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式装载机整机热平衡测试作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3593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胎式装载机整机热平衡测试作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安装温度传感器,包括环境温度传感器、散热器温度传感器、液压油箱温度传感器、机罩内温度传感器及散热器后侧温度传感器;S2、V型铲装工况和高速行驶工况;S3、温度检测;V型铲装工况和高速行驶工况中,试验45分钟后,开始对温度进行监控,监控间隔不大于5分钟,当所有检测点显示的温度在20分钟内变化小于设定值时,达到热平衡终止试验。提供有效的整机散热优化数据支持。提供有效的整机散热优化数据支持。提供有效的整机散热优化数据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胎式装载机整机热平衡测试作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胎式装载机整机热平衡测试作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家标准只在GB/T 35198

2017中的4.18中大体概述了综合热平衡测试,测试条件引用该标准中的4.17作业性能试验,没有具体明确测试操作方法、工况及测试过程注意事项,为此需要制定一个统一的、可操作、受大众认可的热平衡操作方法。
[0003]现有技术的缺点:1、未明确具体操作方式及作业频率。2、无高速行驶工况热平衡测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轮胎式装载机整机热平衡测试作业方法,提供有效的整机散热优化数据支持。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胎式装载机整机热平衡测试作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安装温度传感器,包括环境温度传感器、散热器温度传感器、液压油箱温度传感器、机罩内温度传感器及散热器后侧温度传感器。
[0007]S2、V型铲装工况和高速行驶工况。
[0008]V型铲装场地包括起点A、铲料点B及卸料点C,以从起点A出发、铲料点B铲料、回到起点A、卸料点C卸料、再次回到起点A为一循环。
[0009]高速行驶场地的横向坡度不大于2.5%,纵向坡度不大于1.5%,行驶道路长度为单程运行的时间不小于15分钟;。
[0010]S3、温度检测。
[0011]V型铲装工况和高速行驶工况中,试验45分钟后,开始对温度进行监控,监控间隔不大于5分钟,当所有检测点显示的温度在20分钟内变化小于设定值时,达到热平衡终止试验。
[0012]优选的,在步骤S1中,环境温度传感器安装在驾驶室左侧或右侧、散热器温度传感器为多个,分别安装在液压油散、传动油散、水散、中冷的进出口处;液压油箱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液压油箱最低液位以下;机罩内温度传感器为多个,分别安装在机罩内散热器风扇护网正上方及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散热器后侧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散热器每个散热模块后侧的正中间位置。
[0013]优选的,在步骤S2中,V型铲装工况时,发动机处于作业的最大负荷。
[0014]优选的,在步骤S2中,V型铲装工况时,连续作业时铲装使用方法应当一致,并保证满斗率不低于95%,动臂举升高度不低于总高度的95%。
[0015]优选的,在步骤S2中,V型铲装工况时,铲装循环周期控制在2吨机型≤24s、3

7吨机型≤27s。
[0016]优选的,在步骤S2中,V型铲装工况时,铲装过程运距满足前进时臂举升高度95%以上的运距,同时满足从A点能正常转向至C点或B点的运距。
[0017]优选的,在步骤S2中,V型铲装工况时,倒退换前进档时,松油门踩制动同时进行。
[0018]优选的,在步骤S2中,V型铲装工况时,定轴式变速箱先进行一档铲装作业,待各温度平衡后,立刻切换二档进行铲装作业,中间不允许停车。
[0019]优选的,在步骤S1中,高速行驶工况时,测试样机铲斗内空载,发动机以最大负荷及最高行驶速度试验。
[0020]优选的,在步骤S1中,高速行驶工况时,行驶至道路转弯或换向路段时,制动降低车速,但保证发动机转速不低于最高转速的90%。
[0021]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测试温度记录间隔时间短,试验过程温度记录较多,减少高温度点遗漏。2、检测温度点较多,有利于判断散热器散热能力。3、明确具体操作方式及作业频率。4、具有跑车工况热平衡测试。提供有效的整机散热优化数据支持。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轮胎式装载机整机热平衡测试作业方法中V型铲装场地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铲土工况热平衡示意图;图3是跑车工况热平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5]如图1到3所示,一种轮胎式装载机整机热平衡测试作业方法。
[0026]测试设备:K型热电偶温度传感器/PT100温度传感器。
[0027]数据采集仪,采样率不低于1Hz,数据存储4GB以上,可同时连续采集20个温度点,内置电池供电可连续作业4H或车载供电、可实时显示各检测点温度。
