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优化设计方案及其判断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3538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优化设计方案及其判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统计预测该建筑物建筑制作标准及信息;S2、统计预测该建筑物使用材料以及制造各单位信息资质,包括原材料供应商以及产品标准形成可溯源的追踪体系;S3、统计预测分析该建筑物节能设计标准;S4、统计预测该建筑物建筑安全性标准;S5、统计预测该建筑日照、噪音、绿化使用亲密度的标准;S6、统计预测该建筑物建筑交通通达程度及建筑自身配合完善通达程度的参数指标。本发明专利技术更加符合当今国家发展的要求,充分肯定适合人居住才是建筑本身的使命,并且通过对建筑自身以及建筑四周进行优化判定,使其突出体现建筑与人之间的亲密度。使其突出体现建筑与人之间的亲密度。使其突出体现建筑与人之间的亲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优化设计方案及其判断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优化设计方案及其判断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建筑设计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作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作为备料、施工组织工作和各工种在制作、建造工作中互相配合协作的共同依据。便于整个工程得以在预定的投资限额范围内,按照周密考虑的预定方案,统一步调,顺利进行,并使建成的建筑物充分满足使用者和社会所期望的各种要求及用途。
[0003]目前国内已经提出相关的用于建筑设计优化方案判断的方法,但是其具备一定的局限性,并且大多建筑都不是充以人为本这个角度出发,因此局限性就会体现出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优化设计方案及其判断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优化设计方案及其判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S1、统计预测该建筑物建筑制作标准及信息;
[0007]S2、统计预测该建筑物使用材料以及制造各单位信息资质,包括原材料供应商以及产品标准形成可溯源的追踪体系;
[0008]S3、统计预测分析该建筑物节能设计标准;
[0009]S4、统计预测该建筑物建筑安全性标准;
[0010]S5、统计预测该建筑日照、噪音、绿化使用亲密度的标准;
[0011]S6、统计预测该建筑物建筑交通通达程度及建筑自身配合完善通达程度的参数指标。
[0012]优选的,所述步骤S2具体为:形成可追溯的建筑产业链体系,用以对工程质量的担保。
[0013]优选的,可追溯的建筑产业链体系包括,原材料供应商资质,以及原材料的生产信息,还包括承建单位、施工团队的招标资质及信息。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S3具体为:
[0015]S3a、建筑与建筑热工;
[0016]S3b、供暖通风与空间调节标准;
[0017]S3c、给水排水电气标准;
[0018]S3d、可再生能源应用标准;
[0019]优选的,所述步骤S4具体应包括:对消防、防震、防火、通风、外立面建筑、外保温工
程的设计标准信息。
[0020]优选的,所述步骤S5具体应为:建筑日照、噪音、绿化使用亲密度为,影响建筑使用者使用体验的标准。
[0021]优选的,所述步骤S6具体应为:交通通达程度包括,建筑2KM 范围内可以使用的交通工具以及车流量情况,自身配合完善通达程度应为,建筑自身车库信息。
[0022]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于现有技术相比,更加符合当今国家发展的要求,充分肯定适合人居住才是建筑本身的使命,并且通过对建筑自身以及建筑四周进行优化判定,使其突出体现建筑与人之间的亲密度,并且通过节能设计标准,通过对建筑节能的判定,也更加符合日后建筑的发展。
附图说明
[0023]图1给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框图;
[0024]图2为图1内S3的结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26]实施例一
[0027]参照附图1,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优化设计方案及其判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8]S1、统计预测该建筑物建筑制作标准及信息;
[0029]S2、统计预测该建筑物使用材料以及制造各单位信息资质,包括原材料供应商以及产品标准形成可溯源的追踪体系;
[0030]S3、统计预测分析该建筑物节能设计标准;
[0031]S4、统计预测该建筑物建筑安全性标准;
[0032]S5、统计预测该建筑日照、噪音、绿化使用亲密度的标准;
[0033]S6、统计预测该建筑物建筑交通通达程度及建筑自身配合完善通达程度的参数指标;
[0034]根据S1用于对建筑的性质、用途及规模的判断,从而根据不同建筑的不同标准进行推算评估,检验其自身的标准;
[0035]根据S2形成可追溯的建筑产业链体系,用以对工程质量的担保,可追溯的建筑产业链体系包括,原材料供应商资质,以及原材料的生产信息,在本实施例中,生产信息包括,生产的检验标准,原材料生产商的生产资质,以及其自能生产产品的质量检验及能力评估,还包括承建单位、施工团队的招标资质及信息,应有承建单位对该建筑建造的一切信息以及其自身资质信息,还有施工团队的资质、施工标准;
[0036]根据S4对消防、防震、防火、通风、外立面建筑、外保温工程的设计标准信息,通过对综上各单元标准的判断,应为建筑使用安全的重点考核内容;
[0037]根据S5建筑日照、噪音、绿化使用亲密度为,影响建筑使用者使用体验的标准,通过对建筑日照信息、噪音信息、绿化信息评估进行判定;
[0038]根据S6对交通通达程度包括,建筑2KM范围内可以使用的交通工具以及车流量情况,交通工具为公共交通工具,车流量因为通勤时段的车流量,自身配合完善通达程度应
为,建筑自身车库信息,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单位建筑可供停车数量,以及建筑范围内道路数量及道路标准。
[0039]实施例二
[0040]参照附图1和2,基于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包括如下步骤:
[0041]S3、统计预测分析该建筑物节能设计标准;
[0042]本实施例中,根据S3a判定建筑与建筑热工是否符合节能设计标准;根据S3b判定供暖通风与空间调符合节标准节能设计标准;根据 S3c判定给水排水电气标准符合节标准节能设计标准;根据S3d判定可再生能源应用标准符合节标准节能设计标准;
[0043]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几种优选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和上述实施例的相关启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替代性的改进和组合。
[0044]本专利技术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优化设计方案及其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统计预测该建筑物建筑制作标准及信息;S2、统计预测该建筑物使用材料以及制造各单位信息资质,包括原材料供应商以及产品标准形成可溯源的追踪体系;S3、统计预测分析该建筑物节能设计标准;S4、统计预测该建筑物建筑安全性标准;S5、统计预测该建筑日照、噪音、绿化使用亲密度的标准;S6、统计预测该建筑物建筑交通通达程度及建筑自身配合完善通达程度的参数指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优化设计方案及其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的具体为:用于对建筑的性质、用途及规模的判断,从而根据不同建筑的不同标准进行推算评估,检验其自身的标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优化设计方案及其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为:形成可追溯的建筑产业链体系,用以对工程质量的担保。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优化设计方案及其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可追溯的建筑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章钦李温俊林智超叶保建宋智霖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