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被动踝泵运动的袜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3803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8:21
一种辅助被动踝泵运动的袜套,包括袜套本体,所述袜套本体的脚踝部分设置有用于固定袜套本体的固定装置,所述的袜套本体上设置有拉动方向相反的第一拉动装置和第二拉动装置,所述第一拉动装置与所述第二拉动装置均设置于袜套本体的脚板部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固定装置对袜套固定,通过袜套上拉动方向相反的第一拉动装置和第二拉动装置,实现对踝关节的运动,像泵一样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拉动装置取代了传统的手动托起和拉动的方式,从而使医务工作者操作时用力轻松,使用简单方便,另外由于袜套本身的柔韧性和柔软度使患者可以获得最佳的舒适度。适度。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被动踝泵运动的袜套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辅助被动踝泵运动的袜套。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卧床及手术之后患者的脚踝功能恢复,一般为:跖屈(下绷脚尖)时,小腿三头肌收缩变短,胫骨前肌放松伸长;背伸(上勾脚尖)时,胫骨前肌收缩变短,小腿三头肌放松伸长。肌肉收缩时,血液和淋巴液受挤压回流,肌肉放松时,新鲜血液补充。通过这样简单的屈伸脚踝,可以有效促进整个下肢的血液循环,通过对踝关节的运动,起到像泵一样的作用,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对于护士和医生而言,用手帮助患者的脚踝进行健康恢复过程时既要用手抬着患者的脚踝又要进行恢复训练动作,所以给病人辅助恢复的过程会经常导致医务工作者的手很酸,这样一来会减少恢复运动的时间,从而导致恢复效果不好,另外手动恢复时患者本身也缺少舒适度,所以当前急需一种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辅助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省力,结构简单,舒适度高的辅助被动踝泵运动的袜套。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辅助被动踝泵运动的袜套,包括袜套本体,所述袜套本体的脚踝部分设置有用于固定袜套本体的固定装置,所述的袜套本体上设置有拉动方向相反的第一拉动装置和第二拉动装置,所述第一拉动装置与所述第二拉动装置均设置于袜套本体的脚板部分。
[0006]作为优选,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提拉绳索以及设置在所述提拉绳索的尾部的拉手,这样方便对袜套本体进行固定
[0007]作为优选,所述拉手部分为圆环结构。
[0008]作为优选,所述提拉绳索为绷带,绷带安全可靠而且结实。
[0009]作为优选,所述提拉绳索与袜套本体为一体结构。
[00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拉动装置包括连接于袜套本体中部的第一连接环、与第一连接环连接的第一拉伸绳、与第一拉伸绳连接的第一拉伸把手。
[00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环与袜套本体为一体结构。
[0012]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拉动装置包括连接于袜套本体上的第二连接环、与第二连接环连接的第二拉伸绳、与第二拉伸绳连接的第二拉伸把手。
[0013]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连接环与袜套本体为一体结构。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固定装置对袜套本体固定,通过袜套上拉动方向相反的第一拉动装置和第二拉动装置,实现对踝关节的运动,像泵一样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拉动装置取代了传统的手动托起和拉动的方式,从而使医务工作者操作
时用力轻松,使用简单方便,另外由于袜套本身的柔韧性和柔软度使患者可以获得最佳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7]依照图1可知,一种辅助被动踝泵运动的袜套,包括袜套本体1,所述袜套本体1的脚踝部分11设置有用于固定袜套本体1的固定装置,所述的袜套本体1上设置有拉动方向相反的第一拉动装置4和第二拉动装置5,所述第一拉动装置4与所述第二拉动装置5均设置于袜套本体1的脚板部分12。
[0018]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提拉绳索2以及设置在所述提拉绳索2的尾部的拉手3,这样方便对袜套本体1进行固定。
[0019]所述拉手3部分为圆环结构。