[0028]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仪必须经过校准,确保测量显示准确。
[0029]发动机节温器必须强制开启至最大流量位置。
[0030]具体的,测试作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1]S1、安装温度传感器,包括环境温度传感器、散热器温度传感器、液压油箱温度传感器、机罩内温度传感器及散热器后侧温度传感器。
[0032]具体的,在步骤S1中,带有百叶窗的环境温度传感器安装在驾驶室左侧或右侧,用于实时检测环境温度,环境温度具体安装点因远离发动机等发热源,同时避免驾驶室温度反射及铲装过程落物磕碰。准确的检测环境温度,方便其他检测点的温度与环境温度做对比,更真实的反映其他检测点的温度变化情况,为整机散热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0033]散热器温度传感器为多个,分别安装在液压油散、传动油散、水散、中冷的进出口处,要求传感器要侵入在油水中,中冷处的散热器温度传感器可贴附在管壁上,但必须在传感器外侧紧裹多层隔热棉或保温材料,避免温度散失导致测试数据失准,各传感器安装点不得出现渗漏油、气现象。准确的检测各处散热器的温度,为整机散热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0034]液压油箱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液压油箱最低液位以下。准确的检测液压油箱的温度,为整机散热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0035]机罩内温度传感器为多个,分别安装在机罩内散热器风扇护网正上方及左右两侧中间位置,传感器固定牢固,避免与风扇干涉磕碰。准确的检测机罩内的温度,为整机散热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0036]散热器后侧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散热器每个散热模块后侧的正中间位置。准确的检测散热器的后侧的温度,为整机散热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0037]各传感器安装到位后,理顺温度传感器连接线至驾驶室内,避免传感器连接线接触高温、远离旋转部件。
[0038]数据采集仪安装调试:数据采集仪安装在驾驶员可方便观察位置,固定牢靠,采样率设置不低于1Hz,可实时监控各温度点变化。
[0039]S2、V型铲装工况和高速行驶工况。
[0040]V型铲装场地包括起点A、铲料点B及卸料点C,以从起点A出发、铲料点B铲料、回到起点A、卸料点C卸料、再次回到起点A为一循环,如铲料点B的物料较少后,进行反向铲装作业。物料为鹅软石、沙石、沙土等,要求铲装物料不易粘附在铲斗内壁。V型铲装工况,真实的反映轮胎式装载机进行铲装作业时的状态,采集此时的温度数据,为整机散热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0041]高速行驶场地的横向坡度不大于2.5%,纵向坡度不大于1.5%,当坡道不符合要求时,必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式装载机整机热平衡测试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安装温度传感器,包括环境温度传感器、散热器温度传感器、液压油箱温度传感器、机罩内温度传感器及散热器后侧温度传感器;S2、V型铲装工况和高速行驶工况;V型铲装场地包括起点A、铲料点B及卸料点C,以从起点A出发、铲料点B铲料、回到起点A、卸料点C卸料、再次回到起点A为一循环;高速行驶场地的横向坡度不大于2.5%,纵向坡度不大于1.5%,行驶道路长度为单程运行的时间不小于15分钟;S3、温度检测;V型铲装工况和高速行驶工况中,试验45分钟后,开始对温度进行监控,监控间隔不大于5分钟,当所有检测点显示的温度在20分钟内变化小于设定值时,达到热平衡终止试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式装载机整机热平衡测试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环境温度传感器安装在驾驶室左侧或右侧、散热器温度传感器为多个,分别安装在液压油散、传动油散、水散、中冷的进出口处;液压油箱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液压油箱最低液位以下;机罩内温度传感器为多个,分别安装在机罩内散热器风扇护网正上方及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散热器后侧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散热器每个散热模块后侧的正中间位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式装载机整机热平衡测试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 V型铲装工况时,发动机处于作业的最大负荷。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式装载机整机热平衡测试作业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鹏陈红潜刘虹王松王永进
申请(专利权)人:雷沃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