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瞳距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3460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VR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瞳距调整装置,包括有保护外壳、机体外壳、弧形安装架、弧形垫片板、弧形钢圈等;保护外壳上卡套式连接有机体外壳,机体外壳上卡套式连接有弧形安装架,弧形安装架上通过紧固件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弧形垫片板,弧形安装架上设置有弧形钢圈。使用者根据需求往复拨动拨动杆,从而对显示板及透镜的位置进行调节,以便使用者根据自身的需要将两组镜片之间的距离调节至与自身的双眼瞳距相匹配,使得用户双眼之间的瞳距和两组镜片中心之间的距离一致,进而减少其眩晕感,以便于让使用者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以便于让使用者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以便于让使用者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瞳距调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VR
,尤其涉及一种瞳距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VR技术是仿真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现已经有众多虚拟现实产品面市,其中VR一体机又是当前最为热门的虚拟现实类产品之一,在VR一体机中,具有两组分别与使用者的左眼和右眼相对应的透镜组件,由于不同使用者的瞳距不同,若用户双眼之间的瞳距和VR设备中的两组透镜中心之间的距离不一致,往往会导致用户观看的图像不够清晰,同时也会导致用户眩晕,使其难以获得较好的体验感受。
[0003]现有技术中,为了调节VR一体机的瞳距,通常采用手动机械调节,需要对VR一体机中的观察镜片多次反复进行平移,但是在VR一体机中增加对观察镜片的平移组件,会使头戴设备的体积增大,重量增加,繁琐的系统与结构会给瞳距调节造成巨大的负担,由于VR一体机本身的瞳距与用户双眼距离是固定的,一些近视用户在使用VR一体机时,会因近视导致无法观看到清晰的图像,且现有VR一体机中的限位装置是固定的,不能适应脸型不同的人,部分用户佩戴会感到不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能够根据用户的瞳距对观察镜片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可根据近视用户的需求对VR设备透镜与双眼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可适应脸型不同的人佩戴使用的瞳距调整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瞳距调整装置,包括有保护外壳,还包括有:
[0006]机体外壳,所述保护外壳上卡套式连接有机体外壳,所述机体外壳上卡套式连接有弧形安装架;
[0007]所述弧形安装架上通过紧固件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弧形垫片板,弧形安装架上设置有弧形钢圈,弧形钢圈用于对使用者的脸部进行支撑;
[0008]所述保护外壳上对称卡套式连接有散热板,散热板与机体外壳卡套式连接,散热板便于风流进入保护外壳内部对内部部件进行散热;所述弧形垫片板上固定连接有海绵托,海绵托用于将使用者的脸部托住;
[0009]所述瞳距调整装置还包括有滑动显示组件、瞳距调节组件、相对运动组件;所述滑动显示组件、所述瞳距调节组件定位于机体外壳内,所述滑动显示组件用于显示图像;所述瞳距调节组件用于调节镜片移动;所述相对运动组件设于滑动显示组件上,所述相对运动组件用于将两组镜片之间的距离调节至与自身的双眼瞳距相匹配。
[0010]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海绵托为海绵材质制成,海绵托在使用时与使用者脸部接触,最大程度保证使用者佩戴的舒适度。
[0011]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滑动显示组件包括有固定滑杆、安装滑板、显示板、安装滑动罩、圆形滑动盖和透镜;所述机体外壳内固定连接有两根固定滑杆,两根固
定滑杆上共同滑动式连接有两块安装滑板;所述安装滑板上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安装滑动罩;
[0012]所述安装滑动罩与安装滑板之间设置有显示板,所述安装滑动罩上滑动式连接有圆形滑动盖,所述圆形滑动盖上固定安装有透镜。
[0013]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瞳距调节组件包括有工型开槽固定架、L型固定轴、安装开槽板、拨动杆、调节齿条、扇形齿轮和弧形固定齿条;
[0014]其中,所述工型开槽固定架固定安装于机体外壳内,工型开槽固定架与安装滑动罩接触,所述工型开槽固定架底面左侧固定连接有L型固定轴;
[0015]所述机体外壳内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开槽板,所述安装开槽板上滑动式连接有拨动杆,所述拨动杆上固定连接有调节齿条,所述L型固定轴上转动式连接有扇形齿轮,所述扇形齿轮与调节齿条啮合;
[0016]左侧的安装滑动罩底部固接有弧形固定齿条,所述弧形固定齿条同样与扇形齿轮啮合。
[0017]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相对运动组件包括有中心齿轮、开槽安装套和楔形齿条;
[0018]其中,所述工型开槽固定架中部转动式连接有中心齿轮,所述安装滑板上固定连接有开槽安装套,所述开槽安装套上固接有楔形齿条,两个楔形齿条均与所述中心齿轮啮合。
[0019]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还包括有镜片距调节组件,所述镜片距调节组件设于安装滑动罩上;
[0020]所述镜片距调节组件包括有固定镜片、电动推杆、弧形固定条和控制装置;所述安装滑动罩内设置有固定镜片,安装滑动罩上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
[0021]所述电动推杆伸缩轴一端焊接有弧形固定条,同侧弧形固定条与圆形滑动盖固接,控制装置固定安装在机体外壳底部。
[0022]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有开关架、T型支撑架和执行开关;