[0020]所述提拉绳索2为绷带,绷带安全可靠而且结实。
[0021]所述提拉绳索2与袜套本体1为一体结构。
[0022]所述第一拉动装置4包括连接于袜套本体1中部的第一连接环41、与第一连接环41连接的第一拉伸绳42、与第一拉伸绳42连接的第一拉伸把手43。
[0023]所述第一连接环41与袜套本体1为一体结构。
[0024]所述第二拉动装置5包括连接于袜套本体1上的第二连接环51、与第二连接环51连接的第二拉伸绳52、与第二拉伸绳52连接的第二拉伸把手53。
[0025]所述第二连接环51与袜套本体1为一体结构。
[0026]参照图1,具体实施方式一为:固定装置设置于袜套本体1的后端,袜套本体的后端与绷带一体连接,绷带上连接有拉手3,使用时患者用手拉住固定装置的拉手3,从而使得固定装置被固定,第一拉动装置4位于袜套本体1的脚板部分12的中部上方,第二拉动装置5位于袜套本体1的脚板部分12的前部下方,然后医务工作者一只手拉住第一拉动装置4的第一拉伸把手43向上进行拉伸运动,另一只手拉住第二拉动装置5的第二拉伸把手53向下进行拉伸运动。第一拉动装置4和第二拉动装置5拉动的方向相反且拉伸的时间错开,从而实现对踝关节的运动,像泵一样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使患者完成身体的恢复。
[0027]具体实施方式二为:固定装置设置于袜套本体的后端,袜套本体的后端与绷带一体连接,绷带上连接有拉手3,使用时患者用手拉住固定装置的拉手3,从而使得固定装置被固定,第一拉动装置4位于袜套本体1的脚板部分12的中部下方,第二拉动装置5位于袜套本体1的脚板部分12的前部上方,然后医务工作者一只手拉住第一拉动装置4的第一拉伸把手43向下进行拉伸运动,另一只手拉住第二拉动装置5的第二拉伸把手53向上进行拉伸运动。第一拉动装置4和第二拉动装置5拉动的方向相反且拉伸的时间错开,从而实现对踝关节的运动,像泵一样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使患者完成身体的恢复。
[0028]具体实施方式三为:固定装置设置于袜套本体的后端,袜套本体的后端与绷带一体连接,绷带上连接有拉手3,使用时患者用手拉住固定装置的拉手3,从而使得固定装置被固定,第一拉动装置4位于袜套本体1的脚板部分12的前部下方,第二拉动装置5位于袜套本体1的脚板部分12的前部上方,然后医务工作者一只手拉住第一拉动装置4的第一拉伸把手43向下进行拉伸运动,另一只手拉住第二拉动装置5的第二拉伸把手53向上进行拉伸运动。第一拉动装置4和第二拉动装置5拉动的方向相反且拉伸的时间错开,从而实现对踝关节的运动,像泵一样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使患者完成身体的恢复。
[0029]具体实施方式四为:固定装置设置于袜套本体的后端,袜套本体的后端与绷带一体连接,绷带上连接有拉手3,使用时患者用手拉住固定装置的拉手3,从而使得固定装置被固定,第一拉动装置4位于袜套本体1的脚板部分12的前部上方,第二拉动装置5位于袜套本体1的脚板部分12的前部下方,然后医务工作者一只手拉住第一拉动装置4的第一拉伸把手43向上进行拉伸运动,另一只手拉住第二拉动装置5的第二拉伸把手53向下进行拉伸运动。第一拉动装置4和第二拉动装置5拉动的方向相反且拉伸的时间错开,从而实现对踝关节的运动,像泵一样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使患者完成身体的恢复。
[00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被动踝泵运动的袜套,包括袜套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袜套本体(1)的脚踝部分(11)设置有用于固定袜套本体(1)的固定装置,所述的袜套本体(1)上设置有拉动方向相反的第一拉动装置(4)和第二拉动装置(5),所述第一拉动装置(4)与所述第二拉动装置(5)均设置于袜套本体(1)的脚板部分(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被动踝泵运动的袜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提拉绳索(2)以及设置在所述提拉绳索(2)的尾部的拉手(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辅助被动踝泵运动的袜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3)部分为圆环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辅助被动踝泵运动的袜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绳索(2)为绷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辅助被动踝泵运动的袜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绳索(2)与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芳霞王微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