。舒适的体验。舒适的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部按摩仪


[0001]本技术涉及保健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眼部按摩仪。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计算机办公,长期地伏案学习工作会使得眼部一直处于疲劳状态。为了改善或缓解这一状况,市面上随之出现了眼部按摩器,在使用时将眼部按摩仪像戴眼镜一样戴在眼部,然后利用眼部按摩仪发出的电脉冲或者是机械力对眼部进行按摩,从而达到舒筋活络,帮助改善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部疲劳。现有的很多眼部按摩仪无法适应不同大小的头部,导致大部分使用者使用起来并不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适应不同大小头部的眼部按摩仪。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眼部按摩仪,包括按摩仪本体和两条夹持腿,所述两条夹持腿分别设置于所述按摩仪主体的两侧;
[0005]所述按摩仪本体包括主体部和按摩单元,所述按摩单元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按摩侧;
[0006]所述两条夹持腿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主体部的按摩侧;
[0007]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夹持腿之间设置有变形件,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夹持腿通过该变形件相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变形件为弹性件,所述夹持腿相对所述主体部弯折后可通过该变形件的弹力恢复形变,所述变形件呈弧形设置,且所述变形件向背离所述夹持空间的方向凸出。
[0009]优选地,所述变形件由具有弹性的金属、硅胶和橡胶材料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制成。
[0010]优选地,所述夹持腿包括前端夹持部和后端夹持部,至少所述后端夹持部呈弧形设置,且所述后端夹持部向背离所述夹持空间的方向凸出,所述前端夹持部和所述后端夹持部可拆卸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前端夹持部和所述后端夹持部相铰接,所述后端夹持部可相对所述前端夹持部向夹持空间的方向转动角度β,β的值为30
°‑
180
°
之间。
[0012]优选地,所述前端夹持部和所述后端夹持部两者之一上设置有转动槽,另一上设置有与所述转动槽相配合的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卡在所述转动槽内,所述转动块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转动槽内;和或,
[0013]所述前端夹持部上还设置有用于与外部部件相连接的固定部。
[0014]优选地,所述前端夹持部上设置有转动槽和轴孔,所述后端夹持部上设置有转动块和转轴,所述转动块可活动地卡于转动槽内,且所述转轴与所述轴孔可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具有弹性;所述转动槽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一开口朝向远离
所述按摩仪本体的方向,所述第二开口朝向夹持空间的方向。
[0015]优选地,所述前端夹持部的末端还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位于所述转动槽和所述轴孔的下部,所述轴孔贯穿所述前端夹持部。
[0016]优选地,所述夹持腿上设置有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内设置有pcb板和/或电池,所述pcb板和/或电池分布于两个所述夹持腿上,所述pcb板和/或电池与所述按摩单元电连接;所述前端夹持部的横截面宽度为5

30mm,所述前端夹持部的横截面厚度为3

15mm,且所述后端夹持部的横截面宽度小于所述前端夹持部的横截面宽度。
[0017]优选地,所述主体部内设置有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二容置腔内设置有发热装置和/或pcb板。
[0018]本技术的眼部按摩仪,在主体部与夹持腿之间设置有变形件,使该眼部按摩仪能够适应不同大小的头部,使大部分使用者都能够有更加舒适的体验。
附图说明
[0019]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更具体说明,本技术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的主旨。
[0020]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眼部按摩仪的整体结构图;
[0021]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眼部按摩仪的爆炸图;
[0023]图4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
[0024]图5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夹持腿的拆分结构图。
[0025]图中:1、按摩仪本体;11、主体部;11、第二容置腔;12、按摩单元;2、夹持腿;21、前端夹持部;211、转动槽;2111、第一开口;2112、第二开口;212、轴孔;213、缺口;22、后端夹持部;221、转动块;222、转轴;23、第一容置腔;3、变形件;4、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进行更全面的描述。
[0027]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并与之结合为一体,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安装”、“一端”、“另一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9]参考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眼部按摩仪,包括按摩仪本体1和两条夹持腿2,两条夹持腿2分别设置于按摩仪主体的两侧。夹持腿2用于夹持人的头部,可以将按摩仪本体1固定在使用者的眼部。
[0030]按摩仪本体1包括主体部11和按摩单元12,按摩单元12设置于主体部11的按摩侧;进一步地,使用者将该眼部按摩仪带上后,按摩单元12的按摩点与使用者眼部的主要穴位
对应,按摩效果更好。
[0031]主体部上设置有能够被人体的鼻梁支撑的支撑部,具体地,支撑部可以使凹进去的一部分,也可以是设置有与鼻梁适应的承托位置的突出部。佩戴该眼部按摩仪时,靠鼻梁支撑该按摩仪主体。
[0032]两条夹持腿2的一端与主体部11连接,另一端位于主体部11的按摩侧,该眼部按摩仪打开后,主体部11及两条夹持腿2之间形成夹持空间,按摩侧是指具有按摩单元12的一侧。
[0033]主体部11与夹持腿2之间设置有变形件3,主体部11与夹持腿2通过该变形件3相连接。
[0034]参考图1,在优选实施例中,变形件为弹性件,夹持腿2相对主体部11弯折后可通过该变形件3的弹力恢复形变,由于使用者的头部大小不同,变形件3的设置可以使两条夹持腿2之间的距离有改变,从而改变夹持空间的大小,以适应头部大小不同的使用者。变形件3呈弧形设置,且变形件3向背离夹持空间的方向凸出,使夹持腿2可以向远离夹持空间的方向扩张,且从使用者头部取下后,夹持腿2还可以恢复原状。需要说明的是,变形件3向背离夹持空间的方向凸出,是指弧形的变形件3的圆心位于靠近变形空间的一侧。
[0035]在优选实施例中,变形件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按摩仪本体和两条夹持腿,所述两条夹持腿分别设置于所述按摩仪主体的两侧;所述按摩仪本体包括主体部和按摩单元,所述按摩单元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按摩侧;所述两条夹持腿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主体部的按摩侧;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夹持腿之间设置有变形件,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夹持腿通过该变形件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件为弹性件,所述夹持腿相对所述主体部弯折后可通过该变形件的弹力恢复形变,所述变形件呈弧形设置,且所述变形件向背离夹持空间的方向凸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眼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件由具有弹性的金属、硅胶和橡胶材料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制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腿包括前端夹持部和后端夹持部,至少所述后端夹持部呈弧形设置,且所述后端夹持部向背离夹持空间的方向凸出。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眼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夹持部和所述后端夹持部相铰接,所述后端夹持部可相对所述前端夹持部向夹持空间的方向转动角度β,β的值为30
°‑
180
°
之间。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眼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夹持部和所述后端夹持部两者之一上设置有转动槽,另一上设置有与所述转动槽相配合的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卡在所述转动槽内,所述转动块可活动地连接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江远陈凤莎邹欢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世源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