[0023]所述开关架固定安装在机体外壳底部,右侧的安装滑动罩底部固定安装有T型支撑架,所述T型支撑架上设置有两个执行开关,所述执行开关与所述开关架接触。
[0024]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还包括有单眼调节组件,机体外壳顶部对称设置有单眼调节组件;
[0025]所述单眼调节组件包括有控制开关和遮盖板,机体外壳顶部对称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安装滑动罩内设置有遮盖板,所述遮盖板位于固定镜片后侧。
[0026]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还包括有小瞳距支撑组件,所述工型开槽固定架上滑动式连接有小瞳距支撑组件;
[0027]其中,所述小瞳距支撑组件包括有上额顶杆、鼻梁顶杆和复位弹簧;所述工型开槽固定架上方滑动式连接有上额顶杆,上额顶杆与上方的楔形齿条接触,所述工型开槽固定架下方滑动式连接有鼻梁顶杆,所述鼻梁顶杆与下方的楔形齿条接触,所述上额顶杆与所述工型开槽固定架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鼻梁顶杆与所述工型开槽固定架之间同样连接有复位弹簧。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9]使用者根据需求往复拨动拨动杆,从而对显示板及透镜的位置进行调节,以便使用者根据自身的需要将两组镜片之间的距离调节至与自身的双眼瞳距相匹配,使得用户双眼之间的瞳距和两组镜片中心之间的距离一致,进而减少其眩晕感,以便于让使用者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拆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本专利技术相对运动组件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5为本专利技术滑动显示组件的部分拆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6为本专利技术瞳距调节组件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6]图7为本专利技术瞳距调节组件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7]图8为本专利技术瞳距调节组件的部分拆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8]图9为本专利技术单眼调节组件的拆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9]图10为本专利技术镜片距调节组件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0]图11为本专利技术相对运动组件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1]图12为本专利技术小瞳距支撑组件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瞳距调整装置,包括有保护外壳(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机体外壳(21),所述保护外壳(1)上卡套式连接有机体外壳(21),所述机体外壳(21)上卡套式连接有弧形安装架(22);所述弧形安装架(22)上通过紧固件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弧形垫片板(23),弧形安装架(22)上设置有弧形钢圈(24),弧形钢圈(24)用于对使用者的脸部进行支撑;所述保护外壳(1)上对称卡套式连接有散热板(3),散热板(3)与机体外壳(21)卡套式连接,散热板(3)便于风流进入保护外壳(1)内部对内部部件进行散热;所述弧形垫片板(23)上固定连接有海绵托(4),海绵托(4)用于将使用者的脸部托住;所述瞳距调整装置还包括有滑动显示组件(5)、瞳距调节组件(6)、相对运动组件(7);所述滑动显示组件(5)、所述瞳距调节组件(6)定位于机体外壳(21)内,所述滑动显示组件(5)用于显示图像;所述瞳距调节组件(6)用于调节镜片移动;所述相对运动组件(7)设于滑动显示组件(5)上,所述相对运动组件(7)用于将两组镜片之间的距离调节至与自身的双眼瞳距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瞳距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托(4)为海绵材质制成,海绵托(4)在使用时与使用者脸部接触,最大程度保证使用者佩戴的舒适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瞳距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显示组件(5)包括有固定滑杆(51)、安装滑板(52)、显示板(53)、安装滑动罩(54)、圆形滑动盖(55)和透镜(56);所述机体外壳(21)内固定连接有两根固定滑杆(51),两根固定滑杆(51)上共同滑动式连接有两块安装滑板(52);所述安装滑板(52)上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安装滑动罩(54);所述安装滑动罩(54)与安装滑板(52)之间设置有显示板(53),所述安装滑动罩(54)上滑动式连接有圆形滑动盖(55),所述圆形滑动盖(55)上固定安装有透镜(5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瞳距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瞳距调节组件(6)包括有工型开槽固定架(61)、L型固定轴(62)、安装开槽板(63)、拨动杆(64)、调节齿条(65)、扇形齿轮(66)和弧形固定齿条(67);其中,所述工型开槽固定架(61)固定安装于机体外壳(21)内,工型开槽固定架(61)与安装滑动罩(54)接触,所述工型开槽固定架(61)底面左侧固定连接有L型固定轴(62);所述机体外壳(21)内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开槽板(63),所述安装开槽板(63)上滑动式连接有拨动杆(64),所述拨动杆(64)上固定连接有调节齿条(65),所述L型固定轴(62)上转动式连接有扇形齿轮(66),所述扇形齿轮(66)与调节齿条(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梓埕王梁梦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爱奇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